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24 页 共 81 页
她,而且两人分手后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这都给女主角的身心造成
严重伤害。
问题 :
(1)1999 年底, 女主角在日记上写道 :“我在加拿大感到非常孤独和
寞,我现在非常想念家乡和亲人。我在日本从来没有为生存担忧过。
· 为何当时不返日本 ?
了
寂
”
答案 :尽管在加拿大那么辛苦,那么想念家乡,但仍然不愿
的怀抱里。一个这样的人,必然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处理。
· 为何如此需要有男友 ?为何要有孩子 ?
回到父母
答案 :她需要一个男人去给她安全感,以为孩子能巩固与男友的关系
结果是孩子不能做到这点,而只成为她无力照顾的负担。很多的婚姻里
有同样的情况出现,孩子成为一件无效的工具、一个不想要的负担。这
的孩子将来长大后会有很多心理问题。
(2) 她又写道 :“ 我带孩子已经快一年了,但我现在仍然无法成为一
好母亲。
·u35201X做母亲而又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母亲,却仍然做下去而
生一个孩子,何解 ?
。
都
样
个
且再多
答案 :她本来只想制造一件工具去巩固与男友的关系,并不
在另一方面,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她认为母亲没有给她足够的照顾,结果
她同时被渴求成功和渴求失败的两种力量推动。
· 孩子的父亲不愿承担这个责任,他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想做母亲 。
是
?
答案 :他只准备做男朋友,扮演一个短期的角色。所以,孩子的出现
其实是加快了他俩关系的结束。他是不准备建立家庭的人。
(3)她在男友家里一住就是十天,告诉男友她雇了一个保姆在照看孩
子们。
·u22905X当然知道这是个谎话站不住脚,而且会有严重后果,她说
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
答案 :她完全处在一种自我催眠的状态,只看到、听到她想看和听的
这话 时
东西。当一个人受到的压力太大而找不到解决办法时,
潜意识往往会启 动
这样的保护机制。如果事情发展下去,她可能会感到自己完全与现实脱
了。三次审讯中她所表现的,说明她的内心正处于这样的状态。
· 她的家庭或成长过程有什么问题 ?
答案 :肯定有,但是因为报道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尚不清楚。
个案讨论 3: 丈夫绝情
离
2002 年 9 月 12 日内地的《华复时报》有一篇
“ 新闻大稿 ”,报
道一位 28 岁的少妇因为与丈夫婚姻破裂而跳楼自杀。 一个女人这
放弃自己的生命,令我们叹息。我没有时她不敬的意思,我只希望借用
的个案,让更多人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中,尚有一些更正确有效的思维和
为模式可为我们所采用。
样轻易 地
她
行
女主角在 1997 年与丈夫结婚, 200 年发现丈夫有了情人,同年
8 月
丈夫向法庭申请离婚。不久她遗下幼女和一盘自己拍摄的
VCD 跳楼自杀 。
这篇文章有点煽情,一面倒地把女主角塑造成为受害者,丈夫是加害者。
也许传统的道德观念需要媒体采取这样的立场,但是这并没有给市民带
好的效果 :有着类似情况的人,也是饱受情绪困扰,读到这样的报道,只
来
会
第 25 页 共 81 页
使他们更难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而更坚信是伴侣的不对,更加深了自
的无力感。可以说,这一立场会促使更多有同样遭遇的人走向自杀。
如果我们以客观的立场细看文章,就可从字里行间看出真正
在。男方纵有责任,亦不是主要的责任,负最大责任的是女主角本人。
己
的问题 所
想
真正看出问题所在,我们必须抛弃一个错误的信念
— 结了婚的两人无论 怎
样都不应分手。法律给人充分的权利去结束一段不成功的婚姻
是因为,感情关系是两人的事,只有一个人在,如何
;离婚。就
“探戈 ”?
