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想1+1第二波-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将已走回自己位次上坐下,闻言微微一笑,低声道:〃荡意储不会进攻。〃   

  〃你说什么?〃   

  〃属下说……〃伯将坐在位子上向陶卢定微一欠身,大声道,〃属下以为,荡意储不会进攻。不管王军露出多大破绽,今日一定会攻克妙峰坡。〃   

  陶卢定涨红了脸,强压怒火道:〃说得倒轻巧……兵凶战危,岂是你一人说了算数的?〃   

  〃这是天下大势。〃伯将道,〃岂有以撮尔小国以当天下者?岂有以区区两万疲敝之卒,而当十八万虎狼之师者?岂有以一山而挡十四国者?难道大人不觉得奇怪,荡意储起举国之兵,来防守这毫无天险可守、无回旋余地、无城池之固的姑麓山,难道还真的指望能挡住王军的步伐?不要说这山前的十八万大军,若是加上召公殿下的大军,前后夹击,石头也磨成粉了……荡意储天下名将,会明知故犯如此大错?〃   

  陶卢定顿时语塞。这问题其实在座的官佐们大多谈论过,荡意储自蹈死路,这是人人都看得清楚的事,至于为什么,那就众说纷纭了。因传说徐君堰早已得了疯颠之症,便有说法,是疯了的徐君强迫荡意储出阵迎战;也有人说,这是荡意储主动迎战,以避畏战之嫌。这些说法原也说得过去,可这时候被伯将当场问出来,陶卢定倒犹豫了,觉得这些说法太过牵强简单,只怕说出来当场就要被驳翻。想了一下,陶定卢道:〃也许荡意储受迫于形势,或者迫于压力……徐国破亡就在指日之间,他身为徐国上卿,难道不应该以死相争?〃   

  伯将轻笑一声,道:〃以形势而言,徐国已是必亡之国。以战事而言,徐国人口不足二十万,举全国之力发兵不过四万,除了投降,唯一的自保之法就是死守堰都城。那徐堰经营堰都城十年,号称天下第二都,城高池险,储备充足,如果死守,运气顶了天,只怕还能求得城下之盟。可是杜宇和荡意储却弃坚城而出,冒着被合围的风险在野外与王军交战,为什么?〃         

◇欢◇迎访◇问◇。◇  

第10节:周天…姑麓山合战 文/拉拉(7)         

  这话,连高国仲也问住了。这个问题在王军大营的会议中也讨论过多次,连执政周公在内,人人都拿捏不住,议来议去,只能以〃必有阴谋〃四字概括之。伯将这么问出来,似乎竟然有了答案,高国仲不禁站起身来,背着手踱了几步,这才指着伯将道:〃说……说说看。〃   

  伯将站起来,欠身道:〃是!属下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荡意储把姑麓山防御当作疑兵之计,就如同他在妙峰坡上布下的阵势,其实一捅就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堰都城拖延时间。此刻堰都城下,必有重大阴谋,而且必然耗费弥时。为着徐国存亡计,竟然不得不先有杜宇死守夏泉关,后有荡意储亲赴前线,故布疑阵,以他威震天下的名头,吸引全部进攻徐国的主力……这是其一。〃他见陶卢定还要开口,马上加重口气,道,〃其二,既是疑阵,疑者,诡也,必为虚幻之物。荡意储绝对不会把徐国的主力耗尽在这里,他还要守城,没有了军队,堰都变成空城,什么阴谋也没有用。他一定已经知道,自己已处于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中,因此,一旦正式交战,荡意储必然立刻收缩防御,属下担心的就是他完全放弃抵抗,一触即溃,若被他逃回堰都城中,终是祸害。〃说完舔舔嘴唇,若无其事地又坐下。   

  大帐内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袭有爵秩,但齐军一向只认军职不认爵秩。伯将入伍不到三个月,因有爵位不能与普通士兵同列,才新晋的旅贲,在官佐中位列最末,一向只能干点打杂、守门之类的事情。前头几次军前会议,众人对他连点印象都没有,此刻突然一下显山露水,就把左行舆司马堵了个哑口无言。   

  高国仲虽然对王军大营的决策一肚皮的不舒服,但毕竟对王军的胜负也颇担心,伯将这一分析,心中松动,脸上却不带出,咳嗽一声,道:〃这是所谓洞穿七札了。伯将不容易,一是看得多,二是思得细,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了。〃他轻描淡写地表扬两句,脸色已经拉下来,说道,〃你们平日口口声声说齐军强于天下,我看也稀松平常。齐国是大国,更是诸侯之首,天底下的小国都在看着我们!如今我们既然已有军令在身,奉命行事,才是我们齐军的本份……只知道争尺寸之功,蝇头小利也津津有味,算什么英雄?办砸了差事,等着全天下看我们的笑话吧!〃   

