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水人家-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有一个词语叫做“物肖其主”,李度送的东西,自然也不可能如齐达所想的那样安安分分的呆在书架上,等待哪天他想起来了才去检阅。
    
    “庾公子,这边请,我家公子就在隔壁胡同,稍会儿就回来。公子不妨在这里用杯茶。”老何引着突然来访的庾隐走进正房堂屋,准备去煮茶。
    “不用了,我在书房里呆着就好。”
    “那——公子随意,小人这就去请我家公子回来。”深知齐达与庾隐之间关系的老何对庾隐说要呆在齐达书房里的话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以前的时候庾隐就是这样的,齐达不在家的时候,庾隐就经常呆在齐达书房里。
    “去吧。”
    庾隐并不介意在这里多待上一段时间,这里是他难得的可以全身心放松的地方。尤其是在身心俱疲的现在,他迫切的需要一个地方休息一下。
    庾隐习惯成自然的走到齐达的书桌前坐下,一眼就看到了齐达留在桌面上的大字,就禁不住微微笑起来。
    还是七年前他初到齐家的时候,齐达看到他写的字,然后就开始了每天练字的生活。那时候家里穷得厉害,根本就没钱买纸,只能在地上用树枝练字。就算是那样,也还要等到干完活后,就着薄薄的暮光,在地上用树枝一笔一笔的比划。
    
    那时候,也无所谓字帖,每次齐达练字的时候,他会先在地上写了几个字,然后齐达就照着他的字临摹。临字临到后来,先生都怀疑他们俩是不是互写作业。
    
    不过,现在,庾隐翻着齐达留下的大字,虽然还可以看出一点点自己的痕迹,但是十年如一日的练习,齐达的字已经隐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风骨——如他的人一样,字体平正,翰墨均匀。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完全摆脱自己的影响而成就自己独特的风格,加上他的勤奋,或许还能成为书法大家。
    
