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砖头王老五相亲记-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壮观得竟有些虚幻,和一首MV里的场景极其雷同。借着光亮,我看到身边洗过澡之后的萍儿没有化妆,失却了庸俗的明艳,极是普通的长相倒也还算得上顺眼。
  “萍儿你多大?”
  “您猜呢?”
  “十八?”我是逢人减寿遇物加钱。
  “眼力太差了大哥。”
  “十五?”
  萍儿狡黠地笑了:“我比您小四岁。”
  “比我小四岁?”
  “我看大哥您今年有二十五吧?我马上就二十一了。”萍儿笑着的样子说不上多好看,但那股劲儿,和大街上走着的成百上千的年轻女孩子们相比,倒也没什么不同。
  

相亲角(1)
“来来来,看看这个。”礼拜一,刚刚开完例会的一帮记者被社长招呼到电视机旁,原来北京台正播着一部关于剩女题材的专题片,并着重介绍了中山公园、紫竹院、龙潭湖等处的“相亲角”。一个记者把音量调大,吸引了原本正在工作的几个编辑也围了过来。
  其实,这事儿已经有几年历史了。也许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老大不小却依旧形单影只的样儿,家长们坐不住了,自发地在公园里为大龄儿女牵线搭桥,渐渐的,上述几个公园就成了气候,人越聚越多,加上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结果形成了固定的“相亲角”。
  “这事儿值得做做,现在这孤男剩女的婚姻大事很引人关注,像这个相亲角,还有那次谁说过的八分钟速配什么的,可以结合起来,一起整出个体验式报道。”看完电视,社长布置着采访任务,随后笑着转向我,“我看这采访啊,呃,你也别安排实习生去了,就亲自出马吧,没准儿就手还能找到一个喜结良缘呢!”
  旁边的一帮年轻编辑记者跟着大笑起哄。我说成,无所谓,你们谁有需要说一声儿,我替你们在相亲角那儿挂个号。
  回到座位,给老刘打了个电话,约这厮下午同去。老刘答应了,并建议去中山公园,因为离单位比较近。放下电话,旁边那女编辑冲我嘀咕,说自己要是记者就好了,也能跟着去转转,光听说这相亲角特好玩儿,可还一次没去过。我让她别不好意思,如果也想在那儿登个记,就找个硬纸板儿,把事迹和电话写上,再写几个字:年方二八,貌美如花,杂志编辑,心狠手辣。对了,你是二十八么?那编辑说不许这么损人的。
  “你真想挂号啊?”我认真地问。
  编辑红着脸点点头。
  我说那可当真了,你把招商广告的词儿编好,我边采访边给你宣传宣传。那编辑说你看着写吧,凭你的文采肯定马到成功。
  由于天安门附近的停车场全满了,老刘转了半天,最后只能把车搁在北京饭店,结果不得不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中山公园。由于不是周末,公园里人还不算太多,“五一”中旬举办的丁香展还没结束,扑鼻芬芳让老刘很爽,赞叹道真他妈是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相亲角在公园的筒子河河沿儿,一堆中老年人就跟那儿三个一堆儿、两个一伙儿的,有的聊的热火朝天,有的则是鬼鬼祟祟地小声嘀咕,不时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纸笔记着什么。旁边一小片空地上摆了不少A4大小的纸,用小砖头压着,一排一排的挺齐整,中间还特意留着走人的过道儿,纸上面写的都是男男女女的个人资料,什么知识家庭,有车有房,事业单位,外企白领等等。
  老刘提议先歇会儿,观察下动静再说,然后就一屁股坐在离相亲角不远处的长椅上抽烟。我说你可真容易累,边从包里掏出打印好的女编辑的资料,走过去摆到一排排小广告的行列里,这才发现其他资料好多都是手写的,虽说工整大方,但毕竟单色居多,相比起女编辑的彩版印刷,明显逊色不少。
  果不其然,刚把纸撂地下,几个大妈就凑过来认真看这张花花绿绿的人物介绍,我说您几位看好了,合适就打上面的电话,这姑娘可是我们单位的一朵花。一个老太太啧啧连声,认为这样挺方便,上面连电话都有。另一个老太太特意把眼镜戴上,仔细眯着眼睛看半天,说这姑娘也是个本科呢,和我们家那姑娘一样,高学历。我说您是替女儿找对象来的?那老太太点头称是,我说大妈,我们这同事可不是同性恋。老太太笑了,说还以为你是摆你自己的资料呢,所以才过来瞅瞅。 。 想看书来

相亲角(2)
回到老刘坐的长椅,只见他正痴看着眼前的繁荣相亲景象。我说你丫发什么呆呢,准备好家伙儿,一会儿咱得开始采访了。
  “呵呵,挺好玩的,触景生情啊,我第一个女朋友就是相亲认识的。”
  “哦?讲讲。”虽然和老刘说了得有几吨废话,可关于初恋他从来不曾提起过。
  “那时候吧,大学刚毕业,我学工科的,在个国营厂子里当工程师。名义上是工程师,其实干的也就是工人的力气活儿。车间里一老大姐慧眼识珠,看我人不错,又时常鼓弄点儿个人爱好,整天拍照片什么的,显得挺有追求,于是,就把她邻居一姑娘介绍给我了。”
  “等等,这是你初恋?不会吧,你大学吃素的?”
