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要去筹措粮草,这就为以后的事情留了一条台阶,留一个后手。
万一鲜卑真的没有寇边,是司马懿凭空捏造出来忽悠人的,万一他想用这件事抹黑刘厚,让他成为一个千古二百五,那么刘厚就可以用这个台阶来尽量减少这件事带来的不良影响。
他大可以辩解道:“我可不是被司马懿忽悠走的喔,我是因为粮草不足,所以回去筹措粮草的喔,和司马懿的大忽悠没有什么关系喔。”他甚至可以不承认有收过司马懿的信,那样就更没有人有办法证明他是被司马懿骗走的。
当然,这件事关键还是看以后谁是胜利者。谁胜利了,谁得到天下了,那么历史自然由谁来书写,舆论导向也自然就控制在谁的手中,所以,这封信充其量不过是一块遮丑布而已,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信里最后还“威胁”了一把司马懿,说三个月后自己就要北上“帮忙”解决鲜卑问题了,这也不过是刘厚不甘心就这样白白撤走,临走时撂下狠话而已。就像那些被人欺负了的古惑仔一样,临走一定会说一句类似:“你等着,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话一样。
很快,刘厚就带领大军回到了荆州,而早早就带兵北上的司马懿在路上也收到了刘厚的回信。继续扮了一会深沉后,司马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
“唉!蜀国小皇帝竟然连探查也不探查一下鲜卑是否真的寇边,就第一时间退兵了。他们竟然不抓住这个机会北上进军。难道真的是人无欲则刚吗?难道这个蜀国小皇帝真的将北地百姓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利益、名声更重要?还是说,他根本就是一个傻瓜,什么都没看出来?
不可能啊,就算他是个傻瓜,他身边的人也个个都是人精,怎么会不抓住这个机会呢?”
“老爷,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老仆人一如既往地侍候在他后面,见司马懿喃喃自语完后,开口问道。
司马懿扬了扬手中的信纸,苦笑了一声,道:
“嘿嘿,真没想到这次的阳谋也奈何不了他,有了这封信,老夫就算想抹黑他,毁他名声都不是那么容易啊。我们还能怎么办,蜀军不进反退,现在都已经退回荆州了,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布置都已经完全没有用了。
鲜卑人的利用价值也没有了,我们既然已经北上,就加紧行军,继续北上,争取早日赶到边境,将鲜卑人送回去他们的草原吧。”
司马懿这次写信给刘厚,用的是阳谋,就是无论刘厚怎么应对都会落入算计的计谋。进军北上和退兵回荆州上面已经说过了,这两种选择都会中计,而且还不止如此,就算刘厚按兵不动,依然呆在麦城同样是错。
如果刘厚在麦城按兵不动,司马懿就会派人抹黑刘厚,说他枉为汉人的皇帝,眼睁睁看着北地那么多百姓在外族人的屠刀下受苦,竟然还只顾着内斗,只顾着抢利益和地盘,而不肯退让一下,让魏国腾出手来对抗外族。
这么自私自利,不顾百姓生死,不理民间疾苦的人,不配做汉人的皇帝,不配得到这个天下,等等等等。司马懿的这个后手连三个臭皮匠也没有算到。
但是,算不算得到不要紧,刘厚才不管司马懿这一招当中蕴含着多少种变化,也不管你在这件事上包含了多少祸心,他只用了“不管你几招来,我只一招去”的方法应对。
也不管你包含多少祸心,我只走对百姓最有益的那条路,偏偏这条路也是最好的一条路。你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我就应以煌煌然的对策,我心中正义凛然,不为一己之私行事,你自然就算计不到我。
就像《整蛊专家》里说的那样,如果对方没有贪念,就算是整蛊专家出马也无法整蛊到他。
司马懿的这条计策,最大的一个坑还是利用人的贪欲,一般人得知敌人背后有异族人捣乱,多数会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可以趁着敌人自顾不暇时,多抢夺利益。
司马懿的最大布置也是围绕这一点来做的,如果刘厚真的抵抗不住这个诱惑,悍然北上抢夺地盘,就会掉入司马懿预先布置好的圈套,必然会损失惨重。
至于其他抹黑的法子,是在这个最大的坑不奏效时,用以补充的后手。没想到,刘厚根本没想过要北上趁乱抢夺利益,所以,司马懿最大的布置已经没用了,剩下的就只能是施用后手抹黑刘厚了。
