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碇槐裙サ募鄹衤杂刑岣撸皇菚r下的高价,推向市场后既解决了基地的经济收入问题,又为政府控制了猪肉市场的价格,养猪户高兴,政府和市民也十分满意,别的地方猪肉供不应求,而建陵的老百姓却能吃到质高价廉不带膻味的好肉,几是满城都在。称赞这件盛事;除了柰果山等一些多年生的水果要几年才能产生效益外,白鹅基地也一炮打响,一展风采,如今建陵的“烤白鹅”已成品牌,在市场上已不愁没有销路,最近有人说,吃鹅肉可以抗癌,弄得也是供不应求了呢。他们养的大白鹅,个大体肥,肉食鹅半年成形;若是取毛周期5年,每只年可产羽绒500克,还是出口畅销商品。现国际上每吨羽毛价达10万美元。
上千人的工作有了保障,收入不减,甚至有的还略有增加,自是功德无量和众口皆碑的事儿,这里面程春树的功劳实在不可低估,但老百姓都记到市长身上去了,不过知道底细的人也说,程春树能够发挥作用,还不是赵强不落套地用人和慧眼识珠的结果,像程春树那样的人,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不知道被埋没浪费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一批富有经验的老同志,只要你出于公心,有能力,身体好,再也不会“五十打蔫”了,这只有在建陵市才这样实事求地使用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这也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啊。
那么,程春树是怎么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呢,他不外乎两条:一是靠工作班子,大家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立下军令状,誓要为这批转产工人和老百姓办实事;二是老干部们多有人脉关系,他们跑省里,甚至跑北京恳求支援,人家一听说是专门为转产企业下岗职工谋出路的,都愿意惠于支持。
奇怪的是,现任发改委主任黄一民心里却有些酸酸的,甚至有時还从中作梗。比如说,他知道程春树到省里要什么项目的资金,他就提前以市发改委的名义报告打了上去,采取先下手为强的手段搞到项目的资金,等到程春树以企业具体项目再向省里请求支持時,省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就会两手一摊说,老朋友,实在对不起啦,这个项目的经费被你的继任者刚刚拿去,你只得从他手上切块了。弄得程春树哭笑不得,他出于自尊,自然不会去找黄一民了,假如真的去找,那黄一民就会不冷不热地说,没有办法,这个项目的钱,早就下到各县市区去了,我这里留一点,还不够给你那个基地塞牙缝的吧,你要不要?有人说,无论是古今中外,官场上的前后任,都是天然的敌人,而且敌意很重很深。这也是中国官场文人相轻、同行冤家和前后相倾的儒家功利理念在作怪,再高境界的人都难免落入窠臼。他们俩是前后任,自然难免其俗。特别是黄一民这样与程春树原本就不是同一股道上的车,今天更是显得尤为突出。对于黄一民時不時地设置障碍,程春树又不愿意报告给市长,只得干着急,好在他肯用心,往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后来有人把这事情透露给赵强,赵强知道后专门安排时间同黄一民谈心。黄一民平时是不到市长办公室的,可能是中国人说的“道不相同”的原因吧,因为他始终都是简向全的派系力量,且是得力干将之一。黄一民一进入市长办公室,看到的是与前任市长一样的摆设,只是添了一把客人坐的木长沙发,其它的没有任何添置,可是墙上多了几幅书法垂挂条幅,一副是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另一副是郑板桥的《卧斋听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菖州县令,一树一叶总关情。”看了心里有些怪怪的,有些不自在。
黄一民没少进过领导的办公室或书房,也不乏见识书法和座右铭之类的条幅,但像赵强挂的这些,就罕见了。还有,他偶然也进过赵强的书房,看见过他挂着陈毅的《手莫伸》和《冬夜杂咏》(大雪压青松),这使联想起来不免心里一个震撼,原来这个市长上任一年多来,不就是像这些条幅上说得这么做的么?
