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在家
《校内的,校外的》
第一章 。离家
1。凌晨 在家
窗外,月明入昼。
这是一间半明半暗的屋子。屋子中央的炉火已经熄灭了,早春的寒气正一点一点地从门缝中悄悄地袭进屋里。借助从窗口映入得月光,屋里的一切依稀可辨:东面是一张床,有两个米柜和四条长凳沿南面的墙壁放置着,西面则是两道门,一道通往旁边的堂屋,一道通往屋外。
忽然,从屋子东面的木床上响起一阵“嘎吱”声,接着,只听见“咔嚓”一声,屋里的灯亮了。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从泛黄的、打着补丁的蚊帐中探出头来。
“林儿,你醒了吗?”屋里的鼾声停止了,继而从里面的屋子里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充满慈爱与怜悯的声音。那是青年的母亲。
“哎,我看看几点了。”青年一面回答母亲,一面从枕旁拿出一块手表来。那是一块十分普通的表。表的镜面灰蒙蒙的,与光亮的其他部件显得极不相衬。那是三年前才换上去的,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几点了?”母亲又问。
“四点了。”青年答道,神情中显得有些忧郁与不安。
“那你继续睡吧,天亮了,我再叫醒你。”母亲又对他说。
青年没说话,只是关了灯,又睡下了。
这青年叫孟林,去年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省内D市的一所国家级的中专院校。新年伊始,学校有将开课了,明天便是他返校报到的日子。由于路途遥远,为了能乘上早晨从镇上发往县城的第一趟班车。昨晚天刚黑,他就早早地睡下了,刚才是他一觉醒来。
孟林试图再睡两个小时,可是这时他竟全无一丁点儿睡意。他辗转着。“一,二,三,四······”他试着用数数的方式来促使自己入睡。但他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既然不能入睡,那我为何还要勉强自己呢?我又何不利用此机会对自己的过去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呢?”他想着,闭上眼,往事如潮般涌上脑际。
2 往事一
他祖上曾是佃户。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小学毕业就赶上文化大革命,于是参加了红卫兵。而母亲则比父亲小两岁,外婆度荒时去世,后来外公又续弦。但续弦的外婆为母亲添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之后,也去世了。又由于外公常年在外工作,年长的母亲就不得不承担起照看三个弟弟妹妹的责任。和那时大部分的农村妇女一样,母亲并不曾上过一天学,念过一天书,这是母亲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孟林父母结婚时已是八十年代初,在婚后第二年便有了孟林。
可以说,孟林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与病魔作斗争得历史。
据母亲讲,孟林周岁时小腹上曾生了一个疮。起初,还只是一个小红点时,父母都以为那是被蚊虫咬伤的,就没太在意。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细心的母亲发现孟林变得面黄肌瘦,这才感到大事不妙,于是连忙背着孟林四处求医问药。可是虽然打了不少针,吃了不少药,但孟林的病情依然没有丝毫的好转。望着面黄肌瘦的孟林,父母都心急如燎。这样到了严冬,一天下午,在父母焦急而又绝望地背着孟林返家的途中,他们遇见了临村一位老医生的儿子。那名叔叔见父母满面愁容的,就向父母问起其中的缘由。走投无路的父母便把孟林患病的事告诉了他。那名叔叔听完,便掀起孟林的衣襟一看,惊呼道:“那是疮,再不治疗就要化脓了”。
父母听了,这才知道那是疮,都急了,听说那位叔叔的父亲能治好孟林的病,就连忙背着孟林去了那位叔叔家。老医生替孟林开刀,去脓,敷药,花了大约两个小时。天黑了,父母又背着孟林顶着漫天的大雪返回家。就这样,没过多久,孟林的病就痊愈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孟林三四岁时,又患了一种皮肤病。那是一种由夏天天气温热变化引起的皮肤病。每次发病时,孟林便会感到全身痒痒的,同时心里也烦躁不安。于是父亲又背着他四处求医。一年、两年、三年······,随着孟林年龄的增长,孟林也在父亲的背上渐渐长大了,后来父亲背不动,这才让他自个儿走路。如此又过两年,孟林上初中二年级了。那年夏天,在邻村一位姓周的医生的全心医治下,这才将病魔彻底驱除。
