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虚道德天尊-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请求皇太后追封武士彟为王、立武氏七庙时,裴炎便拿西汉吕后的专权误国来劝谏她。武则天没有听他的,第二天就下诏追封五代。此后,裴炎一则心烦恼,生怕李家天下被武则天霸占了去;二则害怕,他知道皇太后何等人物,一旦报复起来他难以抵挡。

    不久之后,生了徐敬业在扬州叛乱之事,而裴炎的外甥、监察御史薛仲璋从央跑去扬州一起策划,成了叛乱的主谋。从裴炎劝谏太后不封七庙遭太后拒绝,到扬州叛乱生还有一段时间。

    就是这一段时间,让好些人去想。裴炎的外甥由央去扬州谋叛乱,是否裴炎在央的策动?扬州的叛乱是否只是裴炎覆武后的一个行动计划组成部分?裴炎是否还要在央总动?裴炎如动成功后是归政睿宗还是自己当皇帝?

    历史就是如此,史作者也无孔不钻。只要有裴炎的时机,史作者就去考究、钻研、猜测,写出令人感兴趣的章来。史书或记闻曾有如下记述:

    当徐敬业谋反时,让骆宾王写个行动计划。而骆宾王去找裴炎商量,骆宾王不仅会写章,鬼主意也有一大堆,他一只脚踏在墙上,思考了片刻,一歌谣竟让他想了出来:“一片火,二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然后教给裴炎家乡和都下儿童诵唱。很快,大街小巷便传开了这童谣。裴炎听到后自己不能解,便找学问大的人解释。实际那浅陋的童谣裴炎哪能不会解,两片火不就是个“炎”字吗?非衣合起来是个“裴”字,加在一起是说他裴炎要当皇帝了。故事书继续写下去,终于找到了采英华的骆宾王头上。裴炎先给他好多礼物,骆宾王不理他。又给他好多美女和骏马,骆宾王尽情享受仍不理他。后来又拿出左代忠臣烈士图来,同骆宾王一起观赏。当翻到司马懿的画像后,骆宾王突然站起来大叫:“这才是英雄啊”又说:“自古大臣执政,多能谋夺社稷。”裴炎听了大喜过望。骆宾王问:“但不知童谣说的是什么?”裴炎便告知片火绯衣之事。骆宾王听了瞪大眼想了想,而后突然离开座位,跪在裴炎脚下说:“您就是人主啊”于是,裴炎以真命天子的设想与徐敬业等合谋起兵,他在朝作内应。而裴炎致书扬州的许敬业,只写了“青鹅”两个字。谁料想竟让武则天得到了这封信,群臣都不能解释“青鹅”的含义。武则天想了想告诉大家“青”字拆开来是“十二月”;“鹅”字是“我自与”之意。合起来是他裴炎要同扬州叛贼十二月动叛乱,于是认定裴炎操纵扬州叛乱,乃捕杀之。

    史书上还介绍:裴炎还策划乘武则天出游龙门时劫持她,逼交权,归政睿宗。龙门在洛阳之南,又名伊阙,是洛阳名胜。武则天喜爱名胜,常去龙门。但因当时阴雨不晴,武则天没去龙门,使裴炎的计划落空,才不得不改变计划,举行兵叛。'《新唐书》,卷7,《裴炎传》;张:《朝野佥载》,卷5。'

    这些史料或笔述为正史所载,虽仍难成信史,但裴炎外甥请使江都,去策划叛乱,如愿而去,裴炎就成了难以摆脱的嫌疑。而当叛乱已成事实后,作为一国宰相、顾命大臣,出了如此大事,不见裴炎的镇叛行动。武则天自然要征求宰相的意见,他却回答:“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坚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

    裴炎不仅不提只字平叛,反而利用叛乱逼太后归政,司马光就认定“炎欲示闲暇,不汲汲议诛讨”,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让叛乱者有机会从容行事,再用扩大事态,不可收拾,逼太后规政。无论是要自己做皇帝,还是还政睿宗,他仍做辅弼大臣,此时他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当时朝就有人看出了他的阴谋,监察御史崔詧(詧,察的古体字)上书说:“炎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求太后归政?”武则天早已觉察到裴炎的野心,看到田崔詧的奏书后,即令人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侍御史鱼承晔将裴炎拘捕,审理此案。当时有人劝他向太后逊词求免,裴炎知道他自己陷得太深,无法解脱,就说:“宰相下狱,安有全理”表示不向太后低头,自愿赴死。

