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杰斯认为关于学习过程,有以下事实是必须注意的: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正确了解了学习什么或为什么学习时,学习才有动力,学习效果才最好。那些需要改变学生“自我结构”的学习,往往会被学生抵制。

    如果学习必须改变学生的“自我结构”,那也要在威胁程度低的情境下才容易发生。当对学生的“自我结构”威胁很小时,知识可以得到最详尽的领悟,学习的效果最好。即是说,当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做给家长看,也不是做给老师看,而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时,学习才会变成孩子内在的需要,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基于此,罗杰斯认为“教师”这个词应该由“教育促进者”来代替,强调“教师”的行为应该是创造一种有益于学习的气氛,应该是把学生看成具有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物体。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的价值,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由的学习”——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积极的心态成就一生……改变心态的心理学 为多少钱撒谎更值得?

    1959年,弗斯丁格和同事J。麦里尔·卡尔史密斯开始致力于一项研究,该项研究后来成为古典认知失调实验的经典之作。在实验中,他们巧妙地哄骗受试者,不让其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实验的内容非常简单,但却富有深远的意义。

    弗斯丁格和同事卡尔史密斯招来一批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做一件极端无聊和繁琐的工作:将二十几只碟子装进一个大木桶里,简单地洗一下后一个一个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这样不停地拿来拿去,一直重复半个小时。

    这个工作做完后,再接着做另一项工作:记分板上有48个木钉,受试者必须将每根钉顺时针方向转动四分之一圈,再逆时针方向转四分之一圈,48颗钉必须轮流转,不能有遗漏,这样一直转上半个小时。

    等每个受试者做完以后,一位研究者会告诉他说,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人对某项工作是否感兴趣,以及这种态度是否影响其完成工作的效率,还提醒他说,他现在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否可以告诉其他人,说这件工作非常有趣。

    弗斯丁格还询问受试者,是否乐意做他的助手,这一情况本来就应该由助手告诉下一个受试者的,如果他愿意担任他的助手的话,可以得到1美元或20美元的报酬。

    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受试者都同意把明显是说谎的内容告诉下一个受试者。受试者们在通知下一个人时,弗斯丁格会问受试者,他们自己觉得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思。

    显然,前面所做的放碟子、转钉子的工作,根本没有任何意思,而对别人撒谎就会形成认知失调:“我对别人撒谎了,可我并不是这种人”。弗斯丁格进行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受试者所得的报酬是否能够引导其减少认知失调,从而认定这些工作是有趣的。

    实验的结果会是什么呢?从常识看,人们以为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会比那些得到1美元的人更倾向于改变观点,因为20美元在1959年应算很大的一笔收入。但弗斯丁格和卡尔史密斯所预测的却与事实相反:得到20美元的受试者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撒谎;得到1美元的人既然没有充分的理由撒谎,所以他们减轻失谐的办法是——“这些工作还真的有那么点意思”——因而他们也就没有真正撒谎。实验结果正是如此。

    更加有趣的是,实验的真正目的被揭穿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被要求退还这笔钱,只有一个学生不肯归还——他只得了1美元——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积极的心态成就一生……改变心态的心理学 改变对原因的看法就能改变…

    一般而言,当人们第一眼看到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格温柔、善解人意、活泼可爱等特性归属于她;看到一个丑陋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情古怪、尖酸刻薄、不解风情等特性归属于她。同理,在公司招聘时,一般都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因为在用人方看来,男性具有坚韧、奉献、敬业、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女性则不具备。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归因现象。

    一般的心理学书籍中都记载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归因现象的笑话:两个男人,一个是新教教徒,另一个是天主教教徒,同时看到一位牧师进入了一家妓院。新教教徒认为他找到了天主教虚伪信条的证据,因而抱以轻蔑和不屑的一笑;天主教教徒看到的是另一种证据,即认为他们的牧师真是心胸博大,愿意拯救任何人包括妓女这样堕落的人的灵魂,因而抱以骄傲和自豪的一笑。

    鲁温和泰波特以及亨利·莱厄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给不知情的志愿者分派任务,一次一人,让他们从事一个实验项目。进行途中,每个被试者都会意识到,他需要在场的那个研究生和另一位新生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研究生和新生都是鲁温事先安排好的内线)。

    于是,每位志愿者都向他们求助,也都得到了帮助。后来,在问及那个研究生和大学新生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们时,大部分志愿者说,研究生给他们以帮助,因为他想帮助;大学新生也施以帮助,因为他觉得有帮人的义务。显然,这种归因不是建立在任何已知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事先理解之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早在1927年就提出过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概念,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对实际的刺激产生反应,而是在对我们认为的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产生反应。例如:如果妻子突然对丈夫不理不睬,而且动辄对他发火,他一般都会这样想:要么她心情不好,要么他做了什么对不住她的事情。

