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间大贱--梅背碑凡间苦难贱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篮打水一场空”,用竹篮打水,如果不用特殊的方法处理――涂上蜡或油,使工艺精密的竹制品表面上形成一层簿簿的防水膜――没走几步,篮里的水就会漏得无影无踪。如用前两种背篓打水,背篓刚提出水面,里面就没水了,只剩下篓壁上的水朝下流。这两种背篓的周围都有大小不一的窟窿,这些窟窿呈菱形,大的一寸左右。如用小背篓打水,提出水面后,加快脚步赶路,走出十几步,还能看见里面有一点水,虽然不多,却也可以显出这种背篓的做工比前两种精细。这种背篓,不背猪草、牛草,不背红薯、洋芋,只用来人们出门上街走亲戚时使用,里面装的多是食用的、贵重的、需要仔细收藏的东西。它比前两种背篓沉重,要求密不透风,可以运载粉末。

  大背篓和细背篓用宽大结实的竹片,斜向交叉编织;小背篓用精细的竹丝,中间夹杂着老竹子竹头削成的竹块,纵横交叉编织。底部也不一样,前两种背篓编好后,用竹鞭紧紧地绞在底面上,使其经久耐用。小背篓用老竹片的竹节,在编之前就预留好了。因使用的时间相对较少,以美观、简略为主。

  稻谷收割完了,农村进入农闲时间。这段时间,正是人们收拾农具的时候。该添制的添制,该修补的修补,决不能等到明年农忙时,正需要,却缺少或是不能使用的农具。

  梅背碑他们端着两盆鱼,兴冲冲地跑回来,看见他爷爷在划竹片,三弟弟都抢着报功,述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他爷爷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手里不停,口里却说:

  “谁叫你们把瓷盆拿去的?这是个新盆,你爸爸上个月才买回来的,摔坏了,我狠狠地揍你,”梅尚天没有听孙子们的述说,看见他们偷偷把新瓷盆拿出去装鱼,心里很气愤,就开始责怪他们了。

  梅背碑正走着路,因为今天抓的鱼多,收获很大,心里美滋滋的,只想着报喜,没有想到反而被他爷爷责骂了一阵,心里一沉,没注意脚下的石头,一个趔趄,站立不稳,向前扑去,手中的木盆摔了出去,摔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水洒了一地,鱼掉在地上,离开了水,难受得在地上拼命挣扎。挣扎了一阵,见没有用,就不动了,只用力地鼓着两片鳃,大口大口地吸气。

第二章 童祸一生(5)
第二章 童祸一生

  五

  梅背碑从地上爬起来,低头一看,脚拇指被踢得鲜血淋淋,膝盖上也青一块紫一块的。脚趾上,膝盖上,一阵阵的疼痛钻上心来;端累了盆子的手,也软弱无力,阵阵酸麻。他不敢叫唤,只有皱着眉,忍着眼泪,忍着疼痛,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得蹲下身去,与梅背风和梅小风一起,把摔破了的木盆片子捡起来,拿回家去,以后找一个桶匠来箍好。再把鱼拾起来,装在瓷盆里。

  一个木盆,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也是重要的厨房用品之一。那时的家庭里,大约只有两三个木盆,并且大小不一,用处各异;富裕的,拥有一个瓷盆,那也是农村少有的奢侈品了。梅背碑摔坏的那一个,恰好是用起来最方便、最顺手,用途最广的那一类小木盆。

  梅尚天火冒三丈,拿起地上的一根竹棍,走过去,对着还蹲在地上拾鱼的梅背碑,在他的背上狠狠地抽了几棍。梅背碑背上立即冒出几条青紫色的伤痕,火辣辣的,痛得直往心里钻,大脑里感觉血直往上涌,虽是蹲在地上,整个身子也晃动了几下,摇摇欲坠。胸中憋得慌,象在煤气灶旁一样,窒息得让人难受。梅背碑本能地、长长地大吸一口气,胸中舒畅了,一阵疼痛再撞上心头,他忍不住了,“哇”地一声痛哭起来。

  没有人知道,梅背碑已经到鬼门关前去转了一遭。他自己还小,还没有生死的意识,只知道心里难受,不知道差一点造成的后果。要是那一口气提不上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烟消云散,变成飘渺,变成虚无,奔向那传说中的天堂或地狱。只是象这样的孩子,几岁时就夭折了,即没做坏事,也没做好事,按传统的标准,该判他上天堂,还是判他入地狱呢?

