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调地,办食堂也进行过多次制止,刘富贵根本不听,张启贤只好放弃,后来攘成大祸。。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二 章 4,疑 惑(1)
大集体凭工分吃饭,为了供两个弟弟上学,张亲善上完小学四年级就回到生产队放牛。每天回来他还带一捆草储备到那里,下雨天吃。张亲善喜欢读书,他的成绩一直是班上一、二名,家里缺劳力,张启贤就把大儿叫了回来。放牛公分不高,张启贤想,多几分是几分,总比没有强。张亲善离开了学校,还是保持了一股好学上进的精神。他把别人读完的旧课本拿回家自学,经常找些旧报纸,旧刊物了解国家形势。随着年龄的长大,生活经验的增多,慢慢的他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点。
张启贤每天跟社员们上工、下工,时间一长,产生了许多问题。张启贤想,村民们起早贪黑,整天在地里忙碌,生活水平看不到任何提高。遇到灾年,还吃返销粮,劳力弱少的家庭还饿饭。来到坡上,大伙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讲述些小段子开一些男女之间的玩笑,充满着集体欢乐气氛,有一股大生产的气派,但就是劳动成果提不高。解放十几年了,大家还是过去的窑洞、石墙房,茅草棚,居住条件毫无改善。大多数村民冬暖一条裤,粗布衣补丁加补丁。出门三大件,斗棚,索衣,草鞋,保持着原始生活模式。千篇一律,说入社、都入社,说办食堂都办食堂。今天这、明天那,跟着上面走,不从实际出发,不因地制宜。张启贤特别担心的是以后各家各户娃子增多,土地面积相对减少,人均产值逐步的下降。村民以后的生活水平退回到不如解放前。
一天晚上,张启贤久久不能入睡,他反复的思索着这些问题越想脑子越乱,便从床上爬了起来。他穿上衣服往门外走,黄自珍惊醒后问:“半夜三更的,月亮还在半空中,这么早你爬起来干啥?”张启贤说:“我睡不着,去外面走走。”黄自珍没多说什么,扭头睡去。张启贤趁着月光来到房屋东头,望着厚厚的黄土,用脚量了量地形,他想在这里挖两口窑圈喂养牲畜。思索了一阵后,张启贤走进屋,拿了一把锄头和铁铲就开挖起来。月亮落土时,他已经除了一大堆土了。天蒙蒙亮,张亲善出来撤尿,看父亲正在除土,他感到很奇怪,便问:“爸,你这是干啥?”张启贤回答说:“我打算在这里修两个圈,发展家畜。”张亲善说:“爸,你该不是犯糊涂吧,现在是大集体、合作社,不允许搞个人经济。”张启贤把铁铲处在地上叹了一口气,说:“大集体,大集体,这样也不许搞,那样也不准做,大家捆在一起饿死。”
张亲善知道父亲自从土地入社对集体经济作法上心里有些意见,便走上前去来到父亲的跟前。把他手中的扬铲接过来放在地上,让父亲坐在扬铲把上,自己也在锄头把上坐了下来,说:“我在上学时,听老师讲社会主义制度好,社会主义让千万劳苦大众得解放,走上康庄大道,为啥现在我们越搞越穷。我想你们为建设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流血奋战,前仆后继,这没错。错就错在建设社会主义方法上。”
张启贤听儿子说这话心里一震,他第一次听说建设方法错误,而且说的还很明确,并出自自家的孩子,他感到张亲善是一个有头脑的娃。张启贤知道现在谈论建设方法,大了点、远了点,弄不好还要背上反对社会主义的罪名。他想了一下,婉转的问:“儿子,你说爸犯糊涂,养鸡喂猪,发展富业、丰富生活,有啥过错?”张亲善说:“现在搞集体经济,否定了私人经济,搞社会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作法。政治前提决定了谁违背谁就是犯上,当然就治谁。”
张亲善说完,张启贤又叹了一口气说:“儿子,你读的是新社会的书,说的在理。好好学习,我相信总有一天,你比父亲强,能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生活。”
第 二 章 4,疑 惑(2)
天快亮了,黄自珍起来烧洗脸水,发现父子俩在外面说话便走了过来问:“你们父子俩拿工具挖啥,没事洗煤碳去。”黄自珍已猜出他们准备干啥。张亲善说:“爸爸一个人在这里打窑洞修圈。”黄自珍说:“你不想活了是不是,小心别人抓你资产阶级典型。大家穷都要穷到大集体去,你以前带领乡亲埋头苦干,别人把你的官帽揭了。现在你无帽子,别人就要抓人的。”黄自珍边说边把农具收了起来放回了屋里。