可是,现在这封信也使得司马懿的抹黑后手起码被废了一半,这令司马懿很是郁闷。
不说司马懿一边北上去驱赶鲜卑人,一边使一些文人骚客去破坏刘厚的名声,且说刘厚回到荆州后,也找了一些读书人,率先发动,对司马懿进行舆论攻击。
可是,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舆论工具,没有电视、收音机、报纸,更没有网络,这些先进的宣传工具统统没有,唯一的舆论工具就是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于是,这段时间在魏国和蜀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两国突然莫名其妙停战,然后两国的读书人纷纷谈论或者撰文抹黑对方的君主或统帅。
魏国主要的攻击对象是刘厚这个蜀国皇帝,基调无非是愚蠢、不自量力、痴心妄想、妇人之仁、假慈悲等。当然,由于刘厚一下子娶了三个皇后,荒#淫无度、好色如命、白日宣#淫等个人生活作风问题也肯定少不了被人多次提到。
蜀国攻击的对象除了司马懿还有曹丕,主要是指责他们勾结外族蛮夷残害老百姓,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导致北地百姓被屠戮、被奴役、被侮辱等,怒斥两人是汉奸,不但不配做大将军和做皇帝,甚至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个人生活作风这种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事情也是少不了的。毕竟曹丕的老婆比刘厚多得多了,其风流轶事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后世也是经常被人提起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光明对阴暗
第一百四十一章光明对阴暗
听到步骘的话后,刘厚不禁皱起了眉头,不但他皱起了眉头,其余两人也陷入了沉思。没错,步骘的方法是行得通的,如果司马懿真的为了算计蜀军而放鲜卑人进来,但是蜀军非但不北上反而南下了,离他布置的圈套南辕北辙,那他的算计就要落空,那个时候魏国还会留着鲜卑**害自己的百姓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个时候,魏国肯定会以最快速度将鲜卑人送出魏境,这个速度甚至比刘厚带领大军将他们打出去还快,这无疑就是最快使北地百姓脱离苦海的办法,甚至没有之一。
要解决这个问题,蜀军就必须以最快速度退兵,这和刚才他们商量的先等“中情局”的人探明消息再决定行止的决定相违背。如果等“中情局”探明消息,时间将拖得很长,北地的百姓必然受害很严重,但是如果不等“中情局”传来消息就退兵,很可能就会陷入上述的第四种情况的危机中。
如果司马懿见蜀军不上当,马上#将事情往第四种情况转变,找人抹黑蜀国皇帝怎么办?
到时候天下人都知道,蜀国有个傻x且不自量力的小皇帝,兴匆匆地率领大军去北伐,却被司马懿一封书信就骗得退兵。到时候天下人都会传诵司马懿机智过人智退蜀军,同时天下人都会取笑蜀国小皇帝真傻真天真。
刘厚可不想自己成为后世智慧小故事中的反面教材,不想成为那个被人笑话千年的二百五、脑残货。可是,现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个是解救北地受害的百姓,一个是很有可能成为被人取笑的二百五。
三个臭皮匠也知道小皇帝现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虽然不是生死抉择,但是也是一个很难决定的抉择,因为这个抉择关系到一个国家还有一国君主的颜面,一点也不能马虎,所以三人都没有出声打扰他,而是静静地看着他,同时,三人脑袋里高速运转,祈求能想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出来,帮助皇帝渡过难关。
良久,刘厚长长地吁了口气,道:“嘿嘿,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间,朕又何惜此身,更不要说这区区的名声了。刚才是朕想差了,你们读书人不是经常讲究功名利禄视之如浮云吗?那难道朕就不能视这区区虚名如浮云吗?
