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野的愤怨,应付南边长毛的漫骂,才集中了翰林院的翰林们,想了好久,终于挖空心思地想出来的新名词儿。
“曲线救国”,当懿贵妃听到这个专门为她的杰作发明的新词儿的时候,小嘴儿咧的瓢样的大。嘎嘎,真是服了那些汉人了,就是高深莫测,什么坏事儿只要一经他们那么捣鼓,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儿了。
如果说“曲线救国”这几个字眼儿凑合在一起,还能算做是他们的发明的话,那么实际操作类似的事情的,可就不单单是他们这几块料了。
最著名的大概要首推南宋那位可怜的儿皇帝赵构了。为了能维持南宋小朝廷苟延残喘的局面,赵构和他的爱臣秦侩,残害了坚决主战的岳飞等不识时务的份子,不惜充当金朝的儿皇帝,纳供称儿,可谓是卑躬屈膝到了极点。当然,当时没准儿秦侩心里也在盘算着的是,不妨先委屈一时片刻的,将来经济强大了,人民富有了,再去灭掉什么大金大银的不迟。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他这种机会,也根本就不会有这种机会。南宋小朝廷没有强大起来,反是虽然没有丧在大金的手里,最后还是毁在了更强大的蒙元的铁蹄下。这并非是大金的慈善,而是凶恶一时的大金,已经先被蒙古铁骑灭掉了。于是,有了秦侩一千多年的长跪,跪在被他残害的岳飞脚下,被万人永世的唾骂。
再一个做的更淋漓尽致的就是吴三桂了。他怒发冲冠,说是为了红颜,我看未必,不过是拿红颜做个遮羞布而已,否则,引狼入室没法向后人交代。甭管真正是为了谁,吴三桂自己心里最清楚。他是打着借清军救国的旗号,充当了满清的马前卒,最后不仅仅是他一个,而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明军加入到这个所谓复国的行列里。结果呢,复出来一个满清国。吴三桂把玩笑开大了。等到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他才又想起了大汉、大明之类。大明说不得了,说了也没人再信,朱家的后人是他亲手用弓弦给勒死的。再用大汉,也不灵了。自作自受。同样,免不得后人在他的名字面前要加上三个字,“大汉奸”。
懿贵妃不懂什么历史,满人历史太短,汉人的她看不明白。她现在就认准了一个理儿,大清不能垮。先把洋人请进来,整干净那些四起的烟尘,然后,大不了再割上几块儿肉,喂饱洋人,我还是我。
咸丰的大烟瘾越来越凶,当然,抽着的时候也就越来越惬意,以至于早朝每次都开始匆匆而散,不散不行,再不散,他这个皇上就该散德行了。到了最近,朝会已经是难得一见的事情了。
肃顺走了,南方形势也没好起来,地盘照样一块儿一块儿地丢。唯一能叫他感到安心的,就是随着蒙古各旗及陕甘等处人马的陆续投入,鄂北、皖北的局面稳定了下来。看来他的兰儿到底是有本事的。
“皇上,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明天就要到京城了,六叔的意思是请皇上召见一下他,也显得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懿贵妃接着给咸丰点上锅子大烟,猸笑着。
“他们的兵也来了吗?”咸丰在大烟的刺激下,脸色红晕了一些。
“人家是讲礼节的,哪能这么的就来了啊。”懿贵妃偎在咸丰的怀里,撒着娇,“他们的几千人马都留在了天津。对了,臣妾觉得咱们也该搞个象洋人那样的新军,也免得日后总是受了洋人的制约。前两天我跟六叔磨叨了一会儿这事儿,军机处的那些大臣们也觉得应该如此,翰林们连名字都取好了。”
“什么呢?”咸丰爱惜地抚摸着兰儿那花样鲜艳的小脸儿。
“咯咯,翰林们说就叫忠义救国军,皇上说怎么样啊?”懿贵妃开心地笑着。
“那要花多少钱啊!”咸丰打了个哈欠,他现在可是罗锅子上山,国库里的钱紧的厉害。
“钱不钱的,皇上就别犯愁了,六叔他们正考虑加税,另外再放开捐官的道儿。还有,俄国人也说了,可以借款给我们……”懿贵妃滔滔不绝地说着。
