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的灭亡-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章 逐鹿北非(1)
盟军部队在北非登陆成功后,由西向东向前推进。当时,盟军清楚地认识到,阿拉曼战场上的德国非洲军团几乎是全身而退的,他们有条不紊地撤出了阵地。蒙哥马利将军天性谨小慎微,使得英军的追击行动未能使撤退的德意军队陷入混乱。蒙哥马利认为,宁可付出巨大的精力准备新一轮的作战行动,也不能冒着己方补给线中断的危险去追击敌人。
  长期以来,蒙哥马利的这项决定一直备受争议和质疑,但是,任何一种回顾和分析都无法改变发生在北非的历史事件。英国第8集团军向前稳步推进,将德军和意大利军队赶回突尼斯。12月25日,蒙哥马利的部队抵达了苏尔特,随后花费数周的时间建立后勤补给线,确保下一轮进攻的安全。
  1943年1月12日,为了支援盟军对布埃拉特南部的进攻,沙漠空军首先出动大批飞机进行了一系列的航空火力准备。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第30军向前稳步推进,战斗场面平淡无奇。由于雷区和路况不佳,盟军部队机动困难,地面行动迟缓。鉴于这种情况,蒙哥马利下令第51高地师以最快速度向前推进。(根据最初的作战计划,由于其他部队更加需要运输工具,第51高地师未能获得足够的运力。)最终,第51高地师不分昼夜地行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运力的不足。
  1月19日,第51高地师进入霍姆斯。隆美尔根据所获悉的英军动向情报断定,目前已经到了必须放弃防线的时候了。事实上,蒙哥马利的意图并非像隆美尔猜测的那样,他决定主力部队沿着海岸线进行推进,而不在内陆作战,进攻目标直指的黎波里。1月21日,英军攻占的黎波里的目标已经是胜利在望,于是进一步加快了推进步伐。1月22日到23日夜,隆美尔感到继续坚守阵地已经毫无希望,决定放弃这座城市,只留少数部队殿后,掩护主力撤离。1月23日,第一支英军进入的黎波里,期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正午时分,的黎波里市的意大利裔副市长向蒙哥马利投降。截至此时,隆美尔的部队已被逐出了埃及、昔兰尼加、几乎整个利比亚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如今,尽管轴心国在北非的处境已经是朝不保夕,但双方之间仍要进行大量的战斗。
  突尼斯战役
  1943年1月底,在北非战场遭受重大挫折的轴心国军队已经陷入了迷惘之中,不知道如何才能阻止盟国取得最终的胜利。2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撤退到突尼斯,进入马雷斯防线的防御阵地。但是,此举并不意味着德军已经放弃战争。第二天,德军向刚刚参战不久、毫无经验的美国第2军发起一次攻击。该军情报军官曾警告说,德军可能出动大批部队进攻加夫萨,空军情报军官也赞同这一预测。于是,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肯尼思·安德森中将紧急下令,要求美军部队不必在加夫萨死守,抗击德军的大规模进攻,而是撤退到菲里阿纳周围山区进行防御。
  德军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准备这场攻击计划。隆美尔估计盟军可能从加夫萨向海岸方向进攻,因此,德军最好在加夫萨方向先发制人,赶在美军动手之前对其发起攻击,而后继续进攻开阔地带和西部山区的美军。隆美尔和汉斯·冯·阿尼姆都曾试图说服对方出动机动部队,但均以失败告终。阿尼姆不会部署他的机动部队增援隆美尔,他希望率领其部队展开从费德到西吉·布·吉特村的攻击战。结果,阿尼姆率先发起了攻击,进展相当顺利。到早晨6时,德军已经抵达费德隘口以西5英里的地方。由于通信瘫痪,美军炮兵无法实施预先制定的火力防卫计划,对敌人进行打击。最终,尽管美军部队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无法阻止得到空中力量支援的德军部队快速挺进。到了上午10时,不断推进的德军与西吉·布·吉特村以北的部队会合。
  阿尼姆部队的成功推进,促使隆美尔下令于2月15日开始进攻加夫萨。在此之前,驻守在此的美国和法国军队已经根据安德森中将的指示,开赴菲里阿纳。在抵抗德军的进攻中,美军C装甲战斗群陷入困境,不得不组织撤退,在此过程中损失了1个坦克营。A装甲战斗群被德军分割包围,尽管他们在2月16日晚上接到了撤退命令,但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有1400人被俘。