市长办公室侧间里的孙雨见是黄一民进来,便赶紧出来给他倒水泡茶。坐下后赵强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含笑地问他,为什么把过去叫了几十年的“计划委员会”这个机构,现在改成“发展改革委员会”,黄一民说,我想应该是因为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缘故,名称与职能须要相符吧。
赵强说,不管名称叫什么,过去的计委,是政府序列里的首席单位,人称“小政府”,在中央,*前都是副总理级兼任的;地方上也大体如此。现在名称改了,我想只是职能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自然工作重心也有所变化了。但是,如果说过去的计委是政府按计划进行经济建设的工作部门的话,现在的发改委则主要是政府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建设变化过程的“参谋部”,你说是吧?
黄一民当然应道,是是是。
接着赵强就同他谈到建北那几个厂转产后上千名职工的出路问题,这事情就是政府的一个具体为民办实事举措,发改委应当主动去帮助他们,现在是程春树在那里抓这事儿,不能因为有一位副厅级老同志在那里,你们发改委就可以不管了,一切一推六二五,当个袖手旁观者就完事了,恐怕不行吧。
黄一民说,他程春树是副厅级干部,我怎么好去插手?
赵强说,他是副厅级干部不假,但是所做的工作却是你发改委的职能呀,主动去帮助他们,是你份内的事,人家高兴和欢迎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说是插手?
黄一民没有吭气。
赵强又说,这事儿我也有一定的责任,派程春树去具体办这个事儿,还应该交待一下你们发改委,也就是你这个黄主任,嘱咐你要去多关心支持他们。
黄一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但是赵强还是没有批评他,而是恳切地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今后你注意就行了。我们平常都说,工作作风是万事万民为先,工作要深入基层,做官先做人,大海之所以博大,因为甘于处在下处,才能容纳百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前后任干部应该是接力传承的历史过程关系,而不应该成为天然的对头人。他又意味深长地对黄一民说,人都要变老的,程春树今天的过程,就是你明天的的重复,你可不要“相煎太急”。他又说,在这里我特别对你强调一下,他程春树可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对你黄主任有一句的微词啊。黄一民听后才也感到自己是有些过分了,于是马上站起来对这个比自己小了整整10岁的领导表态说,请市长放心,我今后一定支持基地那边的工作。赵强见目的达到,便告谈话结束。于是从此,黄一民就不敢再对程春树他们使绊子为难什么了。可他不可能转而大力支持赵强推行的这个社会民生事业,因为,那样简向全就会加快完蛋,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很快到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属的一些县市也都开始学建北的做法,为了生态环境,主动淘汰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和低效益的企业,职工安置也走建北的路子,有的地方则大办林场、果牧场和生态林旅游业,取缔了那些以森林资源作为原料的加工业,把许多森林列入公益林,使得生态建设、绿化产业、环境治理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业得以进一步的落实,而不是像别的地区一样搞阳奉阴违,继续用“杀鸡取蛋”的形式发展经济。对这样的进步和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有口皆碑。
毛巾厂等一批深入改革企业,同样出现良好势头,建陵“玉兎”系列纺织毛巾产品,经过一年多时间,旧貌换新颜,现在已是国家定点出口纺织品企业,经济效益自不待言。问题是其主管单位市经贸委主任熊仁干,比黄一民要复杂的多,他对建陵整个经济工作的目前局面是不满意不支持的,观念上还是紧跟简向全,没有任何改变,自是很难接受赵强这套运作方式,所以对毛巾厂没有起到很好帮助作用,好在现在市场经济愈来愈发达和健全,靠主管部门批准配置的事情越来越少,他不支持,也碍不了大事。
