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就算像通过这种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幕后黑手
刘厚觉得奇怪的是,要是其他军阀的部队闹着想要增加部队的待遇还很好理解,可是hong军的待遇已经是最好的了,而且比其他部队得好太多了,他们怎么还会闹着要增加待遇呢?
虽然说人都是贪心的,,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可是这个人就算是谁也不可能是兀突骨啊。△↗頂,。。兀突骨是谁?那就是个未完全开化的野蛮人,勇猛无敌却粗~鲁不堪,勇力有余而智力不足。说他分不清一百亩和五十亩那个更多可能有点夸张,可是他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为部下出头争取翻倍利益的事啊。
天下间各大大小小军阀中,重视部下的利益的都未必有几个人,更何况这样的一个野蛮人?而且今天的兀突骨有点怪,他说话条理太清楚了,不但是话说的好,连动作、礼仪、表情等都大异于平常。
他平常咋咋呼呼的,整一个单细胞生物,说话像铜钟那么嘹亮,但是意思却很难听得懂,因为他说的话不但口音浓重,夹杂不清,而且条理也不清不楚,甚至于逻辑混乱,为人更是不拘小节得很,以前见了刘厚也就拱拱手叫一声“皇帝”,或者“小皇帝”,甚至兴起时还不由自主拍拍刘厚的肩膀。
虽然现在在一干文臣的怒斥之下,他有所收敛,最起码不敢再拍刘厚肩膀了,但是再收敛也改不了他大大咧咧的本性。今天却是反常得很,一进来对刘厚又是跪拜又是磕头的,整个磕头虫的样子,那里还有原来那个高大伟岸汉子的样子。
而且他说起话来,表达的意思清清楚楚的,连口音都淡了很多,就像经过了多次练习一样。看着兀突骨那么反常得表现,刘厚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兀突骨是假的吧?难道是有人假扮他?
但是想想又不可能,单是他那堪比姚明的高度都很难装扮,还有他那丑陋的大脸庞、全身粗大的骨节,非主流的发型和少数民族的装扮统统都为假扮带来大难题。
更何况,假扮一个人最难仿冒的就是声音和气味,兀突骨那独特的像磨砂一样的嗓音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那股催人欲呕的浓重体~味也一如既往。
既然他不是假冒的,而又做出那么反常的举动,那么答案就很容易猜了,一定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他这么做。他那些流畅的话语肯定是他背后的“高人”事先教他的,而且来之前可能还经过反复的练习,练熟了的,否则以他的口才,那里可能脱口而出,对答如流。
到底是谁在背后教唆兀突骨呢?刘厚将目光从他身上收回来,在众位大臣身上来回巡梭,最后将目光落在司马懿身上。司马懿望着小皇帝意味深长的目光,觉得自己好像没穿衣服一样,早就被这个小皇帝看穿了。
于是,他主动上前一步,拱手弯腰道:“陛下请恕罪,是微臣教兀将军说这些话的。”刘厚笑了,脸上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道:“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司马懿见小皇帝已经识破事情的真~相,也不隐瞒,而且他原本就没打算隐瞒,于是,将事件一一道来。原来,兀突骨大败而回,因为身上的藤甲被烧得滚烫,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去见刘厚,而是让亲兵先帮他把甲胄卸下来。
在卸甲过程中,他人已经冷静了下来,毕竟是神经大条的野蛮人,经过的战争无数,这种场面不说是小case,但起码并不会给他的精神造成太大的困扰。只不过有一点是躲不过的,打了败仗,始终是要向小皇帝交代的。
虽然小皇帝一向宽厚,在这种自己没有犯错误的战斗中落败,多数是不会惩罚自己,但是就算是做做样子都好,自己也得跟皇帝好好说,好好请罪,这是为官的基本原则。如果打败仗还不去请罪,那真是政治白~痴了。
虽然责任不在自己,但是请罪是一种态度,至于皇帝治不治你的罪,那是皇帝的权利。兀突骨又不是真的白~痴,只是有点粗~鲁和大线条而已,这点道理就算他原先不懂,但跟在刘厚跟前混久了,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虽然知道自己要去请罪,但是具体言辞还是要好好斟酌的,毕竟封建社会有一条罪名叫“君前失仪”,以前他并不在意这些,不过最近被文臣们教育多了,开始逐渐懂“礼”了,不过这些东西最令他头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东西可不是一下子可以改过来的。
正当他头痛怎么跟皇帝说时,突然看到司马懿在他面前晃荡。当然,司马懿是故意在他面前晃荡的,目的不言而喻。兀突骨果然上当,他看到司马懿后眼前一亮,知道这家伙是小皇帝都很重视的聪明人,于是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让他给自己出主意。
司马懿正中下怀,不过他在听了兀突骨的请求后,并不马上给他出主意,反而先吓唬了他一番:“兀将军,你可知你大难临头了?”
