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1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

    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气炸了。他竭力反对赔款割地,主张跟金人拖延谈判时间,只等四方援兵一到,就可以反攻。

    宋钦宗不耐烦地说:“你只管带兵守城,和谈的事,慢慢再说吧。”

    过了十天,各地救援东京的宋军陆续到了城外,共有二十万人。东京守军士气振奋。围城的金兵只有六万。宗望一看形势不妙,赶快把人马后撤,龟缩在堡垒里。

    援军大将种师道、姚平仲都支持李纲的抗战主张。种师道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主张长期相持,等敌人粮草接济不上被迫退兵的时候,再找机会反击;但是姚平仲心急,主张派一支人马乘黑夜偷袭金营,活捉宗望。这个偷袭计谋偏偏又被泄露了出去,金军得到情报,事先作了准备。姚平仲偷袭没成功,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

    这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就幸灾乐祸,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了大祸。宋钦宗听信投降派的话,惊慌失措,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种师道撤职。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东京全城骚动,军民个个气愤。特别是太学里的学生,群情激昂。太学生陈东,是个爱国热情很高的年轻人。东京被金人围攻以后,他曾经带领太学生三次上书宋钦宗,要求钦宗处斩蔡京、童贯、朱勔等六名国贼,震动朝廷内外,逼得宋钦宗不得不把六贼惩办。陈东和李纲素不相识,但是李纲的坚决抗战的行动使他们十分钦佩。

    这一天,陈东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他们在请愿书中恳切地说:“罢免李纲的命令一下,全城军民痛哭流涕,都说这样下去早晚要当亡国奴。这不是正中敌人的计吗?”

    东京城的军民听说太学生请愿,不约而同地来到宣德门前,一下子就聚集了几万人。这时候,李邦彦正好从宫里退朝出来,群众一见到奸贼,眼都红了,指着李邦彦的鼻子痛骂,有的还从地上捡起瓦片、石头,向李邦彦劈头盖脑地扔去,吓得李邦彦抱头缩颈,赶快逃进宫去。

    宋钦宗在宫里听见群众闹了起来,吓得要命,连忙派个官员传旨,说:“李纲用兵失败,朝廷不得已把他罢职;等金兵一退,马上让他复职。”

    群众哪儿肯答应,大伙儿愤怒地冲进朝堂,拼命敲打那里的“登闻鼓”(有急事上奏时候敲的鼓),把鼓面也打破了。抗议的呼声震天撼地。

    开封府知府赶来,威胁太学生说:“你们怎么能够胁迫皇上呢?”

    太学生高声回答说:“我们用忠义胁迫皇上,总比奸臣胁迫皇上卖国好吧。”一面说,一面又要把那知府揪住,吓得那知府灰溜溜地逃走。

    禁卫军将领一看事情闹大了没法收拾,进宫劝宋钦宗答应大家的要求。宋钦宗没法,只好派人召李纲进宫,并且当众派人宣布,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群众还不放心,这时候,种师道正乘车赶了来。大家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种老将军,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才陆续散去。

    太学生的请愿终于得到胜利。李纲复职后,重新整顿队伍,下令凡是能够英勇杀敌的一律受重赏。宋军阵容整齐,士气高涨。宗望看到这种情况,也有点害怕,不等宋朝交足赔款,就匆忙撤退。

    ……

    。。。

 ;。。。 ; ;
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宗望被迫退兵。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在金兵渡黄河退却的时候,发动一次袭击,把金兵消灭掉。这本来是个好主意。但是宋钦宗不但不同意,反而把种师道撤了职。

    金兵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以过太平日子了。他们把宋徽宗接回东京。李纲一再提醒宋钦宗要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可是每次提出来,总受到一些投降派大臣的阻挠。宋钦宗也嫌李纲噜苏。

    哪料到东路的宗望刚退兵,西路的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紧攻打太原。宋钦宗派大将种师中带兵援救,半路上被金兵包围,种师中兵败牺牲。投降派大臣正嫌李纲留在京城碍事,就撺掇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去指挥战争。

    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朝廷不该在这个时候让李纲离开京城,但是宋钦宗却硬要把李纲调走。

    李纲明知道自己遭到排挤,但是要他上前线抗金,他也不愿推辞。钦宗拨给他一万二千人,他向朝廷请求拨军饷银、绢、钱各一百万,朝廷只给了二十万。李纲想做好准备工作再走,宋钦宗嫌他拖拉,一再催促,李纲只好匆匆出兵。

    李纲到了河阳,招兵买马,修整武器。但是朝廷却命令他解散招来的新兵,立刻前去太原。李纲调兵遣将,分三路进兵,但是,那里的将领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调度。三路人马没统一指挥,结果打了一个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没有指挥权,只好向朝廷提出辞职。投降派又攻击他专门主张抗金,打起仗来却损兵折将。宋钦宗把李纲撤了职,贬谪到南方去了。

    金朝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罢了官,他们就没有顾忌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进攻东京。

