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工厂在自造木柄手榴弹时,发现有不少手榴弹扔到半空就爆炸,大大降低了杀伤力。左权对此很是着急。他找到兵工厂有名的土专家石玉成等人商量改进办法,并提出是否可以用麻绳代替木柄,这样扔得又远,而且落地才炸,正好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左权走后,石玉成与其他技术人员进行多次试验,均因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性问题而不能成功。半个月以后,左权再次来到工厂,见到石玉成就问:“老石,麻尾弹造成了没有?”石玉成只好如实汇报了情况。当天下午,左权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提到麻尾弹的制造问题,动员大家集思广益,攻克这个难关。他说:“一定要造出麻尾弹。战士们需要它,再困难也要完成。”经过反复研究,石玉成与工人们终于突破难关,在7天后成功制造出麻尾弹。左权得到消息,当即在电话中予以表扬,并命令在5天内赶造出500颗麻尾弹。就是这小小的麻尾弹,在以后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石玉成也因此被评为生产模范,光荣出席了八路军总部首届英模代表大会。
此时,兵工厂拥有机器设备约40台件、职工近700人,成为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比较大的武器装备生产厂,被朱德总司令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一个初具规模的八路军兵工厂巍然屹立在太行山上。
左权认为,厂区防御阵地设置和构筑的完备,只是保证工兵厂安全与稳定的基础,而要有效地达成保卫工厂的目的,则还必须组成并发挥以特务团为主力,以武装起来的工人为补充的整体作战力量的作用。为此,左权决定兵工厂的工人一律参加军事知识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他在指导修建防御工事的同时,又指导工人们组织起了工人自卫队。他按战斗需要,把工人自卫队分为地雷班、突击班、侦察班、留守班和收容班。地雷班专门负责在工厂周围要道埋设地雷,阻止和杀伤敌人;突击班是哪里有紧急任务就到哪里,听到警报就埋藏机器,要是敌人突然冲来,就去顶一阵,掩护大队转移;侦察班接到民兵送来的情报后,出去侦察敌人的兵力,监视敌人的行动;留守班在大队转移后,隐蔽在工厂附近的山上,看守工厂;收容班是在大队转移时,跟在后面,帮助掉队同志,救护伤病员。左权还挤出时间来给工人自卫队上了几次军事课,专门讲解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怎样杀伤敌人,如何保存自己等问题。这样,组织起来的工人,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敌人若来进攻,工人就放下工具,埋藏好机器和材料,变工为兵,背起枪杆,扛起小炮,上山和敌人打游击,协助特务团保卫兵工厂;敌人走了,工人就赶快返回工厂挖出机器和材料,变兵为工,紧张投入生产,供应前方部队需要。
1941年初,华北百团大战的硝烟未尽,左权便忙着起草文电、写材料,总结有关的作战经验教训,并与彭德怀一起研究部署新的一年各根据地、各部队的作战任务。左权在与彭德怀讨论本年度的军工生产计划时,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步枪3300支,五〇炮(即掷弹筒)3500门,步枪子弹100万发,五〇炮弹20万发,手榴弹70万枚。随后,彭德怀将此计划向毛泽东作了报告,并说,只要各处兵工厂不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这个数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经过本年的努力,就可增加40个团的装备。而要完成这样一个生产目标,最主要的就是靠黄崖洞兵工厂。
在左权和彭德怀的关心与支持下,1941年黄崖洞兵工厂的生产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了生产八一式步枪外,彭德怀、左权还指示工厂生产了自行研制的五〇炮及其炮弹并获得了成功。彭德怀、左权随即下令将其投入生产。五〇炮是一种适应山地作战的轻型简易火炮,全炮重仅2.7公斤,炮管口径50毫米,炮长413毫米,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700米。从1月到11月,黄崖洞兵工厂共生产五〇炮800多门,炮弹2万多发。当年,黄崖洞兵工厂的最高月产量为步枪400多支,五〇炮50门,炮弹2000多发。这批武器运往前线后,有效地增强了八路军的战斗火力。
