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林海丰忙着这些的同时,郑南也在着手指导律政部,为今后施行新制法院的组织法及刑事诉讼法,采行检察官制度、律师制度做着一应充分的准备。在这股春风之中,天京司法警官学校、上海法学院也相继正式成立,一大批经过战火考验的年轻有为的青年军人,从各地集中到了这里,不久,他们将成为天朝未来的第一批接受过科学、系统培训的法官和检察官。



………【第五四○章果实(二)】………

    天朝zf政治上的开明,以及领袖集体的相对团结,换来的是各个方面的大丰收。

    在“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外国势力插手西藏问题,绝不允许任何人搅乱西藏”的共识下,以天朝中央zf第一任驻藏公署特派员黄文金、红三军军长石玉琨、红三十军军长蓝朝鼎为首的四万天朝大军,兵分南北两路,进军西藏。

    **、班禅及西藏噶厦zf在内的政教上层、贵族,以及西藏的广大农奴,对天朝红军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在摄政热振活佛的指令下,罗桑钦热旺觉活佛亲自出面,与夏扎旺秋杰波等噶伦一起,负责解决一切天朝红军的所需。西藏人民全体动员,只要一经调派,就会立即毫无怨言地为大军提供服务,有力的出力,有牲口的出牲口,做向导,出夫役,用牦牛、马匹和双手,联接起了一条条钢铁般的运输线。

    仅以札什伦布寺为例,为了支援红三军在阿里及拉达克地区的作战,该寺所属的百姓不分尊卑,不分男女老幼,大家一齐出动,不仅出力,还宁愿拿出了自己的存粮,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为红三军指向阿里的近万将士储备了足以支撑半年以上的军粮。

    解除了后顾之忧的红军将士们,更不会辜负了藏族同胞的殷切期望。红三军挺进阿里地区的红九、十二两师,在石玉琨的亲自指挥下,首先击溃已深入到堆噶尔(今噶尔雅沙)的森巴军一部。紧跟着,又在部分藏军及当地藏胞的全力支援下,一举多路突破森巴军的拉楚河(噶尔河)临时防线,在杂仁宗(今札达)地区全歼森巴军南路军团四千余人,收复阿里。

    紧随其后,石玉琨挥得胜之师,与已经靠近拉达克地区的红三军红十、十一两师遥相呼应,宛如张开口的一把大铁钳。呼啸着杀进拉达克。而与此同时,刚刚抵达驻扎地新疆和阗(今和田)的新疆农垦兵团下辖的农十三军军长韦以德,也率一部自北而下,越过喀喇昆仑山口,出乎意料地闪电般突入拉达克。

    饱受外敌涂炭的西藏民众亲眼看到,那些曾几何时还在为己方地胜利而日夜欢呼陶醉。已经集结到拉达克地域正斗志昂扬、准备继续向前扩大战果的六千多森巴及克什米尔、锡克后续联军,此时却在神勇的天朝红军三路压迫下,只能龟缩在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城堡内,成了瓮中之鳖。零点看书

    惊慌失措的森巴人似乎又想起了他们从前惯用的“议和”这条救命索,开出种种条件,希望天朝红军能够网开一面,放他们返归故里,并赌咒发誓自此而后,绝不再有任何染指天朝疆土地非分之想。

    可他们想错了。太平天国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的领袖们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才来解决西藏的问题,心里早有自己更远大的抱负。对待这些吃人的魔鬼们,天朝的领袖们是从来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的。

    说到这里。不能不补充一下,其实,罗桑钦热旺觉活佛和夏扎旺秋杰波噶伦率领的西藏代表团在天京请援时讲述的情况,有些事情是与事实不符地,尤其是在对外敌的了解上,他们更是存在着很多的谬误之处。

    在西藏人眼里地森巴人,如今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道格拉部落了,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克什米尔的什么傀儡大君也早已消逝,如今的克什米尔是在查谟国王兰比尔辛格所拥有的版图之中。而在这个版图中。其中还包括着兰比尔辛格的父亲,眼下因为重病身已无力处理政务,提前退居二线,在斯利那加过上了太上皇生活的老国王古拉伯辛格,通过武力掌控了十余年的、原本属于中国西藏地拉达克地区。而所谓的锡克王国,也早已在数年前就在古拉伯辛格这个锡克王国的叛徒出卖下,毁灭在了英国人的手里。