    这时候,太原城已经被宗翰的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都被王禀打退。日子一久,城里断了粮,兵士把牛马、骡子杀了充饥;牛马吃完了,就把弓弩上的皮革煮来吃。老百姓天天吃野草,糠皮,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太原城终于被金兵攻破。王禀带着饥饿的兵士跟金兵巷战之后,自己跳到汾水里牺牲。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南下。各路宋军将领听到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援救。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这时候,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十二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岸,不敢强渡。到了夜里,他们虚张声势,派兵士打了一夜战鼓。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鼓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丢了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得精光。宗翰没动一刀一枪,就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宗望率领的东路,也攻下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两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把宋钦宗吓昏了。一些投降派大臣又成天向宋钦宗嘀咕,说除了求和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宋钦宗只好派他弟弟康王赵构到宗望那里去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跟赵构说:“金朝要殿下去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求和又有什么用呢?”

    磁州的百姓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他到金营去求和。赵构害怕被金朝扣留,就在相州(今河南安阳)留了下来。

    没有多久,两路金军已经赶到东京城下,猛烈攻城。城里只剩下三万禁卫军,也是七零八落,差不多逃亡了一大半。各路将领因为朝廷下过命令,也不来援救东京。这时候,宋钦宗再想召回李纲,已经来不及了。

    宋钦宗急得束手无策。京城里有个大骗子,名叫郭京,吹嘘会使“法术”,只要招集七千七百七十九个“神兵”,就可以活捉金将,打退金兵。一些朝廷大臣,居然把郭京当作救命稻草,让他找了一些地痞无赖,充当“神兵”。到金兵攻城的时候,郭京和他的“神兵”上去一交锋,就全垮下来。东京城被金兵攻破。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了一场,只好亲自带着几个大臣手捧求降书,到金营去求和。宗翰勒令钦宗把河东、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且向金朝献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绢帛一千万匹。宋钦宗一一答应,金将才放他回城。

    钦宗回到城里,向百姓大刮金银,送到金营。金将嫌他太慢,过不久,又把宋钦宗叫到金营,扣押起来,说要等交足金银后再放。宋钦宗派了二十四名官吏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彻底查抄,前后抄了二十多天,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把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也一抢而空。

    公元1127年四月,宗翰、宗望和他们率领的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从赵匡胤称帝开始的北宋王朝统治了一百六十七年,宣告灭亡。

    ……

    。。。

 ;。。。 ; ;
203 宗泽三呼“过河”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这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做南宋。

    宋高宗即位以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但是实际上他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

    李纲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还跟宋高宗说:“要收复东京,非用宗泽不可。”

    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北宋灭亡之前,宋钦宗曾经派他当和议使,到金京议和。宗泽跟人说:“我这次出使,不打算活着回来。如果金人肯退兵就好;要不然,我就跟他们争到底。宁肯丢脑袋,也不让国家蒙受耻辱。”

    宋钦宗一听宗泽口气那么硬,怕他妨碍和谈,就撤了他和议使的职务,派他到磁州去当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的时候,宗泽领兵打击金兵,一连打了十三次胜仗,形势很好。他写信给当时的康王赵构,要求他召集各路将领,会师东京;又写信给三个将领,要他们联合行动,救援京城。哪知道那些将领不但不愿出兵,反嘲笑宗泽在说疯话。宗泽没办法,只好单独带兵作战。有一次,他率领的宋军遭到金军的包围,金军的兵力比宋军大十倍。宗泽对将士说:“今天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我们一定要从死里杀出一条生路来。”将士们受到他的激励,以一当百,英勇作战,果然杀退了金军。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泽的勇敢,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为开封府知府。

    这时候,金兵虽然已经撤出开封,但是开封城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全部被破坏了。百姓和兵士混杂居住;再加上靠近黄河,金兵经常在北岸活动。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很乱。

    宗泽在军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开封,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抢劫居民财物的,一律按军法严办。”命令一下去,城里仍旧发生了几起抢劫案件。宗泽杀了几个抢劫犯,秩序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夺烧杀,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李纲竭力主张依靠义军力量,组织新的抗金队伍。宗泽到了开封之后,积极联络义军。河北各地义军听到宗泽的威名,自愿接受他的指挥。

    河东有个义军首领王善,聚集了七十万人马,想袭击开封。宗泽得知这个消息,单身骑马去见王善。他流着眼泪对王善说:“现在正是国家危急的时候,如果有像您这样的几个英雄,同心协力抗战,金人还敢侵犯我们吗?”

    王善被他说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说:“愿听宗公指挥。”

    其他义军像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都有人马几万到几十万。宗泽也派人去联络,说服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金。这样一来,开封城的外围防御巩固了,城里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恢复了大乱前的局面。

    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的时刻,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却嫌南京不安全,准备继续南逃。李纲因反对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职。

    宗泽十分焦急,亲自渡过黄河,约河北各路义军将领共同抗击金兵。他在开封周围,修筑二十四座堡垒,沿着黄河设立营寨,互相连接,密集得像鱼鳞一样,叫做“连珠寨”,加上河东、河北各地义军民兵互相呼应,宋军的防御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