    此时,朝大臣对徐敬业的叛乱几乎无人过问,而当裴炎被捕入狱,却都激动起来。凤阁舍人刘景先、凤税侍郎胡元范站出来说:“炎社稷元老,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太后说:“炎反有端,顾卿不知耳。”就是说,裴炎已有了谋反的迹像了,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他二人急不择言地回答:“若裴炎为反,则臣等亦反也。”太后见他们二人如此着急,仍笑着说:“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此刻,武大臣都自愿替裴炎作不反的身证。

    武则天见到朝堂上起哄,更是见裴炎在朝众官员的代表性,她要杀一儆百,先威慑这些反对力量。

    光宅元年(684年)十月丙申,下令斩裴炎于都亭。担保裴炎不反的刘景先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长史。胡元范被流放到琼州(今海南岛琼山县),死在流所。吏部侍郎郭待举被贬为岳州刺史。认为裴炎谋反的李景谌被提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办案有功的骞味道升为代理内史、同凤阁鸾台三品职。

    裴炎被处死后,他的年为十七岁的侄儿、太仆寺丞的裴伷先上表请见太后。太后召见了他,责问他说:“汝伯父谋反,尚何言?”裴伷先说:“臣为陛下画计耳安敢诉冤陛下为李氏妇,先帝弃天下,遽揽朝政,变易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诸武。臣伯父忠于社稷,反诬以罪,戮及子孙。陛下所为如是,臣实惜之陛下早宜复子明辟,高枕深居,则族宗可全,不然天下一变,不可复救矣”太后怒曰:“胡白,小子敢此言”即是说,小子你胡说,你懂什么敢说这些话。便命人领他出去,裴伷被人架着往外走,仍不断回头说:“今用臣言,犹未晚”人们拉他,他就是打坠儿不走,反复说这话。太后被弄得急,命人拖倒打了一百杖,并下令把他流放到瀼州'事见《资治通鉴》,卷o,光宅元年十月。'。其行为按唐法当斩,而裴炎反也应诛族,裴伷先也是明知将被诛族,才敢找太后出气求死。然而,武则天对这样的敢于当面指责他的人,反而不加重刑;对那些奸诈小人就没这么客气了。

    例如在裴炎下狱不久,郎将姜嗣宗受命到西京长安去。留守大臣刘仁轨问他东京生的事情,姜嗣宗讨好刘仁轨说:“嗣宗党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很鄙视这种见风使舵的小人,反复问他:“你原先就已觉察到裴炎要谋反吗?”姜嗣宗仍点头称是。刘仁轨说:“我有一封奏表,请你带回东都交给太后。”姜嗣宗欣然同意。他带回刘仁轨的奏表呈给太后,还未及退出,太后急命人把他拉了下去,绞死在都亭。原来奏表上说:“姜嗣宗自己说,他早知裴炎反情。知而不告朝廷,当死。”

    裴炎谋反案也牵连不少人受害。如单于道安抚大使、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曾上表为裴炎申述无罪,而程务挺过去又一直与叛将唐之奇、杜求仁要好。正好有人密报:“程务挺与裴炎、徐敬业通谍。”武则天接到密报后,以为程务挺是大将,在军队权重威高,一旦有异心就情况严重了。于是,未待查明真假,便密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了程务挺。接连串又因王方翼与程务挺关系密切,乃逮王方翼下狱,遂流放到崖州(今海南岛凉山),后死在那里。程务挺、王方翼都是守卫西疆国土的大将,立有许多战功。在混乱可能为仇家所乘,武则天情急难察,不幸被杀、被贬,实是一大损失。

    事后,武则天对诛死程务挺甚党悔恨。然而她又感觉朝军有功劳、有才干的臣武将,又多不能容忍她,这使她甚为痛苦。她鄙视那些小人,但那些小人往往对她极表忠诚。这种矛盾她不是不知道原因,仍然是功臣名将传统思想深重,不能接受她一个女人执政,看不起女人,只想为大唐国家、为李氏王朝立功卖命。不想为女人、为外姓做官,内心里以为这是耻辱、不合天地人伦礼法。这种尖锐的、根本性的矛盾叫她如何去解决。她只能对那些干臣名将耐心地等待,等待他们改变想法,拥护她、辅佐她。然而,她毕竟是执政者,当一些干臣名将硬是不听话,逼得她无路可走时,她就要开刀问斩。