  “你别打岔,”老刘起身把烟蒂扔到旁边垃圾箱里,回来又续上一根儿,“大学倒是有过两次冲动,结果他妈的都无疾而终了。”
  “无疾而终可不代表没谈过。靠,您知道无疾而终这成语的意思么?”
  “没开始就结束了?”
  “扯淡。”我笑着,管他要了一根烟。
  这厮不理会我对他含混用词表示的质疑,继续说道:“那老大姐介绍的姑娘是外语学院的,跟你一专业。长得不错,工人家庭吧,不过挺有追求,生活上那种追求,除此之外,没什么毛病。”
  “追求幸福生活难道还算毛病么?”我有点儿奇怪。
  老刘急了,说你到底站在谁的立场上,我是受害者好不好?接着他告诉我,自己和这姑娘交往了两年多,凭借伟大的人格魅力将之深深吸引。可那女孩儿毕业后当了导游,随着收入越来越高,渐渐觉得两人不太相配。
  “唉,按那女孩儿的原话,说让我给她买件衣服都觉得特别不落忍,好像心里挨了一刀似的。”
  “那这女孩儿心地还不错。”我做着评价。
  “嗯,也是,起码人家不管有什么想法儿,从不藏着掖着,不跟你斗心眼儿。而且她说的也有道理,当时我是比较窝囊。我这人吧,和你一样,对自己没有规划,混一天算一天。现在倒想规划了,也晚了。”
  “晚个屁,不是有马丽么?”
  老刘嘿嘿一乐,没接马丽这茬儿:“通过第一次相亲发生的事儿,我就明白了,以后你再搞这个相亲啊,首先得看看基本条件。咱别说什么势利不势利的,挣钱多少,家庭情况,都得差不多合适才成,要不老话说门当户对,那是真理啊!”
  “和你相亲的时候,那姑娘还是学生吧?”
  “对啊,大四。当时还觉得挺般配的,可一毕业就不成了,我每月撑死了挣几百,她带团吃个回扣就好几千,差哪儿去了。我当时骑个破自行车上下班,人家一张手,拦着皇冠都敢坐。这档次悬殊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
  “那肯定是人家先提出来的喽。”
  “还真不是,”老刘狠狠抽了口烟,“我先提出来的,咱这点儿自知之明还是有,出去吃饭都是人家掏钱,话里话外的都是星级饭店什么的,你还好意思跟那儿凑合么?再说,我也看出来那姑娘的意思了,就主动说拜拜了,占个先机。果然,人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呵呵,估计早盼着这一天呢。”
  “你还想她么?”
  “不想,没你那么多愁善感,我而今迈步从头越了。”
  眼见时间差不多了,相亲角的人是越聚越多。老刘背上相机去拍照,我则开始随机采访起来。在这儿采访倒是很容易,被采访的都挺健谈。
  我问一中年妇女为什么到这儿来替孩子相亲,她问清楚是记者后,开始大倒苦水,说自己的女儿读完本科就已经二十三了,还非得读研究生,毕业了也二十七了,直接进入大龄。偏偏这孩子还特别上进,在单位里总琢磨着要拔个尖儿,业余时间又报班儿学英语又考会计师什么的,眼看着马上就奔三十的人了,终身大事一点影儿也没有。我提醒她注意,事业型的女孩儿或许有独身倾向,那中年妇女说呸,她敢,然后说自己以前是小学老师,刚刚退休了,反正有的是闲工夫,死活得替孩子把这事儿办了,也算了却桩心事。旁边一胖老头儿一直认真倾听中年妇女演讲,且不断颔首,见妇女讲完,感叹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啊。中年妇女不乐意了,驳了老头儿两句,嘴欠的老头儿连忙告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中年妇女说这七个字儿听着比那七个字儿顺耳多了。
  等小吵嘴平息,中年妇女离开了,我转而问那老头儿:
  “大爷,您是什么情况?”
