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记》的20篇分别叙述了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从《明诗》至《谐隐》的10篇为有韵之文。自《史传》至《书记》的10篇为无韵之笔。《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等5篇没有密切的联系,都是抛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最后的《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的缘由与宗旨。。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齐鲁英杰(24)
《文心雕龙》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历史学家范文澜(1893—1969年,字仲云,号芸台,浙江省绍兴县人)曾说:“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讨论文学,《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一部大著作。”鲁迅先生曾经将《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并称赞道:“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第六节唐朝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非常繁荣。在这种大社会背景下,山东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不会缺少名人的身影。正是他们在有意无意间对整个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
一、唐初名相: 房玄龄
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字乔松,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名叫房熊,曾担任主簿;父亲名叫房彦谦,曾在隋朝担任司隶刺史。
房玄龄小时候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读书,尤其是诗书。经过多年的努力,年轻的房玄龄已博览经史,并写得一手好文章。
隋朝末年,他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当时天下太平,人们都以为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但房玄龄却未卜先知地意识到即将出现战事,隋朝很可能因此灭亡。于是,他对父亲说:“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储后藩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房彦谦听后,非常同意儿子的见解。
公元596年,年仅18岁的房玄龄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羽骑尉,在秘书省担任校雠(校勘和校对)。此时,素以知人见称的吏部侍郎高孝基见到他,非常欣赏其举止言谈,对裴矩(?—627年,字弘大,今山西闻喜县人,隋唐之际的政治家、外交家)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地区的农民纷纷起义反隋,浪潮越涌越凶。公元617年,李渊率领大队人马攻占京师长安,秦王李世民率兵出征渭北。这时,房玄龄“慨然有忧天下志”,毅然投身于秦王李世民的麾下。两人一见如故,秦王当即任命房玄龄为渭北行军记室参军。从此时开始,他跟随李世民转战南北。房玄龄非常有才干,也很忠诚,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很快成为秦王的心腹和秦王府中的决策人物。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在论功行赏时,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为一等功,进爵邗国公,赏赐实封一千三百户。淮安王李神通极力反对这样的封赏,认为房玄龄等人是文人,不应功居第一。唐太宗回答道:“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公元629年,房玄龄被封为魏国公,此后他更是精诚为国、孜孜求治。史称房玄龄:“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出生入死多年,备尝创国立业的艰辛。因此当唐太宗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业的艰难时,房玄龄说:“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但是,房玄龄还注意到守业的艰难,认为创业者由于历经艰险、了解民情,建立霸业后能够精勤于治,一般都能将国家治理得较好。但其子孙因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很容易骄奢败亡。因此在回答唐太宗“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的问题时,他答道:“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第六章 齐鲁英杰(25)
房玄龄为官期间,认为吏治问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官吏的公平正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繁荣,因此非常重视吏治。有一次,他与唐太宗谈论国家的治理问题,在谈及名将高颎的公平正直时颇有感慨地说:“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话中的意思与唐大宗的想法不谋而合,李世民高兴地说:“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事实上,房玄龄的吏治思想对贞观盛世时期的政治清明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公元642年,房玄龄进升为司空,依然负责处理朝政和监修国史。此时,已经担任端揆(唐代尚书省长官,总揽国家政务)十五年、女儿成了韩王妃、儿子娶了公主的房玄龄感到自己的地位过于贵显、尊宠,便以年老为借口,上表请求告老还乡。唐太宗接到上表后,特地派使者劝他:“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竭,当更奏闻。”在唐太宗的一再劝说下,房玄龄只好继续担任原职。
房玄龄在辅佐唐太宗期间,事事谨慎,做事兢兢业业,可一旦遇到太宗处事的失误,他却不敢极言谏诤。比如:他虽然反对太宗穷兵黩武,远征高句丽,却又听之任之。由此可知,房玄龄在为官期间还是比较圆滑的。