赵强的工作作风是干一件事情,就得落实和成功一件,像毛巾厂这样的企业深化改革事儿,从他一来就开始抓,都能够一路关注着下来,虽然有杨斌总负责,自己却不放松或停止过问,启用的人都是*推选的,而不是靠主管局某个领导的关系委派,所以厂子的形势一天天地在蓬勃发展前进。
三十七
俗话说,光阴似水,岁月如流,人在忙碌的日子里,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晃,赵强到建陵市履新3年整了。现在的时间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五个年头的秋天。
孙扶海快到齡了,省组部领导告诉他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到省里任人大或政协的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什么的,这样可以延迟到65周岁办理退休手续;另一种选择是到齡(即60周岁)就地退休,现任职务干到退休再卸任。如果选择第一种,现在就得去省里,因为省里目前正在筹备“两会”,开始定班子定人员。若是选择后者,市委书记还可以再干半年,到時就移交给新人。
孙扶海把赵强叫到家里来商量这个事,赵强的意见是要他选择后者,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省里无论是人大或政协的专门委员会,人家多是专业技术人才,我们普通行政干部去占那个位置,对人大政协建设不利,自己不要勉为其难;二是他的身体不好,到省里再耗几年没有这个必要;三是他可以在现岗位上再干半年,一是可以再压压阵,对下一步工作有好处,即使将来退休了,建陵的环境适合他颐养天年,人脉关系也比较好,自己只要肯放下架子,在老年群体中还是挺有人缘的,老年晚景不寂寞。
孙婶也赞成不要去大城市生活,她说,建陵已经是我们不能离开的第二故乡,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人到了60岁之后日子过得特别快,我看得多了,没有必要再恋栈,特别是那个安置性的位子,大可不必去耗,好好地养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那些身外之物都是过眼云烟,看开了就什么都轻松了,健康地多活一天,比什么都有意义。
孙雨在自己房间里,听到他们在讨论这个问题,尤其是听妈妈说出了像古代哲学家老子一样的观点,特别感兴趣,也从房间里蹦出来应道,对!正确看待进退,就是一切顺其自然,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已经是“房改房”了,不要再搬什么家了,这就意味着我们世代永远都可以在这里居住下去了。她又看了一下赵强说,强哥,如果你能够接我老爸的班,我老爸在幕后还可以帮你一把;若是不能,你还当这个市长,也不错,我们家你还可以带着颖颖常往来,我爸我妈的生活也不会寂寞。总之,我不赞成老爸去省里再去干名曰“工作”实是“泡会”的差事,这一辈子泡了多少会了呀,还要泡,想必应该泡厌倦了吧。
孙扶海嘿嘿嘿地笑道,好好好,我别的都不考虑,单是我宝贝女儿还在这里,我就舍不得离开。
赵强说,不过你真要想去,小妹的调动手续倒不难,像她这样的条件,省直机关还是很抢手的。
孙雨嘴吧一撇,说,我才不去省里呢,我既要同父母亲在一起,也要同强哥和颖颖在一起。
赵强笑了笑说,傻孩子,我又不能长待这里,将来无论是继续当市长还是做其他的什么,那都是几年工夫的事,到时候你总不能拉着我和颖颖不让走吧?
孙雨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办法的。
颖颖这天在孙婶这里吃早饭,他现在9岁了,都上小学3年级了,她听见大人讲这事儿,也插嘴道,我不要爷爷走,我要爷爷和我爸爸搭班子,帮着我爸爸,不然我爸爸会被坏人欺负的。
大家听了都哑笑起来,孙扶海说,好,就凭着颖颖这话,我也不去了。就在建陵和颖颖的爸爸搭班子,好吗?赵强听到这一少一老的话茬,不知怎么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起来。但还是努力掩饰住,不让眼泪往外溢,于是就对颖颖说,对,爷爷不走了,爷爷留下来陪颖颖。
孙嫂说,好了,就这么定了,既然下了决心,就打电话回复省组部去吧,人家还在等着你回话呢。
孙扶海说,是是是,我这就打电话去。
过了两天,孙扶海得到省组部进行肯定的答复,组织上同意他个人的意见,他这回没有把赵强叫到家里,而是自己跑到赵强的办公室,正式告诉他省组部的答复,赵强知道了也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又坐在一起,碰头了一个重要的决策和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