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繁花落尽燕归梁-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徘看着并未抬眼,却是开了口道:“若是倦了便先去歇息吧。”

    若非今日长公主忽然到访让他花了不少时间应付,此时早应事毕了。

    她轻声道:“无妨。”

    然后便又是一段长时间的静默。

    他写折。

    她磨墨。

    直至他再度开口,道:“过几日赏莲,还是你与我同去吧。”

    她仍旧慢慢地磨着墨:“是,公子。”

    尽管携了倦意,她当夜却依旧辗转着难以入眠。

    月华隐隐。花影重重侵帘动。

    莲徘的用意,其实她心里是知晓的。

    当年莲家老爷选十个女童时,因了他的用意,他本就拣了美人胚子挑的。

    当初莲徘择了梅三与她换了身份,不过因这十人里,梅三的长相最为平常。只是如今依旧显得出挑了些。

    想他不过捎了汉秋去了一回宫宴,便被那刘大人瞧上了眼。

    如是他并不愿携她同赏莲。

    她对赏莲也并非如何在意,只是,晏家被灭门至今已有半年。

    她睁开眼。如黑玉石般的眼瞳之中,隐隐有血色翻卷。

    ……她身体里流淌着的每一滴晏家的血,都已经难以抑制地开始叫嚣起来。

    而现下沉曦已经瞧着她侍奉于莲徘身侧了,如若他遣了其它婢女与他同去,势必会令这位楽朝最为尊贵的长公主起他心。

    因而莲徘便许了她同行。

    她现下……必须忍耐。

    她必须等待。

    她慢慢地垂下自己的眼帘。隐下那血色的翻卷。

    而他那含了笑意的眉眼,又缓缓的浮上她的心头。

    她的辗转,为的不是他对长公主流露出的笑意。

    而是……他能肆意对他人显现出的温柔。

    他能轻松地做到——

    不爱她。

    却令她拥有他隐隐地沉沉地迷恋着他的错觉。

    她忽然想到,他面对着她时,偶尔显露出笑意的温柔的眉眼。

    几夜孤衾月波凉。

    是夜便寒。
第十四章:清波引
    第十四章

    此番赏莲,与圣上同去的臣子并不多。不过是五六位近臣重官,而且携带的家眷、丫鬟、小厮等也都是从简了带的,人员数量减了再减。莲徘这样无家眷的官员,尽管位高为一品,也只携了梅三一个丫鬟。

    此次出游的名目,晏徊也是在莲徘过目时瞧过了的。

    统共摸约四十来人。

    这其中除了莲徘,还包括太傅张大人、大理寺少卿秦大人、帝都巡抚杨大人以及……薛沐。

    这几人的情况,她也都略通一二。

    太傅张大人,是宝和帝还是太子时候的老师。这老爷子为人极有气度,一直都是中间派,如今也鲜少插手朝事,对朝中事态呈放任之态。行得端,做得正,也放得下。张太傅之子早逝。倒是张太傅之孙张尘轻,与莲徘暗中关系密切,在莲府她也曾见过本尊一两回。的确气度与他爷爷相像。不过,这位年轻的吏部侍郎近日来告病在家。此次也未能出席。

    大理寺少卿秦大人,与张太傅类似,因同样难言他投身哪个阵营。却也能言与张太傅相反,因着他明着是薛沐的人,暗地里却也与莲徘有往来。不知该用“老谋深算”,还是“老奸巨猾”来形容他更恰当些。他的夫人是监察史李大人的女儿。家中有妾侍两房。只是至今无所出。

    帝都巡抚杨大人,此人的阵营也依旧是模糊难辨。他的为人也倒是没他的家事有说头——他是凭着科举成绩入朝为官的,同样平民出身的发妻早逝,倒也为他留下了一儿一女。家里妾侍有十三房,儿女甚多。

