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应全犯难了。
谁家娶的娘子是不用照顾家人的?光做个家务活就够忙活的了。
“哎哟,这是个事儿!”顾应全道,“只能希望小英能早点全学会了,春芽趁这段时间,再收几个弟子,也还好一些。”
“我看也只能这么办。”杨氏顿了顿,“要么早前就说好,咱春芽就算嫁人了也得在铺子里,可这么说的话,只怕别家听了不乐意。”
夫妇俩就此事说了好一会儿。
顾春芽平白无故突然打了个喷嚏。
外头顾明瑞进来,说道,“那大方的公子又来了。”
语气颇有些神神秘秘。
其实那公子来过好几回了,每次都多给钱,然后什么都不说就走了。
顾春芽听说又来了,笑着问,“还是吃炒鱼面?”
“是啊,跟那傅公子一样,百吃不厌的。”顾明瑞想起那两人一同来的时候,有次竟然同时说要吃炒鱼面,两人颇有大眼瞪小眼的感觉,就忍不住笑起来。
顾春芽不置可否。
她做完面送上去,很明显比原先的多了不少分量。
那公子看一眼道,“这么大一碗,我可吃不下。”
“公子给的钱,咱们也一样拿的不好意思。”顾春芽笑了笑,“以后别多给了,你不多给,我做起来心里负担也小一些。”
那公子哈哈笑起来。
“我早就听闻姑娘的手艺,本也不太相信,但吃过一回之后就上了瘾,姑娘做的炒鱼面让人吃了心情大好,多给些钱也没什么,二姑娘不用在意,家父一千两银子二姑娘尚且不放在眼里,定是心胸广阔的。”
顾春芽讶然。
她一直不知这公子是谁,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听,没想到这回他自己说了出来,原来是百食坊掌柜齐华南的儿子。
她可是记得,自己没有卖蛋糕的技术给齐华南,正常些的,总会对她颇有怨念。
如今,他儿子总来吃东西,又是闹得哪门子的事儿?
齐良容道。“家父说二姑娘前途远大,非寻常人也,本也不该做这桩买卖。”
意思是齐华南对此并没有生气?
顾春芽笑了笑,“齐老爷能谅解就好,齐公子慢用。”转身又进了厨房。
齐良容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看来父亲说的没错,这姑娘大气从容,手艺又是一流,确实是少见的良妻人选,若是落入普通人家,反倒是埋没了。而嫁入齐家,却正如给她插上了一对翅膀。
齐家本也是做点心出来的,他们齐家的人都有野心。将来要在这个行业获得更大的成就,顾春芽若是加入,对于双方都是有无尽的好处的,若她愿为他的妻子,他也定会支持她继续做面食生意。她只会成长的更快,更好。
就是不知,她肯否?
对于自己这样的容貌,齐良容本是自信的,可看顾春芽的反应,似乎并没有多少惊艳。他又有些不太自信了。
也许还是要再拉近些距离才好。
至少,看得出来,她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齐良容想了好一会儿。面条进到嘴里,他都忘了品尝是什么味道了。
杨谷祥是洗三之后三日才到的,错过了这样的仪式,也是颇为遗憾,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住的那么远呢。
“哎哟,这孩子长得多胖哦!”杨谷祥抱着重外孙看来看去。眼里全是欢喜与疼爱。
“生下来,一称八斤,还是茹儿养得好啊。”杨氏笑道,“性子也乖,不像明瑞,小时候睡觉老吵吵,他是一觉睡到天亮的,多体贴人呀。”
“真是个乖孙,将来肯定比明瑞还能干!”杨谷祥笑着又看杨桃花,“桃花啊,咱小英啥时候也给咱抱个外重孙那?”
