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虚道德天尊-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重病之,十个张柬之也难以成功。

    神龙元年的大年初一,女皇已病卧不起,还下令赦天下,改元,这是女皇一生的最后一次以皇帝身份下达的诏令。他已多日不视朝,那个辅宰相张柬之真是负恩之徒,女皇病重他不来看视,却鼓捣着搞变天游戏。张柬之看的很准,要的就是女皇帝卧病不起,女皇帝不知道他们的鬼蜮行动。

    正月二十二日是张柬之动政变的阴谋日。为此,他们还组织三路叛乱军:

    第一种是主叛军。由张柬之亲率,崔玄韦、杨元琰、薛思行协从。率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五百人直至玄武门。目的是攻入皇宫,挟持女皇,如有抵抗,杀死也不足惜。

    第二路是迎太子的叛军。由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领,去东宫迎太子后,后到玄武门会合第一路。

    第三路是警戒叛军。由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袁恕已率南衙兵仗,以备非常。即在央机关所在地的皇城警戒,临界控神都。

    第二路军达东宫,太子李显闻兵变,疑惧闭门不出。女婿王同皎力劝:“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衙同心协力,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至玄武门以副众望”

    太子李显以惊吓母皇为理由拒绝,他说:“凶竖诚当夷灭,然主上圣体不安,得无惊怛诸公更为后图。”

    李湛也说:“诸将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纳之鼎镬乎”并要求李显出来,自去阻止那些叛乱者。

    太子只要出来,王同皎抱太子上马,至玄武门同张柬之会合。然后叛变女皇者拥着太子直趋女皇所在的迎仙宫,斩关而入。张易之、张昌宗在那里侍奉,听见动静出来看时,被张柬之命人拖到庑下(即宫门外小屋里)杀死'迎仙宫:即洛阳宫内元集仙殿,因有迎仙门,故又称该名。'。

    然后众人又拥着太子进至女皇的卧室长生殿,张柬之又命叛军包围了起来。女皇闻声惊醒坐了起来,问:“乱者谁耶?”

    谋乱者回答:“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

    女皇明白了,见到太子李显就说:“乃汝耶?小子既诛,可还东宫?”

    桓彦范说:“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太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女皇又看到了李湛,他是女皇早年心腹李义府之子,便说:“汝亦为诛易之将军耶?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羞愧地说不出话。又看到宰相崔玄韦,质问他:“他人皆因人而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耶?”崔玄韦答道:“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说了这些话后,女皇已疲倦,便躺下复又入睡。

    当日,张易之的兄弟张昌期、张同仪、张同休也被抓住斩示众。

    第二天,女皇下诏太子监国。诏书言:因身体不好,不料有人趁机谋反,因染风疾执政倦勤,故令太子监国云云'全见《大唐诏令集?则天太后命皇子监国制》,卷第—页。'。是日,太子分十使到各州宣慰。

    第三天,即二十四日,女皇下诏传位太子。第四天,李显即皇帝位。此时国号尚未改。以相王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李姓皇族被配没者,子孙皆酌量叙官。

    第五天,女皇徒居上阳宫,由李湛守卫。女皇迁居,宰相姚元之痛流涕,张柬之说:“今日岂是啼泣时?恐公祸从此始”元之回答:“事旧主岁久,乍此辞违,情于衷,悲不能忍。且日前从公诛匈逆者,是臣子之常道,岂敢言功;今辞违旧悲泣者,亦臣子之终节,缘此获罪,实的甘心”'《新唐书》,卷4,《姚元之(崇)传》。'当日,被贬为毫州(今安微毫县)刺史。

    政变后,张柬之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韦为内史,袁恕已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皆赐爵郡公。李多祚赐辽阳郡王爵,王同皎为琅琊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其余参加政变的,都升官获奖。

    政变的第六天,宗皇帝李显率百官,到上阳官拜见女皇,给女皇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此后,宗每十天往视一次女皇的起居。