3往事二
在孟林的记忆里,他的童年痛并快乐着。
贪玩是每一个小孩的天性,孟林也是如此。在孟林童年时,村里常常放映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孟林及邻里的孩子们看了电影之后,就用树枝当做“枪”,在左邻右舍的房前屋后玩起了打仗的游戏。除此之外,有时,他们还会将木板削成宝剑或大刀的样子拿在手中挥舞。由于父母的童年都是在饥荒和动乱中度过的,因此对他们的贪玩并未加以约束。
除了玩,孟林还喜欢养花――粉红的剑兰,紫色的鸢尾等;还喜欢看小人书,喜欢听爷爷讲故事等。那时,爷爷每有空,便给他讲古代的一些民间故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董永与七仙女“指槐为媒”、牛郎织女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故事等。每一个故事都让孟林为之如痴如醉,并对课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往事之三
孟林是七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
其实在他六岁那年,父亲就背着他去学校报名。校领导见他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就拒绝收下他。这样他又在家里呆了一年。
上小学时,教室很窄小。全班五十名学生挤在一间二十余平方的教室里。教室是土木结构。房顶盖着青瓦,地上则坑坑洼洼的。每到课间,教室里便尘土飞扬。于是大伙不得不捂住鼻子上课。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真是太顽皮了。破烂的玻璃窗几乎成了男生们进出教室的另一到门。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小学二年级时,发生了一件至今仍令他难以忘怀的事。那是一天早上,他在上学的路上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时,恰巧被路过的一位婆婆看见了。于是婆婆就告诉母亲。母亲就立刻到学校找到那位学长的班主任。后来因为这件事,那名学长就被班主任老师罚站在讲台前听课。孟林见了,十分愧疚。由于担心其他同学因此而疏远他。以后即使有同学欺负他,他也没有告诉老师和母亲。然而越是如此,那些同学越是得寸进尺。后来班上一名年长的同学看不过,就主动替他打抱不平,再后来,便没有人敢欺负他了。
从小学到初中,孟林的学习成绩都是平平淡淡的,只有在小学三年级时,语文功课曾获得过班上的第一名。为此,第二学期,他还担任了两个星期的学习委员。这是迄今为止他惟一的一次担任班委干部。
由于孟林体质差,母亲便只让他干一些轻松的活,如割草,打柴,放牛等。邻里的婆婆阿姨们无不夸赞孟林是一个听话又懂事的好孩子。
5,往事之四
小学毕业,孟林顺利地升上初中。初中二年级是,他除了摆脱了病魔的纠缠之外,还发生了以件足以使他终身难以忘怀的事——他与同学玩耍时,不小心弄坏了父亲心爱的手表。
和那时大部分的中学一样,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便开设了早晚自习。为了起居方便,孟林便打起了父亲的手表的主意。刚开始,父亲并不同意。孟林只好求助于母亲。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父亲这才恋恋不舍地将手表交给孟林。那时孟林甭提有多高兴了!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中午,课间时。班上同学强又像往常一样主动前来与他玩。起初,孟林怕弄坏表,不肯。但强却纠缠着他不放。孟林无可奈何,只好出手回击,不想强比刚才更来劲了,两个拳头如流星一般轮番地向孟林砸来。孟林一面后退,一面忙不假思索地举起手臂一挡。只听见啪的一声。孟林和强顿时大惊失色。孟林回到座位上,偷偷地掀起衣袖一看,只见手表得表针已经停止了转动,而手表的镜面在强的重重一击之下变得破碎不堪。孟林六神无主的。由于害怕挨打,他就将此事独自隐瞒着。这样直到有一天,被聪明的妹妹察觉了其中的端倪。