他对姐妹俩一视同仁的,有多重视顾明瑞就有多重视钟英。
杨桃花笑笑,“爹你急啥呢,小英正跟春芽学做点心,哪儿有空,等到学会了,再说也不迟,男孩儿么,不怕的。”
“爹,我悄悄告诉您,早有人家看上小英了,到时候小英真要娶媳妇儿,还不是容易的事?您就等着罢。”杨氏又拉着杨桃花的胳膊笑,“你也别说迟不迟,小英年纪不小了,明年我要给春芽挑个好相公,我瞧你也可以给小英留意了。”
杨桃花点点头。
听说杨谷祥来,顾冬儿也来了。
“相公今儿铺子忙,稍后再来看您。”
“不急不急,又不是有什么大事,啥时候见都一样。”杨谷祥总是很随和的。
杨氏道,“这离过年也没几天了,爹这回来就住到过年再走。”
“也行啊,反正冬天田里也没多少活儿,我来之前也同人打过招呼,叫着帮我养几只鸡,别的也没什么。”杨谷祥很高兴,能跟两个女儿,两家子一起过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看他笑起来皱纹深深,好似又老了一些,杨氏忍不住眼睛红了,说道,“要不爹回头也把田卖了,过来镇上好了。”
“是啊,爹,姐说的一点没错。”杨桃花也正有此意。
杨谷祥看看手里的外重孙,心早就动了,他一个人守着田,替两个女儿担心,孤寂了那么多年,岂有不愿意的道理?
“就是不知道住哪儿……”
“跟桃花他们住啊,他们那院子可大。”
“是啊,就跟我们住,您要来,小英几个可高兴呢,他们老说想外公。”杨桃花抹着眼睛,“爹,您就答应了罢,咱们这年也过得更高兴。”
杨氏也去扯杨谷祥的袖子。
看着两个女儿期盼的眼睛,几个孙子孙女敬爱的眼神,杨谷祥终于点头。
众人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笑。
谢谢小麦2的粉红票票,梵毓的打赏。
第158章 收徒
邱直跟从钟英学了两个多月的基本功,手法已经颇为熟练,做些简单的包子,面条都不在话下。
顾春芽也询问过钟英关于邱直的品性的看法。
钟英每回都说这孩子勤劳,诚恳,做事情专心,亦非好高骛远之人,所以顾春芽也有心收他做正式弟子。
这日她便同邱庆梅说了,把邱庆梅喜得掉了眼泪,直说邱直有福气,跟了这么好的师父,将来一定很有前途。
邱庆梅当日就回去同邱直的父亲说了。
第二日下午,邱直的父亲邱寿亲自带了邱直上门,并送上了拜师的六礼。
实在是有些仓促,顾春芽只是这么一提,没想到他们的动作那么快,连拜师贴都叫人写好了。
“既然都来了,你就收下好了,我看这孩子不错,平日里除了学手艺,也爱在铺子里四处打扫,不肯多休息一会儿的。”顾应全帮着说好话,他实在很希望顾春芽能多收几个徒弟,将来也能轻松些。
择日不如撞日,反正也决定要收的,顾春芽点点头。
这院子也没什么堂屋,饭厅就相当于堂屋了,顾春芽坐于上首。
邱寿十分激动,差点就要跟儿子一起跪拜敬茶,惹得众人都笑起来。
邱寿挠挠头,取了拜师贴出来,让邱直按上手印。
这种情景,作为师父,应该是要说几句话的。
顾春芽咳嗽一声,徐徐道,“邱直,你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我希望你将来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咱们面点师傅从来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食点心也从来不是固定的模式。只有精益求精,不断的创新,才能让咱们立于不败之地。”
这番话说的有些官方,顾春芽这辈子其实真的没有收过徒弟,她说着又笑起来,“其实只要你喜欢它,就能做好,我相信你这个弟子我没有收错,起来罢。”
邱直又给她磕了三个头,方才起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邱直当了她的弟子,这辈子就都得尊敬她。
顾春芽看着他瘦弱的身板,身上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人师者。除了要教授本事外,只怕做人的准则也得时时提醒呢,这才像个真正的师父。
邱直此后除了随钟英学习,顾春芽也会亲自指点一二,她教的技巧并不多。每一样都等他纯熟之后才会教另外一样。
这次邱直拜师后,消息也传了出去,他们家一时人来人往,都是为自家孩子求学的。
顾春芽挑弟子挑到眼花。
临到过年前一天,才挑到两个合适的。
都是男孩子,女的一个都无。
可见女的点心师傅真的一点不吃香。生了女儿的,与其说要让女儿学门技术,只怕觉得还不如想法子让她们嫁个好人家。
顾春芽不免有些遗憾。
过完年。杨谷祥就回去了,他与两个女儿约好,等田卖了,就搬来镇上住,杨氏姐妹俩十分的欢喜。
与此同时。顾春芽的终身大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她今年十四了,正是豆蔻年华。含苞欲放的时候,镇上说起那些正当适婚年龄的姑娘,她也自在其中,所以没等杨氏请人留意,年初五就有人家上门来提亲了。
顾春芽回来听说这消息,大吃一惊。
原来时间过得真快,她也要嫁人了!
