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屋女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心想,谁弱智一会儿见分晓。   

  比分很快就出来了。   

  小玉得分最高,射中5箭。   

  我侥幸射中2箭。   

  教授一箭未中,且射程太近,明显跟他强壮的体魄不相符合。   

  从城楼上下来,我们到一个大排档喝水休息。   

  主人端出一盘水果,黄黄的,圆圆的。小玉说,这是〃李广杏〃。   

  〃就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那位李广吧?〃教授插话道。   

  〃教授!我知道你这话出自《滕王阁序》,可是,讲故事讲究生动、通俗,易懂,所以,大量引用文言文是不妥的。〃说着,我咬了一口李广杏,有点甜,有点苦。   

  小玉没有动手,专注地看我品尝。   

  〃你怎么不吃?〃我端起盘子递给她。   

  〃我经常吃呢,不觉得稀奇了。我给你们说说李广杏的来历吧。传说汉代〃飞将军〃李广在这里打仗时种过杏树,后人怀念他,便把这里的杏子称为李广杏。〃   

  〃罢了,罢了,该教授讲啊,你怎么帮他了?〃我忙阻止。   

  〃李广跟匈奴交战数十次,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未受到天子的奖赏,甚至被迫自刎沙场。〃教授不得不开口接上。   

  〃小玉刚才讲过李广了,你就讲李广的孙子李陵吧,那也是一代名将!〃我有意增加了难度。   

  〃李陵还是我国五言诗的始祖,人们立有李陵碑,就在嘉峪关外不远。〃小玉习惯性地解说道。   

  〃哎呀,小玉,你让不让教授讲嘛?怎么老插话?教授可是好为人师的哟,已经憋得心慌了!〃   

  〃好,教授请!〃   

  〃你们看过李陵的《答苏武书》吧?〃   

  〃看过。〃小玉不假思索地说。   

  我无法回答。我只知道有这么篇文章,大概是古典文学老师,或者历史老师讲课提到,但我没有找来读过。   

  现在,我只能用沉默来体现我的〃博大精深〃。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后悔当年太懒了,都是不求甚解惹的祸!   

  在这一点上,我深知是无法吹牛的。因为,要是说看过,教授可能就要下连环套,最终逼得我无路可退,不但让我在美女面前集中体现才疏学浅的本质,而且全面展示丑恶的品质。   

  没想到教授一讲故事就提问,一讲故事就给我设套。看来,教授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好惹的。   

  教授仔细观察着我的表情,目光停在我脸上不走了。   

  我虽然才疏学浅,但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已练就了过人的心理素质。比如,在这种情形下装出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实在是小儿科。   

  教授的目光最终被我深不可测的目光逼了回去,他没有看出什么破绽,因此,没有再问,接着开始卖弄自己的学问,积极炫耀自己的学者气质。   

  〃李陵答苏武书,被后人称为〃文情感愤壮烈,几于动风雨而泣鬼神。〃〃   

  〃他心里有太多的委屈!〃小玉很自然地插话。   

  而我,仍然是不敢作声,很怕一开口就露馅。   

  〃在《答苏武书》中,李陵凄切地表白,生为别世之人,死作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这是他〃计未从而骨肉受刑,顾国家于我已矣〃的深刻写照。李陵为什么这样悲愤?话还得从汉武帝天汉二年说起。那年,李陵带领五千人马,倚长城御匈奴,首战告捷。但汉军五路援军未如期到达,面对匈奴十万雄兵,李陵寡不敌众,死伤殆尽,投降了匈奴,但欲择机起事,另立功勋,报效国家。〃说到这里,教授又居心叵测地把目光停在了我脸上,似乎要我接着讲下去。   

  我虽然怀疑教授最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汉武大帝》,以至于史实成竹在胸,但这并不构成攻击他的正规理由。只得尽力为自己开脱,转瞬就找到了托辞,其一,这不是学术讲座,而是惩罚你讲故事。你没有一而再,再而三提问的权利。其二,这不是故事接龙,主讲人必须无条件地独立完成。   

