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十三妹妹是在替我打抱不平?”顾琰不是不呕的,她的每一身衣裳都是顾琼和顾瑶穿过的。可以想见日后她穿的时候,那两姐妹交换的眼神和嘲笑。还有府里其他的人也都不是瞎子,都知道她是捡的旧衣穿。但是,众人都只会视若无睹,暗地里嘲笑。
顾珏才没有替她不平的意思,但是这事如果张扬出来,作为嫡母的茯苓县主就不得不替顾琰去出这个头了。她倒是不怕得罪二房两口子,但是为了顾琰她犯不着。所以,顾珏便住口了。不然,顾琰直接闹嚷开说十三妹妹说的,她穿的衣服都是七姐姐八姐姐穿了不要的。这事就被摆到台面上了。那样人人都会觉得顾珏多事,也不看看这都要过年了还挑事儿。
到了顾珏的小院,景致摆设丫鬟素质自然比顾琰那边高了不只一个台阶。顾琰坐在旁边,顾珏挑来跳去,半天后才选了一身姜黄色与一身红色的出来。
顾琰笑着道谢,然后让小菊接了过去,“多谢十三妹妹好意了,这两身配母亲给我的金项圈倒也配得。”茯苓县主给她的见面礼自然是要她过年的时候戴的。
四身衣裳都是顾珏用心挑选的颜色、样式,这会儿不在顾询跟前,脸便垮了下来,“捡人衣服穿的是什么人,那是叫花子!”
“你我源出一脉,妹妹何出此言?”顾琰本不想和个小丫头针锋相对的,可是顾珏非得要针对她,她也不想当软柿子。
“哼,我是嫡女,你不过是外室女,胆敢如此和我说话?”顾瑾、顾琳都跟顾琅的叭儿狗一样,顾琰敢这么跟她说话,她要告诉母亲去。
“谢谢十三妹妹割爱,就当我方才说得不对,你不要生气。那我这就回去试试合不合身,也好及时修改。”顾琰知道吵起来肯定是自己吃亏,便服了个软。
顾珏想到母亲的叮嘱,这几日不要和野丫头起正面冲突,不耐道:“你快走吧。”眼不见心不烦的转开头去,省得看到那两身新衣裳舍不得。
顾琰回去三春阁,端娘道:“姑娘,十三姑娘是嫡出,你只是外室女,的确是不该那样同她说话。”
“那她说我是叫花子,我该怎么办呢?”
“你应该告诉五夫人,五夫人会责备十三姑娘的。”
那还不是不痛不痒的就过了。
“那要是以后她要动手打我,我难道也不能还手?”
“她是嫡出,你是外室女,她尊贵你卑贱。而且,十三姑娘的教养一向很好的。”
顾琰拧眉,心头对端娘这套高低贵贱的说辞很抵触。可也知道这是实情,跟顾珏有冲突,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罢了,总之是自己夺走了她的新衣裳。而且,害自己穿旧衣的也不是她。
顾琰是七月间的生辰,这会儿七岁半。顾珏是腊月生的,实岁是刚满七岁。七岁的小姑娘不舍得刚做的新衣也是难免。只是,顶着外室女的名头,难道别人这么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也得忍着?