………【第四百七十三章。wukan】………

    第四百七十三章。ukn

    女皇退位、宗复辟,一切改归复原样。手机阅读小说;同步更新!{。26dd';}这就是《资治通鉴》所说的:“复国号曰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字皆如永淳(元年为68年,高宗在位)以前故事。复以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老君为玄元皇帝。”这就是张柬之等人所要的结果,即把女皇太位的所有皆抹灭。他们打算踌躇满志。辅佐正统的真龙天子宗,复兴大唐,建功立业。

    然而,张柬之等人的政治眼光短浅,自以为推翻女皇,咸于复旧,一就会平安无事。孰料,没过几天,形势变化,便令他们欲哭无泪。

    张柬之动“神龙**”拥戴复辟的宗李显,是被女皇定论为不可造就的庸才,因此果断黜贬。如今被他们推为兴皇帝。期待着他能有所为。

    宗上台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追尊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母崔氏为王妃。李显所以被女皇黜贬,就是因为他初为皇帝,便提拔韦玄贞为纳言,还要把天下让给韦氏。所以,他这次复辟后,接着二十年前的未竟“理想”,追赠死了的岳父大人为王。

    他的荒唐举动立即遭到大臣反对,左拾遗贾虚已上疏:“异姓不王,古今通制。今兴之始,万姓喁喁,以观陛下之政,而先生后族,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也。……若以恩制以行,宜令皇后固让,则益增谦冲之德矣”这个贾虚已想得太美,他还给宗出主意,让韦后出来“固让”,会更增加美德。

    他哪里晓得,正是那个韦皇后让李显这么做的,她们要把二十年的损失全补回来。这二十年被贬,终日担惊受怕。韦氏所生一子郡王李重润曾封皇太孙,被女皇鞭毙。长女宁公主下嫁参与政变的王同皎。次女安乐公主,生于李显被流放的途。在房陵二十年,两人倍尝艰辛,李显每闻有朝廷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杀。韦氏就会说:“祸福无常,宁失一死,何遽如是:”宗向韦氏私誓:“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资治通鉴》,卷o8,宗神龙元年二月。'

    因此,宗果然复辟,韦后“所欲”,先是加封其父母封号,接着就要参预朝政。他们也学者当年“二圣”时的样子,对坐听朝。韦后野心勃勃,俨然武则天第二自居,大臣们上朝都能听到男女两个声音,韦后也把自己隐于帘后,坐听朝政。

    那几个搞政变出身的宰相一见傻了眼,于是纷纷劝谏,把以前顽固大臣骂武则天那些话全搬了出来。什么“牝鸡之辰,惟家之索”,“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陵夫,违人也”。极力谏皇后“勿出外朝,干国政”。'《资治通鉴》,卷o8,神龙元年二月《桓彦范上表》。'宗、韦后根本不听他们那一套,照常一同上朝。

    韦氏干政,她想以武则天为榜样,这也是唐朝的女性开放的例子。但她的才能和德行距婆母所差太远,她作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加封一个游方和尚慧范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县公的官爵。这是个“以妖妄游权贵之门”的花和尚,宗和韦后倍加器重,经常鬼混一起。宰相们又劝谏一顿,高宗、收后也根本不听。

    最让张柬之们气恼、害怕的是,复辟皇帝未出一个月便和他们的死仇大敌武三思打成一块,不仅共同把持朝政,而且私通乱性,简直腥臊臭气不堪闻问。

    张氏兄弟被杀后,诸武并未与闻。洛州长史薛季昶劝张柬之等:“二凶虽除,产、禄在,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产、禄是西汉吕后的族人吕产、吕禄,这里比之武三思等)但张柬之等却说:“大事巨定,彼犹几上肉耳,夫何能为”薛季昶说:“吾不知死所矣”朝臣县尉刘幽求也劝桓彦范和敬晖:“武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地;若不早图,噬脐无及”他们也都不听。

    然而,武三思油滑之徒,自庐陵王复为太子,便主动巴结之。女皇也抱着愧疚心理,亲自作媒,把太子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使太子与武三思成了儿女亲家。两家往来亲热,武三思竟与韦后勾搭成奸。

