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术类:
艺术基础?素描?油画?雕刻?陶器制作?珠宝&美术钢板
工作室录音?乐队演奏?交响乐团演奏?管弦乐演奏?爵士乐
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键盘演奏?吉他?戏剧艺术?剧场技术
卫生、安全、体育类:
卫生?驾驶?足球?摔跤?篮球?排球?快速球类运动
这里只是列举了全部课程的很小一部分,有些课程还分不同级别(比如乐队演奏有初级和高级) 不同课程还有不同要求(比如要学爵士乐你得先学艺术基础),此处均忽略不计。
再看咱中国某高中高三某班的课表(此课表放之全国而皆准):
午
别 节
次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午 1
语文
历史
英语
政治
数学
2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
英语
3
历史
英语
数学
体育
语文
4
英语
政治
自习
历史
语文
下
午 5
政治
体育
历史
英语
数学
6
数学
英语
政治
作文
历史
7
英语
语文
数学
作文
政治
8
统练
统练
统练
统练
统练
有没有种人家在五星酒店或在金钱豹吃大餐,你蹲在街边儿啃干馒头就白水的感觉?(现在中国也搞选修课装点门面,不过咱选修课就好比大学里的美女—本来就没几个,还总被他人侵占。正所谓红颜薄命,到了高三,选修课基本是全军覆没。)
英美等国的中学(有的地区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都会开设少则几十门、多则三四百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课程表,专属的菜单。学校没有“班”的概念,所有课都是“走班制”,没有学生一屁股坐教室里一天不动的,大家都要四处奔波,下了这节课马上就要跑去另一个教室上另一节课。3
他们中学的这些课在中国大学里都见不着,而他们大学的课程你怕是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这是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选修课列表的部分摘录:
核心课程: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
科学类课程: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8。现实中的物理
9。Cosmic connections 10。 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
本科新生研讨会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应然: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它的目的是什么?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一个社区的研究
19。基督教与美 20。怎样欣赏画
21。浮士德 22。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3。香蕉的文化历史 24。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5。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6。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
怪不得大家都爱去外国上学。这么丰满肥硕的课表,看得我直流口水。音乐,戏剧……学这些个东西搁中国就是“不务正业”,成何体统?祖国的花朵就应该上数学连堂!而外国学生竟能光明正大地不务正业,简直人神共愤。
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但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老师就可以就去选择它。同时,这些主课也会分三四个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
而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乐器等丰富多彩的课。这些课程能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知道怎么去生活,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4
咱中国有个词叫“课余爱好”,但在国外根本没这说儿,人家上课就是爱好。这几年下来你得修够多少学分选够多少课程才能毕业,爱好少了还不行哩。这一二百门课总得有你的口味吧。
要是没有呢?
有个学校有9人选修中文,分3个程度,也就是3个教学班,学校不惜重金聘请一位大学中文教授分别为他们上课。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连学生和家长都能申请开设课程……例如Wethersfield High School只有两名学生选修非洲历史,学校就专门有老师负责这门课程的研究和教学。5
那就只能跟学校申请了。只要你申请,无论千难万险学校都会把这课开出来。那学校就是一会变魔术的厨师,你想吃嘛它就能做嘛。
每个学生都要向学校提出自己选择的课程,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学校要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用近三个月的时间来安排课程表,以确保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6
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保持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怎么可能所有学生都保持一样的进度,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7
让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兴趣,这就是“手工业”。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他们则是天天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习了。至于真正的老师首先要扮演好两个角色:一是厨师,给学生做菜,做可口的菜;二是服务员,好好保护呵护好学生的胃口,千万别把这最好的老师给赶跑咯。
为此外国的老师费尽心思发明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招数,比如他们会恬不知耻地夸学生,哪怕你做对一道巨弱智的题,他们都会惊呼“我为你感到自豪!” “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8(我上这么多年学都没听老师说过这些话,大概是我不够聪明。)
比如历史课老师能组织学生看电影逛博物馆发表演说,但就是不能用教科书,因为“一本不合适的教科书会破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此生把历史拒之门外”。9