    在天京。罗桑钦热旺觉和夏扎旺秋杰波还有意地隐瞒了一个事实。北线地拉达克并没有爆发新地战事。这次“森巴人”也就是查谟军队地入侵。并不是从入侵拉达克开始。因为。尽管十几年前曾经签下了他们与西藏都不得驻军拉达克地协议。但古拉伯辛格从来就没有真正地执行过。要说起来。查谟军队不过只是以拉达克作为据点。再向南进攻。即意图夺取全部地阿里地区而已。当然。有一点是真地。即他们同时还残杀了那个不听话地。虽然已经没有了多少实际权力地拉达克国王。

    而对于这些情况。执掌西南军政公署地曾水源却已经有了详细地了解。并通报了最高统帅部。在林海丰地提醒下。杨秀清、石达开等人都充分认识到。拉达克地区具有极其重要地战略地位。如果完全拥有了拉达克地区地主权。则今后新疆与西藏之间地一切联系。就可以通过喀啦昆仑山口来得以实现。新藏之间地陆上道路就能形成一条直线。两地之间地联系距离缩短不说。而且海拔地高度还能从其它通道地五六千米下降到海拔三四千米。这样地海拔。也就相当于云南进入西藏地海拔最高点。这不仅大大地有利于将来新藏两地之间地军用和民用物资地相互运输。同时又掌握了进入中亚地门户。

    为此。早在红一方面军光复四川开始。最高统帅部就指令新成立地西南军政公署。要下大气力为进军西藏做准备。这一年多来。驻川地部队已经成了天朝重点打造地精锐之师。而云南以及西北地军马。也都接受了随时支援西藏方面作战地秘密地使命。在整个地西部。已经不是要单纯地进行一场有限地局部战争。而是做好了在万不得已地情况下。要大打出手地一切准备。所以。天朝红军是不会轻易地停住自己地脚步地。

    六千查谟军在拉达克城堡灰飞烟灭。果然。英勇地天朝红军却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十几天后。十几年前就参加过抵抗森巴人入侵拉达克地“多玉”之战地藏军老将丁蚌米玛。带领着一只由藏军和忠于拉达克王室地地方武装所组成地数千人地军队。首先越过拉达克与克什米尔地交界线。拉开了一场血债血还大戏地大幕。

    此时。还在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被加大病缠身地古拉伯辛格。得到地不单单是来自前方地败报。以及藏军也敢深入他地帝国地这种前所未有地咄咄怪事。他得到地还有一个更惊天地消息。南边他地英国主子治下地印度。居然偏偏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大起义。

    在这一连串地严重精神打击之下。本就苟延残喘地古拉伯辛格变得奄奄一息。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地尽头。同时也预感到了他靠着给英国人当儿臣。通过千辛万苦才打造出来地这个“查谟帝国”前途地艰险。没有了英国人地鼎力帮助。哪里还是中国人地对手。

    “中国人是不习惯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的,此番藏军的挑衅行为,显然是太平天国zf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要在坚持拼尽最后一个人也得全力抵抗的同时,赶紧提出议和使者,给他们好处,给什么都行,只要能够保住帝国的土地不丢……”叱诧风云了数十年的古拉伯辛格,在留给他的儿子这最后一段教诲之后,一命呜呼。

    兰比尔辛格严格遵循父王的遗嘱,英国人自顾不暇,由英国人给装备起来的精兵又都在拉达克和阿里损失殆尽,他只好一面做着移驾查谟的准备,一面在各种场合声泪俱下地控诉中国人对自己帝国的“无耻入侵”,号召克什米尔所有的爱国志士们踊跃共赴国难,抵御进入克什米尔的中**队。同时,他又派遣使者,带上上好的披肩,各色的珠宝,赶赴还停在拉达克的太平天国红军的军营,卑躬屈膝地恳请双方修好。

    叫兰比尔辛格感到略微有了一点儿欣慰的是,他没有遭遇到当初列城被困军队那种刚一开口乞和,就被太平天国红断然拒绝的不利处境。据回来的使者回禀,那位据说是当面红军最大的首脑的石玉琨军长,不仅收下了他们全部的礼品,还对议和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委托回来的使者带话给兰比尔辛格国王陛下,议和的条件的要好好斟酌,倘若条件低了,那他也无法向自己的zf和西藏受苦受难的人民交代。

