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琰也是知道今晚团子身边也会围一堆人,所以他执意要在那边看着,她也只能是加派人手。肯定不能让一个小孩儿真的凑近了去看。如今的焰火安全系数可不比上辈子。好好的日子,可不能出安全事故,尤其是这些个小王孙公子。今晚会来秦王府,然后被大人交代多和团子接触的自然都是各府看好的未来继承人或者是受宠的幼子、幼孙。
今晚武英伯府只来了一个元元做代表,三夫人寡妇身份不好露面,秦茵大腹便便已经进入了预产期,顾珉伤势没有好全,折腾不了一个晚上。就是明日,也只有元元一个。所以,她这会儿来便被顾琇直接带到正房这边来露了个脸。听说团子放焰火去了,她立即表示也要去。
渝王妃道:“元元的胆子在小姑娘也是大的啊,听说就要跟着九弟妹的师弟学武了?”她是有些诧异,怎么顾三夫人的长孙女竟是个小男孩的性子。这到秦王府背上还背把桃木小剑呢。不只她好奇,在座都有些奇怪。
顾琰道:“师傅说元元根骨好,他有适宜女孩子练的一套剑法,指望不上我就要着落在元元身上了。她胆子是不小,也是因为没有多少同龄的小姑奶做玩伴,一直跟团子凑在一堆玩耍。琇琇,你带元元过去,顺道看着团子,怕那小子不听别人招呼。不能让她下楼啊。”这会儿客人已经渐渐多了,她肯定不能走开。就只有靠顾琇出面镇压团子了。
顾琇点头答应,一把抱起元元,“跟小姑姑去吧。”
当晚,送走了客人顾琰吁出一口气。招呼这么多客人,饶是有不少人帮忙也是累得慌。亏得她这些天在皇后那里被折腾,体力愈发的好了。不然,明天一天还真是撑不下来。萧允喝多了,已经被收拾利落躺大床上发出了轻微的鼾声。最近战事胶着,他军政全面接手,即使有老爷子保驾护航也是累得够呛。今晚难得放松,敬酒的人多,他不小心又喝多了。
顾琰走到团子屋里去,小家伙蹦跳着闹腾了一晚上,这会儿也消停了,睡得挺好。他和元元一人一头的睡着,各自一张小被被,省得睡相不好的两人半夜抢被子。看着已经睡得很香的儿子和侄女,顾琰微微一笑,再回屋睡下。
次日是婚宴的正日子,自然是更加的热闹。
五对新人拜堂的时候,团子和元元凑到近前看着。两个小娃娃简直就是观音跟前的小金童、小玉女。让人看了恨不能抱回自己家去。再加上身份的变化,夸赞的声音就更多了。
顾琰一边留意着场上,一边敷衍着周遭说好话的人。她心头有点担心,因为团子和元元明显表示的过于热衷了。果不其然,随着赞礼官‘送入洞房——’的声音后,他们俩也跟着人走。不但他们俩,小棋儿、聂湛、乐乐还有顾玺几个也兴致勃勃的跟上去了。今天他们几个都是兴奋得不行了。
“琇琇,十七妹,把他们统统抓回来。”闹洞房什么的,少儿不宜啊。
顾琇和十七公主对视一眼,笑着上去,把领头得团子和元元截住,一人一个抱了起来,“走,前头吃酒席去。”然后看着后头的几个,“小玺,乐乐,还有聂湛你们三个大些,带个好头。”
顾玺和乐乐还有内战对视一眼,大的真是不好。每次被说最多的就是他们。他们也不过是想跟去凑个热闹嘛。探头看看,新人已经走远了。罢了,去吃酒席吧。今天的菜应该也好好吃哦。
次日八月初一,便是搬迁进东宫的吉日。大球小球也被接回了身边。元元逗着两个小表弟玩了一阵跟顾琰说道:“姑姑,我想回家了。”
“这次元元就在姑姑这里多住一阵子,好不好?”昨儿来人送元元过来的时候,带来了三夫人的话,让顾琰照看元元一段时日。秦茵就快要生了,顾珉还没有好齐全。她有些忙不过来。
顾琰左哄右哄,最后答应以后送一批可爱的小马驹给元元。小丫头终于答应留下来多玩几日,帮她照顾大球小球。顾琰很是无语,就你还照顾我小儿子呢。