比如让学生上数学课玩儿游戏,什么青蛙跳、丢纸牌、数字宫……而之后看到他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做数学作业的模样,中国老师就特意问:“你们喜欢数学吗?”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呢?”他们竟说:“数学很好玩。”10(哎呦,搁中国谁要说数学好玩,别人肯定觉得他脑子有毛病。)
再比如学生上课不仅可以歪七扭八地呆着,还可以坐桌上或者趴地上看书,至于吃东西或者在教室里遛弯儿更是正常,老师觉得“这样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好些”11。最惊悚的便是有的学校让学生躺浴缸里上课,老师说是“为了上课轻松起见”12。
这些千奇百怪的招数,无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
曾问一位美国的小学校长:“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美国校长的回答是:“能让学生每天早上都愿意来学校就是好学校。”13
不知按此标准,我泱泱大国有几个好学校。
美国的高中生很愿意到学校学习,呆在家里很苦闷、很无聊。学校的课堂是他们的乐园,学习是他们的乐趣、兴趣和发展方向。14
“愿意到学校学习”,真奇怪那是什么感觉。在中国你问我学习到底是什么上课又意味着什么,我只能给你重复一首叫我不愿意的歌。
外国学生就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敞开胸怀肆无忌惮地品尝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课程。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有一句诗,“世上有已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世界,隔开它们的是一扇扇大门。” 外国学生就在不断地推开新的大门,探索新的世界。就好比是吃饭,等你把一桌子菜尝个遍,总能找到最可口的。
在Woodstock Academy一个8年级的班级中,16名学生中有8名清楚地确定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自己的将来职业。在一个11年级的班级中,12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规划,有早期儿童教育、作家、国际贸易、地质、马术教练、律师、宗教写作等等,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种职业,他们都能讲出一番理由,倒是遇到的几个中国大陆去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意向。15
真是文盲了,这些专业我好多都没听说过。马术就够离奇的了,还要当教练;啥又是宗教写作?我猜是写科学论文。王尔德说了,“宗教一旦被证明是真实的就会死掉,科学便是宗教的尸体。”
当然啦,口味也是会变的,中学喜欢宗教写作,长大没准儿就想写科幻小说了。咱好多人都是,原本信誓旦旦地说喜欢某专业,要跟它厮守一辈子,结果上了大学没多久就喜新厌旧移情别恋,无奈为时已晚,最后只能把专业搞得结婚一样瞎凑合。
然而在外国,“离婚”可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大学明白学生入学时候选的专业好多都不一定是最适合他的。比如美国,大部分学校不要求一来就选定专业,即使选定了,也都可以一两年甚至三年过后再转。16而且只要你申请,教授就一定会支持,所以据说美国大学生四年里平均每人改五次主意,转两次专业。你只要写封信说你不喜欢学这个喜欢学那个,老师二话不说立马让你转走。要不然让你学不喜欢的专业岂不是耽误你一辈子?再一看中国大学的制度就异常荒诞:转专业是成绩好的同学的特权,你得排名前几才能转。到最后适合学这专业的转走,不适合的留下来。你说这不成心么?
当我们在做数学作业时他们在做什么:体验至上
很早就听说外国学生生活很闲很放荡,看看这英国中学的社团列表,的确够闲够放荡。
创造类:
艺术
交际舞 室内合唱团
室内音乐 室内交响乐
象棋俱乐部 唱诗班
戏剧社 乐队演奏
烹饪社 辩论会
欧洲电影社 环境保护俱乐部
爵士乐队 珠宝制作
文学社 普拉提社
演讲与戏剧 街舞
衣物与时装
……
体育竞技类:
杂技 箭术
羽毛球 网球
篮球 板球
击剑 足球
曲棍球 跑步
散步社 中国功夫
……
服务类:
军校培训 社区服务
学校会议
……
看看人家放学干嘛去,再想想你每天放学干嘛去了?赶紧回家写数学作业啊。
话说回来,中国学生并不是一点儿选择都没有,咱至少能选个专业。但那是怎么选的?抱着本无厘头的《报考指南》拍脑袋拍出来的。其效果比你把专业列表钉墙上然后闭着眼睛扔飞镖选好不了太多。这选了等于没选,就好比下饭馆吃饭,我没吃过这家馆子怎么知道喜不喜欢吃,你光把菜名儿告俺管鸟用啊。
所以外国老师的首要职责,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
一位中学老师说:“我们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而是要为学生创设发现和探索的机会。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17
让学生品尝每一道菜,给他们体验的机会。
在Hamden High School两天的考察中,令我惊叹的是美国人对课堂时间的重视。在走廊上,我遇到了一位美国老师,他热情地邀请我们来到了一个“Shop”,这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学生用品。五六个售货员正在忙碌……“这是我自己的商店,”他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也是我的课堂。” 这个老师教授社会经济贸易学。的确,这里既是课堂,又是实验基地,经营收入全部用于自己的课程实践活动。
从社会经济贸易学的“Shop”and“Classroom”走出来,我相机又来到了陶艺、面点制作、木工、季节、游泳等多个教室,学生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干得热火朝天。这些课程都设立了相应的“shop”来出售他们的产品。在婴儿照顾课上,我了解到来到这里接受照顾的婴儿很多是社区内的孩子……一切婴儿用品齐全,还有各种玩具和配备设施。”18
学社会经贸都弄个shop,那我们学国际经贸岂不要搞一WTO出来?实际情况是我们上课边眯着边听老师扯WTO。
外国的所有课都是如此:音乐课弹吉他,厨艺课做饭,物理课做机器人19……不知他们生理课怎么上。
这课上得多带劲儿,要让我说,一天上25个小时也乐意啊。可惜他们上课的时间简直如爱情一样短暂:你要在外国上中学,每年只需去180天,且这一天还都两三点钟就放学,剩下时间让你去自由活动,爱干啥干啥20。
这也忒闲了点儿,难道他们真遵从罗素所倡导的,“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我觉得这样亦无不可,因为王尔德说,“什么都不做是世上最难,最难且最智慧的事。”
美国高中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全体学生基本上都参加各种社团,科技实验、体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