据统计,在整个抗战期间,军工部所属各厂共修枪数万支,造枪9758支,生产掷弹筒2500具,迫击炮改平射炮数十门,复装和新制子弹223万余发、手榴弹58万余枚、掷弹筒弹万余发、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弹万发。八路军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已经成为与日军作战的基本火力。
历史将永远铭记,对于太行山上的军事工业,左权从筹划、建设、生产以及后来的保卫工作都费尽了心血,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最大的热情,可谓呕心沥血,功不可没。刘伯承后来曾无限感慨地写道: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各军在敌后抗战,主要是靠夺取敌人的武器以武装自己,为了解决我军的武器装备问题,左权同志曾艰苦经营太行山制造兵器的设施,起了相当的作用。”
4.呕心黄崖洞防御(1)
“为免遭日军破坏,
必须在黄崖洞构筑防御工事。”
百团大战后期,日军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的同时,又对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黄崖洞兵工厂发动了进攻,欲将这个被朱德总司令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的兵工厂破坏掉。对于日军的破坏企图,朱德、彭德怀、左权早有预料。因此,在黄崖洞兵工厂动工兴建的同时,朱德、彭德怀就指示左权,要注意兵工厂的安全问题,防止日军对兵工厂进行破坏。
黄崖洞具备着山地防御阵地十分有利的条件。黄崖洞有两个主要进出口:一是东南方的南口,通向黎城。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东面的赤峪沟进入南口,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敌人进攻时根本无法进行迂回;一是西北方的左会垭口,通向武乡的左会村。相对于南口来说,这里山坡较缓,易于进攻,但也有利于己方撤退部队,且因为地形复杂,敌人追击比较困难。另外,黄崖洞正面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敌情。虽然地形有利,但这也只是客观的自然条件。而要保住这个兵工厂,使其免遭日军的侵犯和破坏,还必须对黄崖洞的地形进行改造,构筑必要的防御工事。为此,左权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1939年夏,左权曾指示负责构筑防御工事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兵工厂的周围以及其他重要隘口修筑了一些工事,但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这些工事都无法满足保卫兵工厂安全的需要。
对此,根据黄崖洞兵工厂的设置和地形的特点,左权设计了一个兵工厂防御工事的整体构筑方案。将防御的重点放在左会垭口,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来构筑整个防御工事。其数目大约在300个左右。与此同时,左权还考虑了火力配置问题。在关键的地方,交叉火力的密度要达到每平方米七八发子弹。他还要求工事一定要修得坚固,让日军的炮火打不透,烧不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左权把整个黄崖山上上下下、沟沟岭岭都实地勘察了一遍。在认真分析研究日军可能采取的进犯行动的基础上,对防御工事又进一步加以完善,凡是需要构筑防御工事的地方,左权都在图纸上标了出来。根据地形的特点和作战的需要,哪里应构筑暗堡,哪里应明堡、暗堡、交通壕相结合,哪里能利用天然洞加以改造,哪里构筑投弹所,各点的火力如何配置,就连各个射击视线前有什么障碍物,左权也都将其在图上标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哪里应配以地雷组,哪里应设置地雷区,图上也都作了说明。
对于整个防御阵地的分布情况,左权专门向朱德、彭德怀作了汇报,他们原则上同意了这一方案。此外,他们要左权将黄崖洞的地形再仔细勘察一番,拿出一个更加详细可靠的方案。他们还提议,工事数目可适当减少些,但一定要修得坚固,让日军的炮火打不透,烧不坏。
4.呕心黄崖洞防御(2)
