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和山城,一旦拿下佐和山城,就等于切掉浅井的一臂。而佐和山城的矶野员昌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也加强了防守。信长在包围佐和山城以后,按兵不动,决定本人返回岐阜城,因为相比暂时无法动弹的浅井和朝仓而言,眼前还有更重要的敌人。
近畿的三好三人众随时都在威胁京都。不过,三好家那点实力,自保尚且不足,最多只能骚扰一下京都而已,近畿最重要的敌人,是石山本愿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霸王之章(2)
石山本愿寺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对手,一方面,石山御坊建设得十分坚固,易守难攻,足以让所有想打本愿寺主意的敌人退避三舍;另一方面,本愿寺有着不同寻常的号召力,只要显如上人登高一呼,别人的领地里或许就有无数的农民拿着锄头和钉耙揭竿而起从背后打过来。
元龟元年(1570)八月,信长从岐阜出兵,攻打三好三人众手下的福岛和野田城,同时派出使者,要求本愿寺捐献军费。这一次,信长采取先礼后兵的方针,试探本愿寺的显如上人。显如上人却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他对信长的“敲诈勒索”嗤之以鼻。九月十三日,本愿寺正式敲响警钟,集合军队,对信长宣战。信长在“敲诈”失败以后,立刻调集军队攻击石山御坊,本愿寺获得了杂贺和根来众的支持,他们集合了上千支火枪和信长展开对决。这一仗信长损失惨重,佐佐成政重伤。双方虽然打成平手,但事实上,信长连石山本愿寺下的一根草都没摸到,原本的战略意图也没有达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长失败了。
这场战役,标志着旷日持久的“石山合战”的爆发。石山合战不仅是信长与本愿寺家的战争,也是信长领地内一向一揆的开始。在本愿寺的煽动和组织下,十一月,长岛爆发了大规模一向一揆,同时,近江国和近畿地区的“泥腿子”与国人也纷纷起来反抗信长,这就使信长手下的各地领主忙着救火,无暇外顾。信长“敲诈”本愿寺的结果是给自己惹来一个最为麻烦的敌人。
在石山合战爆发的同时,朝仓和浅井又一次南下,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宇佐山城。正在应付石山御坊的信长猝不及防,只好留下柴田胜家与和田惟政两人断后,并匆忙赶回京都。虽然如此,朝仓和浅井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攻克了宇佐山城,同时攻入近畿地区大肆放火,森可成战死。森可成是信长的亲信之一,他的死对信长是很大的打击。恼羞成怒的信长再次出兵,在比山布阵,要求延历寺方面给予支援。在遭到拒绝后,信长切断了朝仓的后路,十一月二十六日,双方再度发生接触战,信长一方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且损失惨重。不过朝仓并不想和信长再次决战,他们急着回家,所以信长搬出足利义昭来,以征夷大将军的名义进行调停。朝仓以牺牲浅井家的利益为条件,把江北的三分之二划给了信长,换回了一条回家的通道。这使浅井直接面对信长军队的骚扰,不过朝仓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素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所以信长又一次幸运地占了便宜,但这个便宜占得苦涩之至。
十一月,由于长岛一向一揆爆发,而信长正在应付朝仓和浅井,信长的弟弟、尾张国小木江城主织田信兴因城破而自杀。长岛一向一揆开始蔓延。元龟元年(1570),已经彻底成为信长一生中最为头疼最为倒霉的一年。
二、佛敌信长
元龟元年(1570)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信长面前似乎怒潮汹涌,势单力孤的信长奔前跑后,就像正在修补千疮百孔的堤坝的民工。足利义昭似乎是信长麻烦的最大来源。正是他一手策划了信长包围网,征夷大将军的头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用的,但周围的一群野心家更多的不是看重足利义昭的号召力,毕竟这个将军只是一个穷得只剩下名号的光杆将军。他们更看重的是控制近畿所带来的政治意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信长作为现任的近畿控制者,自然就成了周围大批野心家猎取的对象,而足利义昭的号召不过正好切合了他们的想法而已。