   。。

第1章 逐鹿北非(2)
与此同时,安德森作出决定,下令美国第2军坚守菲里阿纳、凯塞林和斯贝特拉,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反击。为此,美国第1集团军所属部队进行了几次必要的兵力运动,进展比较顺利,几乎没有遭到德军的任何袭扰。2月17日,安德森下令弃守菲里阿纳和斯贝特拉。当天下午,隆美尔的部队进入菲里阿纳,占领了美军的泰勒普特机场、加夫萨和托泽尔。紧接着,斯贝特拉和西吉·布·吉特村相继落入德军之手。当德军取得初步战绩时,从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该司令部全面负责驻北非的轴心国军队)传来命令,要求部队向北进攻第5军。无论是隆美尔还是汉斯·冯·阿尼姆,都对此持反对意见。阿尼姆担心,这道命令将使自己的部队与坚守在最坚固的支撑点的敌军预备队遭遇。相反,隆美尔并没有选择抗议,而是命令非洲军团突击大队全力夺取凯塞林隘口。 
  凯塞林山口战役
  根据隆美尔的指令,德军2月18日开始对凯塞林山口进行侦察。这种情况使得美军相信德军将很快发起一场进攻。美军第26步兵团团长亚历山大·N·斯塔克上校受命指挥邻近的各支部队,这就是著名的“斯塔克部队”。2月19日,德军果然对斯塔克的部队发起了攻击,企图夺取和控制凯塞林隘口。德军对毫无实战经验的美军部队发起了异常猛烈的进攻。第二天上午10时许,美军防线开始崩溃,不得不向哈姆拉山撤退,大量尚未使用的武器装备落入德国人之手。面对德国人的这些胜利,盟军对于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当时,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盟军飞机无法起飞对防线实施支援。
  2月21日,德军向塔莱和哈姆拉山进发,结果被盟军B装甲战斗群阻止在哈姆拉山。但是,英军第26坦克旅却被击退到塔莱以南4英里的地方。当晚22时左右,德军终于开始撤退。盟军立即制定出一项临时的防御计划,其中包括将英美两军的炮兵部队编组成一支部队。当时,整个战场形势异常危急,但事实上,这种紧张局势很快就会缓解。如今,德军逐渐认识到,要想突破盟军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到了2月22日下午,隆美尔明确指出,他认为继续进攻已经毫无意义。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隆美尔深信盟军损失惨重,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再次发起攻势;第二,隆美尔认为凯塞林隘口不适宜进行更多的机动作战(尤其由于天气恶劣,路面状况非常糟糕);第三,他认为最好的方案是暂停进攻凯塞林山口,将注意力转向南部突尼斯,进攻英国第8集团军。最终,隆美尔命令德军返回出发地。就这样,2月24日上午,凯塞林山口再一次回到了盟军手中。在此期间,德国人让美国人体验了一场真正对手之间的殊死较量。
  梅德宁战役
  凯塞林山口战役结束后,隆美尔很快接到命令,负责指挥所有在突尼斯的轴心国部队。但是,这项新任命来得太晚了,他未能拦阻住阿尼姆向北对于麦德杰斯·巴布的进攻。从一开始,隆美尔就认为阿尼姆的计划脱离了现实,果然不出他的预料,这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在战斗中,德军尽管俘虏了2500多名盟军官兵,但自身也损失了70多辆坦克,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次战役还有着另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拖延了隆美尔对于下一次进攻的准备工作,他计划对驻守在梅德宁的蒙哥马利的部队发动攻击。看到德军在该地区大规模地积聚兵力,蒙哥马利非常担忧。当时,根据拦截到的无线电信号和布莱奇利公园破译的密码,盟军判断出了隆美尔全部的战役企图。此外,通过在当地的侦察巡逻行动以及审问战俘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即将开始。于是,英军急忙向该地区集结兵力和装备。截至3月初,英军在梅德宁部署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以前的4倍。然而,德军方面丝毫没有察觉到英军兵力的增加,直到3月6日进攻打响时,他们才吃惊地发现敌人并非想像的那样薄弱。