古之谋士说话,很喜欢先来个危言耸听,吓唬一下谈话对象,然后才开始出谋划策讲出破解之法。其实后世的算命先生、解签先生、以及各种大师都喜欢用这种谈话方式。最经典的语句例如:“施主,老衲观你印堂发黑,恐怕不日之内会有血光之灾啊。”这就是类似的说辞。
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心理学小伎俩,人受到恐吓,害怕之下,自然就容易相信他的话,就算是不信,为了保险起见,也会将信将疑地照做了,特别是关系到自己小命的情况下,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啊,就算赌错了,只不过损失点财物和时间而已,万一这位“高人”真的说对了,那可是关系到自己的小命啊。
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就在不知不觉间,按照“高人”的说话去做了。于是,“高人”的目的就达到了。大部分“高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骗点钱财,司马懿这位“高人”当然不是为了骗兀突骨那点小钱,他有他的目的。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事情的真相
司马懿先是恐吓了兀突骨一番,说小皇帝对这场仗看得很重,本来期望能用最快速度击杀曹休,夺得汝南城,现在兀突骨却被一条小杂鱼般的瓮城搞得损失惨重,陛下龙颜大怒,正在发脾气呢。︾頂︾点︾小︾说,。。
兀突骨听了自然也就开始担心起来,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胜负真的无法由自己操控,但是不能保证皇帝因为遭遇到挫折,震怒之下迁怒于自己。要知道皇帝这种生物是最不讲道理的。
兀突骨读得书少,不然他这个时候就会想出“伴君如伴虎”这句成语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处境了。不过虽然他不会用成语,但是对于那个成语表达的意思还是理解很深刻的。于是,他不再犹疑,出言向司马懿求助。
司马懿见恐吓的目的达到,于是开始教他见到皇帝后怎么做,怎么说话,并让他将要说的话背下来,练习了几遍保证没有错漏才去见小皇帝。
司马懿让他一见到皇帝就扮可怜,还要主动请罪,他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小皇帝说到底是个比较心软的人,如果自己样子看上去惨一点,说不定他就生不起气来了,加上自己主动请罪,认错态度良好,他一定不会再追究自己的责任。
不得不说,兀突骨虽然粗鲁了一点,但是跟在刘厚身边时间长了,也摸索出刘厚的一些性格特点来了。于是,兀突骨干脆不沐浴更衣,直接顶着满脸烟灰、破烂衣服去见刘厚。刘厚见他那个惨样,果然没有怪罪他。
至于司马懿教他争取抚恤金的事,他也一一照说了,其实他并不明白司马懿为什么要他向小皇帝多要抚恤,在他看来,原来的抚恤标准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换了他以前的部队,那里有那么好的事?
司马懿编了个理由忽悠他,他对司马懿编的理由不是很理解,不过他觉得司马懿这样的聪明人既然说要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既然是关系到自己的性命,那就听他一次吧。这也就是司马懿一开始先恐吓兀突骨一番需要达到的目的。
兀突骨因为担心自身的危险,乱了方寸,于是在不理解原因的情况下,无条件听从了司马懿的安排,浑然不觉,司马懿其实在帮他的同时,夹杂了私货在其中。
刘厚听完司马懿和兀突骨两人的叙述,终于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刘厚感到不解,于是直接问司马懿道:“司马爱卿为何要这样做?”
