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齐鲁文化-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间以碧绿,熠耀五色,直射衣袂。顷之,平地涌出赤盘,状如莲花,荡漾波面而烨炜不可名状,以为日耶……”

第九章 巍巍泰山(17)
2晚霞夕照
  晚霞夕照是指在泰山山顶观赏落日时的情景,其可观赏时间高于日出,通常在日落前半小时到日落后半小时之间为最佳。
  每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又是夕阳西下、晚霞夕照时,漫步于泰山极顶,仰望西天,会发现朵朵残云飘浮天际,犹如峰峦叠嶂,落日的余辉仿佛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洒满大地、山川。此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色逐渐变成黄色,体积也越来越大……天空则在其照耀下如缎似锦。
  在夕阳的映照下,漫天的云朵好似镶嵌上了金灿灿的边框,不断闪烁着奇异的光辉。即使距离太阳很远的白云,也不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变成了黄色、蓝色、红色、紫色……五彩缤纷、奇异莫测。
  此时,如果云海恰巧出现,满天霞光便会映照在“云海”之中,景色极为壮丽。举目远眺,就会发现黄河似一条飘带般从天际弯弯曲曲而来,在落日的映照下慢慢泛起了红润,波光翻滚,好似有了生命,给人以灵动的美感。
  随着太阳的下落,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的云朵、山峰好像都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天地间出现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佳景。
  3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泰山顶上的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站在泰山山顶就会看到碧霞祠附近的雾幕上出现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环内好像有个人影或头影,远远望去就恰似佛像头顶五彩斑斓的光环。由于光环多出现于碧霞祠周围,以前的人们又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为其涂上了神秘的色彩,认为是菩萨显灵,将其称为“佛光”或“宝光”,后来称为“碧霞宝光”。
  关于“碧霞宝光”有一位诗人曾经写道:“啊!果然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呈现在面前,它的彩带边缘还搭在碧霞祠的檐角上呢!彩带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绚丽极了!最外一层的艳红光圈如斑斓的日珥一样,光彩夺目。在巨大的光环中还有人影攒动,这是我们自己的影像。人们激动得手舞足蹈,光环中自己的影像也随着招手……这时候,白云飘忽,雾气氤氲。光环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开合幻化……”
  其实,所谓的佛光只是自然界高山云雾中出现的一种光学现象,每当浓雾或密云天气,太阳光在照射到密云、浓雾的空隙中时就会发生分光作用,此时背光仔细观察,可看到云雾经强光照射而衍生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环。光环中还晃动着观赏者的身影,在光环的最外层,艳红的光圈有如斑斓日珥、烁烁发光。光环的大小与云雾中的水滴大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水滴越大,光环就越小。当云雾中的水滴大小并存时,就会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尺寸的绚烂光环,称为多重宝光。
  据资料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每年的6月至8月间,而且出现在半晴半雾的天气里。届时,看着云雾顺着山谷徐徐移动,你站在较高的地方就能看到碧霞祠东或西或南门外有宝光出现,“目睹宝光惊心魄,飘飘欲飞成仙人”的感觉油然而生。
  4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为泰山的又一奇观,是指泰山云雾的变幻莫测。
  云海奇观
  每当雨后初晴,伴随着大量水气的蒸发,再加上夏季季风从海上吹来的暖湿空气,泰山就此形成浓密的云雾。有时大片白云会在泰山山腰形成长长的带子,有如官服玉带;有时乌云滚滚,犹如翻江倒海;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数不清的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像平静的“汪洋大海”,使所有的峰峦都变成海中的仙岛。

第九章 巍巍泰山(18)
云海玉盘多出现在夏秋雨季。此时,如果云顶低于1500米,而你又登上中天门,站在山顶上俯瞰下界,便能看到浩瀚的云海潮涌,风起云动、起伏跌宕、有的沉浮、有的跳跃、有的前进……妙趣横生,让人为之震撼。正如古人所说:“万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为什么会出现云海玉盘奇景呢?最科学的解释是:秋季天气转冷,此时陆地的温度会比海洋降得快,海洋上空的空气便会沿偏北方向东移,使山东半岛持续刮偏东风。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泰山会处在从黄海与渤海吹来的暖湿空气包围中。暖湿空气来到泰山附近时,会遇冷而凝结成大面积的低云层,由于泰山的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风飘忽不定,当云层与山风同时出现时便会形成千变万化的云海,出现漫过山峰的“爬山云”和顺坡奔流直泻的“云瀑布”等众多奇观。
  二、泰山人文景观
  泰山的景观雄伟壮丽,自古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游览之地。随着数千年来无数劳动者的构筑,泰山之上有了无数的人文景观,而这些景色各异、文化氛围浓郁的人文景观又成为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1岱庙
  岱庙又称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属于泰山的主庙,位于泰安市北,泰山南麓,是泰山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里面供奉着东岳大帝。由于古岱庙
  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均在此居住和举行祭祀大典,所以又称“泰山行宫”。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始创于秦汉年间,西汉史料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曾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宋朝年间修建了主殿——天贶殿;后来又经过元、明、清等朝的扩建,逐渐形成南北长约4057米、东西宽约2367米的长方形建筑群,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共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
  岱庙建筑以南北为纵轴线,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线上有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线上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线上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天贶殿位于岱庙的后半部。整体布局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进行设计,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具有庄严古朴之感。
  岱庙城墙高筑,周长约1500米,共有8个门。其中5扇南开,中间为正阳门,左侧相继为东掖门、仰高门;右侧相继为西掖门、见大门。另外3扇门中东向为青阳门,又叫东华门;西向为素景门,又叫西华门;北向为鲁瞻门,又叫厚载门。所有的城门上均建有城楼。此外,岱庙的四隅还建有角楼,整体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恰似一座帝王的宫殿。
  “正阳门”高大宽阔,是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古时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如今的正阳门是1985年重新修建的,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格,门高86米,城楼高11米,共有5间,由24根明柱支撑,均为九脊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
  走进“正阳门”便来到了“配天门”,此门取自孔子的“德配天地”,始建于宋真宗年间(公元1009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大殿内原本祭祀着青龙、*、朱雀、玄武等星宿。大殿两侧有配殿,东边是“三灵候殿”,祭祀着周朝的唐宸、葛雍和周武。西边为“太尉殿”,祭祀着唐朝的分国公杜宗。