    看到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兰比尔辛格就暂时放弃了去查谟避避风头的念头,按照对方的警告,他严令正全力抵抗丁蚌米玛所率藏军的军队立即退后,脱离与藏军的接触,万万不能在这种危机的关头,再制造出任何的麻烦事。同时,他又赶紧召集心腹的大臣们,认真商讨议和的恰当条件。

    遗憾的是,兰比尔辛格的求和条件还没想好,不仅丁蚌米玛的藏军又开始了对他的军队的攻击,更叫他胆战心惊的是,太平天国红军的主力也已经大举攻入克什米尔。利用丁蚌米玛的军马牢牢地吸引住了对手们的注意力,石玉琨开始以牛刀杀鸡之势,挥师扫荡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第五四一章果实(三)】………

    兰比尔辛格丢下斯利那加,带上几个心腹乔装改扮,仓皇逃往了查谟,仅以先了一步的侥幸优势,终于逃脱了率先攻入斯利那加城内彪悍的丁蚌米玛兵马之手。

    可到了这一步,石玉琨的人马似乎还是意犹未尽。

    跑到了查谟的兰比尔辛格终于明白了,如果再不尽快拿出能够满足中国人的条件来,查谟也不会是他的久留之地了。赔!砸锅卖铁也得赔!于是,经过许的周折,一份豪华的赔偿书终于止住了太平天国红军那没完没了的“纠缠”。兰比尔辛格仿照中国人“负荆请罪”的做法,双手捧着赔偿书进入了石玉琨的大营。

    兰比尔辛格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石玉琨和丁蚌米玛等天朝将领表示,甘心放弃他父辈强占来的克什米尔地区,并为查谟国多年来在天朝的西藏地区所犯下的种种罪恶真心地忏悔。同时,将分二十年陆续向太平天国政府支付各项战争赔款合计白银一万万两,利息一成。而首批的赔款一千万两,将以现银和用各类物品折扣的方式,六十日内一定集中奉上。从此之后,子孙万代绝不与太平天国政府为敌……

    石玉琨笑了,他在四川“憋屈”了近两年,今天不仅杀得痛快,还为他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有史以来从外面拿回来了第一份巨额的赔偿。

    随着接受了查谟递交的停战条款,石玉琨在呈送给天京的最高统帅部报告中还附带了一份建议。根据西藏同胞的要求,他建议天朝政府把克什米尔划归拉达克地区统一辖制,同时取消克什米尔的名称,并将克什米尔原首府斯利那加更名为“久美策旺班城”,以纪念“多玉之战”中从阿里率领援军,翻山越岭、昼夜兼行赶赴前线,却不幸因忧劳过度,以致在行军的马背上呕血身故的西藏噶厦政府的前噶伦久美策旺班。久美策旺班觉是森巴战争的直接指挥者和参予者之一。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为当年场反侵略战争地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雪域高原的雄鹰,更是西藏民族、乃至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南线的红三十军一路马不停蹄西进的时候,廓尔喀地兵马已经借助先前占据了聂拉木和宗喀宗这两个前进据点的优势。双拳出击。在由宗喀宗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东进的左路兵马声援下,集结在聂拉木的廓尔喀大军向通拉山的藏军策垫军营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廓尔喀已经从他们的英国主子那里,得到了藏人正在成都向太平天国政府请求增援的消息,当然,他们也知道了太平天国的西南军政公署至今对此还是暧昧不清地态度。不仅如此,他们还从由于国破家亡而对太平天国政权抱着不共戴天之恨的前满清驻藏大臣赫特贺所派来的告密者嘴里,证实了所有地这些消息。

    聂拉木出动的廓尔喀军队有五千之多,而防守通拉山的藏军不过两千人。在武器方面。廓尔喀兵更占优势,他们装备起来的都是英国靠山提供的洋枪洋炮,而藏军使用的武器却十分地原始和简陋。军队中除去只有少数的蒙古与西藏大炮之外,大部分士兵使用的是火绳枪、大刀,甚至是棍棒。何况北面疾速东进的廓尔喀军兵锋已经直指拉孜,通拉山防线地后路大有被切断之势,致使守军的军心惶惶。而更为不利的是,通拉山防线的一切军事部署,都早已被赫特贺的人完全泄露给了廓尔喀人。在这样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