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我要做太子-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代市长才是顺理成章的。”

    石磊也没去解释他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是把省里之前露出的一些苗头分析了一下,让石为先明白,所谓的意外和突然,其实在省里,只不过是一盘早已预谋好的棋而已。

    “其实咱家随着您从吴北调到润扬,又让您离开企业转到地方,已经有预示了。省里摆明了是觉得周伟顺和赵书记之间的争斗已经开始损害到大局的利益了,是以希望有第三股力量进来平衡制约一下。这次周伟顺出事是一个意外的契机,但是即便没有,想来省里也会尽快安排您进常委。这样就能在市长和书记之间,加进去一股倒向任何一边都足以影响局势的势力,而这股势力,显然是由您、张叔以及军分区那边组成。从某种角度而言,你们三个都是外来的空降干部,既不可能夺掉本地派的权力,又能牵制他们,省里要的始终就是平衡发展而已,他们不想出事。”

    听完石磊最后这段总结性质的话语,石为先苦笑着摇头:“儿子啊,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教我做官的道理?”

    石磊嘿嘿一笑:“其实这些我也是听一个朋友说的……”然后石磊就把秦介当成了挡箭牌放在了石为先的面前,八月回润扬的时候,石磊就跟石为先提到了秦介,自然也就提到了秦介的父亲秦建业,如今已经算是一方大员的昌北省省长大人。

    听完之后,石为先感慨的说道:“到底是官宦世家出来的,看东西就是比我和老张透彻的多。二十五岁,不简单啊”

    石磊暗笑,心道如果让老爹知道这些都是他自己琢磨的,而且在省城已经折腾出这么大的一摊子,不知道石为先又会作何感慨。

    “行了,很晚了,你早点睡吧,别养成一个晚不睡早不起的习惯。我也得睡了,明儿市里还有个报告要做。这两天可是把我和你妈累坏了,自从省里的任命下来之后,家里就跟开了流水席似的,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不说了不说了,你赶紧睡觉去”

    结束了半大老头子的絮絮叨叨之后,石为先挂上了电话,坐在宽大的皮质椅子当中,双手枕在脑后,想着自己居然这么不经意的就被扶正了,虽然前头还挂着个代字,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来,明年党代会之后,这个代字就会成为历史了。

    这些天石为先的确不太好受,家里来的那些下级官员倒是还好说,石为先并没有断然拒绝那些官员拎来的礼物,只要不是明着塞钱送厚礼的,都收了下来,但也绝对不会跟任何一个人走的更近一些。等到这些人走后,石为先就会把他们送来的礼物放到专门的地方,然后在本子上将来人的姓名和所送的礼物都记载下来,准备等到这一拨送礼的风潮结束之后,将这份单子和所有的礼物一起,捐到市里去,并且提前就此事跟书记赵以达交换过了意见。周伟顺的前车之鉴弦犹在耳,尤其是在许多人看来是石为先一手把周伟顺拉下马来,石为先在这方面就愈发的如履薄冰。

    除了这些,真正让石为先觉得棘手的,是来自于常务副市长宁报斌的明显抵触,有几个官员虽然表面上还和从前一样,但是石为先看得很清楚,这些人已经隐隐约约的和宁报斌站在了一条阵线上。原本宁报斌如果能上一步,他们也都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相应的调整,可是石为先却成了一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而且他空出来的分管建设的副市长,也由省里派了一个省建设厅的副厅长下来担任。这显然挡了一部分官员的路,他们和宁报斌站在了同一阵线上,也就是顺理成章。

    再有就是目前作为二把手的石为先,和市委的一把手赵以达之间的相处问题。原先在赵以达的眼中,石为先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威胁的人,除非是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否则石为先甚至都不会具有列席资格。不像前段时间虽然还没有进入常委,没有坐在政法委书记位置上的张同训,常委会议他没有投票权但是却是有列席旁听权的。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石为先成为了市府的一把手,和赵以达就免不了要成为犄角之势,目前没有顶上,迟早怕是避免不了这条路。

