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跑掉了。
棋道过关十七人,是分别上台挑战守擂的书院学生。四个棋局同时进行。然后有竖立的大棋盘把各自的棋路摆布出来,供评判们看。
几位评判依然是看着不行的直接就让下台换人了,一点不浪费时间。毕竟这也和疲劳轰炸一样,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话很容易瞌睡的。和上午一样,最后有些小姑娘是哭着走的,虽然依然有屏风隔着看不到本人,但是总有人知道或者能推测出来,还是觉得丢脸啊。这么一来,贵女书院收生严格的名声倒是打出去了。自然也免不了有人背地里说顾琰装模作样的。但不管如何,这件事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还是占据了极大的话题性的。
散场后,顾琰和三夫人过去一一道谢。
渝王道:“九弟妹,你这书院三个月就要招新一次么?”
“不是的,一年一次。今年是刚开特殊情况。”顾琰听出言下之意了,太密集就别找他了。
汪老拈须道:“十来岁的小姑娘,要求也就只能这样了。倒是秦王妃别出心裁的招考流程挺有意思的。如今老夫也不知道有没有把自己的徒孙女给淘汰掉啊。”
“就是,我也不知道我那两个舅子的闺女有没有被我亲手淘汰。”渝王点头道。
晋王笑道:“九弟妹不用客气,反正也就这一次。”
渝王挑眉,“三哥你怎么知道?”
“省得有人上门要表演给咱们听啊。九弟妹把流程考虑得这么周全,想来下次肯定要换评判的了。”
顾琰笑着点头,“是的,有你们五位肯替我开这个头。后头想来当评判的名士不要太多哦。”这可是一个比肩第一次的五位评判的机会呢。说不得风声放出去都会有人毛遂自荐的。那会儿可不用怕找不到人了。临时才公布,作弊的可能性虽然不能杜绝但至少小些。
洗三宴顾琰去了,反正晋王、渝王在第三天上午结束以后也是转道齐王府。她便也坐着马车一道过去了。说实在的她真没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同。
368 表演
方子墨看着旁边两个兴奋异常的‘小叔叔’和‘小舅舅’不由莞尔一笑。方才李念李想以及顾长乐在场中表演的时候,他俩互相比较、吹嘘,说的话很是逗人。曾经,他也是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呢。
只可惜,十多年前家门的惨祸让他一下子就对如今这个世道这个朝廷异常的失望。曾经,他将希望寄托在琅琊山,可区区一个琅琊山也不可能一直那么安乐。这世上是没有桃花源的。
他今天来是被明晖拉出来散心的。骆家给琅琊山的旧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哪怕是没有入朝堂或是军营的人都在被为难着。对此,有些人也开始渐渐有了微词。就在昨天他还和二当家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二当家说当初大家聚在一起何等快活,如果不是他力主解散了木石村,今天怎么会个个都那么憋屈。还说他为了逞英雄为了救一个女人,把大家伙都拖累了。
明晖知道以后,一早上门把他叫到秦王府看热闹。
“知你者谓你心忧,不知你者谓你何求!其实一开始我也有些纳闷你为什么为了一个周氏就和堂堂骆家对着干。后来琰儿对我说你是想为琅琊山解除最大的隐患我这才明白过来。二当家的是个粗人,而且如今的日子和从前的逍遥自在比,的确是太过悬殊。他想不通,有怨言也是很正常的。”
方子墨听到顾琰一早明白了他的用意不由有些震撼,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心道我果然一直没有看错她。这样的知己,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早知如此,那天在国师私宅应该多和她说说话的。如今要再寻机会单独见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我难道不想一直过那样逍遥自在的日子么?我甚至还想过等山寨壮大到一定程度,干脆割据呢。可是,朝廷根基不弱,前任国师搞出的乱象也都消弭。当时不解散又不肯被招安,那就只有等着大军来围剿了。如果要反抗到底最后的结果已经注定,难道看着大家伙尽皆成为刀下亡魂么?而且还子子孙孙都不得解脱。”他对如今的时代失望,却又看不到新的希望。这就成了一个心病,让他一直难得欢颜。哪怕是有了娇妻,又即将为人父,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寂灭感。
