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人群里的青苗举起自己的双手,表示这事情她可以作证。
村民们有好多对这些贵人的事并不了解,但有些经常去镇子上的人却是听说过这帝师府的。
有些不知道的人便会问那知道的人。
“哎,你不是经常去镇子上做工,有没有听说过这金府?”
那被问到的人满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晃了晃脑袋道。“金府啊!自然是听说过!在青龙镇,这金府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贯耳啊!”
“告诉你,这金府就是帝师府!”
“帝师是什么意思知道不?那可是当今圣上的老师!”
“所以,这帝师府也就是金府,便是皇帝的老师的府第!”
“你说说,这金府厉不厉害?”
众人听了纷纷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子,没想到,皇帝的老师竟然就住在咱们青龙镇上!”
平头老百姓平日里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少关心这些国家大事。
皇帝啊!对他们小小的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高皇帝远,遥不可及的最高统领者。
能成为皇帝的老师,那是多了不起的人啊!
而这个人,就住在离他们村子几十里的镇子上。
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就认识帝师府的大少夫人!
这,这简直是太让人振奋了有没有!
大家看佳人的眼神都纷纷不一样了,带着一种敬畏和小心翼翼。
她以后就在这靠山村落户了,他们要跟她搞好关系才行,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她,那就是跟金府过不去!
里正听了佳人和青苗的话,双眼更加亮了。能有机会认识那样的贵人,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
“原来你还认识金府的大少夫人,你这孩子真是个有造化的。”
“是啊里正爷爷,我也觉得自己能有幸认识金府的大少夫人,是我修来的福气。若不是正好碰到大少夫人出手救了我,我就要被卖进那种肮脏的地方去了。”
说到后面,佳人貌似又无意的说了一句。
“大少夫人不但救了我,还邀请我让我去金府里玩几天呢!她还给了我一张名帖呢!”
佳人说着,从袖子中连同地契和户籍以及名帖一起拿出来。
然后故意在里正面前打开,里正是个识字的,自然能看清楚那名帖上的字。正红色的外封上,写着两个大大的字,金府!
他伸手接了过来,仔细的看着,果然是金府的名帖。
里正也算有一点见识的人,听说这样的一张名帖若是拿到外面卖的话,能卖好几十两银子。要知道,这种名帖不是人人都可以拿得到的,有些想拜见别人又没有名帖的人,便会花银子从别人手里买。
“嗯,这的确是金府的名帖!”里正点了点头,把名帖还给佳人。
“里正爷爷,金府的大少夫人本来是想留我在金府玩几日再回来的。不过她说,还是先让我回村里来,把我被人算计之事请里正爷爷出面给解决了。不然的话,大少夫人说这事要是不能给我个公道的说法,她会亲自派个人过来看看……”
佳人这虎皮是越扯越大,谎话也是越说越顺溜,这就叫做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说完后还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的观察着里正的神情,果然见他神色凝重。
里正自然不知道佳人说的这番话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不过,他却信以为真了,而且还深信不疑。
他心里想着,若是这事自己不能好好的处理,那金府的少夫人到时候要是派人来的话,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做里正的当的很没有用?
轻点的结果是被人瞧不起,严重点的,说不定他这个里正的位子就做到头了!
可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里正之职,每年收到的好处也够一家人吃吃喝喝好久的。所以,这个位子他还真是舍不得!
做了一番思量后,里正便开口对佳人说道。
“好孩子,你放心,这事就交给里正爷爷来处理,不用麻烦金府的少夫人了。这一次,里正爷爷一定会还给你一个公道!”
“还有三丫和四丫的,要知道,这一次四丫可是死里逃生。里正爷爷,你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我找到四丫的时候,她已经被装进棺材里钉上棺盖下到墓穴里正准备埋掉。若是,若是我再晚去一步的话,四丫恐怕就……”
佳人说到后面就没有再说下去,就让里正自己去思量。
里正听了,脸色果然异常严肃。这是没有出人命,若是真的出了人命说什么都晚了。
“你放心,三丫四丫的事,里正爷爷也会给她俩一个交代!”
“如此,那我就先谢谢里正爷爷了。等回头见了金府的大少夫人,我一定会跟她说,我们靠山村的里正,是个公平公正心慈仁善的好里正!”
给里正施完了压,佳人又给了他一颗甜枣,把里正给说的乐呵呵的。
“真是个好孩子!”里正夸完了佳人,便对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说。“你们几个去把村里的几个老族长给请来。顺便再去林家跑一趟,让那林周氏和李氏都给我到村里的祠堂里去!我今天,要开祠堂和几位老族长一起主持这件事!”
靠山村因为是个姓氏比较多的村子,所以几个大姓氏里都有一个族长掌管他们的子孙。
里正虽然是掌管着整个村子,但但凡有什么大事,也是要跟几个族长一起商量做决定的。
更何况,今天的这事关系到他们靠山村的名誉,不能因为一个妇人就给毁了!
“哎,里正,我们这就去!”
几个村民听了里正的话,各自去忙着叫人去了。
“孩子,走,咱们去祠堂那里,今天,里正爷爷和村里的几个族长爷爷,就帮你们几个主持公道,讨个说法!”
里正满脸义正言辞的对佳人说完,便双手背在身后率先在前面开路。佳人则是牵着三丫四丫,跟在里正的身后往祠堂的方向走去。
佳人并不知道祠堂在哪里,听三丫四丫说,就在村子中间,那里有一大块空地,在空地中间的那几间房子就是祠堂了。平时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就喜欢在祠堂的空地上玩耍。
四周看热闹的村民听了里正的话,一个个是身心振奋,哗啦啦全都跟了上去。
就连那些原本没出来的,听到风声也赶来看热闹。
要开祠堂了!