    石为先并没有太多的争权之心,他更多的是想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既然省里很意外的决定了让他代理市长,他就打算先不去管明年党代会之后的决定,而是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尤其是周伟顺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处理好。

    他可以不考虑权柄的问题,赵以达却不能不考虑。

    虽然自从仲后公园事件以来,尤其是在王庆庆事发之后,赵以达就一直显得比较沉默,市里的事情似乎很少过问。周伟顺下马之后,赵以达颇有一段时间里更是显得憔悴不堪心灰意冷,一副要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混到退休的模样。但是随着周伟顺的案件尘埃落定,各项判决下来之后,赵以达又开始慢慢的复苏了起来,从前的那股子强势劲头也开始重新展现。

    其实能够促使赵以达恢复如此之快的,功劳应该记在宁报斌身上,当他没能顺理成章的拿到代市长的位置之后,下头的官员纷纷开始揣摩省里意图暂且不说,他自己则开始四处抓权,希望能够在新市长上任之前,把市府的权力更多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即便真的来了个新的市长,根基始终浅薄,倒是很容易被宁报斌架空。

    宁报斌要抓权,赵以达就不得不被牵动了。在97年的时候,常务副市长也是要兼任市委副书记的,虽然排名在市长和纪委书记之后,但是也是党政一把抓的职权领导。原先在市里,宁报斌的屁股就一直比较微妙,看上去是坐在周伟顺的位子旁边,但是市里主要领导都知道,宁报斌此人一贯擅长于平衡局势。是以在某些微妙的关头,他会稍稍朝着赵以达的方向倾斜一些。

    原本赵以达对宁报斌这种他口中的“机会主义者”就不是太喜欢,现在宁报斌还要夺权,他又怎么可能放任自流?

    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逼得赵以达不得不强自振作起来,虽然并没有完全从跟了自己十年的秘书王庆庆居然背叛自己跟周伟顺坐在一条船上的阴影之中摆脱出来,但是也正因为经历了一次信任的背叛,就更加不能容忍再一次的背叛。

    石为先的上台,让赵以达略微的松了一口气,至少对于石为先的观感,赵以达要好得多。

    刚接到委任状,赵以达就亲自去了石为先的办公室,表示了今后通诚合作的诚意,又明示暗示了许多宁报斌的问题。概括起来也无非一点,那就是要跟石为先联合起来让宁报斌彻底没戏,知难而退。

    石为先发现,自己刚刚上任,这屁股下的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已经开始处于一个夹缝之中了。对于一个技术出身的官员来说,权柄之争,恰恰是石为先最不擅长的部分。幸好,他的身后,稳稳的站着一个张同训,加上军分区的那一张常委票,至少在一段时间之中,石为先在常委当中,还是拥有相当的重的份量的。

    新官上任之后的石为先,第一次坐在市长的办公室里,就已经遇到了他上任伊始的第一个大问题。

    刘凯被重判,没收所有非法所得,计算下来,整个碧波建筑全部搭上,也还不够其非法所得的。罚没了刘凯的几处房产之后,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就一直被搁置了起来。

    不是没有人想下手,而是当时宁报斌和赵以达争斗的太厉害,一个坚持这是市政方面的事务,一个坚持党的话语权,造成的结果就是碧波建筑被束之高阁,一直等到石为先上台,他就不得不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

    。

正文 第一百十三章【常委会议】(求月票!)

    第一百十三章【常委会议】(求月票!)