    不知为何,想到这里,庾隐觉得心头有些不快。
    不愿意再看那些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大字,齐达又还没回来,庾隐站起身来随手在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准备用来消磨齐达到来之前的时间。虽然齐达看的书从来都乏味了些,但是消磨时间总是没有关系的。
    不过——
    庾隐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书册,然后再看看刚刚抽出这本书的架子,困惑的咽了一口唾液,这真的是自己刚刚从齐达书架上抽出的书么?
    按捺住心头突然涌起的诡异的兴奋,庾隐尽量以一种比较稳重的姿态回去检查齐达书架上临近这本书的其他书本。
    《龙阳秘术》。
    《双阳交|欢大乐赋》。
    ……
    庾隐的脸立刻红了起来,不过,嘴角却诡异的弯了起来。
    不过,庾隐还是决定走出去看看自己是不是走错房间了。也许,自己不小心走到齐文俊那个倒霉家伙的书房去了。毕竟,那个家伙书房里有这种书是很正常的。
    真的是齐达的书房!
    简直不敢想象!
    庾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是谁让齐达把这些书放到了自己的书架上?
    ***
    齐达从毛颖的升职庆祝宴上急吼吼赶回来的时候,就见到许久未见的庾隐困兽般一脸纠结的在自己书房里走来走去,与他一贯的形象十分不符。
    “阿隐——”虽然与庾隐家人有些不快,但一码归一码,齐达毕竟是久经世事的人了,齐达对庾隐的情分并没有因为庾家人给他的难堪而疏远。而且,齐达也不是那种完全不解世事艰辛的少年,庾家人的态度,虽然当时让他很是不忿,但回过头来,想想庾家的地位,也就释然了。
    “你刚刚哪里去了?”庾隐脸色有些诡异,不过可能是自己让他等太久了吧。
    “阿颖升职了,我们去给他庆祝。”齐达对庾隐的态度并不怎么以为意,嘴角依旧噙着几分兴奋。
    “一起的都有谁?”
    “还能有谁啊?田雨俊俊呗。”齐达终于觉察到庾隐的不对劲,“怎么了?你有什么事吗?抱歉,我不知道,所以一散衙就过阿颖那边去了。”
    “没事,”庾隐摇摇头,神情终于不再那么绷紧了,举起手中的书在齐达面前晃了两下,“对了,这个书,你什么时候买的?”
    齐达随便瞄了一眼,“哦,那个啊,是李度给的。张华来信说让我帮他买一些书,我那时候没空,就让李度帮忙买了。这是他多买的。”
    庾隐眼底终于浮出了丝丝暖意,“原来是这样啊,你看过了吗?”
    “没有,我打算过了这阵子再看。”这种消遣用的书,就是要等到衙署没事时候看,既可以消磨时间,又能获取一定知识——这是去年大半年的空闲时光中齐达从衙署同僚中学来的小窍门。
    “哦!”庾隐恍然的拖长了嗓子叹了一声,“不过,我翻了两页,觉得挺有意思的,一起看看吧。”
    因为第一次见面时庾隐那读书人的架势在齐达心头十分深刻,所以齐达实在生不起反对的念头:“好吧。”
    齐达马上就后悔了。
    庾隐拿出来的书,先是一段长长的论述,诸如“存节欲以广养生” “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之类的话。齐达看得有些半懂不懂的,估摸着大概是养生的书。他知道自己口拙,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甚至还在心里准备了一些话以待看完书后应付庾隐的讨论。
    可是——
    翻过了两页后,真的就两页,长篇长篇的论述就不见了,转而代之的是一张一张的图画。
    如果光是那样也就算了,毕竟本朝印书业颇为发达,经常就有擅画的士人将自己的画作雕在模板上然后印成画册发行,如果真的画的不错的,买的人还不少。
    可问题是,这上面的图画,是两个精赤的男子,以各种诡异的姿势,或站、或坐、或卧的进行交|合。
    庾隐在一边冷静的评论:“这一张看着十分悦目,可是要做起来的话实在不容易,承受的一方很容易因此而受伤……”
    齐达已经不知道作何反应了。
    “你觉得这一张如何?”庾隐还不放过他。
    “他们——他们都是男的。”齐达终于找回来自己的舌头,有些困难的向庾隐指出这个问题。也许是刺激过大的缘故,齐达已经完全忘了自己现在与庾隐一起看的是春|宫这回事了。他光纠结男人的问题去了。
    “你忘了,本朝是允许男子与男子成婚的了?”庾隐一脸正经的看着齐达,“前一段时间,你不是还给我发帖子说你这里有两个男子要成亲么?只是那时候我正在与裴氏交涉,没能过来,很是抱歉。”庾隐一脸十足的歉意,看得齐达不好意思了。
    “没事的。”齐达摸摸脸颊,“我忘了。”
    “说起来还有一事我还没向你赔礼道歉的。就是那日我父亲……”庾隐顿了一下,脸色现出几分难堪——那日庾父的作为,难堪的不仅仅是齐达——勉强笑道:“虽说子不言父过,可是我还是得说两句。我父亲少时遭难,一心重振庾氏,为人难免势利了些。当时我以为我父亲已经出去了的,没想到他会在那个时候回去。抱歉!”
    
    “没事的。”如果齐达真的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也许会因为此事介意一辈子,甚至可能还会与作为主人的庾隐绝交,可是齐达内里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已经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不易,所以他只是摇摇头,“那不关你的事。”不愿意再谈论这个话题,“我们还是继续看书吧。”
    
    话一出口齐达就知道不对了,可是说出口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没人能将之收回来。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庾隐高兴的将那画册翻到下一页,居然是三个男子纠结在一起的画面,齐达彻底的失语了。
    
    庾隐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不过还是试图圆话,“这个,一般人其实是不会这么做的,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也会有,也许是看这个画得不错吧。哈哈!其实仔细看来,这个人的画工还是不错的。”
    “嗯。”齐达不得不自作自受的回话。
    ……
    总之,这是一个诡异的下午,齐达与庾隐在一起看了一本男男春|宫,一本关于男男房中术的论述,当庾隐终于提起离开的时候,齐达简直遮掩不住他一身轻松的气息。
    庾隐借走了齐达的所有李度送的书——张华的书单外多买的部分,并且许诺他一定会用其他的书来还,齐达很想说不用还了,可碍于脸皮厚度不够,还不好意思在院子里与人讨论春|宫,于是只好含糊的支吾了过去。
    走出院门的时候,庾隐才终于说出了他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对了,达子,我听说张华前不久上了折子请朝廷派遣交趾都尉。这两天看看邸报吧,陛下的决断应该快下来了,估计这两天就能看到人选,说不定到时候还可以让他帮忙带个问候。”
    齐达有些疑问的看向庾隐,不解他怎么会突然说张华的事,“真的吗?我会留意的。”
    “嗯。”
    