  他粗重地喘了几口气,走回帅座坐下,厉声道:〃传令:全军立刻整营,埋填锅灶,收拾帐篷,辰时起在营内列阵,随时准备开拔增援王军!……伯将你留下来,其他人散吧。〃   

  数十名齐军官佐轰的一声站起来,弯腰行礼,依班次鹭行而出,刹时间走了个干干净净,大帐前半截空落落的,只留下伯将一个人,站在离门最近的位置上,颇有些滑稽。   

  伯将静息屏气,等着高国仲发话。临行前,父亲一再嘱咐,不得在军中显摆。自己今天当众将倒了左行舆司马,想起严父,不由得一阵阵心慌。隔了半晌,才听见高国仲喑哑的声音,说道:〃伯将,你过来。〃   

  伯将道:〃是。〃但高国仲已绕过帅位,站到了大帐外面,他赶忙一低头,跟了出去。   

  中军大帐后面,不知何时已被黑布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连顶上都用黑色纱布笼罩。黑布围成一条仅一人可过的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后营。高国仲一言不发,走在前面,伯将只得紧紧跟上。转过几个弯,下了一条长长的阶梯,便听见了水声。伯将知道这是后营坡下的小河沟,名字叫做小汤河,再往前两百余丈便汇入了津河。小路上一个人也没有,道路两旁虽然被黑布遮盖,却隐隐看见长戟露出,显然沿途都有守卫。   

  下到河边,小河潺潺流动,他们从搭在河面上的小浮桥上走过,走到河心的岛上,这岛本是一片长满荒草的河洲,河洲上建有一些简单的栅栏,似乎是从前徐军废弃的小营地。因为四周森林密布,地势又低,无法展开军队,因此虽然是齐军大营的背后位置,却没有派兵驻守……早上神秘进营的那八乘王军兵车连同那艘浮空舟都停在河洲的中央。百余名身穿黑甲的甲士一动不动地围在浮空舟周围,这些人不执戈矛,腰间悬剑,却是高国仲随军带来护卫自己的封邑亲兵。         

。←虫←工←桥书←吧←  

第11节:周天…姑麓山合战 文/拉拉(8)         

  眼见他一步步走向浮空舟,伯将忽然醒悟过来,这里面必有重大隐情。按朝廷礼制,军中重大机密必须有两名子爵以上贵族共同主持;齐军营中,陶卢定国人出身,不过封男而已,王子腾也是王室支族,只袭子爵,只有他们二人爵位高于子爵,拥有参知朝廷极重大事件的权利……重大事件就是重大责任,天下绝没有白看的稀奇,伯将想着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但高国仲已站在浮空舟右侧门的帐幕前,伯将只得硬着头皮跟上去。灯影昏暗,看不清高国仲脸色,只听他轻声道:〃听着。你我二人,身拥朝廷名器,所知所见所做,皆有责任,与常人不同。〃   

  伯将吓了一跳,忙道:〃是!属下……〃   

  〃小声点。〃高国仲横了他一眼,伸手掀开身后帐幕,道,〃你进来看看。〃说着闪身而入,厚厚的帐幕放下,隔绝了一切音声。   

  黎明卯初 津河口·齐军后营   

  伯将掀幕进去,顿时眼前一亮。   

  浮空舟里与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从外面看起来,浮空舟也不过是中等渡船的大小,却不料内舱如此之大,上下一共三层甲板,中间的大厅贯穿三层甲板,直抵船顶,大约有四丈多高,几乎是中军大帐的两倍有余,这样的结构必然是某种法术所致。舱内四壁点着无数支晶彩灯烛,亮如白昼。船顶中间悬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明珠,反射晶烛之光,五颜六色不可逼视。   

  三层甲板从上到下都站着人,或妖族,或人族术士,皆默默无声地俯视着大厅。早上见过的那八名车骑尉站在大厅中,按剑而立,三名身穿奇装异服的修长男子站在后面,衣服都没有衣袖,露出肩膀、胳膊上大块大块的符文图案,一望便知是妖族中人。   

  在他们之后,大厅正中,一幅巨大的紫色幔帐从大厅顶上直垂到地,看上去甚为厚重,也不知是用什么织就。上面满满的用金丝绣着数不清的圆形符文,隐隐闪烁着紫光,当属某种强力禁制。   