开祠堂啊!平时没有什么重大事件,是很少开祠堂的,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几个族长和里正才会带领着大家开祠堂祭拜一下先祖。
现在,为了给这个新落户的姑娘主持公道,里正竟然宣布要开祠堂了!
李氏和那个林周氏也的确太可恶了,村里就没有几个村民不讨厌她们婆媳几个的。当然,宋春华和林大锤一家除外,村民对他们一家更多的是同情。
大家都有眼睛,对他们家的事是有目共睹。这林周氏就是个恶毒的后婆婆,李氏和小林周氏这两个妯娌也不是好东西,整日里在背后搞小阴谋欺负宋春华娘几个。
几个老族长很快就被请来了,有些年纪大腿脚不灵便的,便被年轻的村民背着来了。
而林周氏和李氏却是拖拖拉拉好久,才不情不愿的跟着去叫她们的村民来到祠堂。
负责叫她们的村民并没有跟林周氏她们说是什么事情,只说是里正和村里的族长有事情要跟大家说。
林保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不年不节的村里开什么祠堂。心里一时好奇,也背着手跟在几个人身后往祠堂里走来。心里想着,也没地里活可做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去看看热闹。
青苗和陈氏以及大丫二丫她们,也都站在佳人身后一副全力支持她的样子。
林周氏和李氏一来到祠堂前的空地上,看到呼啦啦一堆人,差不多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到齐了。好家伙,是不是村里发生啥大事了?
不然的话,这里正和族长开什么祠堂?
李氏不禁好奇的跟村里的一个妇女打听,凑到她身边用手肘碰了碰那妇女。“哎,铁蛋她娘,是不是村里出了啥事?你知不知道里正他们为啥要开祠堂?”
“嗤……出了啥事,你待会好好听听不就知道了!”那妇女脸色奇怪的看了看李氏,眼中还有一种幸灾乐祸在里面。
这李氏最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没少在村里其他妇女面前取笑她拿捏她,凡事都要踩别人一头把自己抬的高高的!
现在看到李氏马上就要倒霉了,她心里那个乐呵那个爽啊!
哼!让你再嘚瑟,估计等会你就蹦跶不起来了!
那李氏被她看的心里奇怪,暗道是不是自己脸上有什么脏东西。
“你们怎么了,咋都这样看着我?”
李氏见村子里的不少妇女都用一副奇怪的表情看着自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她这人向来又喜欢多疑,别人越是不告诉她,她的那心里还越是跟猫爪子似得挠的她难受。
“没啥,你不看俺们,咋知道俺们看你啦!”
被她问到的妇女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情。扭过脸去,却一个个嘲笑着她,就要大难临头了还一副不自知的样子。
她们还等着看李氏的笑话和她倒霉的样子呢,现在自然是不会告诉她。这李氏,在村里就是个人缘极差的,走哪儿都惹人厌,难怪会墙倒众人推!
在众村民奇怪的目光中,李氏满心狐疑的跟林周氏往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面的几个身影时,她的脚步一滞,脸上是一副吃惊的表情!
怎么会?
那个臭丫头和三丫四丫不是已经被郭婆子卖掉了,怎么会出现在祠堂这里?
而佳人和里正他们此时也看到李氏和林周氏了,佳人挑了下眉梢眼带挑衅的看着李氏,唇角微微扬起一抹诡异的笑。
李氏被她唇边的那抹笑意和眼神看的浑身猛然打了个激灵,心里突然升起一种不好的感觉来。
祠堂的门已经被打开,里面排列的是村子历来祖先们的排位,一股阴沉的庄严感让人的心里也不觉的跟着压抑。
里正和几个族长正坐在祠堂门前的椅子里,看到李氏和林周氏的时候,里正站起身猛喝了一声。
“林周氏,李氏,还不快过来给列祖列宗跪下!”
李氏正心里打着小鼓,猜着这是啥情况,被里正这样猛然一嗓子喝的浑身忍不住一抖。
就连林周氏这个喜欢胡搅蛮缠的主都被吓了一跳。婆媳两个互相看了一眼,却谁也心里没底。
李氏猜着,是不是跟三丫四丫和那个臭丫头的事情有关?要不,刚才那臭丫头怎么用那种眼神看自己。
还有,她和三丫四丫原本是该被卖掉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中间,出了什么叉子?
里正这一嗓子不但镇住了这婆媳俩,就连站在人群后面准备看热闹的林保山也是心里忽然咯噔一下。
不明所以的抬起头向前面看去。
这一看,眼睛忽然睁大,那,那不是三丫四丫她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俩被自己婆娘和老二家媳妇给卖掉这事他是知道的,但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孩子被卖掉的时候他也没有露面。
他几十岁的人了,不想被人指着脸皮戳着脊梁骨,说他这个做爷爷的没本事,要靠着卖孙女的银子活命,所以便躲了出去。这几日,他心里也老是不安着。
虽说他对老大家的几个丫头没啥祖孙感情,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女。趁老大没在家也没阻拦老婆子和老二家的,心里还是觉得多少有些愧疚的,不知道老大回来了该怎么跟他说。
不过当时老二家的跟他说的天花乱坠,说林家如今已经没有了田地,也就没有了活路。家里那么多张嘴不能等着被活活的饿死,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三丫四丫送到大户人家里去做个小丫头。
那样不但家里少了两张嘴吃饭,她们也有活路了,还能给家里添补些银子。等她们长大了攒够银子再赎身出来,在大户人家里做过丫头的,到时候还能找个好婆家,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林保山听了李氏的话,仔细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