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心中有佛,看别人才是佛。你怎样看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看待你。别人的态度反射出的正是你自己的所为。
郁闷不是病,闷起来要人命
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最常听说的一个词就是“郁闷”,似乎现在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种精神迷失,总是在无聊和空虚中打发时间,虽想改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就老在嘴上挂着这么一句话:“郁闷呀,烦恼啊!”
郁闷不是病,但闷起来真要命。可话说回来,谁又能够没有烦恼呢?说得夸张点,生存就是烦恼。对于绝无烦恼的世界与生存的渴望,恰恰正是深重烦恼的根源。这不是无可奈何的讽刺,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克服过分的天真,克服软弱的浪漫,摒弃自我陶醉的良好感觉,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把烦恼当作脸上的灰尘、衣上的尘垢,随时洗拂,常保洁净,这不是智慧和快乐吗?烦恼只能用精神力量去化解,而不是用自甘平庸、自甘堕落的心态去积攒,当生出的烦恼日益堆积时,就会产生郁闷的心结。这种郁闷会使你的思维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思绪不能归整,如同孑然一身行走于无边无际的沙漠,没有方向地乱撞,最终可能会招致自我毁灭。所以对待烦闷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必将烦恼和郁闷看得过于隆重,其实烦闷也是一种磨练,一种比较,一个偶合,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一种对自己品格、素养、才能、意志的检查和考验,它能使你得到非如此而不能得到的东西。
直面烦闷,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树立自己的精神志向。鲁迅先生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精神;“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精神;“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是一种精神;“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一种精神。如何建立精神支柱,打造自己的精神航母,去重塑精神志向,关键在于自己,因为长期的心灰意懒以及习惯性的烦恼足以致人于贫穷枯萎。将自己定格于奋发向上的状态,将生活安排得充实紧凑,到那时你再也不会感觉郁闷了,生活的充实会使你没有空余时间去烦恼。
没路的时候,死等,这是不幸;有路的时候,瞎走,这也是不幸。整天嚷嚷着自己郁闷却又丝毫不去改变什么,这是不幸;自己已处于深深的烦闷却还很麻木,这是更大的不幸。让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踮起脚尖就更靠近太阳,绕开烦闷就更接近成功。
郁闷,你从何处来
虽然“郁闷”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却很少有人能把这个词诠释的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叫“郁闷”呢?“郁闷”,这个词没有发明者,也无所谓专利,只是一种朦胧却又实实在在的“流行曲目”词典上的解释是“烦闷”、“不舒畅”,然而,这毕竟是词典的解释,显得原始而又不太通俗。时下流行的“郁闷”,就是人们常挂在嘴上的那一套——“工作吧,没意思;不工作吧,也没意思。有钱吧,没意思;没钱吧,也没意思。谈恋爱吧,没意思;不谈恋爱吧,也没意思……”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意思,归结起来“活着吧,没意思;不活吧,也没意思”。噢,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无聊、没意思,这怎么能不使人感到“郁闷”呢?
“郁闷”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全都是心态所使然。一个人怨天怨地,怨东怨西,觉得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那他肯定要加入“郁闷”一族。然而,如果说有一个人,他认为生活很无趣,所以老喊着“郁闷”,那倒还好,因为那只是一个人的苦恼。可偏偏“郁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几个人聚在一起谈“郁闷”,那郁闷的影响力就难以估量了。时下一般的年轻人原本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就没有太多正确的认知,再经这种气氛一渲染,就更会产生思想上的偏差了。这也不是,那也不对,从而浑浑噩噩地游戏人生,再也摆脱不了“郁闷”的纠缠。
还有些人的“郁闷感”,是根源于一种不平衡的心态,总是觉得社会对他不公,觉得自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虎落平川被犬欺。这种人相当普遍,个人有多大能耐,自己也说不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心里更不清楚,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弃儿”。就像悬在半空中的“风筝”,你让他飞高些,他也上不去,让他回到地上踏踏实实地做人,又不甘心。什么原因所致?说到底是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图社会迁就自己,而不肯改造自我,欲我行我素而到处碰壁,冤无头债无主,只会落得个“郁闷”。也有一些人是为“郁闷”而“郁闷”,觉得“郁闷”很时髦,不“郁闷”一点就体现不了时代气息。其实,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何谓“郁闷”,只是跟着别人起哄罢了。
能否摆脱“郁闷”,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想让生活有意思起来。生活中本来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只是郁闷的人总是用“没意思”的有色眼镜去观察评估,这样一来,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一个生活充实的人,是因为他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使自己充实起来。因此,“郁闷”主义者,应当重新审视自己,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如此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而非如想像中的“郁闷”。社会是一块调色板,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颜色,从而实现自我。但实现自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做许多的努力,但最关键的是,你必须要先使你自己融入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什么都看不惯,在那儿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是不可能得到社会认同的。
关于“郁闷”,我说不出太多深奥的道理来,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感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认识理解它。这是不是有点唯心主义的味道呢?不是的,事物是客观的,好与坏都只是世人的评说而已。一件事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好事,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可能是坏事。有没有社会标准?当然有,问题是“郁闷”的人不承认社会标准,他就信服他那个自我,那份感觉。生活中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他感觉不到,或者感觉恰好相反,这能不“郁闷”吗?我想,感觉毕竟代替不了理智,我们应当学会理智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再说,感觉是由个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的,你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光凭个人的意志不行,个人的价值观念若脱离了社会的价值趋向,就会产生错误。因此,修正个人的价值观念是摆脱“郁闷”的理智选择,与社会分庭对抗,怎么能正确认识社会呢?