    
    57
    
    齐达不知道的是,庾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后面,其实包含了多少腥风血雨。
    张华在交趾,虽然占了大义名分,奈何这里的汉人极少,就算有,对名分一事也很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谁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娶上婆娘。
    与之相反的却是士家,他们几代人在此经营了百余年,虽然朝廷步步紧逼,但百年积累也不是张华一个毛头小子可以轻易撼动的,尤其是当地名义上属于朝廷的驻军实际上全部掌握在士家人手里的情况下。
    因此,张华所有的动作差不多都只能小心翼翼的私下进行。虽然他在给齐达的信里写的欢乐,但事实上的憋屈,只有他心里清楚。
    或许前几任朝廷派来的交趾太守也清楚?
    但是,张华是打定主意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的,又岂是甘心长期忍耐的主?因此,在打定主意后,他先是说服了太守衙署里的佐吏帮助自己行事,然后以朝廷的名义态度强硬的要求士家上交手里的几个银矿,因为本朝律法明文规定所有的矿山属于朝廷,任何人等不得私自开发。
    士家自然是不肯的,再说了他们都挖了好几十年,这会儿才来收归国有,不是明摆着找茬么?所以意料之中的,士家人被逼得跳墙了。
    也是这一代士家人没个能人的活该被张华欺负,成全张华的名声。士家人先是拒不交还银矿,然后授意当地都尉吕品,也是交趾最大的武官,论品阶与张华相平,越过张华代表朝廷接手银矿。当张华以“武官不管民生”的律令要求吕品退让时,吕品以张华“文官插手军事”意图不轨准备行暗夜之事。
    只是张华若无准备又怎敢兵行险招逼迫士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士家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能拉张华下马,反倒折进去一个交趾都尉,让张华顺势掌握了交趾的兵权。
    当然,这里说来就几句话的功夫,当时的惊险却是只有张华自己知道。而且,士家毕竟是从前朝起就在当地经营了百余年的大家族,张华可不敢因为自己暂时的得意就小看对方,因此这里吕品刚刚落下,他就飞马奏请朝廷速速派遣武官。有没有能力不打紧,重要的是赶紧把这个位子占了,以防对方又随便顶个人出来碍自己。当然咯,如果能来个有能力的自然再好不过了。
    毕竟,这一次张华看着赢了,其实赢得非常侥幸,与惊险。张华自己也在那夜与交趾驻军的冲突中受了不小的伤,现在强撑着不过是不想士家看出来然后趁机捡便宜罢了。
    这样的时候,张华就特别想以前的亲人朋友。当然亲人现在想也没有用,他此刻唯一的念想只有齐达留在他身边的几封信与那一摞书。这个时候,心底的软弱情绪占了上风,也不管自己收到这些书的时候是怎样的纠结了,张华抱着书与信一遍一遍的抚弄怀念着当初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想着齐达他们看到邸报的时候能给自己带几声问候。〃
    不过,当年后交趾都尉夏侯扬真的带着齐达几人的问候到达时,张华却是气得想要跳脚。
    
    那几个家伙,居然真的只让夏侯扬带了声问候!
    **********************
    暂且放下张华这头,且说齐达这里。
    过年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他们这里有两个一心攻坚的考生呢。再加上出门在外,也实在没有什么心操办。最后索性全部丢给老何做主了。齐达他们,就是在除夕那天,几个人一起凑着吃了顿年夜饭,就算是过年了。
    年后不久,就是杏花缤纷的日子,也是俊俊田雨他俩上考场的时候。
    明法科考试比进士科后面一天,因此齐达与毛颖差不多是前后脚的送俊俊与田雨进的考场。
    当初自己进去的时候因为紧张还不觉得,可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