其实皇帝也曾问过明晖能不能劝明晖留下,只是明晖知晓方子墨的心思早就脱离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境界了。他怎会再入君王彀中。入朝为官做宰,这和国难当头之际拱卫边疆还是不同的。他如今种种,一是为了守卫西疆,二就是希望琅琊山的故人们能得一个善终。旁的大概都不放在心头了。所以,提了也白提的话他就懒得张口了。
“看、看,我侄女儿射中了。”场上李想一箭中靶,李意欢高兴的道。
如今李家两个姑娘入学三个月,气质大改。哪里还是当初弱质纤纤的尚书府千金。李尚书对此皱眉不已。但是,人都已经送来了,俩小姑娘还学得格外上心。他如果不想得罪秦王,也没有半道硬把人带回去的道理。真是看错秦王妃了,还以为她捣鼓个贵女书院出来就是教琴棋书画呢。居然连剑法和骑射都教。不过想想,真要是个只懂诗词歌赋的,当初也不能在那样混乱的境况下救下他的幺儿了。
顾珲撇嘴,“我外甥女也没有脱靶啊。”不过,的确没有李家姐妹靠近靶心就是了。可是,长乐琴弹得那么好,再要求她箭也射得同样好,似乎有点苛求了。不是每个女人都像琰姐姐那么妖孽的。也难怪当年母亲怎么都容不下她了。有她在,母亲的亲生女儿是一辈子都只能做绿叶。
“我好久都没有见到琰姐姐了。”李意欢叹道。
“在秦王府我都算外男,轻易不好进内宅。你就更是外人了。我姐夫才不乐见有你这么一个外人成天念叨我姐姐呢。”顾珲道。从前琰姐姐十二三,这个李意欢五六岁。他时常进到顾府内宅,亲亲热热地一口一个‘琰姐姐’倒是无碍。可如今他都虚岁十二了,再几年就可以成家了。姐夫能待见他才怪了。
“你等会儿去见琰姐姐的时候带上我呗。”
“不行,除非她主动要见你。”他可不敢招惹秦王这个厉害的姐夫。
“她都不晓得我来了。”李意欢嘟囔。
明晖听了道:“这有什么,李家小子你等会儿跟我进去就是了。”秦王再厉害,厉害不到他头上来。琰儿似乎也挺惦记这个李家小子的。
李意欢眼睛一亮,“多谢国师!”
“不用谢!不过,听说孙小丁也在秦王府呢。你确定要进去?”
方子墨愕然转头,就看到李意欢的笑脸一下子就定格了,然后脸色变得卡白,“真、真的?”
“假的,哄你玩呢。他是镇西大将军,军师尚在京城,他怎么可能轻易离开中军大帐。”
“国师你……”不是好人!后头几个字李意欢不敢出口,得罪不起啊。还得靠这个拿屠夫的凶名吓他的国师带他去见琰姐姐呢。
方子墨忍不住笑,孙将军已经去了边关数年,但在京城的凶名大概还能止小儿夜啼。不过在边城,百姓虽然也怕他。但更多是敬,而不是畏。边城的老百姓大多是见识过西陵人的残忍的,倒是更多的把他看成是守护神而不是一尊凶神。
正说着话,有人挤到身旁附耳对明晖道:“国师,皇上请你进去。”
明晖心道,这是年纪越大越喜欢凑热闹啊。他和方子墨说了一声,又拍拍李意欢的肩膀,“回头我让人来接你,安心在这里看吧。”这儿是大众看台,为普通一些的官宦人家而设。视野没有楼上好,反正看场上的小姑娘们除非是认得的,否则很难从一堆打扮相同的人里把人辨认得多清楚。
明晖匆匆跟着来人上楼,看到皇帝正在喂团子吃东西。小家伙嘴不得空看到他还抬起小爪子挥了挥,算是打招呼了。他三两天进宫一回,密集的时候天天进。到了紫檀精舍,其实真正动手伺候他吃喝拉撒睡的倒是皇帝、刘方和明晖三人比宫人更多些。
元元也认得明晖,高高兴兴的冲他笑,只是还不会喊人而已。她如今只会喊爹、娘,看到三夫人也只会喊‘母’,把那个祖字给省略了。
方才是顾琰差人给两岁以下的小朋友们送来了小厨房做的加餐,三夫人也是刚喂完她,在用小围兜给她插嘴。刘方那边倒是阿大和阿二在热心的帮忙喂龙凤胎。他俩看到刘家兄妹感觉很是亲切,看刘方一人忙不过来要唤人进来帮忙,便毛遂自荐了。
三夫人看皇帝要和明晖说正事的样子,便领着人把小朋友都带出去了,连着刘家兄妹一起。
“你方才和方子墨在下头说什么呢?”