团子搬到新家,新鲜了几天,天天到处溜达没有淘气。可这热情也只持续了三天。第四天他就又开始逗猫惹狗了。倒是元元,因为顾琰许诺了要送她小马驹,要指明了是哪匹马的后代,每天除了逗球球,便去看她小马儿的爹,还让人抱着她去喂。倒是没让顾琰操心。她要照看刚回到身边的球球,也就没多余的精力分给这两个大的了。索性便让阿大阿二分开跟着他们,又加派了小宫女小太监跟着,确保他们不把自己玩儿出状况就行。从前在王府,顾琰不愿意用太监。但进了宫也就不好再固执己见了。便让寇公公从中挑出了一些老实本分的留下调教。寇公公如今是东宫的太监总管了。
八月初四晚上,秦茵觉得有些气闷。她上一次难产留下了阴影,便有些担忧。三夫人看她肚子滚圆、脸色煞白便打发人用武英伯府的对牌去请季太医上门。
京城里想找季太医上门替家里有孕的妻室看诊的多得很,他等闲是不会轻易动的。遇上不想去的,一概用人在宫里当值还没回来的话搪塞。这一天也是从宫里刚下值,听说只是个伯府便道:“这还需要老爷我教啊?直接回掉。”京城的权贵多得数不胜数,区区一个伯府真的是驱动不了已经劳累了一天的他的。
“老爷,你忘了武英伯是什么人么?”总管看他就要躺下,赶紧道。
“什么人?”季太医问道。然后脑子里就开始搜索起来。武英伯,很陌生的一个封号。不过最近好像听过。只是他辛苦了一日,这会儿只想躺在高床软枕上休息,一时没想起来。
“武英伯是秦王妃最亲近的堂兄啊。”如今顾琰成为准太子妃,新鲜出炉的武英伯府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季太医一拍脑门,“瞧我,竟把这茬给忘了。更衣,套马车!”既然是那家,肯定得走一趟了。上一次这位还不是武英伯,媳妇儿难产就是拿了秦王府的对牌把还在宫里当值的他给叫出来的。那会儿可是宫门都下钥了又打开的。如今更是不能怠慢了。
季太医刚要上马车,楚王府的人也到了。江氏腹痛,楚王侧妃马氏遣人来相请。
季太医略一犹豫,“这个,老夫分身乏术啊。这样,老夫让大徒弟随你回楚王府吧。”秦王妃看重的嫂子,楚王宠爱的侍妾,如今要做出选择并不难。
楚王府来人面上很有几分焦急,他完全没想到季太医就这么丢下一句话就钻进马车扬长而去,一时楞在了当场。这么多年,何曾有人敢这么对待楚王府的人啊!可是没办法,马车已经转过街角了。如果是从前就是绑他也会把人绑回去交差。不,从前季太医根本不敢这么对待楚王府。可是如今,只能是把季太医的大徒弟带走,然后打听清楚是哪一家把人给抢走了。季太医既然做出了取舍,那对方肯定是正得势的。打听清楚回去,自己的罪责也少些。唉,自家王爷站错了队,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楚王和楚王妃进门的时候正好遇上看家的马侧妃派人没请到季太医本人,只有一个徒弟抱着医箱登门。这个徒弟自然态度很好,就算是楚王如今不得势了,那也是皇子啊。
“王妃,嫔妾也是担心江氏出事,王爷又怪到王妃头上。这才派人去请季太医。没想到,晚了一步。季太医往武英伯府去了。如今只请到了他的大徒弟。”见到两个顶头上司,马侧妃忙躬身解释。
楚王脚步有些不稳,被人扶下去休息了。楚王妃听明白了原委,脸上阴晴不辩。
“既然是去晚了,那也没办法。本王妃有些累了,就不过去看了。还是劳烦妹妹张罗着,有什么赶紧来告诉一声。”
“是。”
这会儿楚王妃心底很复杂,江氏和她的孩子出事,她自然是称意的。可是堂堂郡王府居然排在一个伯府后头,这里头透露出来的消息也是让人不得不深思。如今老九是腾不出手来,顾琰那个女人今天看起来对她也客客气气的。以至于其他人也不好对她不客气。可是时日长了谁知道会往什么方向变化。这一切都源于父皇的偏心。如今,老九就要当太子了,更是世人的心都朝他那边偏去了。这以后,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么?