    他的反应并不是取决于引起她的行为的真实原因,而是取决于他所理解的原因。海德还在这些归因之间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区别,即归因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原因,一是内部原因。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海德的概念令人鼓舞,因为有关人类归因的因素的知识,将极大地增大对人类行为的可预见性。

    归因理论出现之后,认知失调理论被重新解释为,一个人将自我行为归因于人们认为自己的信仰和感觉应该如何如何。譬如,如果我不得已而迫害某人,我就对自己说,此人活该如此,从而将我的行为归因于我对他的“真实”本性的解释。“上门”现象也被重新解释为:如果我第一次给融资者出一点儿钱,第二次就应多出一点儿,因为我将第一次捐赠归因于我是一个仁慈的好人,等等。

    比对前述发现进行重新解释重要得多的是,归因研究产生了一大批令人振奋的全新发现。著名的案例如下:

    □李·罗斯与两位同事征集一批学生志愿者玩一种“测验表演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演提问者,另一个扮演竞赛者。测试开始之前,提问者手里会拿到10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他事先已经被悄悄告知了答案),让竞赛者回答它们。测试的结果为,竞赛者平均可答对6道题。之后,罗斯要求所有参与者进行总体评定,几乎所有的竞赛者都认为提问者比自己更有知识,就连实验的旁观者也这么认为。即使后来竞赛者被告知提问者事先都知道了答案,但他们仍旧因其所扮演的角色而被认为知识面更广。

    □人们对低收入者、酗酒者、探险失败者、强奸受害者等其他不幸者的反应,大多以“公平世界假说”进行解释——人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也是公正的,善有善报。这就导致人们认为,受害者的不幸是自己的懒惰、没教养、盲目冒险、不自重、易受诱惑等类似原因造成的。有研究发现,受害者受到的损失越大,人们越认为其活该。

    □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华林斯邀请男大学生在观看裸体女人幻灯片时对她们的美丑进行打分。华林斯欺骗学生说,他们可以一边观看,一边通过耳机上的听筒听到他自己的心跳。事实上,这些心跳音是华林斯事先录制好且由他进行控制的。大学生听到的心跳声会在某些幻灯片出现时加快,而在另一些幻灯片出现时变慢。幻灯放映结束后,华林斯要求学生对这些女人的吸引力进行评定,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使自己心跳加快的女人最有吸引力。

    □一些考试成绩并不好,但却被告知考得非常好的学生,倾向于将考试的所谓顺利归因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善于思考或聪明的天分,所谓的不顺利归因于外部,如考试不公正、监考不力或环境太嘈杂等。

    □研究者将幼儿园里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如果画画画得好,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另一组则只字不讲评奖的事情。结果,那组被告知可以获奖的小朋友在画画时一点儿也提不起兴趣,而另一组小朋友却一个个兴趣盎然。归因解释:准备拿奖的孩子会在心里想:“如果是为拿奖才画画,我就体会不出画画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积极的心态成就一生……改变心态的心理学 改变想法才能改变情绪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情,就看你怎么去想,有时想法决定我们的命运,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差不多两千年前,斯多葛哲学家埃比克泰德也讲过一句意义相近的格言:“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称为“RET之父及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的艾伯特·埃利斯,则将这句格言翻译为现代版的行为疗法格言:“你在很大程度上感受的是你的思想,如果你能改变思想,你就可以改变感受。”

    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系的教师、精神病学者艾伦·贝克直到三十多岁时,才相信并利用心理分析法治疗病人。他对压抑感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临床研究,贝克发现,病人“对自己、对外部世界、对未来,总体上持消极的看法,这一点显而易见地表现在广泛的消极认知扭曲之中”。

    既然如此,他推断道,应有可能“通过逻辑和证据规则的应用来纠正这些扭曲,将他的信息处理过程调入现实之中”。也许,通过这种疗法,不仅这位病人,而且大部分病人都可治好。

    贝克引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话说:“神经症并不是情绪上的疾病——而是认知上的错误。”

    这个概念成为贝克对压抑的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他在1963年和1964年间写成的专业论文及1967年出版的《压抑:临床、实验和理论探微》一书中分别表达了这些思想。

    但是,贝克的思想在许多年里遭到埋没,他本人在这个行业中也一直默默无闻。但在20世纪70年代,当认知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不仅弥漫于心理学界,甚至弥漫至精神病学界时,他的思想开始为人格及行为的主要理论吸收。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依靠他的理论行医,尤其在处理压抑性病人时。

    他开始得到广泛的承认,最终被确认为认知疗法的创始人。在美国,约有1/7的精神病医师使用认知疗法治疗精神病人,约有1/3的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其他人则部分地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他所创立的认知疗法现已成为美国使用得最多的疗法。

    关于压抑,贝克分辨并标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