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父亲因有事外出了。爷爷奶奶、母亲、孟林及妹妹孟萍在家。妹妹孟萍便寻机提起手表一事。孟林先是不答。母亲很生气,便用荆条抽打他。孟林这才不得不说出事情的真相,并拿出那块被强击坏的手表。孟林原以为母亲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会加倍责备他,不想母亲却一反常态,心疼起他来——当母亲掀起孟林的裤管,看见孟林身上一条条的鞭痕时,竟然心疼地哭了。第二天,母亲又把手表损坏的事告诉父亲。父亲也没有责怪孟林,孟林这才知道自己与父母间的隔膜实在太深了——他原以为父亲爱惜手表胜过疼爱自己的儿女;而母亲则完全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平日里,她动辄就对孟林兄妹打和骂,甚至还常和奶奶吵架等。在他心里,母亲既凶恶又霸道,甚至极其蛮不讲理。以此,一方面,他对母亲充满了畏惧,另一方面,他也在心里排斥母亲及母亲娘家的人——外公、舅舅、姨娘等。每一次,舅舅或姨娘来他们家串门时,他就躲得远远的。不明就里的舅舅和姨娘都说他腼腆的像一个女孩子。
孟林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母亲的,但“手表”一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观点。不仅如此,随着后来对母亲更深入的认识,他还看见了母亲脆弱的一面­;——当母亲因为不堪家里的重负及奶奶的虐待而曾打算离家出走,可是最终又因为不忍心抛弃自己的儿女而坚持留下时,他的心里是多么的感激母亲啊!同时又在心里一次次祈求母亲留下。
至于那块表,后来父亲将它拿上街修好之后,又重新交给了孟林。
由于孟林不喜欢体育运动,这样每学期就为家里节省了数十元钱。为此,他还常常受到母亲的夸赞等。
上初中三年级了,孟林依然贪玩。由于对升学不抱有任何希望,他就与班上的数名同学聚在一块儿学街舞等。那时他自小以来度过的最快乐最愉悦的一段时光。
6往事之五 复读(一)
和许多中考、高考落榜生一样,孟林在父母的安排下,走上了复读之路。复读的学校是离家数十里的一所私立中学。该中学创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管理严,升学率高而远近闻名。
由于暑天里要补课,七月三十一日那天,父亲就亲自送孟林去学校报到。孟林背着一个牛仔包,包里只装了毛巾、漱口盅及几件换洗的衣服;而父亲则背着一个背篼,背篼里除了棉絮及被套之外,还有数十斤米。那是父亲特意为孟林准备的假期里补课的伙食。那时正值盛夏,头上烈日炎炎。父子二人一路爬山涉水。孟林虽然只背了一个小包,也感到酷暑难耐的。父亲的情形就更不用说了——一路弓着背,汗流不止。望着父亲身上的汗珠,孟林想到自己已经十五、六岁了,还要如此连累父亲,心里就十分愧疚。
简陋的教室,破旧得宿舍,闷热的天气,近百名学生聚集在一间六、七十平米的教室里上课,其情形可想而知。而在这百名学生中,复读生占了大半。他们中,又复读了一个初三的,也有复读了两个初三的。孟林虽然也是复读生,但是因为他基础差、底子薄,便时常被班上的一名“尖子生”欺负,但孟林丝毫不往心里计较。
正式开校了,由于学校进行改建。初三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上课。白天,大棚里光线明亮,又憋闷;晚上则又感到四周空洞洞的,有时遇见下雨,耳畔便只有滴滴答答的雨声了。
和那些自带伙食读书的同学相比,孟林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假期刚结束,母亲就托舅舅为孟林运去了两袋大米。这样一直到第二年中考前夕,都还剩下数十余斤。
由于大部分同学离学校都较远,因此学校要十二天才放一次假。每次学校放假,孟林就与邻里的几名同学一起结伴回家。又因为他每次回学校都不用带米,因而一路上就比别人多了一分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河里绿藻怡人;秋天,漫山红叶;冬天,雪压南枝。
就这样,一学期过去了。期末考试,孟林的总成绩顺利跃入了班上的前二十名。这使孟林对来年的中考变得信心十足。
7 往事之六 外公去世
春节到了。正月初三那天,舅舅托人给孟林家里捎来口信说孟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