  林秀芝和梅婆婆从地里挖土回来了。刚到地里时,心情舒畅,精力也充沛。挖着挖着就心不在焉,身上使不出劲,总想往家里跑了。她们走到院子旁,就听见了梅背碑的哭声;在黄桷树下,看见梅背碑蹲在地上,面前湿漉漉的,旁边一堆木片,两圈腐朽了的箍盆竹篾散在一边。崭新的瓷盆里装着满满一盆鱼。

  “活该!谁让你把木盆摔烂了,木盆经得住你摔吗?还把新瓷盆拿出去用,摔烂了怎么办?该挨打!给我使劲打,重重打,不打不长记心,”林秀芝看清是梅背碑摔坏了木盆,没有走过去看个究竟,扛着锄头,责骂着梅背碑,径直进屋去了。

  梅婆婆走过去,把梅背碑从地上拉起来,说:“幺儿,当心点吗,你看啊,木盆摔烂了,我们用什么呢!脚上咋了,流了这么多血,还痛不痛吗?爷爷把你哪儿打了,还痛不痛?膝盖也青了,摔了吗?爷爷打的哪儿?背上吗?是不是?我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梅背碑的背上惨不忍睹,并排着几道深深的竹印,有两道受伤极重,鲜血淤积在皮下,流不出来,已经变成青紫色了。那紫的,紫得象纤细的茄子;那青的,青得象死人的脸面。这样的伤,就算出现在成年人的身上,也会让人忍受不了,痛得大呼小叫,更何况是在只有几岁的小孩子身上。

第二章 童祸一生(6)
第二章 童祸一生

  六

  “你看,你这个死老头了,你把娃二打出什么伤了。你这个老不死的,咋不下手还重一点,把他打死算了,”梅婆婆看到梅背碑背上的伤,忍不住心痛,掉下泪来。

  林秀芝在屋子里,听见梅背碑受了极重的伤,也急忙跑出来。在远处,她看见梅婆婆在哭,虽不知道梅背碑受了多重的伤,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她看到那几道醒目的青紫色淤血,脸一下就变了,眼泪更象决堤的水,不停地朝下淌。她气愤地对梅尚天说:

  “不就一个木盆吗!摔烂了又有什么关系。你下手这么重,你想把他打死吗?你要打死他,你又来打呀,你再来打,我们看着你打,看你是怎样把他打死的。你有那么多孙子,打死了也不怕没有人给你接香火!”

  “打死他就打死他,打死他你能把我怎么样?”梅尚天说着,拿着竹棍走上去,又准备拉着梅背碑再打一顿。其实梅尚天看见了梅背碑背上的伤,也后悔下手太重。刚开始时,他只想教训一下梅背碑,希望他做事能小心一点,没想到却让自己疼爱的孙子受了这么重的伤。他被儿媳妇责骂一通后,一股逆反心理涌上心头,激发了他的犟脾气,使他不愿在后辈面前认输。于是,就准备不顾后果,尽量把自己的威风和尊严维护好,决不让自己的面子受到一点点伤害。

  梅婆婆把梅背碑藏在身后,用身子护着他,一面用手抢竹棍,一面责骂梅尚天。林秀芝看见梅尚天真要打梅背碑,就冲上去拉住他的手,梅婆婆趁机抢了竹棍,并随手把它扔了出去。梅尚天失去了竹棍,又打不到梅背碑,见林秀芝在身旁,就一把抓住她,把她当作梅背碑来打。林秀芝被打得鼻青脸肿,疼痛难忍,拼命挣扎也躲不开梅尚天有力的巴掌。她见梅婆婆怀里竖着一把锄头,伸手抢过来,心里迷迷糊糊的,一锄朝梅尚天头顶挖去。

  梅丙子恰好赶来了,他一把抓住锄头,并奋力夺下来。梅尚天气急败坏,想起了他刚才劈竹子使用的篾砍刀,冲过去拿起来,不顾一切地朝林秀芝砍去。梅丙子赶紧丢掉锄头,奔上去拦住他父亲,并趁他不注意,一下抱住他。然后对林秀芝说:“你快走,快点走,到镇上去,到梅丙干那儿去。”