“哦,哦,那样好,那样好。”咸丰又打了个哈欠,感到困倦的要死,“有爱妃在,朕就安心了。那个什么什么‘也富’的,叫老六以议政王大臣的身份接待接待就成,朕……困……困死了……”他咕哝着,睡了过去。
看到皇上安睡了,懿贵妃慢慢坐了起来,捋了捋鬓边的散发,冲着门口侍立的小太监招了招手,两个指头在嘴边儿一比划。
小太监赶紧跑了过来,恭敬地由手里捧着的景致小匣子里取出根香烟。
懿贵妃抽了一口,惬意地嗅着伴随烟雾弥漫的那股奇特的香气,“这些家伙还真是厉害,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居然还真就整出了这带有香气的烟来了。”
小太监呵呵地陪着笑脸,“都是娘娘的圣明,安琪尔商行的掌柜说了,就为这个,也要供您享受一辈子他们的烟。娘娘可是不知道,现在这种烟已经成了烟中的极品,不要说各王公内眷争相购买,就是咱皇宫内院,知道这是娘娘喜欢的东西,也都是仿效不止。这一只烟的价钱,就够寻常人家一个月的花销呢。”
听到小太监的这番话,懿贵妃心里相当的受用,“这个总是比抽那烟锅子要方便的多,也不难看。不过,咱也不能总是白白的享受人家的东西,我看这样吧,回头我跟六王爷说声,就赏他们掌柜的一个四品的顶子。”
“娘娘真是大德之人,奴才就替他们掌柜的谢娘娘了。”
………【第三十六章“什么鞋啊?”懿贵妃一愣】………
懿贵妃可没有小太监奉承的那样的好德行。借皇上之手,发走不识时务的肃顺,铲除异己。再利用皇上悲观自弃的心理,使皇上沉湎于所谓的福寿膏,最终变成一个大烟鬼,而不理朝政,这一切可都是她自己想出来的主意。
有人说,最毒莫过妇人心。这话有些绝对,又有多少男人不是比起女人来更凶残一万倍?女人的狠,往往来自于她们一种极度的爱,所谓爱之深,才恨之切。当然,女人为了自己的爱,对敌手的惩治手段也会更残酷。
一个人平生的追求和愿望,是和他本人的出身,所受到过的教养紧密相关的。就象汉高祖的吕后、唐太宗的武昭仪一样,“小门小户”出来,没有那么多的高贵教养的兰儿,却是饱尝了没有权势时的屈辱和人间的冷暖。
还在她九岁那一年,祖父和父亲卷入了户部银库亏空巨案,家庭险遭灭顶之灾:祖父欠银43200两,因为已经去世,减半为21600两;父亲必须在两年内补齐,否则,革职、坐牢。一场变故,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崩溃的边缘。贫穷、厄运和苦难,如影随形,如同梦魇一样,缭绕在这个家庭之中。家中一贫如洗了。父亲最后进了监狱,母亲也病倒了。少年的记忆,使她知道权力有多么的重要。她不爱什么皇帝,如果不是期盼着未来的母以子贵,她也不会去爱自己肚子里尚未出世的胎儿,她只爱自己,所以,一切能阻拦她走向权力最顶峰的人,都会是她的敌人。当然,叶包括现在她不得不要依靠,却又盼着他早些腾出地方来的皇上。
历史太喜欢勾勒巧合。明代海西女真人建立的叶赫部发源于松花江北岸的塔鲁木卫,十六世纪初,在部落首领褚孔革率领下南迁,来到叶赫河畔以河为名,称叶赫部。之后的数十年,褚孔革的孙子清佳努、扬吉奴,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在叶赫河两岸的山头上,选择检要之地筑起两座城堡。在兄弟二人当政时,叶赫国最为强大,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盟主。
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叶赫部牵头,联合蒙古科尔沁等部落组成了九部落联军,和努尔哈赤决战于浑河。努尔哈赤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式,联军各部败走,叶赫族长吐血而亡,临死发下重誓:我们叶赫部落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复仇!