    。。

    这是今天正常的第三章更新,也是第12000字的更新。还想要么?那么就投出你手里的月票吧

    中午12点前的月票数是104,现在是121,还差三张,就又可以让我爆发一章。并且直到明天中午12点前,不封顶爆发依旧有效,十张月票一章更新,决不食言。我现在第五章已经快写完了,看看你们能不能让我今天就爆出第五章来

    。。

    宁报斌对此的处理意见是,碧波建筑作为一个对于润扬经济做出过贡献的企业,虽然企业领导涉及权钱交易锒铛入狱,碧波建筑也被作为非法所得而暂时交由政府管理。但是不能就此否定碧波建筑的历史,尤其是其曾经起到过的作用。宁报斌列举了许多碧波建筑这些年做出的贡献,甚至把碧波建筑在润扬建造的各处楼宇都拍成照片整理成完整的材料,在常委会议上据理力争,力求保住碧波建筑,并且建议由市政府委派管理者,让碧波建筑继续为润扬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而赵以达对此则是极力的反对,排除赵以达的强势,他在润扬一直都有个清名,那就是不谋私利,大方向上永远都是为了润扬的建设着想。不管他是否是为了政绩考虑,至少润扬的建设要记赵以达一个大功。

    这也就成为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赵以达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意见竟然是将其拆分,各类财产划入市里的财政收入统一调配,固定资产予以拍卖,等于是要将碧波建筑从润扬的企业名单上抹去。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犯了嘀咕,觉得这两项处理意见,如果掉个个儿,倒是比较好理解。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宁报斌应当希望把碧波建筑变现,增加市里的财政收入,用以其他的地方建设。而赵以达则是该肯定碧波建筑以往的贡献,保住这个土生土长成长起来的企业。交由市委方面控股,也更符合赵以达的利益。但是俩人却完全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这就让许多人不明白他们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对此,石为先倒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在如今党中央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面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当然就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钱,国家能够给予的帮助又实在有限,许多的开支需要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如果把碧波建筑套现,无疑会让政府短时间内拥有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这对于他这个刚上任代市长,其实是极为有利的。宁报斌架空石为先毕竟有限,石为先在常委会议上始终能控制三票。让石为先手里有了资金,对于宁报斌的夺权,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是以宁报斌才会希望保住碧波建筑,由市政府管理的话,企业总需要一个领导。石为先如今最为缺乏的,其实就是中下层官员的基础,这个在短时间里很难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很明显,将来控制碧波建筑的,显然不可能是石为先的人,而是他宁报斌的人。

    至于赵以达,显然就是看出了宁报斌的企图心,自然要削弱他的权柄,而宁愿在这个时候给予石为先一些帮助,让石为先有效的扩大一些权力。毕竟以石为先的基础,想要跟赵以达争锋相对还缺了点儿什么,但是加强他手中的权力,却可以极好的遏制住宁报斌的发展。更何况钱是到了市里的财政收入这一块,最后怎么用,用在哪儿,那还不是赵以达这个根基最深的本地派说了算?哪怕他的位置其实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地方经济建设。

    可以说,两人各有私心,只是赵以达的建议对于石为先稍稍有利一些。

    而石为先,却有另一种考虑,他既不想被宁报斌架空,也不想被赵以达掌握在手中。没有权力**是不假,可是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必须要考虑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石为先怎么也不可能愿意自己成为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之间的牺牲品。

    碧波建筑要不要留?这个问题在石为先的脑子里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企业,不管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哪怕从今以后它不能为这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创造太大的贡献,只要它还能替市里解决大量的工作岗位,就一定有必要留着。

    石为先所考虑的,并不是经济建设、财政收入这些大而广的宏观层面,而是切切实实的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从表面上看来,碧波建筑公司上下接近二百号员工,这段时间因为碧波建筑悬而不决的处理方式,导致那些人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当然这些在处理决定下来之后,会予以补发,但是已经不可能是全额补发。碧波建筑里养了不少光拿钱不干活的蛀虫,那些都是润扬上下某些官员的亲属,他们当然不会担心碧波建筑是否存在,事实上这些人已经主动离开了碧波建筑另谋高就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人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不足三十人,这些人想要另找一份工作当然也很容易,有一技之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