    其牵线人便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才情出众,但也甚为风流,随侍女皇时已与张宗昌偷摸成奸。曾被女皇现其私情,但以为并未成奸,还把她送给李显,又成了李显的婕妤,专司诏书。待武三思与李显成了儿女亲家,上官婉儿混迹其间,又与武三思成就露水姻缘。韦后与上官婉儿同侍奉宗,共同认为宗的房事无能。上官婉儿为讨好韦后,便把武三思介绍给她,于是,韦后又与武三思勾搭一起。'《资治通鉴》,卷o8,神龙元年二月,《新唐书》,卷o6,《外戚传?武三思》。'

    韦后既与之通,韦氏又言于宗,劝谏重用。于是,武三思便成了宗的宰相,张柬之等朝宰“皆受制于三思矣”。

    这么复杂的变故,都生宗复辟后的一个月内。在宗即位的第二十四天,前太子宾客武三思便被任命为司空、同书门下三品,原右散骑常侍、安定王武攸暨被任命为司徒、定王,武懿宗也受到重用,典掌东都军权,武三思公然出入宫禁,“上便韦后与三思双陆,而自居旁为之点等,三思遂与后通,由是武氏三势复振。”这也是《通鉴》的记述,意思是宗让武三思坐在韦后和他的龙床上,让他们俩玩双陆游戏,自己在旁边为他们点筹码。这可真是古今罕见的昏庸皇帝,百姓常言:“自己被人卖了还替人点钱。”宗比百姓说的还要严重一些的。外面也纷传着他们的更多丑闻'《旧唐书》卷5,《宗韦庶人传》。'。

    至此,张柬之等人才知不妙,但为时已晚。张柬之又急切地劝谏:“**之际宗室诸李,诛夷略尽,今赖天地之灵,陛下返正,而武氏滥官僭爵,按堵如故,岂远近所望耶愿颇抑损其禄位以慰天下”宗仍不理睬。张柬之等人议论说:“主上昔为英王,时称勇烈,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上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是,事势已去,知复奈何”一个个懊悔,有的“抚床叹愤”。有的“弹指出血”。

    宗还经常离殿微服去武三思家里玩乐,御史崔皎密奏:“国命初复,则天皇帝在西宫,人心犹有附会;周之旧臣,列居朝廷,陛下奈何轻有外游,不察豫且之祸”宗把密折给武三思看,武三思深恨之。

    张柬之见武三思等专权,后果不堪,乃令敬晖为,率百官共同跪谏,请求宗罢诸武官位以安人心,宗仍不听。又怕武三思进谗加害,便让考功员外郎崔湜为耳目,监视武三思的动静。而崔湜见皇上与武三思关系密切,便把张柬之、敬晖的安排告诉了武三思。

    殿侍御史郑愔因与“二张”友善被贬为宣州司士参军,一天潜回洛阳,私谒武三思。告诉武三思说:“大王虽得到天子喜欢,但张柬之等五人皆有将相之权,胆略过人,能颠覆女皇政权。这五人日夜切齿痛恨你,若不及早去此五人,则危如朝露啊”武三思听了大悦,乃以其与崔湜同为身边谋士。

    武三思便找韦后商量对策,以为张柬之等五人确属大害,必须除掉。他二人轮番游说宗,说:“张柬之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皇帝问计将安出,武三思献策:“不如封其五人为王,罢其政事,外不失尊庞,内实夺其权。”宗以为此策甚佳。

    于是,宗下诏: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已为南阳王、崔玄晖为博陵王,皆罢知政事,令其离开京师'《资治通鉴》,卷o8,神龙元年五月。'。五人被剥夺朝宰相大权,皆知大事已坏。而杨元琰知大祸将临,乃请求弃官为增,五人以为他是玩笑话,杨元琰说:“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乃由衷之请,非徒然也。”及张柬之等获罪,杨之琰独得全身免祸。

    张柬之见势头不对,也激流勇退,申请归里养疾。宗诏准,以为襄州刺史,不知刺史事,给全俸,张柬遂告老还乡。

    这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代女皇武则天驾崩上阳宫。

    张柬之们的“神龙**”,使宗复辟,没过几天朝局混乱,令“**”功臣甚为失望。那么,他们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

    张柬之等人,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