当晚,秦茵和江氏都是有惊无险。三夫人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让管家送疲累的季太医出门。季太医到的时候就显得很疲累,走到时候自然更加。三夫人心头有些犯思量,最近也没什么王妃待产,再加上秦茵也很害怕,她本来想和何皇后打了个招呼,让季太医在秦茵即将临盆的时候在武英伯府多留几天的。可是听说了楚王府的人只是晚到一步,就有些犹豫。可看到脸色苍白的儿媳便下定了决心。次日一大早就递牌子进宫求见何皇后。
她甚少递牌子求见,何皇后当家就让人传召。听说是想把季太医留在府里一些时日,何皇后乐得做顺水人情,一口答应下来。
三夫人随后便到东宫看孙女儿。在东宫门口就遇上团子了,他刚从外头疯玩了一阵回来。
“三外祖母”
三夫人道:“团子,元元没跟你一块儿么?”
团子吸吸鼻子,“臭烘烘,喂马,我带路。”元元每天都要去喂马,他嫌马臭,不乐意一块儿去。不过给一向待他亲厚的三外祖母带路到门口,他还是乐意的。
“好,你给三外祖母带路。”听说孙女儿喂马去了,三夫人额角抽抽了一下。她也知道顾琰顾不过来那么多,而且元元本来就是个假小子。本来她是想把元元搁老宅的,可太夫人年事已高,而长房最近看三房颇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她一回来就去把怀孕的儿媳妇稳妥的接了回府。这会儿也不想送孙女儿过去。便还是把她寄放在了东宫。
走到马厩门口,团子就准备扬声招呼元元,却见三夫人做了个‘噤声’。方才小宫女已经告诉她了,小姑娘惦记着当姐姐想回家,是好不容易才被顾琰哄着留下的。如果看到自己来看她,肯定会闹着一起回去。她还是在旁边悄悄看看就好了。
团子摸摸自己的小双下巴,三外祖母和四舅舅快有方方就不要元元了?这是把元元送给他娘了?那感情好啊,娘说他们家就只有三个臭小子,没有小姑娘。现在这不是就有了。哼,他才不臭呢,他香喷喷的。元元喂了马回去才是臭的。
。。。
。。。
489 宴客
顾琰选在此时给府里几对新人办集体婚礼,也是因为自洛阳归来,她和萧允就各忙各的。对那些想和即将出炉的太子和太子妃攀上关系的人来说,几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如果在搬进东宫前对所有的帖子都置之不理也不是太妥当的处理方式,那几对新人的感情已经是水到渠成,便干脆想到了这一出。秦王府主办这样的婚礼,之前所有来走门路的人自然都会来锦上添花,也算是他们对那些帖子的一个统一回应。以后搬进东宫,虽然关上门可以自成小天地,但毕竟是处在皇宫内院,要招待人就不是这么便利了。
十七公主和顾琇当天就跟着顾琰回到了秦王府。渝王妃听说后便过来了,笑吟吟招呼道:“九弟妹,十七妹”。顾琰不用说,下个月就是正式的太子妃了,就是十七公主也因为和萧允血缘更近一些水涨船高。渝王妃从前就和顾琰交好,如今受她托付,操办起事情来自然是尽心又尽力。渝王也觉得自己一早邀顾琰当大类书的副总编纂是很明智的决定。拖到现在开口,有些东西就变样了。
不但是渝王夫妻,如今只要是之前同秦王一系走得近的都在庆幸自己押对了宝。就是墨香苑编纂《九州志》的一干书生,这会儿也是觉得与有荣焉。原本秦王在文人中名声是不怎么好的,他们来秦王府一部分是因为依附晋王府的文人已经很多,勉强挤进去也得不到重视。一部分是因为秦王妃出身顾家,素有才女之名。而且这个才女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一味吹捧、造势出来的。他们对她的学识是很佩服的。
这两三年秦王妃是将对他们衣食住行得照顾落实到了实处的,是真正的看重他们这些文人书生,大家很有切身感受。如今的局面,将来他们编纂《九州志》也好,再编纂其他书目也好,甚至是考上科举进入仕途都会便利得多。大家自然是不由得不高兴。
至于一贯和萧允走得近的武将集团,那就更是欣喜若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