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1
这几周上赵毅衡老师的课,我都深刻地感到,有一双幽怨的眼睛盯着我。叫人不敢正视。但也无法回避。那目光像深秋的月色,印在我的后脑,凉嗖嗖的。那对幽怨的眼眸又恰似两颗明亮的星星,嵌在了我的心幕,挥之不去。
我与秋是这学期认识的。这目光便是秋的。
这目光使人难安,也让人遐思。
002
这学期,我除了听专业课和我的导师李怡教授的课之外,还选修了宋代文学研究、叙事学研究和美学与文化设计研究这三门课程。当然,这些选择是为了建构我的知识体系和写作理念。我希望这三门课能开拓我的视野,给我增添一些新鲜的养料。
“美学与文化设计研究”是吴兴明老师的课。当然,这都是川大文学院在网上公布的课表所公布的。对于吴老师,我以前也没注意,知之甚少。选这门课,我本来就是冲着这课目来的,希望他的“文化设计研究”能对我的理念建构能有所帮助。但吴老师如何,我不得而知,网上一百度,百度百科分明地写道:
吴兴明,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四川内江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教书至今。2000年获博士学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比较文学及中国传统智慧研究。
成果情况:
出版有专著《谋智、圣智、知智——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上海三联书店,1994)、《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有译著(合译)《理解文学要素》(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主编过大型丛书“文化人格丛书”(副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1995)。在《文学评论》、《读书》、《江汉论坛》、《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获奖情况:
获得过省社科奖(三等)一次,金芙蓉文学奖二次,全兴杯文艺评论奖一次,四川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二等)一次。
科研项目:
有在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其它项目若干。
唔,还不错吧。我对他充满了希望。
到上课的时候,我才知道,吴老师这学期上的却是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吴老师简介了哈贝马斯之后,讲了第一章。然后便叫他的科代表安排同学们各选一章,做个专题,来作学习报告。
于是,一个清秀儒雅的女孩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逐一安排、统计。
她忽然来到了我的身边。问我讲哪一章。我很惶然。我支支吾吾。我是冲着“文化设计研究”而来的,现在学什么哈贝马斯。我有这个闲工夫么?我不想浪费时间。看着她真诚而执着的目光,我又不忍心把我的想法说出来。
说实在的,当她走近我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袭击了我。我的身心像是又经历了一次地震。她的气度风韵和那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面容与身材,叫人坐立难安。我不敢看她的目光。我努力地平静着自己。只听她说,讲一章吧。我们人不够的。这时我才发现,教室里的人只剩十来个了。我问她,人呢?她苦笑了一下,一听说讲哈贝马斯,都逃之夭夭了。我真的不该拒绝了。我必须讲。但是哈贝马斯何许人也?《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我连书都没有嘞。
她递给了我两本书:一本中文的,一本英语的。
刚才吴老师讲过。这个中文的译本不怎么好。你们看书就看英文的吧。My god!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到四级嘞。川师大毕业那年,我的英语过级考试还多亏身边的同学帮助嘞,要不是瞅了他的两道选择题,我还上不了60分嘞。现在要看英文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那不是难上加难么!这几年,一头栽在文学书籍里面,对于其它方面的书就看得少了,尤其是哲学方面的。
她见我很为难。就安慰我说:“我选的那一章,也还不知道怎么讲呢。现在只剩第五章和第六章没人讲了。如果你选好了,下周来告诉我吧。”
我赶快点点头。像遇了大赦似的。浑身一下轻松了起来。她瞪了我一眼就回座位了。
于是,她的身影便印在了我的脑海。她的影子在我的脑海越飘越远。渐渐地与我脑海中那个经常飘逸的影子重合了。渐飘渐远,又渐飘渐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003
第二周的星期四到了。
下午,川大研究生院的3—402教室里。
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讲《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第二章。投影屏上放的是word文档,不是PPT。字体又小。我坐在第四排。正对着屏幕。但是看不清楚。我又往前移到第三排。还是看不清。
吴老师坐在第一排。回头见大家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努力地瞅着屏幕。于是便叫这位同学把字体调大一点。
这位同学半天方才把字体调合适。然后继续他的几里哇啦的讲解。吴老师讲的我还可以听得似懂非懂的。而他讲的,虽然说的是中文,但我也只能称之为几里哇啦了。因为我的确不明白他在讲些什么了。
要不是上节课吴老师说哈贝马斯是让学术界颤抖的人,我早走了。记得当时吴老师是这样说的罢。你们听说过铁人王进喜么?“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哈贝马斯一声吼学术界也要抖一抖。
课间休息时,科代表给我拿了一本复印的英文版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我问她多少钱。15元。我给了她20元。她没有零钱找。我说不用找了。她坚持要找的。于是就满班的调零钱。真是君子之交清如水呀!