哈哈,司马懿这老小子太小看朕了,如果连这点胸襟都没有,朕还谈什么一统天下,还谈什么重振汉室的辉煌,还谈什么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传令下去,三日后班师回荆州。”
“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陛下是个做大事的人,这种小名声又怎么会对陛下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更何况,这是司马懿使诡计抹黑陛下,相信历史是一定会还陛下一个清白。”刘厚话刚说完,郭攸之就拍掌道。
“没错,清者自清,陛下今天为北地百姓所作出的牺牲,相信天下人和后世之人都会记住,他们一定会对陛下的仁德有进一步的认识。”步骘也附和道。
“臣这就让史官将陛下这段话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功过对错自有后人评说。”邓芝更直接,直接去叫史官记录三人和刘厚的对话,这样一来,这件事的历史真相就有个权威的文字记录了。
其实平时是有史官负责贴身跟着皇帝,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他们记录下来这些东西叫做《禁中起居注》,或简称《起居注》,这东西会成为史册的一部分。
这个职位在后世叫做著作郎或者起居郎,但在汉朝这个职位是由女人担当,称为女史,毕竟经常跟着皇帝在后宫跑来跑去,一个大男人的确不是很方便,刘厚也沿用了这种做法,选了个模样标致又有文化的宫女担任这个职位。
不过刘厚领兵出征后,因为在军营里带个女人诸多不便,于是,这段时间的起居注就由男性的史官暂时负责记录。
但是,刘厚和三位臭皮匠商量军国大事,其中往往涉及到很多阴谋诡计的事情,脸皮相对比较薄的刘厚不愿意这些东西被记入史册,因此,一般在这个时候他会将史官赶出去。
这个时候的史官可没有司马迁那种犟驴脾气,在刘厚这种强势君主面前,那里敢一意孤行,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皇帝让记录的就记录,皇帝不让记录的他也不敢记,而且就算记他也是只记录好话,或者经过修饰后,认为无碍于皇帝的威名才记录下来,他可不敢在起居注中抹黑皇帝。
“历史历来都是由胜利者撰写的,只要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又何惧你抹黑我?到时候谁抹黑谁还不一定呢。”刘厚喃喃自语道,只是声音低不可闻,三个臭皮匠也没听清楚他说什么。
三日后,蜀军就匆匆从麦城撤军,虽然说尽快撤军,但是几万人马的撤离也不是说走就走的,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所以,三天时间已经是蜀军效率很高的了,换了其他军队恐怕要准备的时间更长。
当然,蜀军也不是全部撤走,刘厚留下了一万人马镇守麦城,这一万人马照例是从朱褒的第四师中抽调出来的。
朱褒一下子被人抽走了一万人马当然也有些不满,不过他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这样被人抽走兵马了,抽着抽着也有点习惯了,不过这次刘厚答应他,只要他的人马恢复满编,训练完毕,下次就让他参与正式的战斗。
这让一直一来都是担任辎重队保安队长的朱褒着实兴奋了半天,得到皇帝承诺的他兴匆匆地去招兵买马补充兵力了。
驻守麦城的主将刘厚让赵统担任。赵统跟在他身边统领亲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刘厚早就想将他外放出去担当重任了,这个时候让他驻守麦城这个前线小城,对小小年纪的他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
他这一万人被编成一个加强旅,番号是第一师第七旅。一个师有七个旅实在太多了点,不过现在还不是重新调整师、军等上层结构的时候,只能等打完这场战争再说了。
之所以将这支部队编成第一师第七旅,也就预示着,这同其他六个旅一样,也是火器部队。当然,这是一支还没建成的火器部队,刘厚只留了五百杆火#枪给他们,另外还有少量的霹雳雷、火箭#炮等,甚至还有一个用于侦察的热气球。
ps。今天有同事请吃饭,喝了点酒,回来只写了两千字,请各位支持我的朋友多多包涵。
这些东西足够他们暂时自保,但是
第一百四十章 是不是想多了
第一百四十章是不是想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