  我正在想,如果教授的目光停留到两分钟时还不离开本人慈善的面部,我将奋起反击。关键时刻,小玉却又自动解说起来:   

  然而,汉武帝残杀了李陵的老母和妻子。因此,后来留在匈奴牧羊19年的李陵的好友苏武劝他回汉朝,他却执意要作异域之鬼。         

BOOK。▲红桥▲书吧▲  

第94节:满屋女人(24)         

  满屋女人(84)   

  出了关,碾着丝绸之路悠扬的驼铃,我们向西直奔敦煌。身后,万里长城巨龙般向东游走,南边,银妆素裹的祁连山在车窗外无尽蜿蜒地陪伴着我们。   

  我们走的是古丝绸之路吗?   

  小玉略作沉思,笑了:宏观上说,这就是丝绸之路,微观上说,又不是。因为,现代交通线路是调整过的,也不可能完全重复古人开辟的线路。作为游客而言,不必考究这个区别,只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就可以了。其实,游客们最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古丝绸之路凭什么保证畅通呢?原因当然很多,但我就爱跟他们讲班超的故事。   

  〃班超在西域活动近四十年,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古稀之年还留在西域,致书皇上,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能回玉门关。〃教授又开始卖弄学问了。   

  在这种情形下,我迫不得已,不得不技巧性地卖弄一点历史知识。一是必须挽回影响,因为,在教授的一再捉弄下,小玉似乎已经察觉到我历史文化知识的苍白,尽管她总是善意地笑着。二是我如果不及时把教授这种态势压制下去,他必然要在集历史文化之大成的敦煌全面向我发难,置我于完全放弃话语权之困境。   

  老实说,我已经生气了。于是,我综合了教授和小玉前面已经讲过的〃历史秘密〃,又搜肠刮肚,找出几句自己比较熟悉的诗词,以及大致记得的几点零星的边塞知识,再把表达句式适当调整了一下,使得我的历史评述能让他们耳目全新。   

  我把目光聚焦在教授眼睑上部那个不用心看基本看不清楚的麻子窝上,就开始演讲了:   

  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设立了河西走廊四郡,把中央政权的西北前线推至敦煌以西的玉门关、阳关。这个格局一直维持到唐代。唐人吟诵的〃春风不渡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生动写照。可是,到了明代,朝廷无力顾及,将边防前线往东收缩,建立了嘉峪关,而放弃了关城以西包括敦煌在内的大片土地。   

  〃由此,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走向衰落。〃冷不防在我吞唾沫的时候,教授却把最关键的总结陈词说了。这是阐述丝绸之路兴衰的最关键的一句话,却让教授抢了功,我很是懊恼。   

  好吧,教授,你一再放纵自己的表现欲,一再制造学术麻烦,到了敦煌,我将把你派上大用场。   

  满屋女人(85)   

  从嘉峪关到敦煌,坐汽车八九个小时。   

  出关不到一小时,到了玉门市。玉门是中国石油的摇篮,铁人王进喜就是从这走出去的。石油系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玉门人〃。在石油钻探公司时,我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报道过铁人王进喜一个徒弟的事迹。   

  因此,我一定要在这里停下来,看一看。   

  玉门市建在山坡上,街道从南向北都是下坡。这里有个老君庙,是石油人都要朝拜的地方。当然,我也要去了,毕竟我家是世代石油人。   

  沿着玉门采油厂厂部的山坡拾级而下,在石油河的岸边,找到了这个寺庙。庙里没有和尚,供奉的也不是菩萨,而是记录玉门油田发展历史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玉说,当年玉门油田的发现人孙健初,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找寻石油的时候,就是这破败不堪的老君庙给了他栖身之地。现在,人们为了缅怀他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的贡献,还在玉门市的油城公园里为他立了一个纪念碑。   

  老君庙一号井,我过去在石油战线就知道,这是我国的第一口油井。油井上立着一架饱经沧桑的磕头机(采油机)。看起来,个子很小。我知道,当时的磕头机功率太小。   

  小玉说,你别看它不起眼,解放初期,就是这种遍布祁连山山谷的磕头机为抗美援朝作出了重大贡献。   

  街心花园,立着王进喜的塑像,他穿着姜黄的工服,戴着钻工头盔,手握刹把,神色刚毅,一种势不可挡的英气顷刻浸透我的心田。他的豪言壮语立刻就从心里奔涌而出。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我拨开簇拥着他的那些枝条,走近他,抚摸他,吟诵起我爷爷和父亲终身铭记的王铁人的名言。         