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 VCD 里面,女主角 )深情地对抱在怀里的女儿
说:‘我是妈妈,知道吗 ?妈妈准备离开你了,只是想留个样子给你,让
知道妈为什么离开你 ……’ 说到这里,她的眼泪就开始止不住地往下
流。 ” 另一段这样写 :“ 她开始把对生活的绝望和对丈夫的控诉留在
上:‘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我和他结婚五年我都在家里,没有出过门
你看这个家里这么干净,都是我天天在家做家务。我在家里被他打,在
xx( 丈夫的工作地点 )被他打 ……”’
你
VCD
,
问题 :如何解释她选择为不爱她的丈夫而死,却不能为她口
口声声说
爱的女儿而活 ?她真的爱她的女儿吗 ?不!对她来说,女儿只不过是一件工
具 :开始时是用来维持两人爱情,后来是用作证明丈夫不好。女主角最终
的人生身份是 “ 失败的妻子 ” ,她本来可以有的身份是
“伟大的母亲 ” 。
证明就是在 VCD 里:妈准备离开你了,只是想留个样子给你,让你知道你
妈妈为什么离开你。 ”VCD 的内容显示,她的行为都不是为了孩子好,而
只是硬把孩子拉进父母之间的矛盾,企图要孩子站在母亲的一边指控父
亲。
所有的婚姻冲突中,双方都有责任,个案中的丈夫亦有他的
是文章的报道不尽中肯,我们不能客观地了解丈夫那边的问题。文章说
主角被丈夫打,无论怎样,打人总是不对。但是,当两人的感情关系已
发展到这个地步,为何不分手 ?为何 不能分手 ?
两个人因情投意合而生活在一起,当情不投意不合时自应分
很自然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事。但女主角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她以为爱
不是, 只
女
经
开,这是
一
个人 (或者对方也曾经说过爱她 )便有了要求对方这样对待她的权利。这
杀伤力极大的错误信念,使她走上不归路。
她曾经多次尝试服安眠药自杀而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丈夫从来都不
医院探望她 。丈夫这样的行为,已经给她清楚的讯息 :这份感情关系已经
完结了。只是她坚持那个错误信念,不让自己看到这个讯息而已。
个
去
明显地,他们两人对 “妻子该怎样 ”有不同的看法。她以为 “ 天天 做
家务,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就是好的妻子,而丈夫也许并没有这样
认
为。很多婚姻中的冲突就是双方对彼此的角色有不同的定义,而从来没
好好地了解对方的看法,谋求一致的、实际可行的定义。一个很努力做
有
家
务的妻子,如果丈夫对她说
:“ 那些事情,只是一个佣人的工作
” ,那个
妻子听了 会感到受了很大的伤害,因为那是对她的信念价值观的冲击。
是,如果她痛哭后好好地想清楚,也许她会愿意找机会和丈夫坐下谈谈,
彼此交流 “ 妻子该怎样 ” 的看法,也许这段婚姻还会有转机。
当一对男女新婚时,对方总有足够的吸引力。婚后,这些吸
少消失,矛盾逐渐呈现,再加上相处中难以相互适应的各种行为习惯,
姻关系便产生危机。加上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尽量不讨论不愉快的事,只
维持表面的和谐,因此,婚姻破裂几乎是唯一的结果。
可
引慢慢 减
婚
求
女主角的性格是这个悲剧的最大原因。她坚持自已是受害
何代价去证明这点,而在证明的过程中做出很多事去使自己受更多的伤
者,不惜 任
第 26 页 共 81 页
害,同时亦使自己心爱的人蒙受伤害。文章里便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 文章说 :“为了弄清楚丈夫的情人是谁,她想从丈夫
:
手机话费清 单
中找到蛛丝马迹。可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身份证号码,她与丈夫发生了争
在争执中,丈夫在大街上一巴掌将她打得嘴里出血,之后,被激怒的丈
又对她一路追打,把她的背打得乌黑。 ”
执。
夫
·u38382X题 :她凭什么认为有权利这样对丈夫呢
?丈夫的情人并不是问题 的
症结,在两人的关系变坏后,丈夫才会找另一个女人。知道那个女人是
谁,
又能够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
?文章说她在 VCD 展呈示丈夫的手机话费清单
,
把丈夫与情人通话记录写了出来。这样做,唯一的动机就是证明丈夫不
自己是受害者 !