张伯雄睡在床上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便问道:“你们在外面说啥?”张启贤立刻起身,来到父亲床前说:“我想在东头打两个窑圈。”张伯雄说:“现在政府不让搞私人的事,就不要搞。等哪一天政府忽然想通了,准搞的时候再搞。”张亲善把话接过来说:“爷爷说的对,我也是这样想的,政府准搞的时候,我还不搞私人的事,我要让全村人富起来。”张伯雄也接过孙儿话说:“亲善有志气说的对,有远见,能看准时候,以后大有用处,当父亲的应向儿子学习。”张启贤又叹了一口气。
一天晚上,张启贤还是睡不着觉,他思索着地越种越穷,能否另开条道。他想来想去,想把过去的铁器加工厂恢复起来,再逐渐扩大办成一个农机厂,但现在他不敢说出这话。说出来,现在的村干部,公社书记肯定反对,他考虑先试着为村民免费修理农具。张启贤想到这里便起床来到大儿屋里叫醒了熟睡的张亲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张亲善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第二天,父子俩就开始搭棚棚起炉灶,从保管室里搬出了旧风霜。这几年,大集体没人管,村民的农具越用越小,是该修修了。村长刘富贵支持他们的行动,只要为村民修农具,都算他们出勤,拿满分。父子俩把火生了起来,二人轮流抡大锤、撑钳子、拉风箱,他们的农具修的远近闻名,许多外村的村民也要求到张启贤这里来翻新农具。这时张启贤去问刘富贵能否对外村村民适当收费,刘富贵默许。一年半后,张启贤利用给外村加工农具的钱,买了虎钳,钻床,修建了窑洞车间。正准备大干一场时,公社干部下来视察说:“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勒令停办。张启贤心目中的农机厂又下马,父子俩又回到大集体劳动。
张伯雄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天晚上他起来解手滑倒在地。与爷爷睡在一个炕上的张亲军、张亲民发现后,赶紧叫来父亲和哥哥,把张伯雄抬到了炕上。张伯雄脸发白,嘴发乌,说不出话来。张启贤赶紧进城叫来了马老中医,马老中医拿了拿脉说:“三两天工夫,准备后事吧。”随即他开了两副中药。第三天晚上,张伯雄在熟睡中走了,全家人都在跟前。村里人都很敬佩老村长的一生,大家都来帮助,热热闹闹的把老村长送上了坡。
不久,公社组织在西岭河上游修建一个电钻,张启贤想,这是人民公社办得一件人事,他主动的报了名,并在西岭村组织了一支民兵突击队,自带玉米、红薯、土豆上了大堰。
*开始了,劳工们闹起了派性,电站刚刚开头就停了工,张启贤带领大家回到了西岭村。*在城里由文斗到武斗,由最开始抓当权派、走资派、反革命,到后来刀对刀,枪对枪,真枪实刀的干。就像战争年代一样,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好端端的人,被派别斗争无辜的杀害。张启贤经常去县城看热闹,遇有不平就上前制止,搬进城里的马老中医就受到张启贤的保护。武斗结束两年了,每当人们回想当时的情景还心惊胆战。
第 三 章 1,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1)
王信拿着铜旱烟袋坐在房间的椅子上一动不动,赵莉知道他是在想未见过面的救命恩人,王信回来后把他住院得救的事给赵莉讲过多次。赵莉给他端了一杯水放在了桌上,说:“你现在已安定下来了,可给陕北去封信,请求组织帮助寻找。”王信说:“我也是这样想的。”随即,他拿出笔给延安地委去了一封信,信上写清了他所知道的陕北人一些情况。信发出后没有回音。
王信在宣传部头半年比较闲,别人不知道他的文化功底,他一早上班打扫房间过道,收拾桌面,再就是别人需要帮助的喊叫他一声。其它时间,他就坐在那里看书学习做笔记,宣传部其他人忙得不亦乐乎。有段时间,工作人员分头下去抓整风,王信留守。有一天,上面催要整风运动第四阶段的工作安排,几个笔杆子都下乡了,部长没办法只好把任务交给了王信,王信很快写了出来送给部长。部长一看文字流畅,安排合理,重点突出,几乎没作什么改动,就油印下发。以后,凡是有重要的稿件,部长就亲手交给王信完成。慢慢的,王信在宣传部的威信,大幅度上升。