  在此之前,英军已经构筑了非常绵密坚固的防御工事,重点是强大的炮兵阵地以及部署在前沿的反坦克炮阵地。英国向北非战场空运的100门新型17磅火炮,极大地增强了反坦克力量。由于北非战场上没有17磅火炮的炮架,它们就被架设在25磅火炮的炮架上。战斗打响后,英军首先放手让德军坦克向己方阵地推进,在距离不到100码时,密集的反坦克炮开始猛烈射击,德军坦克遭受了惨重损失。紧接着,在英军炮兵火力的猛烈打击下,德军步兵几乎寸步难行。截至17时30分,看到德军显然无法突破英军防线后,隆美尔下令停止进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章 逐鹿北非(3)
马雷特防线
  轴心国部队在梅德宁的失败使得隆美尔确信,现在已经到了放弃北非战场的时候了,他决心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通报这一事实。3月9日,隆美尔因病假离开北非,首先飞往意大利。在那里,他发现墨索里尼还没有意识到形势多么严峻。于是,他继续飞往柏林,但却发现,希特勒对于德军在北非的处境更加缺乏了解,只字不提任何撤兵的话题,而是讨论如何向卡萨布兰卡方向发起进攻,将盟军逐出北非。
  就在上述两位独裁者对于北非的严峻形势毫不在意的同时,蒙哥马利已经制定出突破德军马雷特防线的计划,进攻时间定为3月20日。
  在进攻前三天,美国第2军在新任司令官乔治·S·巴顿中将的指挥下,对加夫萨地区发动了一次辅助攻击。战役开局顺利,敌军不断后退,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加夫萨。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挡住了美军向前推进以切断海岸通道的步伐。3月23日,德军在埃尔盖塔方向发动反攻,一度突破美军阵地,但最终被击退。虽然这次交战并不具有决定意义,但是,德军用来保卫马雷特防线的装甲预备队几乎损失殆尽。
  蒙哥马利根据既定计划,于3月20日正式发起进攻,参战人员和装备来自第10军和第30军,兵力16万人,坦克600辆,火炮1400多门。蒙哥马利原计划对敌军防线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正面突击,但刚刚楔入敌方阵地很浅的纵深,便于3月22日日终时被击退。此外,在此次进攻中,新西兰军团从侧翼包抄埃尔哈迈的德军部队,起初取得一定的成果,不久便遭到了敌人有力的阻击。他们在肃清了海岸通道后,被迫在普拉姆峡谷停下来。当时,驻守该峡谷的德军部队得到了从马雷特防线撤下来的第21装甲师和4个步兵分队的增援,强弩之末的新西兰军团很快便停滞不前了。在此情况下,蒙哥马利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计划,集中所有兵力进攻内陆侧翼,希望从那里实现突破。3月23日,第10军和第1装甲师向内陆运动增援新西兰军。与此同时,第4印度师奉命肃清哈卢夫隘口的德军,力争将英军补给线缩短100多英里,而后将沿着山区迂回到马雷特防线的侧翼,对轴心国部队构成新的威胁。
  就在这时,轴心国部队侦察到了新西兰军团的运动情况,同时,部署在山区的轴心国观察哨也搜集到了大量的情报信息,他们据此判断出盟军将从己方阵地的沙漠侧翼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击。鉴于这种情况,阿尼姆命令意大利部队坚守马雷特防线,阻击盟军的进攻,掩护非机械化部队快速撤离。
  盟军的进攻于3月26日16时开始,在飞机和炮兵支持下,第1装甲师在18时许超过先头部队,经过一整夜的行军,于3月27日黎明时分抵达埃尔哈迈附近。但是,德军发起的一次反击将盟军的推进步伐迟滞了48个小时,使马雷特防线的大批守军得以撤至阿卡里特河阵地。如今,蒙哥马利下令暂停进攻,部队休整一周时间,为下一阶段的进攻做准备。
  就在英军进攻的同时,巴顿将军率领第2军向海岸方向和轴心国军队后方发起了新的攻势。3月28日,巴顿的部队从埃尔盖塔出发。为了能够快速推进,巴顿不等步兵肃清德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就发动了攻击。经过三天的激战,美军几乎没有前进半步,但却迫使德军第21装甲师转移至该战场,削弱了其在阿卡里特河的装甲力量。
  第4印度师在4月5日黄昏时分发动了正面攻击,第二天拂晓时分攻占了前方的阵地,俘虏了4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