  “你走,你能走到哪儿;你到镇上,我到镇上和你拼命,”梅尚天毕竟年老体衰,在梅丙子的怀中挣扎不出去,只有望着林秀芝哭泣的背影破口大骂。

  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冲动,真让人痛心。这样的人只是极少数吗?不,中国有很多这种人。在“忠心为上,孝心当头”的熏陶下,中国的长辈没有学会在错误面前向后辈鞠躬认错,请求原谅。即使他们错了,也只是一笑了之,绝不会去认真寻找错误的根源;也不去理会对后辈造成的伤害,更不会承担造成的后果。而后辈错了,处罚的方式有很多:挨打、罚跪、罚站、不准吃饭……而恐吓他们、预防他们犯错误的方式只有一种:不让小孩做事。什么事都不做,也就什么错误都不犯,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童祸一生(7)
第二章 童祸一生

  七

  这种情形,在社会上也就表现在上下级关系中。下属的任何活动,都有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制约着,稍有一点错,就会受到罚款、开除、降职、写检讨、写保证、受处分的惩罚,而领导的行为有条条款款制约吗?没有,因为他们是制约者,不是被制约者。他们可以威风八面,甚至在规章制度之外处罚别人。他们犯了错误,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更严重,只要没有触犯法律法规,他们几乎不受任何惩罚,也不承担后果,更不承担对下属的伤害--这样的伤害,有时以倾家荡产,蒙冤几十载为代价。如果下属指责他的错误,会受到打击报复,并作为异己来排除,这是人人皆知的原则。大家都坚守中庸之道,对领导的错误和不轨行为,也只是背后议论,绝不敢当面提出来。

  大家都放下面子,坦诚相待,对错误敢于承认,对后果敢于承担,即敢赢,也敢输,大家也心安理得、坦坦荡荡,走在路上也不怕别人指着背影说坏话了。

  看开一点,能看到事情的本质,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发生。木盆摔坏了,把梅背碑打死了,木盆也不会自动粘合起来;把梅尚天责骂一阵,出了心中的怨气,梅背碑的伤也不会自动好起来。这一阵骂,反而激起了梅尚天的狠劲,要不顾后果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假如不是梅丙子及时赶来,奋力阻止林秀芝和梅尚天的行为,一场惨案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后果比摔破一个木盆严重多少倍呢?

  第二天,梅尚天吃过早饭,戴上斗笠,怒气汹汹地朝悦来镇走去。

  昨晚下了一场雨,天气阴沉沉的,象小孩的脸,随时会发生变化。路上的泥被雨水渗透了,一脚踩下去,泥浆四溢。公路上的人稀稀攘攘,虽是农闲时节,却因下雨,没多少人去赶集。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农民们一改往日大集体的懒惰习性,勤耕勤种,合理安排种作时间,既有了良好的收成,又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闲。觉悟了的农民,开始走出乡村,到城市里去批发一些廉价的鞋袜衣帽回来,逢场赶集时摆一个小摊,把它们卖给农民;农民也开始多多地喂猪喂鸭,种植经济作物,争取多增收入;又有一些农民,做起了贩运生意,把农村出产的鸡、鸭、鱼、兔、蛋等收集起来,批发到周边的几个城市,赚取合理的价差。

  农村活跃了,集镇也活跃了,偏僻的悦来镇也跟着活跃起来。每逢3、6、9日赶集的时间,农民们背着鸡、鸭或蛋、或大豆、或糯米、或谷子到集镇去,与小贩们讨价还价。卖完以后,再买回油盐酱醋和日常用品,手头宽裕的时候,也会给婆娘儿女们扯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

  秋收后的农闲时节,正是集镇最活跃的时候。已经丰收了,今年的收成就不再人们担忧的事情,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今年的收入来安排今年的支出。

第二章 童祸一生(8)
第二章 童祸一生

  八

  商人和小贩全来了。有的在屋檐下摆起摊位,有的扯起塑料皮遮雨。雨下到软软的塑料皮上,不一会就积了一兜水,用棍子一顶,水倾泄到地上,四面乱溅,有时沾在行人的裤管上,不时引来几声责骂或调侃。很少因为这些事儿打架,在这儿,十乡八里的人都认识--即使不相识的,说起他们的父辈,还可能是老同学或多年没有来往的远房亲戚。大家都是熟人,打架吵架的事就不易发生,就算发生了,旁人一劝,知情人把双方的关系解释清了,一般会握手言和,甚至还可能变成好朋友。

  悦来镇坐落在青龙山下,一条平坦的大街上嵌着宽大的石板,有四五米宽。街两边的房屋,有的是百年老屋,木门、木墙、木柱;有的是刚修不久的新屋,泥墙、土瓦、砖柱子,一幅暴发的景象。刚改革开放不久,赚了钱的人提心吊胆,担忧政策发生变化,就把赚到的钱置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