  老头儿一挺胸脯,也不避讳别人,说话声音挺大:“我儿子可是不愁,海归,三十而立的年纪,在外企当个干部呢!我同意儿子的观点,这结婚的事儿不能马虎,得精挑细选。我来这儿走一圈儿,看看有合适的没有,没有也没关系,一点儿不着急,单位里有好几个小姑娘看上我儿子了呢。啧啧,那小子,一米八一,要个儿有个儿,要模样儿有模样儿……”
  话没说完,有个老太太就凑上来,要这老头儿把孩子的资料拿出来看看。
  又采访了几个人,然后四下看了看,冲着那边拍照的老刘挥挥手,便回到长椅那儿抽烟。看着眼前这帮大部分带着着急上火样的老头老太太,我不由得想起我妈,她老人家肯定也整天为不孝儿子的婚事儿发愁呢。
  

采访眼镜男(1)
我有十几年没来中山公园了。小时候和四姨家的表弟经常来这儿闲逛,因为四姨当时在管理处工作,借着找人的名义可以不买门票。这公园每个角落当时都熟的不能再熟,至于像什么公理战胜石坊、北宋石狮子、五色土等等著名景点儿,基本上被我们俩玩腻了。
  上初三的时候和表弟在公园的柏树林里抽了各自平生的第一根儿烟,是他从他爸包里偷出来的上海红双喜,记得抽第一口的时候表弟呛的差点儿背过气去。表弟比我小两岁,高中没上完就去加拿大留学,毕业后在当地找了工作。几个月前回国休假时他告诉我,自己的女儿已经三岁了,还问我准备什么时候成家……
  呵呵,老刘说的对,我们都没有规划好人生吧。
  歇的差不多了,起身接着去相亲角的人堆里转悠,一个四十出头儿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只见这哥们儿小心翼翼的,总是拣围的人少的资料看,一旦身边凑过人来,又赶紧离开。趁着他托着下巴在远离人群处蹲地上看资料时,我走上前去。
  “您好,我是杂志社的记者。”
  “哦,您好。”
  “能谈谈对相亲角的看法么?”
  还没把问题说完,这哥们儿已经匆忙表态了,认为这是个体现*精神的大好事儿,到这儿来寻摸对象一点儿也不丢人。据说在全国很多大城市里吧,都有和这儿差不多性质的相亲角。而且除了公园相亲,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比如杭州有万松书院,上海有“家长聊天会”,深圳有“未来亲家联谊会”等等。并且这事儿也不是咱们中国才有,早在二十多年前,日本东京的一家婚姻介绍事务所,就在宾馆里举行过一次父母聚会,专门给孩子相亲,算是开了先河。中国可考证的最早的父母相亲的场所,应该是龙潭公园,就是龙须沟那儿。
  见这哥们儿没完没了,我赶忙打断了他的话,告诉他这些背景情况,在采访前都已经详细查阅过资料,主要就想向他了解一个问题,请他谈谈这种方式的效果如何。
  “一般。”中年男子扶了扶眼镜,把本就不高的声音又压低许多,“我见了好几个了,全是见光死。”
  “哦?您是给自己找来了?”
  这老哥有点儿不高兴:“我没那么老吧?”
  我忙说惊讶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刚才接受采访时,您说的一大堆都是关于家长替孩子相亲的例子,所以误会了。眼镜男说那不是配合你采访么,要不你怎么交差呢!我说不差您一个。于是两人都笑了。
  眼镜男告诉我,根据《北京晚报》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这种婚介方式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比普通婚姻介绍所的成功率还高,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老是那百分之七十。这时候老刘拍完照片过来了,听到这话儿插嘴道,这形式能有三成成功率,那还真不错了,因为全靠家长空口白牙的,好多人连孩子照片也不带,怎么就知道合适不合适呢?对见光死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