我想,“郁闷”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你有心脱离“郁闷”,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你将会发现一个灿烂的新天地。
郁闷爱作怪
上面谈了这么多的“郁闷”,也解释了“郁闷”这个词。那么,到底是什么困扰着我们,让我们如此郁闷呢?不说别的,如果光是提到“郁闷”两个字,也许有些人会直接联想到情感上的苦闷和抑郁,欲爱不能,欲罢不忍,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情感,无法走进渴望着的情感深处……
还有一种是人生的郁闷,说起来有点大,却是最普遍的一种郁闷。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都难免遇上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比如失学、失业、失去健康、失去亲人、失去青春、失去爱情、失去朋友、失去机会……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中穿行,在种种人生得意与失意的故事里,郁闷便随之悄悄潜入了。'
其实无论是谁,无论处在哪一个年龄段,总会在一段时间里,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这么拼命努力有什么意义?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会如此地不开心?
没有答案,只是不停地继续往前走。岁月是一个最神奇的魔法师,它会用时间这块巨石把一切都磨去了棱角。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郁闷是由我们的职业带来的,比如官场上的升降、生意场上的赔赚、竞技场上的输赢等等。职业于人是一种惯性,比如出台、出镜惯了的艺人,如果暂时失去了“秀”的舞台和空间,听不到掌声,没有了追星族的疯狂追逐,媒体也不再对他们感兴趣,肯定会失落、郁闷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吃什么都无味,失魂落魄地找不着自己;
又比如老板,无论赔赚,总是有生意缠身,这一笔赔了,下一笔再赚,心跳的刺激是老板们的职业兴奋剂。可是如果突然间没有生意可做,从一个日理万机、忙得老婆想见一面都难的状态中闲了下来,空了下来,那种无事可做、没着没落的感觉真比杀了他们还难以忍受。职业惯性的终止,经常是他们郁闷的开始。
郁闷的人,其实并不缺少美食,也不缺少亲情,身体还算健康,可是郁闷却让内心疯狂,寝食难安!于是我突然想到,其实郁闷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血液,它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就像影子,时时刻刻跟在我们的身后。或许,这才是郁闷的本质。
明白了这一点,便不要再为郁闷而郁闷了。有一首小诗很令我心动,或许可以给我们化解郁闷,在此提供给读者朋友们做一个参考:掉落深井,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别让郁闷缠身
“郁闷”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总是如影随形的跟在人们身边,伺机伸出它的魔掌。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大学生有掉落深井,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心理问题。清华大学学生刘某用硫酸泼伤动物园里的黑熊,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惊呼“大学生怎么了?”
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王登峰指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他们学习压力较大,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难以妥善处理好时间支配和自我控制等问题,常常由此带来烦恼,并影响情绪。
有一位理科生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成绩却只是勉强及格,而他的室友不但轻松获得好成绩,还能在托福考试中取得满分。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他感到非常郁闷。
“年轻人出现心理问题,全社会都有责任。”有13年专职心理治疗经历的方新医生说:“中国这几年变化太快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感到对生活无从把握,从而引发强烈的焦虑情绪。”
“学生的压力甚至可能来自父母,”方医生说,“由于计划生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太大的期望,这种过分的爱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将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方医生说,“看着年轻人从内向外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是医疗人员的真正成功。”
“马加爵事件”的警钟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大学上演了一幕人间惨剧。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残忍地杀害了4名同班同学。同学想不通,亲友也想不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他竟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一些高校专家普遍认为,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对校园内那些情绪特别不稳定的同学要重点关注,及时疏导,以防止发生类似的悲剧。
对于这个案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叶斌分析道,犯罪人的心理有一定的问题,很有可能是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所致。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衡的导火线。追究深层次原因,还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们一旦承受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马加爵”案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格外关注,湖南大学统计学系专门就大学生心理压力指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受访者中,约有37%的大学生压力指数偏高,其中5%的学生有过高的趋势。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得到了两个重要讯息:
⊙毕业生成为“高压人群”
接受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共512名,分布在各个年级。调查发现,表示心理压力指数过高的大学生对星期一普遍存在恐惧感,生活对他们来说乐趣很少,经常觉得疲惫不堪或愤愤不平。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