顾琰试了衣服,有些地方有些紧,小菊找出针线替她放了放、改了改。其实,这应该拿到针线房去做的。但是,针线房才做完全府下人过年的新衣,这会儿拿过去肯定不乐意。会拖延不说,改的效果肯定也不好。除非顾琰肯打点些银子。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6 明路(1)
顾琰闭目养神,想着顾珂说的让她年后好好读书的话。那位做了公主后妃老师的祖姑姑听起来好生厉害的样子,而且很受后辈尊重。如果,她也能成为这样一个大才女,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拿去联姻?甚至有一定的自主权?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顾琰不由得便激动了。正要翻身坐起,就想起了帐子外守着的端娘,只能吐出一口气,又老实地躺了回去。大户人家,连睡觉的姿势都是有讲究的,她这样躺下又起来的肯定得挨说。端娘就是她的紧箍咒。
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女学也好,族学也好,都放假了。顾府的族学因为有族中子弟还有外姓亲戚来附读,所以是单给女孩儿开了女学。听说腊月二十放假,元宵后第二日开学。所以,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她得跟着端娘好好的练习一下礼仪。这半个多月也许就是她在顾府最轻松的时间了。因为马上要过年,而且她是刚刚才回顾府,继母就是要收拾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而礼仪就是她现在最欠缺的,她不想被人笑话。而且,才女怎么能不懂礼仪呢。还有,最好是能够自学一下开蒙的课程。她都八岁了,家里最小的顾珏都读了两年书了。到时候如果程度太差,跟其他人差距太大可不行。族学的先生可不一定肯将就她的进度。那样岂不是恶性循环,越来越差。
顾琰从小虽然不是学霸一类的人物,可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从前受的教育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她起步比别人晚,不加倍努力真的是要做垫底的差生的。
顾琰想了一会儿,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一大清早就时时注意步步留心,比她在庄子上的散漫日子紧张多了。所以一放松就睡过去了。
“姑娘醒醒,端妈妈说该起了。”小菊推醒顾琰。
小菊伺候顾琰起身穿衣着鞋,重新梳了包包头又洗过脸。然后拿出一个攒盒,打开摆在顾琰面前。这里头有八个格子,装着不同的点心。顾府姑娘屋里都有一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放着或是赏了丫鬟吃,过些日子再填满。如顾琰所料,她刚回来,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表面是比照顾珏减一等。
顾琰笑了,还是小菊知道她,中午吃的那一点点她差不多已经饿了。
“小菊,你中饭吃好了么?”
小菊点头,“姑娘你吃吧,不用管奴婢。奴婢刚升了二等丫鬟,吃得比以前好呢。而且府里比庄子上的饭食原就强一些,吃饱还是不成问题的。”她在厨房领了饭菜回去吃,吃得干干净净的。她一个丫头,不怕那些人笑话她吃得多,反正她没吃别人的。
端娘走进来,顾琰正拿着一个酥饼往嘴里塞。端娘蹙眉,这才午睡起来怎么就吃上了?经常性的吃零食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端妈妈,我有点饿了。”顾琰赶紧咽下去。
端娘之前给顾琰脱衣服,留意到她脸上没什么肉,胳膊腿却是结结实实的。想来是中午在太夫人那里用饭,其他姑娘都搁了筷子,她不好再吃,所以这会儿就吃上了。于是点了点头,“那姑娘用吧。”
顾琰有事想问端娘,也不怕被人知道,“端妈妈,我想问你给公主后妃做老师的祖姑姑的事。”端娘是家生子奴才,跟她打听最合适了。即使不曾接触过,但在顾府后院应该多少是听说过的。
端娘道:“姑娘问来做什么?”
“九姐姐起先告诉了我一些,然后让我年后好好读书,所以我想问清楚些。”
“哦,这位祖姑奶奶本是家中的嫡长女,因为学问好名声在外,所以被甄选进宫做了女官。当时的皇后娘娘很看重和信任她,于是让她教导公主,后来又做了太子妃的老师。”
顾琰在听端娘说话的时候可没敢吃东西,端娘是她的教导嬷嬷,也是老师一类的角色。她把攒盒推开,小菊便收了起来。听到这里便问道:“那祖姑姑在宫里呆了多久啊?”
端娘道:“前后差不多有二十年。”
顾琰很想接着问‘那她嫁人了么’,可是跟端娘不熟,于是憋了回去。她以后会知道的。这里的宫女、女官,难道不像电视里演的二十五岁就可以带着攒下的银子出宫么?
二十五岁在这里的人看来是老姑娘了,但是顾琰觉得还挺年轻的,完全可以开始一段新的人生。那个时候,顾府对她的掌控应该就不会再这么强了。
她是这么想的,如果可能,她想走祖姑姑走过的路。要进宫做女官的话,她有一个很好的助力,那就是晋王。等有了一定的名声再拿那颗宝石去请他给自己开进宫的后门然后关照一二应该没问题。然后她谨言慎行好好在宫里混日子攒银子,未尝不是一条好路子。
端娘心头一哂,这两代顾家姑娘,她冷眼旁观可没有一个能赶得上当年的祖姑奶奶才学的。这位琰姑娘,心倒是挺大的。
“端妈妈,我的礼仪不是很好,你能不能教教我?”