第九章 巍巍泰山(19)
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是岱庙的第三道门,名叫“仁安门”,取自孔子的“天下归仁”,建于元代的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建筑结构与“配天门”相似,是专门用来祭祀天聋、地哑之神的。配天门的西侧原有20块碑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宣和碑》与《祥符碑》。这两块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堪称岱庙现存的最大碑碣。
  “配天门”的西南方原本有唐槐院、延禧殿、藏经殿、环咏亭和雨花道院等建筑,但均毁于战火。如今,在藏经堂的旧址上修建了仿古建筑——文物库房,共有48间,收藏着泰山历代的珍贵文物、古籍约7000件。
  继续往里走,便来到了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殿。此殿又叫峻极殿,金碧辉煌,矗立在高大的露台上,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天贶殿长约43米,宽约17米,高约22米,殿阔九间,进深四间,为重檐庑殿式建筑,上覆黄琉璃瓦,门口的正中上方悬挂着“宋天贶殿”的巨大牌匾。殿内正中是“泰山之神”的彩色塑像,坐像高约44米,头顶冠冕十二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
  在道教中,“泰山神”是百鬼之神,主宰生死。据民间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将屡立战功的黄飞虎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负责管理人间的吉凶祸福,所以殿中的神像乃是黄飞虎。大约在元朝年间,神像被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后,认为给泰山神添加封号是“渎礼不经”,于是去繁从简,改称为“东岳泰山之神”。神像的两边是一幅楹联,为清人吴云所写的“帝出乎震,人生于寅”。横额是“配天作镇”的巨匾,为清朝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所书。
  大殿的东、西、北三面是宋代的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全长约62米,高约33米,描绘的是泰山神出巡时的宏伟场面。整幅壁画以大殿后门为界,东边为“启跸图”,主要描绘泰山神的出巡场面;西边为“回銮图”,主要描绘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幅画面共有697个人物,其装束和仪态无一雷同。此外还有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祥兽坐骑等图案,展现出了一幅瑰丽无比、气势雄伟的出游场面。
  天贶殿前的大露台非常宽阔,分上下两层,雕栏环抱。露台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里面是乾隆皇帝拜谒岱庙时留下的诗碑;露台的正中为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香炉,香烟缭绕;露台的下方是古柏相夹的甬道,其尽头是方形石栏小池,称作“阁老池”,皇帝来此参拜泰山神时,大臣们就在此恭候。
  天贶殿的后面是寝宫,中间为正寝宫,面阔五间;两边为配寝宫,各三间。据说宋真宗于公元1012年封泰山神后,认为缺少皇后,便于当年加封了一个“淑明后”,同时修建了后宫和“嫔妃”居住的配寝宫。
  天贶殿的两侧是碑廊,历代碑刻几乎都集中在这里。这些碑刻集中国书法之大成,有晋代“二王”的墨宝;宋朝“四大家”的真草隶篆;汉代《衡方碑》、《张迁碑》;晋代《孙夫人碑》;佛教的《大唐齐州神宝寺碑》;书法相异的《双束碑》等。此外,还有48块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造型生动,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离开碑廊,经过炳灵门便来到“汉柏院”,院中有五棵枝桠交错、枝繁叶茂的古柏。据传说:这些古柏是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到泰山封禅时种植的,“汉柏院”由此得名。“汉柏院”的北面是“汉碑亭”,其建于1959年,立在高大的台基上,台基壁上有许多名人的诗刻。站在亭子上,可以纵览岱庙全景。此外,“汉柏院”内林立着90余块碑碣,其中有后人隶书的《四愁诗》(张衡)、《飞友篇》(曹植);后人篆书的《泰山吟》(陆机)、《泰山吟》(谢灵运)和宋朝米芾的《第一山》、明朝陈昌言、左佩铉的篆书《汉柏图赞》、乾隆皇帝的《汉柏图》等。置身于碑林之中,就好比阅读中国的历史。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巍巍泰山(20)
由汉柏院向北有一个建筑精美、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的四合院,由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等建筑组成,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时居住的地方,因坐落于东华门内而得名“东御座”。据史书记载:此建筑建造于元朝的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明代时称为迎宾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为驻跸亭。正殿五间,殿内正中是乾隆皇帝的腊人座像,还有龙墩、龙椅、方桌、立柜、挂屏以及文房四宝等。有泰山“镇山三宝”之称的“温凉玉雕花圭”、“沉香狮子”和“黄地兰花瓷葫芦”也摆放其中。殿堂的台基下有一块用玻璃罩着的石碑,即有“名山刻石之祖”之称的“秦刻石”。此石镌刻着秦始皇的功德铭和秦二世的诏书,均出自秦丞相李斯之手,为简练秀雅的小篆,字迹刚劲挺拔,堪称稀世之宝。
  岱庙的最后一进院落里有东西两座花园,花园内种植着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院内的西南方有一个铸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的铁塔,造型质朴。其东南方是被称作“金阙”的铜亭,为全铜铸造,高约44米,阔约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