霸王之章(3)
长岛位于木曾川、揖斐川和长良川三条河流的交汇口,这里是本愿寺势力的核心地带之一,信徒的势力遍布尾张国的西南部、美浓国南部和伊势国北部。长岛一向一揆对信长来说是心腹之患,北方的朝仓和浅井并没有再次决战的能力和决心,何况在上一轮交锋中,信长大占便宜,浅井自顾不暇。武田虽然蠢蠢欲动,但毕竟还有德川作为屏风挡着。三好三人众则并不能成气候。只有一向一揆是最麻烦的,早在永禄六年(1563),信长的忠实盟友德川家康领地里发生一向一揆,差点把德川打掉了半条命。前车之鉴也使信长对长岛一向一揆格外重视,况且这次的长岛一向一揆杀死了信长一个弟弟,伊势桑名城主泷川一益也战败退走,这使信长更认识到一向一揆威力的强大。
元龟二年(1571),浅井的佐和山城守将矶野员昌被羽柴秀吉等人说降,事实上,佐和山城早已成为孤城一座,横山城的陷落和元龟元年浅井朝仓联军的妥协,使佐和山城彻底看不到援军到来的希望。矶野员昌也被迫做出抉择。
佐和山城的陷落使信长暂时不用“照顾”浅井方面的军队。元龟二年(1571)五月,信长发动了征讨长岛一向一揆的战争,气势汹汹的信长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两万大军分兵三路杀向长岛。信长本阵位于津岛;佐久间信盛、浅井新八、山里三左卫门、长谷川丹波、和田新介、中岛丰后率军从中筋口进攻;柴田胜家、市桥九郎左卫门、氏家卜全、伊贺平左卫门、稻叶一铁、不破光治、丸毛兵库、本小大膳、饭沼勘平出太田口进攻;长岛本愿寺派出了最凶悍的雇佣军——杂贺众前往应战。杂贺地区是日本铁炮流传的最早地区之一,杂贺国人众以擅长运用铁炮闻名,同时手里还有一队数目颇大的铁炮军团。这次信长遇见的就是著名的杂贺众,本愿寺一方面发挥杂贺众游击战的优势,东打一枪西开一炮,一方面控制住了伊势湾的制海权,两面夹击,给气势汹汹的信长当头一棒。太田口一方以柴田胜家为主将的军队受到沉重打击,柴田胜家受重伤,美浓三人众之一的氏家卜全负责殿后,不幸阵亡,另有数名家臣战死。
这次的失败是对信长的又一次打击,由于长岛一向一揆,信长失去了一员猛将和一个弟弟,同时近畿地区受到了严重威胁。痛定思痛的信长决定改变策略,先平定南近江一向一揆。八月,信长再次出阵,从南近江的中岛砦进入佐和山城,九月朔,信长进攻一揆势的志村城,在佐久间信盛、柴田胜家、丹羽长秀和中川八郎右卫门四人的疯狂攻击下,志村城陷落,杀敌670余人。通向比山的道路被打开,南近江一向一揆基本平定。
比山跟信长是有旧仇的,当初信长和朝仓浅井联军激战的时候,要求延历寺支援,延历寺一口拒绝。同时,在平定一向一揆的过程中,信长也增加了对佛教徒的厌恶情绪,他认为佛教徒就该好好待在庙里吃斋念佛,有事没事拿刀舞枪地干涉大名的事务,那就是不老实的和尚。本愿寺是如此,延历寺也是如此。
根据太田牛一《信长公记》的记载:信长于九月十二日下达了攻取比山的命令,织田军火烧比山根本中堂和三王廿一社。包括灵塔、僧舍、灵社和经卷在内的比山佛教圣地一片火海,比山的僧侣和附近部分百姓逃到了八王寺山,织田军切断山下全部道路,然后攻打山上,不论僧俗老幼男女一律杀死,遇难人数高达数千人。
霸王之章(4)
信长火烧比山一事是否为事实,今天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也有人认为比山在此前曾经遭到过足利义教的蹂躏,已经是一片狼藉,信长火烧比山一事很可能是人们把足利义教的事情也嫁接到了信长身上。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记载不会是空穴来风,至少信长当时有对比山采取敌对军事行动的事实或打算,甚至首都的天主教传教士也记载了相关的内容。信长因为征讨一向宗和比山而得到了两个不甚光荣的外号:“第六天魔王”,“佛敌”。这里要解释下所谓的“第六天魔王”。佛教认为世界有色界、欲界和无色界三界,其中的欲界分为六天:四大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又叫摩罗、波甸,梵文为“婆罗维摩婆奢跋提”,也就是采取各种方式诱惑和阻碍佛教徒修行的恶人。信长本人颇以得到此外号为荣。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信长是天主教徒,他本人对南蛮物的兴趣非常浓厚,甚至当时很多佛教徒也以此为借口攻击信长,认为他是试图以天主教取代佛教的“佛敌”,信长在京都建立南蛮寺的行为更一时间在佛教徒中引起轩然大波。但事实上,信长类似于“无神论”者,他并不信仰佛教,也不甚信仰天主教,他的性格属于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类型,并不是宗教习惯所能拘束的人物。