    对于那般小人,立了功又不能不赏;立功不赏谁还再立功。但她也尽量不让这些人太得势。在裴炎事件,李景谌立了功,当时给他赏格极高,让他当了宰相。半个月后,她便罢免了他,换了个司宾少卿的闲曹。崔詧是先揭裴炎谋反的人,也为他封为同平章事,接近宰相了,事后也被罢免;同时被罢的还有沈君谅。那个办案有功的骞味道被提拔为书令,职务取代了裴炎。一次,有个官员因故被贬职,就到他那里去申诉说明情况,骞味道不敢作主承担责任,说:“此太后处分”就是说,这是太后决定的,你去找太后吧。而当时在场的同书门下三品的刘祎之却说:“根据听犯的错误,改任官职,是我向太后奏请的。”言外之意,有事找我,有错我负责。武则天知道了这件事,便把骞味道贬为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刺史,升刘祎之太大夫。她把这个事讲给大臣们听,说:“君臣同体,岂得归恶于君,行善自取他”'《资治通鉴》,卷o,垂拱元年三月。'

    平定徐敬业叛乱和平息裴炎谋反案后,因不少官员生了变动,有的被杀、遭贬。同时,在这一系列事变,也多少能知道官员们对她的态度,只要没有明着反对她执政的,她都根据他们的官职和才能充实到朝廷枢之。以积官尚、右肃政大夫韦思谦、天官尚书韦待价为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冬官尚书韦苏良嗣为维言,以裴居道为内史。提拔昌右丞魏玄同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再次调整,以岑长倩为内史、苏良嗣为左相、韦待价为右相,韦思谦为纳言。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被武则天任用,使太后执政下的朝廷枢规整充实。



………【第四百六十三章。wukan】………

    第四百六十三章。ukn

    对于那般小人,立了功又不能不赏;立功不赏谁还再立功。但她也尽量不让这些人太得势。在裴炎事件,李景谌立了功,当时给他赏格极高,让他当了宰相。半个月后,她便罢免了他,换了个司宾少卿的闲曹。崔詧是先揭裴炎谋反的人,也为他封为同平章事,接近宰相了,事后也被罢免;同时被罢的还有沈君谅。那个办案有功的骞味道被提拔为书令,职务取代了裴炎。一次,有个官员因故被贬职,就到他那里去申诉说明情况,骞味道不敢作主承担责任,说:“此太后处分”就是说,这是太后决定的,你去找太后吧。而当时在场的同书门下三品的刘祎之却说:“根据听犯的错误,改任官职,是我向太后奏请的。”言外之意,有事找我,有错我负责。武则天知道了这件事,便把骞味道贬为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刺史,升刘祎之太大夫。她把这个事讲给大臣们听,说:“君臣同体,岂得归恶于君,行善自取他”'《资治通鉴》,卷o,垂拱元年三月。'

    平定徐敬业叛乱和平息裴炎谋反案后,因不少官员生了变动,有的被杀、遭贬。同时,在这一系列事变,也多少能知道官员们对她的态度,只要没有明着反对她执政的,她都根据他们的官职和才能充实到朝廷枢之。以积官尚、右肃政大夫韦思谦、天官尚书韦待价为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冬官尚书韦苏良嗣为维言,以裴居道为内史。提拔昌右丞魏玄同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再次调整,以岑长倩为内史、苏良嗣为左相、韦待价为右相,韦思谦为纳言。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被武则天任用,使太后执政下的朝廷枢规整充实。

    平息徐敬业叛乱后,武则天又改新年号以作纪念。她以《尚书?武成》篇的一句话,即“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所表示的意义改元“垂拱”。垂拱元年是公元685年,那年武则天六十二岁。

    “垂拱而天下治”,就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之意,是儒家追求的治国办法。能让衣襟不动摇、拱着手什么也不干,天下就太平了,那可不容易。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哪个朝代也未能做到,让太史公司马迁极尽吹捧的汉初“景之治”也充满了争夺和血汗。武则天的年代更做不到。

    先,她满朝的武官员就不让垂拱而治,他们不会让她那么悠闲自得,他们每看到紫色云帘后面太后的身影,就会从心底升起一种莫大的人格耻辱感。而武则天又偏偏是一个无比倔强的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