公元648年,房玄龄身染重病,唐太宗召他到玉华宫相见,考虑到他的身体,允许他坐肩舆(车)进入殿内,且可以到御座旁下舆。这在当时是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也是臣子的极大荣耀。君臣相见后,唐太宗特意将他留在宫内,命太医负责诊治。每当听说房玄龄的病情好转,他就喜形于色;当听说病势加剧时,他又面容忧郁。对于太宗的尊宠,房玄龄感激万分,一再声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随着病情的恶化。唐太宗为了便于探望房玄龄,特意命人凿通苑墙,开了一扇门,并频频派人前去询问病情。在房玄龄生命垂危之际,唐太宗亲临病榻,与他握手话别。由于悲痛难忍,太宗诏令皇太子与房玄龄诀别,并当着他的面将其子房遗爱提升为右卫中郎将、房遗直为中散大夫。公元648年7月24日,房玄龄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0岁。为了悼念他,唐太宗废朝三日,加封他为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在为房玄龄办理丧事时,特意赏赐绢布二千段、粟二千斛,并让其陪葬昭陵。
房玄龄辅佐李世民30多年,孜孜奉国、举贤任能,亲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国典,辅佐创立了唐朝,虽然权力日重,他却没有恃权骄狂,而是谦虚谨慎,后人将其奉为唐初贤相。
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也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
的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有“亚圣”的美称。
颜真卿的祖籍是琅邪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后来五世祖颜之推举家搬迁至雍州万年(今西安市),此后一直居住于此。
第六章 齐鲁英杰(26)
颜真卿自幼丧父,随母亲殷氏寄居在舅舅家中。颜氏世代以儒雅传家,家学渊源,也是陈郡名门望族。少年颜真卿在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刻苦学习,26岁考中进士,28岁通过吏部考核,成为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从此踏上仕途。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统治者疏于防范,判军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东都洛阳,并于第二年掠取京城长安。当时,颜真卿在担任平原太守初期,以锐敏的政治嗅觉觉察到安禄山有造反的企图。因此,他积极布防,努力加固城池。“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河北诸郡纷纷陷落的情况下,颜真卿却率领军队取得“安史之乱”以来唐军的第一个胜利,同时牵制了叛军西进的速度。但是,由于朝廷过于*,统治者内部发生矛盾,唐军错失反攻的战机。当唐玄宗出逃成都时,只剩下颜真卿孤守平原。经过长时间的坚守城池,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颜真卿被迫弃城。公元757年,颜真卿依靠在平原的忠贞表现,被肃宗李亨封为宪部尚书。
颜真卿在为官期间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不畏权臣,成为奸佞之辈的打击对象,并多次被贬。公元766年,颜真卿由刑部尚书被贬为吉州别驾,自正三品降到从五品。虽屡屡如此,颜真卿依然忠君爱民,无论身处何地,均不忘为君守政、为民解忧,所到之处政绩斐然。
晚年的颜真卿曾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进行过激烈斗争。公元783年,早有谋反之意的李希烈率兵攻占汝州(今河南临汝)。朝廷打算派兵围剿,欲报私怨的卢杞(字子良,今河南滑县人)趁机建议德宗派遣74岁的四朝*颜真卿前往宣谕劝说,因为颜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颜真卿虽然深知此行凶多吉少,却仍然听“君命”,携带侄子和几名家僮前往许州(今河南许昌)。来到许州见到李希烈后,还没等宣读完诏旨,李希烈等人就谩骂他,并令亲兵拔刃逼胁,但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见状将他扣作人质,使用各种手段威胁利诱,甚至以将其活埋为名,迫使颜真卿就范。
对此,颜真卿毫不所动,并严加斥责:“何必费那么多麻烦,只要借给我一剑,你必睹快事!”无奈之下,李希烈说:“不能屈节,当焚死!”颜真卿依然毫不畏惧,径自往火中走去,幸亏李希烈的手下拉住了他,否则真的被焚。公元785年8月,李希烈无奈之下命人在蔡州(今河南汝南)的龙兴寺缢杀了颜真卿。临死前,颜真卿给朝廷写了遗表,还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和祭文。祭文中写道:“天之昭明,岂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得到颜真卿遇害的消息,唐王朝为之震惊,三军将士纷纷痛哭。
半年后,李希烈被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被护送回京,厚葬于颜氏祖茔。德宗皇帝废朝五日,举国悼念,并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世人将其尊称为“颜鲁公”。《新唐书·颜真卿传》写道:“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颜真卿一生好学,尤其擅长书法,他的书法不但受到家庭的影响,还得到了吴郡张旭的指导。此外,他还广泛学习了历代书法名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的书法特长,并经过融合贯通创造出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字体风格,后人称之为颜体。史学家范文澜认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事实上,颜真卿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影响非常大。他的作品《争坐位贴》、《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等都是后人临摹的对象。。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齐鲁英杰(27)
第七节宋朝时期
齐鲁之地历来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大邦,两宋是“曲子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齐鲁词坛不仅升起了李清照、辛弃疾这样光芒四射的巨星,还点缀着其他光耀不等的群星,使其总体景观璀璨斑斓。
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
张择端(生卒年不祥),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北宋末年画家,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据说:张择端自幼好学,两岁就开始东涂西抹。有一次,父亲写了一夜的奏章被三岁的张择端画得一塌糊涂,非常生气,转念又想儿子爱画画是件难能可贵的事,就没有打骂他,还给他准备了纸张,让其在纸张上作画。节日时,全家到郊外游玩,张择端就认真观察过路的轿夫、毛驴、担挑拉车者,回家后便在纸上画出自己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