  见他二人进来,八名车骑尉也并不行动,当门而立,却不说话,当中的一人手中杵着一根黑色繇云幡,正是代表天子执掌天下的执政周公的标志。   

  高国仲望幡行礼道:〃臣……东海伯仲奉召前来,参见巫如殿下。〃   

  因高国仲乃朝廷夏官少司马(按周制,朝廷官员按春、夏、秋、冬四部分列,少司马属夏官。夏官专事征讨,可由各诸侯国君卿充任),那八名车骑尉不敢怠慢,待他行礼毕,便按剑行礼而退。高国仲转头对伯将道:〃你走近些,随我参见巫如殿下。〃说完自己一掀袍脚,单膝跪地。   

  伯将忙抢上前,跪在他身后,随着高国仲深深伏下身子。他抬起头来,紫色的幔帐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声音。   

  杵繇云幡的车骑尉上前一步,道:〃两位大人,巫如殿下便在幕中。因为如殿下突染重疴,不能视事,奉周公殿下之命,所有礼仪一律取消。两位望幕趋拜即可。〃   

  高国仲显然已经得到了奏报,脸色凝重,带着伯将再拜,起身道:〃臣等遵命。昔年臣在王都,奉守北阕,得如殿下提携栽培,乃有今日。十年一别,不想今日不能再睹尊颜。望如殿下善自珍重,早占勿药,为天下臣工之福。〃说得语气沉重,说完又是一躬。   

  这是很客气的话了。高国仲奉守王都北阕,与巫如居住的临凤阁分别在王都的两头,且巫如虽在人间,例不干涉朝廷事物,提携栽培什么的更是毫不相干。但话要这么说才行。那车骑尉点点头,表示甚为满意。待高国仲行礼毕,便道:〃奉周公殿下之命,这小汤河乃是此地精气最盛之所在,可以为如殿下调养之用,因此移驾此地。尔齐军上下当克尽职守,妥为周全。如殿下久在中原,深得天下臣民之望,骤然染病,恐骇物听,尔大小臣工一律不得外泄消息,唯奉命安守职份。〃   

  这是在复述周公的敕令,高国仲与伯将二人都躬身敬听。那车骑尉复述完敕令,从怀中掏出卷羊皮纸,展开来递给高国仲,高国仲阅毕,一声不吭地递与伯将。伯将接过来看时,果然大意如此:巫如患病不起,为防影响征徐大计,周公亲自下令封锁消息,移送到齐国营后的小汤河河洲上。末尾还有征徐大军中可以知道内情人的名字,不过十一、二人,他和高国仲排在第五和第十二。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被召到这里,也不是高国仲一时性起。他不敢多看,强忍心中惊惧,双手捧还。         

BOOK。▲红桥▲书吧▲  

第12节:周天…姑麓山合战 文/拉拉(9)         

  那车骑尉接过敕令,收入怀中,脸上已换了表情,反过来向高国仲一躬,道:〃殿下的命令便是如此。高大人,属下冯敛有王命在身,不敢越礼,请多包涵。〃他虽是奉周公之命的敕使,但毕竟归属夏官管辖,说到底还是受高国仲的调度。   

  高国仲点点头,道:〃这周围左近,我已调派人手关防护卫。我的意思,还是想请如殿下移驾到我大营中,此地是战场,与别处不同,有我齐国两万大军护卫,方可算周全。〃   

  冯敛道:〃多谢大人美意。但这是周公殿下亲自下的命令,属下岂敢违抗?大人若有此意,可以直接向殿下奏报,属下没有这个权限。〃   

  高国仲似乎也知道必是这样的回答,默默点头,顺手将垂在胸前的络缨甩到身后。这是官方礼仪,表示地位高者要先行离去。冯敛等庄容后退,让出路来。   

  走出浮空舟,黎明已经到来。适才只是东边天上隐隐发白,到现在整个天空都显出鱼肚般的惨白色。高国仲回到自己的家臣中间,心情似乎放松了点,仰头望天,忽然问:〃伯将,你怎么看?〃   

  伯将心中惴惴不安,道:〃属下……属下觉得头绪纷乱,不敢妄言。〃   

  高国仲道:〃这事来得蹊跷。十年前我随班朝见巫如的时候,她看去也不过人族的十七八岁年纪,如今正该当盛年。她在中原已近三十年,怎么会忽然染病?再说,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