    至于薛沐……他的夫人是徐太保的独女。家中有6位侍妾。不过说来倒是也怪,薛府至今只有千金而没有少爷。府中有5位小姐,其中夫人所出的有2位。

    出行当日,微云和风弄轻阴。薄雨若有还无。

    正宜出游。

    临行前,莲徘又照着那日的朱砂印记,在晏徊的侧脸上用特殊的朱色染料抹了印子。

    他拿巾帕沾了朱色染料在她的脸颊上轻柔地细细抹开。

    隔着巾帕,她也能感触到来自他指尖的淡淡的温度。

    她微微垂着眼帘。

    眼睫轻颤。

    直至他搁下帕子,淡淡地道:“好了。”复又叮嘱道:“尽管这染料沾了水不易落,仍需仔细些。”

    她依旧敛着眉眼:“是,公子。”

    莲府的马车到了南湖湖畔之时,张太傅、秦少卿、杨巡抚都已经到了。

    梅三低眉顺眼地跟在莲徘身后,听他与三位大人寒暄。

    不多时,薛府的马车也到了。

    罗锦幕帘,红木车架。轿角悬挂的玉玦脆声作响。

    掀起锦帘,四轮马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接着是两个与她年岁相仿的少女。

    那中年男人个子并不高,微微有些发福。眉毛很浓,嘴唇也有些厚。眼睛不大但是目光显得锋利。面上显出些许的桀骜的意思来。

    她不过望了一眼,便垂下了眼帘,敛下了黛眉。只是指尖依旧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栗。

    这便是薛沐。

    目无王法,一手遮天的薛沐。

    晏家灭门一案,他脱不了干系。又或者可以说是,十有**为他所为。

    她爹当年在世的时候,但凡战事告捷回了帝都,便总会看不过去当今圣上的作为,忍不住上言劝勉宝和帝。宝和帝面上只是不耐,却也并未发作,只因他再昏庸也明白晏家为当朝重要的望族将门,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臣,何况晏韩两家还有婚姻联系。这两大将门,是全朝武将的领军人物,他无正当的理由,还尚动不得。她爹也可说是坏过薛沐不少“好事”,也经常被他下绊子。只是那些小事始终未能撼动晏家这巨树。

    但他终于还是以“叛国”这样诛九族的不赦罪名,将晏家连根拔起了。
第十五章:南乡子
    第十五章

    薛沐下了轿便道:“看来今日是薛某来迟了。”

    “哪里哪里,”接口的是秦少卿,“薛大人今日来得恰是时候。”

    接了说话的是杨巡抚:“与薛大人同来的这两位……想必是令府千金吧。瞧着这容貌国色天香的,气质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可比拟的。”

    虽然说着“杨大人谬赞了”,可这几句话还是让薛沐脸上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笑意,对了那两位的确也是风姿绰约、体态柔美的少女道:“还不快给几位大人请安?”

    先开口的是一位穿了绛紫色长裙的少女:“薛绮见过各位大人。”

    一张鹅蛋脸,柳眉淡淡,肌若凝雪。她看起来年长一些,也温雅安静一些。

    然后便是另一位穿了鹅黄色衣衫的少女:“薛采见过各位大人。”

    听见这声音的那一瞬间,晏徊几乎是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难抑地抬起脸来。

    脸略圆,翆眉稍浓,一双水润的大眼睛含情似嗔。同样肤白,不过却透出些许又不太似病态的苍白。

    分明便是另一个人。

    可是这脆生生的嗓音……

    又分明是燕语的。

    在薛沐与几位大臣的交谈以及晏徊的出神中,宝和帝终于携长公主沉曦一同到席了。

    晏徊还是晏府小姐的时候曾经在宴席上远远的见过他几回。不过若今日这般近,倒是头一回。

    宝和帝的长相……尚不及薛沐来得特别,没有浓眉也没有厚唇,十分平庸。也是略发福的体型,不过看着有些浮虚,眼下的黛青显出似乎是纵欲过度的样子来。

    参拜完宝和帝和长公主后,一行人便上了画舫。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细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凭栏遥望,水远烟微,一点白鹭飞。