端娘原本就是要教的,不然顾琰以后再被人笑话就是她的不是了。现在听顾琰主动问起,脸上的线条便稍微柔和了一些。
“这原本就是奴婢的职责,姑娘有心向学自然是好。不如现在就开始吧?”
“好!”顾琰站起来,朝端娘行了一礼。
端娘侧身受了半礼,然后就从这个礼开始教起。膝盖怎么弯,弯到何种程度,手怎么拿捏……一条一条都有严格的规范。她先说一遍,然后要求顾琰复述。发现她记性挺好,往往说一遍就记住了,而且示范之后也能一遍一遍的练习,没有一点不耐。
顾琰本就是成年人的心性,而且到了顾府,她必须时时处处做好,当然肯耐下性子用心的学。端娘第一天教的主要就是向祖母父母长辈请安,顾琰练习了整整一个时辰,倒也似模似样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5 五房(3)
好景致顾琰自然能看出来,至于这家族物什的好处她就是真的不识货了。所以听顾珂一一道来,她还是有些心惊的。看来茯苓县主也是心机深沉之辈啊,至少身边是有这样心机深沉的谋士,说的话她又能听进去的。自己倒成了她洗刷身上妒名挣好名声的工具了。
反正方才茯苓县主虽然笑得和煦,目光落在身上却有些冷飕飕的。她不是表面上这样愿意接纳甚至欢迎自己的。
唉,她一个在现代连办公室政治都玩不太转的小白领,如今要在顾府这么复杂的环境里全身而退,有难度啊!还有,想得更深远一点,她要如何才能摆脱顾家对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呢?头大啊,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顾琰自然是不会也不能提出任何不满的,茯苓县主既然做出了安排,肯定不希望她有不满的表示。那些下人更加不愿意返工。如果她有什么不满,怕是还要背了人说几句‘真当自己是千金大小姐正经主子不成’的话来。等时日久了,怕就不是背了人说,是要当着顾琰的面说了。
茯苓县主安排给她一个教养嬷嬷端娘,很严谨的一个人。听说是顾府的家生子儿奴才,中年守寡无儿无女。也是,她不会安排自己陪嫁的人落人话柄的。看面相有些凶,不太好说话的样子。还有一个贴身的二等丫头小兰,另外一个名额留给了小菊。外头的洒扫等杂活有三等粗使丫头做。至于一等大丫鬟,在顾府只有太夫人和各位夫人才用。
一时看过了,顾珂便说带顾琰过去东院吃午饭。又问顾珏要不要一起过去。顾珏表示她为母亲侍疾,还没有沐浴更衣就不过去了,明早再去向祖母请安。
顾珂便带着顾琰坐上暖轿回去东院用饭,方才她们倒是一路慢慢走着过来,顾珂沿途给她介绍着院落景致。这会儿便懒得再走一趟了。
东院多了两个妇人,一个三十出头,一个二十六七,正是顾府的二夫人汪氏和四夫人徐氏。两人是过来伺候婆母用饭的。至于林氏,因为即将过年,她忙碌得很,而且还要出门应酬,太夫人就发话让她这段时日不必过来。
顾珂将汪氏和徐氏指给了顾琰认识,两人还各自给了一份见面礼。虽然不丰厚,但也还过得去。顾琰一一拜谢了。
有下人进来请示饭摆在哪里,太夫人随意指了外间,汪氏徐氏便带着丫鬟们一起去摆膳。当然,她们做的也就是放一下筷子之类的活儿,真正的事情还是丫鬟在做。但是,这个形式一定要有。这代表着太夫人作为婆母的权威。
两人不过是庶子媳妇,出身自然是很一般,一个是伯府庶子的庶女,一个是六品小吏的嫡女。自然不敢像茯苓县主一般,跟婆母唱对台戏。而且,即便是茯苓县主不也被打压下来了,明早就要来服软么。
摆完膳,汪氏徐氏留下伺候太夫人,依照她的喜好布菜。至于一众孙女,倒是都被留下一起用饭。除开不在京的,以及嫁出去了的,一共有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还有顾琰一共七个孙女。顾琰的位置挨着顾瑾,有丫鬟在后头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