枪打出头鸟。一天,王信写了一个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下发后,一个老笔杆子找到部长说:“王信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抄的,没有独立见解,没有具体的东西。”他把*中央批准下发的宣传提纲对照着让部长看,部长知道怎么回事,王信写之前给他商量过,两人都认为*中央的学习宣传提纲,对一些具体政策讲的深,讲的透,最好不要发挥,把中央的精神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的传达给群众。部长意识到这是老同志对新人的妒忌,他左右逢源说:“王信年轻,写东西还缺乏思考,你要多帮助他,以后这类稿件还是交由你完成。”老笔杆子才高兴的离去。不久,王信被推荐去山里头当公社书记。赵莉已怀上了孩子,她和婆子妈一起新开了一个缝纫店,支持王信出去闯一闯,要他不要操心家里的事。
王信坐了五个小时的船,还要走八十多里路,他边走边问来到了他们公社地界范围内。这时,他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要去坐坐,问问他们的生活如何,看看家里还有没有存粮。遇到地里干活的农民,他都要上前去拉话,了解农作物生长、施肥和来年的种子情况。有时,他还帮助干一阵子活,让心与乡亲贴的更近些。遇到有生产队长、村主任,他就打听队里或村上的全部情况,并边问边作记录。问完后,他还深入村民中核对,看干部们介绍的情况是否属实。
头一天,王信走了去公社的三分之一路程,晚上住在一个村主任家。第二天临走时,他付给了吃饭钱,村主任不要,他硬塞进村主任衣兜里说:“干部到群众家吃饭都应付钱。特别是村组干部,为村民操劳,自己没有特权,我们常下来白吃你们的,没多久你们就要变成穷光蛋,那时你们饿着肚子,怎么给村民办事?”
王信上路不久,遇到一个妇女背着一个小孩,妇女显得疲惫不堪,小孩饿得哇哇直叫。王信站住脚问:“大嫂你是哪里人、上哪儿去?”妇女无力地回答道:“我是辽河公社大石坡村三队的,去年遭了大灾,沟边的土地被洪水冲毁,山体滑坡,队上十多户土墙房面临倒塌,不敢住人,大多数村民出去要饭逃荒。今年又是天旱,颗粒无收。村上的干部还不断催我们交公粮,我们吃的都没有拿啥去交?!只有去要饭,我已在路上走了一天一夜。”王信见母子俩很是可怜,便拿出了四块赵莉给他烙的在路上吃的饼子,递给了她。妇女急忙放下孩子,把饼子折成了碎块装在要饭的碗里。王信知道这是喂孩子,他把水壶的水倒在了饼子上,妇女用木匙一口一口的喂给小孩吃,小孩吃饱后没哭了,她把剩下的饼子收了起来。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们:
今天一早来发表我的小说,是为了节约时间,因为今天我有许多事要做。在这里一件不该告诉大家的事,还是说出来的好,我父亲昨晚12点16分去世了,他年轻时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公社书记,那时的干部都一样,为了群众献出棉袄和食物,而自己受冻挨饿。正好这章节的内容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那个时期的生活,我顺便传上来供大家欣赏。加这段题外话,既是对过去那个时代人的怀念尊重,又是对父亲的一种哀悼。谢谢大家能够理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 三 章 1,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2)
王信睁大眼睛问:“你为什么不吃?”妇女给他指了指孩子,王信明白了,妇女是把饼子留给娃。这时,王信又把剩下的三块给了她,妇女推让说:“我不要了,留着你自己吃,你还要赶路。”王信摇着头说:“大人不吃东西,哪有力气背小孩。没了大人,小孩怎么办。”王信又把饼子塞到她手里,并给她倒了一碗水,说:“我帮你抱着娃,看你把饼子吃完。”说完,王信把小孩接了过来。妇女没办法,只有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