司马懿道:“陛下,微臣这是要向你献上一策。”
“喔?什么策略?”刘厚问道。
“收心之策。”司马懿道。
“收什么心?难道目前我军的待遇还不足以收士卒的心吗?我军无论是饷银,还是平时的伙食、被服,还有伤残后和退伍后的赡养、安置,还有牺牲士兵的抚恤都是整个天下最好的。这么优厚的待遇难道他们都还会有贰心吗?”刘厚听到司马懿的话有点生气了。
司马懿听到小皇帝发怒,也不再卖关子,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微臣指的不是收现役士兵的心。陛下乃不世出的圣天子,对士兵已经是好得没话说了。现在全军上下哪里还有人不对陛下死心塌地的。
微臣指的是那些降卒和百姓中的壮丁。陛下现在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以后必然也会更大。到那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士卒为陛下守御天下。如此一来,必然需要增加士兵的数量。而且是大大的增加,甚至需要比现在的部队增加几倍数量才足够使用。
那么到时候兵员的来源就会成为问题。现在我们不断获得魏、吴两国的降卒,这些人都是青壮年人,也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是理想的兵源来源。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百姓中的壮丁,以后肯定需要从民间遴选青壮充实到部队中,尤其是等到那些降卒被消化完后,他们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刘厚一直走精兵路线,所以hong军的规模人数一向不多。hong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惊人,几万人的部队正面击溃几十万老式军队不在话下。可是和敌人野战与驻守各地性质不一样,有时候并不完全只讲攻击力,有时候还就是要讲人多还是人少。
当蜀汉的国土面积大了几倍后,hong军人数少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蜀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要分兵驻守,虽然那些恢复了和平的地方,只需放极少量的士兵驻守足以,但是也不能太少啊,人数太少可镇不住那些宵小之辈。
所以,虽然每个地方只要派驻很少量的人手驻守,但是架不住地方多,现在蜀军一路上高歌猛进,占领的地盘呈数量级增长,这样一来,人数本身就少的hong军很快就会被分完。
司马懿见皇帝不高兴,先给他送上一记马屁,然后又开始分析起来。刘厚皱了皱眉头,显然没有在意他的马屁,道:“那又如何?”
“然而无论降卒或者是民间的青壮,都有一个问题,他们未必肯舍家弃业的出来当兵。毕竟当兵打仗就要面对死亡,那些有家有口的青壮多数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自己心里也有顾虑,担心自己一旦出事,这个家就垮了。
微臣的建议就是要彻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微臣算过,有一百亩免税赋的土地,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这样一来,就算他们真的牺牲,也不用担心身后事。没有了顾虑的士兵,在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时,将会毫不犹疑。”司马懿道。
刘厚知道,司马懿说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了,他一向认为,许之以厚利固然需要,但是武装士兵的思想更重要。所以他早就组建了参军组织,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现在一直到了连队都有参军。这些参军擅长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负责对士兵们灌输保家卫国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光是以利益诱之,很可能培养出来一些见利忘义的白眼狼,而头脑武装了大义的士兵才是真正不怕死的壮士。不过司马懿也没说错,如果有足够的抚恤,使得士兵没有后顾之忧,那么百姓和降卒肯定更愿意投军,而且这对现役的这些士兵也是一种激励。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司马懿的第二策
虽然刘厚觉得司马懿的理由未必对,但是,他提出提高抚恤标准的做法还是有必要的,刘厚一向不吝提高士兵的待遇,如果不是现在还在创业阶段,财政还不富裕,他恨不得再给士兵们提高一倍的饷银。
“给士兵增加抚恤是好事,可是就怕财政上吃不消,毕竟现在到处在用兵,朝廷的开销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