根据朱德、彭德怀的指示,左权马上展开工事构筑前的地形勘察工作。此时正值1939年的隆冬,天气非常寒冷。可是左权的工作热情却一点不减。一有空,他就在黄崖洞周围的山顶上爬来爬去,逐个地段加以勘察,制图作业。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冷水。警卫员担心这样下去左权的身体会承受不住,多次建议下山吃顿热饭后再继续来勘察地形。左权总是说,下山上山来回太耽误时间,而且经过事实证明,自己的身体也没出什么毛病。对此,警卫员也只能摇头感叹。
爬山是比较费鞋的。尽管左权穿着一双布鞋,还带着一双备用的草鞋,但没过几天,两双鞋就都磨破了。警卫员劝左权买一双鞋,可是左权不同意。他将已磨烂的布鞋的鞋帮撕了下来,又让警卫员找来一根粗针、一条麻线,然后一个人在灯光下,将布鞋的鞋帮钉在补好的草鞋底上。次日,左权穿上自己亲手做成的“新鞋”继续爬山。
总部特务团的人见左权这么辛苦,实在过意不去,便建议他多带上几个参谋,和守备部队一起分段勘察,分段制图标图,然后再由他来综合。可左权笑了笑说:“谁叫我当参谋长!当参谋长对一个战区心中没个立体总图,指挥起来会误事!再说,我不先拿出个草图,下一步修改你们能提出意见来?”左权还对他们说,作战中,地形好的阵地,能得到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妨碍敌军通行,使敌人不可能向这个阵地前进,或者迟缓其行军速度;一个是能隐蔽我军的配置。这样的阵地就是敌人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用最有效的火力加以控制,就可以打乱敌人的正面,小部队在这样的阵地上便具有强大的力量。左权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把适合防守的工事标到地图上去,并编上序号。
1940年初,左权又带上总部的参谋人员和特务团的军事干部、作战参谋及施工负责人,到山上现场办公,倾听大家对其所设计的防御工事构筑方案的修改意见,以便使其进一步完善。每到一处,左权都拿出自己绘制的方案图,逐一说明自己的设想,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对于左权亲自勘察、设计的整个防御工事体系和如此精细的制图,除了个别地方外,大家一时都提不出什么意见。左权便要大家回去后再仔细推敲推敲,并说,就是在施工中发现有不切合实际的地方,还可以随时提出修改意见。
为确保工事质量,左权决定,凡是重要工事都要由钢筋混凝土来构筑,具体施工由第一二九师的三个工兵连负责,其他工事可用石头来构筑,由特务团自己动手修建。
朱德、彭德怀对左权设计的这个防御工事的构筑方案和拟定的施工方法比较满意。他们要左权抓紧时间进行动员和部署,以便在山上解冻后即能开始施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呕心黄崖洞防御(3)
此后不久,第一二九师的第三八五、第三八六及新四旅的工兵连先后奉命赶到黎城桐峪地区;总部特务团第一营及总部炮兵团的三个连也做好了进山施工的准备。根据左权的建议,八路军总部决定由总部炮兵团团长武亭统一指挥施工队伍。左权还抽时间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动员教育,要其充分认识到修建防御工事的重要性。
在防御工事动工修建之前,左权还必须解决一个无法绕开的难题,这就是如何筹集修建重要工事所需的钢筋建材。由于抗日根据地的物资匮乏,加上日军封锁,短时间内很难筹到这么多钢材。对此,左权一时感到束手无策。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韩庄修械所刚成立时,曾用道轨代替钢材,制造出了几支步枪,由此使左权想到:道轨也可以用来代替钢筋修筑防御工事,离黄崖洞百余里之遥就是日军控制的正太和白晋铁路。而扒道轨不仅能解决建筑工事用料,况且还可以破坏敌人的交通,可谓一举两得。拿定主意后,左权便向朱德、彭德怀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两位老总听后非常高兴,完全同意左权的意见。
于是,左权便组织当地军民进行破路夺轨。连续几次行动,夺回了大量的道轨,不但解决了修工事的急需,还为兵工厂制造武器提供了必需的原料。
三四月间,山上已开始解冻,施工部队陆续开工。战士们情绪高昂,工地上热火朝天。可是没过多久,施工部队的衣、食、住等方面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在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也包含着“地弊”。一是地瘠。加上连年大旱、日寇的“三光政策”,当地老百姓生活很苦,施工部队筹粮十分困难,常空手而归。有的施工连队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有的甚至出现断炊的情况,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