◇欢◇迎访◇问◇。◇  

第95节:满屋女人(25)         

  小玉像个记者,不停地抓拍我跟铁人对话的情景。她懂得为我留下珍贵的史料。   

  出了嘉峪关   

  两眼泪不干   

  前看大戈壁   

  后看鬼门关   

  离开玉门,汽车真正驶入了无边无际的戈壁大漠。   

  再也不容易看见房舍,   

  再也不容易看见人影,   

  我像是坐着飞船,来到了陌生的星球。   

  那么惶恐。   

  那么孤独。   

  那么无助。   

  零零星星的骆驼刺一路报告着,这个外星球上,生命依旧存在。   

  小玉带着鼻音说,戈壁就是不长草的沙石地。   

  不是有骆驼刺吗?我说。   

  〃人们不把它当草。不过,也不能小看骆驼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根系能延伸四周及地下几十米,吸收沙漠中因昼夜温差变化凝结出的地下水。〃   

  我也不再问什么,也许因为骆驼刺过于瘦小,无法为丰美的水草代言。   

  路两旁,有时可以看见远远的圆圆的土堆,一个个连成片。   

  那是坟墓。小玉说。   

  〃里面埋着什么时代的人?〃   

  应该有些年月了吧!小玉轻声回答。   

  他们应该很孤独吧。一种悲凉瞬间从心宇间弥漫开来。   

  第十章   

  满屋女人(86)   

  晚上10点,抵达敦煌。这里的时间比内地晚两个小时,刚刚天黑。   

  一进市区,就看见路灯照耀下,前方立着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雕塑。   

  她体态丰腴,婀娜多姿,典型的唐代美人。   

  〃这是敦煌的市标。〃小玉说。   

  〃我心里的美女就是这个标准。〃   

  〃不会这么夸张吧?〃小玉笑起来。   

  〃不过,你虽然不够胖,却也莫名其妙地让我喜欢!〃   

  〃不要以为我那么在乎你的评价!臭美!〃说着,小玉把她的西部牛仔帽用力地扣在我头上。   

  敦煌的泉水把我洗得全身清爽,一夜的沉睡使我的体力完全恢复。   

  早上,在小玉的带领下,我们吃了敦煌有名的辣乎乎的驴肉黄面,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莫高窟。   

  早就想来这个神秘的地方看看了,一直找不到时间,没想到最终以这样的理由来到她的面前。   

  下了车,首先闯入我眼帘的是一堵崖壁,层层叠叠排列着数不清的洞窟。一座造型奇特的六层高的木楼嵌在半岩上,让人震撼。   

  〃这是唐代的建筑。〃小玉指着对我说,并让我背靠这神奇的楼房照相。   

  仿佛有神奇的力量牵引,我的脚步不听使唤地迈进。   

  崖壁前有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枝叶茂密。谁种的?在这沙漠里竟然能长这么大,足够神奇。但眼前,难以停下脚步来探究这个问题了,我急欲目睹穿越千年的菩萨和飞天。   

  进洞前,教授精心装备了电筒。因为里面不开灯,要看仔细就得自带电筒。   

  我没有这样细心,当然没有电筒。但我已经做好了以听为主的准备。但我,不忘在进洞前做一些必要的谋划。   

  于是,我掏出MP3递给教授,〃里面全灌的西域古乐,你边听边看,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教授顺从地戴上了耳机。他哪里知道,一个惊天大阴谋由此拉开了序幕。   

  教授总是听着音乐走在最后面,不听专业的解说员讲解,自顾自地拧着手电,东瞅瞅,西看看。因此,他老是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我心里都为他着急:教授,你这样对待莫高窟,恐怕要贻笑大方的。   

  洞里不开灯,讲解员用电筒指示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