元龟二年(1571)的形势其实并不比上一年好多少,和比山的敌对使信长陷入更大的麻烦中。更多的佛教徒站到了信长的对立面。时间进入元龟三年(1572),刚进新年的信长在焦虑中还是等来了一个好消息,村井贞胜和朝山日乘负责的皇宫建设刚刚竣工。京都的整理重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这个好消息却并不能代替其他的坏消息。刚过完新年的信长仍然要应付诸多的问题。
三月五日,信长出兵横山城,这一次对付的敌人仍然是浅井长政。长政于当年元旦就出兵横山城,信长此次出兵的目的只是把浅井长政赶回小谷城去。因为浅井是没有决战能力的,而信长要吞掉浅井也为时尚早。所以双方一接触,浅井就转身闪人。信长留下明智光秀、中川八郎右卫门和丹羽长秀驻守,自己则上洛去处理另一件大事——松永久秀谋反了。
松永久秀是战国出名的三大恶人之一。战国的大名,有人喜爱美女,有人爱好茶道,有人爱好南蛮物,有人爱好小姓,而松永久秀的爱好别具一格:他爱好谋反。信长正在到处灭火的时候正好是松永久秀谋反的最好时机,他立刻联合三好义继攻击信长的小舅子畠山昭高。信长这个时候突然又出现在京都,这使松永久秀有点惊讶,他原来以为信长应该和浅井打很久。不过松永久秀的谋反也是过过瘾,信长一到,他立刻投降。熟悉他性格的信长再次一笑了之。
七月十九日,信长再次出兵虎御前山,二十日,信长到达横山城,二十一日布阵虎御前山,绕过小谷城杀向江北。丹羽长秀、羽柴秀吉、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和蜂屋赖隆等将分兵向城下町集结放火,羽柴秀吉击败山本山城出战的军队,二十三日,木本、地藏坊地区被织田军放火烧毁,当地的佛寺伽蓝、名所旧迹为之一空。此时朝仓接到浅井方关于长岛一向一揆泛滥的消息,他们得出了织田军后方起火的错误判断,于是起兵一万五千前来虎御前山,于二十九日布阵完毕。
霸王之章(5)
这一次出阵虽然比川规模更大,但已经不能和川时同日而语。八月八日,朝仓军前阵的前波吉继宣布投降信长,第二天,户田与次、富田弥六、毛屋猪介也跑向信长一方。朝仓方面决定不与信长进行决战,放弃了原来的战略计划。同时,信长在虎御前山完成防御工事,决定将之交给羽柴秀吉。
浅井朝仓的懦弱无能使信长能再一次地抽出手来对付别的敌人。在东方,一只猛虎正挟着秋天的寒意,咆哮而来。
三、激战三方原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甲斐的骑兵大军是战国时代最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之一,他们的领导者就是号称“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临死前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在战国时代,也有不少的武将会有这样的感觉。甲斐的武田信玄和越后的上杉谦信就是 “一时瑜亮”,两人在川中岛较量了好几个回合,大家半斤八两,谁也搞不死谁。据说两人甚至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武田信玄在上杉谦信的刀下逃过一劫。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规律似乎对武田信玄来说并不适用。即将到来的三方原合战就说明了这一点。
武田信玄的实力不容置疑,如果没有上杉谦信,说不定他早已经占领了大片地盘,武田军手下的高坂昌信、武田信繁、马场信春、真田幸隆等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骏河的今川家、相模的北条家和甲斐的武田家这一组三头同盟给武田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历史是变化的,骏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