    画舫不知不觉之中靠近那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翆色。

    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

    湖色风光宛若画屏中。

    饶是宝和帝也起了雅兴,要当场作画。

    跟来的小太监急忙为这位突然风雅了一把的皇帝备上笔墨纸砚。

    在这当口,薛沐在皇帝身侧道:“陛下,微臣在这画舫里备了些糕点,不如现下让他们备着,一会儿作完画了正可食用。”

    宝和帝赞许地点了点头:“嗯,果然还是薛爱卿你考虑的周到。”

    薛沐随即便遣了薛府的一个丫鬟去办这事儿。

    莲徘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言了一句:“梅三,过去帮村着些。”

    晏徊受了命便同那个名唤锦杏的丫鬟一同入了舱。

    平日里少与人搭话的晏徊却在入舱后便说了话:“今日出游的这两位小姐,想必是府上嫡出的那两位吧?”

    那丫鬟倒也是个善谈的主,听着晏徊主动与她搭话,也毫无顾忌地笑了道:“这你可猜错了。那位绛紫色服饰的是我们薛府大小姐,她倒的确是嫡出的。但那鹅黄色衣着的是我们薛府的三小姐,她可不是嫡出的。”

    “我还当如此重大的出游,薛大人必定会携嫡出的女儿同行。”

    “那三小姐尽管是庶出,但却近段时间来极得老爷宠爱。不过想来是她大病初愈的缘故,老爷这才多疼了她些。”
第十六章:荷叶杯
    第十六章

    “大病?”

    “是啊,我家小姐自幼便染了重疾,不多久前才好的。”

    “你家三小姐得的是什么痼疾?”晏徊状似不经意般问着。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种什么传染病。三小姐以前一直都独居于一个十分偏僻的院子,只有一个老妈子照顾。几乎足不出户,我在她病愈之前都从未见着她的面过。你方才也应当瞧见了,这三小姐的脸色如今了还带些苍白,都是日就不见阳光的缘故。而且原先在府上好像还有些忌讳谈这个的……”

    “她大概是什么时候痊愈的?”

    “这个……具体时间我也记不得了,摸约是近半年的事儿吧……哎,别老是你问我啊,我倒是挺想知道莲大人的事儿的……”

    两人回来时,正逢宝和帝画毕意欲题字之时,宝和帝搁下了手中的墨笔征求在座诸位高官大臣之意。

    画中,荷叶田田青照水。

    ……其实,在她眼中昏庸无道的宝和帝,也并非一无是处。

    只是,或许他只是不该生于帝王家罢了。

    秦少卿先开了口欲抢个彩头:“依臣之见,不如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宝和帝皱了眉:“此诗固然是好诗,可是放入朕这画中,似是不太妥。”

    然后是杨巡抚道:“陛下觉着‘酒盏旋将荷叶当,时时盏里生红浪。’如何?”

    宝和帝沉吟了一下,依旧是蹙着眉。

    一时无人言语。

    倒是长公主忽然道:“本宫听闻莲大人对诗词颇有研究,不知莲大人现下可有想法?”

    闻言宝和帝也转向了莲徘:“对啊,一直听说莲爱卿颇具才气,不如也说一句来给朕听听。”

    莲徘便也不推辞了,淡淡地回了道:“依微臣愚见,不如题……”他微顿,“……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宝和帝停顿了下,点了头:“果然还是莲爱卿最得朕心啊。”

    此番论诗词下来,晏徊总隐隐觉着这其中有着她未能理解的深意。

    此次出游直至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方才结束。

    脉脉荷花,红脸对夕阳。

    “莲大人,且留步。”长公主却在莲徘告退时忽然出声唤住了他。

    “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昨日本宫在玉春堂用膳,恰巧听闻莲大人喜好莲子糕,就也尝了尝。只是这玉春堂的莲子糕虽可口,却也甜软中还带些苦味。本宫回了府便命府中人换了个方子,其中滋味倒是尝来倒是似胜玉春堂。”长公主的话终于落在了点子上,“莲大人近日可有闲暇来公主府上与本宫同品?”

    莲徘脸上依旧是笑意盈盈:“此乃微臣之荣幸。何况长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