“哦,他和结义兄长吵了架,我开解他两句而已。至于旁的,没有多说。我说不动他。说实在的,他的思想境界要是没有琰儿给我讲解,我都不能完全理解。”
皇帝闻言皱眉,“她很懂方子墨?”
明晖点点头,“应该是聪明人懂聪明人吧。我以前其实觉得我也挺聪明的。可是好像跟他们没得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不过看方子墨因为多智谋而多忧虑,他还是觉得自己就恰到好处最好了。琰儿说什么来着,说他思想超前了几百年。
“听说在边城他们差点就私奔了?”
明晖摇头,“不算私奔,长辈同意了的。”他也无意隐瞒什么,皇帝的情报系统是小瞧不得的。不如大大方方摊开来讲。
“长辈,你啊?”
“嗯。当时她和顾家断绝了联系,长辈可不就剩我咯。是秦王横插了一脚,不然他们是有机会日久生情的。琰儿她一直都知道皇上你想杀她,如果不是对秦王动了真心,怎么可能跟着他回京城这个是非圈来?”
明晖说完拿起盘子里的大红苹果啃了起来。上头的水珠晶莹欲滴,看得人很有食欲。
“那她图什么,就图允儿这个人?”
“是啊,起了夺嫡之心的事秦王一直瞒着她。直到瞒不下去才让她知晓的。”
皇帝静默了一会儿道:“但允儿起这个心和她也脱不了关系。”
“她最多只能算个引子。真正刺激到秦王的应该是皇上你不能永远庇护着他。您要能护他一辈子,他什么想法都不会有。”
刘方听明晖这么放肆的和皇帝讲话也不是头回了,还是觉得这个话题过界了。皇帝可以自我调侃看不到小世子娶妻生子了,可是国师说这些话就有些过了。就算他说的是再真没有的话。
皇帝瞥一眼那边热热闹闹的主看台,他如今尚在的儿子都在那边,看着倒是其乐融融。可是,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不到盖棺定论谁敢说里头谁不是包藏了祸心的。老六那么个要弑父害兄弟的主,平时看着不也挺好么。
“走吧,回宫。”皇帝站起身来。
“我、我还有半天假没休完呢。我还要回去看儿子的。皇上,这么多人跟着臣就不用一道回宫了吧?”明晖忙道。
皇帝随意挥挥手,并不在意他跟不跟着回去。
明晖看他走了,便打发人去叫方子墨、顾珲、李意欢上来。这个小包间视野很好呢。之前他是不想同人应酬,所以没到属于他这个层级的圈子去。如今这个小包间空出来,那他就占了啊。
这会儿下方已经表演到‘数’了。是现场互动出题,让到场的各府当家主母出题考校。
小姑娘们的心算能力都练得不错,尤其是挑出来的几人。开始很是顺利,看台上招手示意自己要出题的夫人越来越多。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这会儿出到的题目是:男仆三十名,制一套新衣平均需布六尺。女仆四十名,制一套新衣平均需布五尺。算年底裁制府中下人新衣需要一共多少布匹。
答案也是很快被算了出来。正要公布的时候,小兰受命而来,“各位姑娘,王妃让奴婢来问问你们讲每匹布的不能用的布头考虑进去没有?”
这一问,除了年岁大些已经跟着家中母亲看了些当家理事的,另外三个年纪小的便都脸红了。还有一个是从义学来的,她家根本就没有给府里下人裁衣的事儿。而且就是年节家里人也不能都做新衣。就是有,布头怕是也会拼接起来。她自然也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
这是以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