其实我是带薪进修硕博连读的。不比他们学生,全靠家人和亲友的供给。不在乎些许小钱。要是谁需要帮助的话,我还乐意赞助嘞。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04
第三周周四下午讲第三章的同学姓赵。
据吴老师的推崇和同学们的态度看来,这个同学很棒。
他讲的自然比上周那个同学清楚多了。但是,他加了很多他自己的体会和观点。叫人在哈贝马斯的书上找不着相应的点点和词句。我很是费解。我们可敬的博士生们就是这样钻研教材和资料的吗?尽可以望文生义。我脑海里一片茫然。
我瞅了一眼我们的科代表。齐肩的短发,很矍铄。明亮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多媒体屏幕。签字笔在本子上沙沙地流动。娴静而温柔。浑身透射出一种空谷幽兰的气质。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她,心里便升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像是遇见了久别重逢的亲人。脑海里也自然地浮现出很多似乎比较熟悉的画面。
月色如水。一座古朴森然的大院子里。
一个古装女子坐在一棵硕大的桂花树下弹着古筝。边弹边唱着很古的诗。似乎唱的是:
细风欹叶撼宫梧,早怯秋寒著绣溃А�
…… ……
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 ……
书破红蛮隔子上,旋推当直美人来。
…… ……
说实在的,这些诗歌我每次都是听得断断续续的。确实记不全。每次我都想记住,可是无论我怎样地努力,就是记不住。
这女子弹着琴。她前面的空地上,一个白衣男子,手持一柄长剑,和着琴音和着节奏,潇洒地舞着。剑势如行云流水,很飘逸,很飘逸的。
他们是谁?怎么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实,我自十八岁起,这幅画面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原来以为是做梦。可是经常做这样的相同的梦,就奇了怪了。有时候,没有睡觉,脑海里也有这样的画面浮动嘞。
每次,我都觉得我很像梦中那个使剑的男子。而那个女子可能就是我要找的人。
今天,瞅了一眼我们的科代表,觉得她与经常出现在我梦中的女子非常非常地相像。是说,怎么会对她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嘞。
我心里一阵阵恐慌。不知该怎么办了。
当时,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嘞。我也没勇气问。
课后,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又飘进了我的脑海。。 最好的txt下载网
005
这一周,讲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是秋。她讲的那一章是黑格尔的现代性哲学观念。她的讲解,条理清楚,分析透彻。对文中观点和语句的理解与分析深入浅出。叫人听来特别易懂。由于这天我忘了带U盘,课间休息时,我请她把这个课件发到我的邮箱中去。她很乐意。我便给她写了我的姓名和E…mail。
我说,你讲得好好哦!我们都觉得难懂的哈贝马斯,你却讲得这般易懂。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学者的。
没什么。我只不过是多读了几遍罢了。
后来,她又问我。你本科在哪儿上的?我说是川师大。她说,她也是川师大2004年毕业的。
于是,她便叫我师兄;我则称她师妹。一种亲切的感觉在我心头滋长。我们约定今后在学习上要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
听了她的课后,我对攻克哈贝马斯这个难关有了信心。我甚至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西方哲学好好钻研一番。于是就在川大校园内的书店里买了几大包西方哲学书籍回去。什么《西方哲学史》呀,《西方现代哲学史》呀,《真理与方法》啦,《存在与时间》啦,《社会契约论》啦,《现代性的后果》啦,《浪漫主义的根源》啦,《后形而上学思想》啦,《论革命》啦,《自由史论》啦,等等。
我回家,一打开邮箱。她已经将资料发过来了。看见这些资料,一股暖流洋溢了我的全身。
我应该对她表示谢意。作为文人,除了一般的客套语之外,应该再写点儿文字吧。有了这个想法,脑海里便浮现出了她给我的印象。
一米七的个子,苗条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温柔敦厚的,像一朵芙蓉,也像一朵玫瑰。
这一学期,也许是选修了周裕锴老师的宋代文学研究的缘故罢,见古人和周老师的古诗词写得那么好,便心手痒痒。也学写了一些古诗。
其实,我是好久都没有写过古体诗了。学写古诗,那是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学着玩儿的。为了锤炼语言吧。后来,读的书多了。觉得新诗有新诗的特点,古诗有古诗的长处。古体诗的表达作用,新诗似乎也代替不了。
唉,这是闲话。不耽误我尊敬的读者宝贵的时间了。还是说说我为了感谢这个师妹秋,写了一些怎样的文字吧。
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着她的图像,滚动着一些古典的词句。我提笔写了下来。并发到了我的文学网站上,博客上。网站的编辑老师在按语中说诗中的“一朵玫瑰锦城秀,两道娥眉春水长”是值得传诵的好句子。其实我还把她的名字也嵌到了诗句里。不过,这恐怕只有她本人和认识她的人才能发现了。这里我并不想全部披露整首诗。不然,大家就知道她是谁了。她在我心中是一个圣洁的女孩。我写这些也没有经过她的同意,我怕她怪罪,更怕她生气。如果我尊敬的读者着实很好奇的话,那我就斗胆地再披露两句关于她的肖像描写的句子吧——“白玉为肤方玉琢,芙蓉是面花容芳。”邯郸学步的句子,你就别笑了。我只是想表达给我帮助的人的谢意罢了。
当然,这首诗,我在回E…mail的时候,也给她寄了过去。她在回信中连夸我有才。
自此之后,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好多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06
一个星期四的晚上。我听我的导师李怡教授的课。
课间休息,李老师对我说,王富仁老师到川大来了,我请他星期天上午在川大办个讲座。时间是上午八点半,地点在文科楼。你有时间参加吗?我赶紧点头,一定参加,一定参加。
王富仁教授是李怡老师在北师大读博士时候的导师。师爷来了,我怎能错过。一定要看看他是怎样的人,怎么就培养了这么优秀的李老师。或许能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嘞。
周五的下午,我用短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惠,秋回信说她也一定要参加的。
周六便在川大校园内逛书店逛图书室。累了就在校园内转转。见花坛里的各种花竞相开放,树下椅子上到处都是莘莘学子。或读书,或讨论。我则站在花坛边问过往的人,这些花儿的名字。尤其是杜鹃花,开得很热闹,很繁茂。叫人流连忘返。其时,一些古体的诗句又在脑海里翻滚了。
杨柳春风里,清芬四溢香。
芳华次第改,蜂蝶随处忙。
杜鹃花圃秀,梧桐伫路旁。
最爱池畔椅,但坐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