兰儿,懿贵妃,这个流着叶赫血脉的女人,也许就是历史的轮回,才注定了这个要出现的人物,一个去主宰“大清”的命运,给努尔哈赤的后人挖掘坟墓的女人。
奕忻来了,恭恭敬敬地站在懿贵妃的面前,脸上充满了虔诚。是这个可爱又可敬的贵妃娘娘替他讨回了早被革去要职,现在,皇上龙体欠佳,他是议政王大臣,比之从前的那个军机大臣更有实力。
懿贵妃从来没在自己的储秀宫接见过奕忻,而都是在养心殿皇上起居的地方。恭亲王英俊潇洒,两个人又仅相差三岁,总是单独见面她怕皇上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哪怕有半分能叫皇上不高兴的事儿,她都是不会去做的。她可是明白,不要看在别人的眼里她很尊贵,甚至后宫里多少人都看着她眼红,其实,在这个紫禁城里,人要是无所追求,逆来顺受的活着,也许下场远远比想做点儿什么的更好,更安全。不做事没有毛病,做了就可能失误,皇上高兴则已,一个不高兴,那等着她的就是冷宫。她渴望权力,当然也更害怕从前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日子。何况冷宫里的日子,可能还不如从前。
“六王爷请坐。”懿贵妃指了指奕忻身后的椅子。
“谢贵妃娘娘,”奕忻坐了下来,朝后殿努了努嘴,“怎么,皇上又睡了吗?”
“唉,皇上的龙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懿贵妃幽幽地叹息着,“明天接见俄国公使的差事,皇上说了,就由您来出面全权处理。”
“是。”奕忻答应着,“这次幸亏是事先和俄国人打了招呼,军队没有立即上岸进京。唉,外面风言风语的可是不少。”
“甭理他们,”懿贵妃小嘴儿一撅,“这些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象他们口口声声叫唤的那样,是为了咱大清。依哀家看,他们就是冲着哀家来的,怨恨哀家所谓的过问了一些朝政,哀家就是做什么,他们都会反对。”
“其实……其实娘娘也没有把持什么朝政啊,不过是帮助皇上处理了些事情而已。就是寻常百姓人家,也都是以能有个贤内助感到骄傲哩。”奕忻微微的笑了笑。
“哀家身子一天比一天沉重的,倒是真不想管呢,乐得个轻松。可是他们那些个东西又能鼓捣出来个什么?肃顺这个笨蛋,辜负了皇上的一片的苦心,到了南方不还是一样的丢城失地?”懿贵妃撇了撇嘴儿,又哼了一声,“现在不暂时绕个弯子,就那么直不棱登的去和发匪纠缠,明摆着越来越危险,皇上本来就开始虚弱的龙体岂不更是要雪上加霜?”
“是啊,那些家伙不过都是逞一时之口快,又有谁真正肯象娘娘这样为大清忧虑,为皇上解难。”奕忻点着头。
“六王爷啊,您也不能总是一个心眼儿的做事,还要多替皇上考虑考虑,军机处该要调整调整了,六部的官员也是一样,成天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家劲头儿要是都不往一处使,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呢。”懿贵妃随手拿起根儿银签子,剔了剔手指甲,“就象载垣和端华他们,话太多,又偏偏丁点儿的事都不会做,白白的站着个位置。”
“皇上他……”奕忻犹豫了一下。
“皇上日理万机的,身体又是这么的不好,哪里想的那么全,更没办法听到他们那些私下对皇上的嘲弄了。既然都愿意骂不是,那干脆就回家找个凉快儿的地方,骂着也更舒服些不是。”懿贵妃把签子一丢,看了看漂亮的长指甲,“他们喜欢用嘴儿,嘻嘻,哀家愿意用手。”
“嘿嘿”,奕忻干笑了几声,“娘娘,有关新军的事情,皇上怎么看?我就是为了心里有个底儿,要好跟俄国人商谈。”
“皇上很高兴啊,”懿贵妃笑了,“既忠义,还能救国,皇上会不乐?”
“就是就是,依俄国在京的那个使臣普提雅廷的意思,要想彻底改变目前的局势,至少要武装二十万军队。我和军机处、兵部议了一下,新军要组建三十个协……”
“什么鞋啊?”懿贵妃一愣,说的好好的,怎么连鞋子都出来了。
“哦,是这样的,”奕忻知道贵妃娘娘是误会了,赶紧解释到,“协是新军的新编制,一个协下属四个标,标下有营,满员的情况下,一个协要有六千多士兵。”
“我说呢。那么多的兵勇,别说三十只鞋,就是三万也不够啊。”懿贵妃说着,捂着嘴儿咯咯地笑了起来,笑的身子发颤,笑的奕忻都感到有些心弛神荡的。
“不过,不过装备这么多的军队,钱是个大问题啊。”奕忻咽了口吐沫,润了润发干的喉咙。“还有,光依靠购买军火总不是长久的事儿,还必须要建立几个制造局……”
“那东西没用。”懿贵妃一摆手,“这洋毛子也未必都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