也不知爹娘同意了没?
她去方茹那里探听消息。
方茹大笑,“哎哟,真个着急了,哪有姑娘家自己问这些的?”
她着急个鬼,她是怕他们同意了,到时候弄得不好收拾。
“大嫂,你快告诉我。”她轻声道,“别吵醒了冬生,等我急了,我声音可大呢。”
冬生是她侄儿的小名儿,大名儿还没取。
方茹瞥她一眼,“还拿冬生吓唬我,我告诉你就告诉你,娘没同意,那姓陈的人家是种田的,家里三十来亩地,也不知凭哪样要娶你,娘岂会让你去乡下受苦?那些人也真没个谱儿,你镇上哪家不好嫁,要去乡下?”
管他是什么人家呢,只要没同意就行,,她真怕杨氏觉得好给定下来,顾春芽放了心。
眼见她要走,方茹叫住她,“你倒是说说,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家那,到时候我也好给你把把关,不是?省得挑个不如意的。”
顾春芽愣了愣。
这个事情她还真没有考虑过。
什么样的人家?
这要说起来,得一大箩筐。
“父母要好相处,人罢,长得不能丑,最好高一些,品行要好,要有主见,脾气不能太差,不能无所事事……”
她掰着手指头,却又自嘲的笑了。
想当初,她找个对象不也是条条框框的想了好多,结果呢,愣是找到一个很多条都不符合的,后来还分手了!
说到底,还是两个人互相不够喜欢。
可说到喜欢,这个就玄乎了。
她不像方茹,同顾明瑞青梅竹马,互相倾心,她是个萝莉身,熟女心的,要让她去喜欢那些个少年,太不容易。
所以,还真的很麻烦!
方茹只当她觉得自己的条件提的太高,忙道,“这些都得有,你好歹是个掌柜,又有本事,找个好的是应当的。”
顾春芽也没多说,笑了笑出去了。
方茹后来就同杨氏说起这个,笑道,“原来她自己也想过,娘你听听,可不是仔细考虑好的。”
杨氏叹气,“这么好的可难找啊!”
“也未必啊,相公可不就是这样的,婆婆跟公爹都好相处,相公长得好,样样都好。”方茹抿嘴笑,“也不是太难。”
杨氏乐不可支,“也是,也是,总能找到合意的。”
顾应奇是年初四去进的货,隔了五日,终于回来了。
他得意洋洋,叫了所有的人来。
院子里摆了好多香粉,这胭脂虽然贵的要几十两,可便宜的,也有几十文,几百文的,所以四百两银子,可以买进好一些。
“怎么样,我说稳当当的,这可不是就买回来了么。”他挑衅的看着大房的人,“还不信呢,等着罢,这钱很快就还你们!”
徐氏与有荣焉,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很能干,也话里带刺,“就只当他们会挣钱,别人都是傻子,老二,你做得好,也叫那些人瞧瞧,别狗眼看人低!”
顾应全讪讪然。
买回来货物是好事,顾老爷子也很高兴,自然不想看他们斗嘴,打断道,“说这些干什么,没买回来之前有疑心也是应当的,谁晓得会有什么事,快把东西都搬进去罢,我看这天一准儿要下雨。”
几个人就忙着搬香粉。
顾应奇还要显摆,拿了几样出来,分发给众人。
“那工坊说了,以后只供给咱们,瞧瞧,多细多滑,我看京城里的香粉也不过如此,以后香粉铺生意肯定好,别家哪里还开得下去。”他哈哈大笑,“等有钱了,咱们就搬到京城去,再不用待在这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