(2) 文章说 :“有一次女儿高烧、拉肚子,她打电话给丈夫让他赶快
好,
回
来带女儿上医院。可是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丈夫连
家也不回就出去应酬。
晚上 9 点过后,她才将丈夫找到,并将病重的女儿送到医院。当医生看
她的女儿时,生气地对她说 :‘ 怎么送来得这么晚,已经中度缺水了
到
!”’
·u38382X题 :为什么她不送女儿去医院,而必须找到丈夫才送
明丈夫没有心肝,但这个证明需要以女儿的生命安危为代价
从这个个案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对爱情和婚姻的信念和价值
?也许是要 证
!
观有问
题,同时坚持不愿改变时,所造成的痛苦不单只是这个人的,所有有关
人都会深度痛苦。我对那个丈夫没有什么同情,但是平心静气想一想,
你是他,有这样的一个妻子,也许真的只有离婚才能走出这段失败的感
关系,我只可以提出一个预防性建议 :确保不要找一个文章中女主角这样
的
若
情
的对象结婚。这位女 士,拥有婚姻对象三大致命缺点
(详见本书第三部分 )
的全部 :“ 不肯改变 ”、 “托付心态 ” 以及 “ 不愿分享内心的感受 ”。
故事中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个女儿。父母分手对孩子已经有伤
父母之间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件,孩子的内心无法明白和接受,必会造
害了,而
成
心理障碍。至于那盘 VCD ,一定不要给女儿看。家庭破碎和母亲去世,已
经给她很大的创伤,让她把发生了的事放在背后,往前走向自己未来人
的路,还有一分的机会。让她看母亲的 VCD 是把她强留在过去和创伤里,
使她更无法发挥 人生的力量了,母亲对父亲的指控,女儿是无法接受,
时又无法不接受的,她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她不但会在人生里充满无
感,婚姻生活亦会出现很多困难。
生
同
力
第 27 页 共 81 页
第二部分:必须的成长
人需要成长
生活在远古的人类,需要担心生命之安危、食物之获捕,虽
在慌恐之中,但要照顾的事情和因而所需要的能力,与今天相比,其实
少。今天的人类,没有远古人的那些担心,却有千百件事出现在每天的
活中,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决定。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是高素质的生活,
同时带来取舍时的迷惑、仿徨、痛苦、挣扎,这其中更包括因为每个人
物质生活变得复杂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相比之下,远古人只需学到
获和逃生的技能,便能成长、独立和建立自己的家庭。而现代的人,往
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却仍在孩童阶段,没有真正地成长成熟。
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也需要结婚生子。这些人做了父母,难以
成熟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便更难有充分的成长。
然时刻 处
很
生
的
捕
往
用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
:成 长了的人
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
;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
的照 顾。就像森林
里的土著民族一样,孩子从玩耍中学习生存的
技能, 有危险时便躲在成 人
的身后获得庇护,得到父母的照顾。
当孩子成长后,他就需要狩猎和保
护
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今天的 社会,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当一家人在山里
路时,通常情况下 小孩子会坐下哭泣,而成人则会思考如何脱离困境
然心中慌恐,但仍能安慰孩子。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
任和能力 :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
一个人的成长,当然不是转眼间的变化,不能凭父母对孩子说
迷
—虽
责
“今天
是你的十八岁生日,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
”便成长。成长是一个过 程,
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
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
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
的
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 足够的成长过程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不能
付社会中种种挑战。
岳丈对未来女婿说 :“ 我的女儿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