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谍海火狐-代号007-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孰是孰非,自待有更详细的资料证明。

  在出乎预料的助攻方向战斗打响后,晚20时,志愿军的炮火开始对老秃山阵地进行火力猛烈急袭。

  423团1营的各突击连见9连已经打响战斗,求战心切按捺不住,在炮火急袭开始两分钟后,3连官兵就发起了猛攻,2连也随之发起冲击,营长当时已经无法制止发起突击的各连,只好发出冲击信号。

第一九六章。夺取作战主动权
一。

  阵地上尘土硝烟迷漫,挡住了视线,进攻的敌人随炮火跟进,炮火一停,敌人已冲至跟前,步枪单发射击已失去作用。

  故前沿都是用冲锋枪;机枪;爆破筒和手榴弹,打到后来,阵地上全成虚土,手榴弹投出去即没入土中,只有投空炸,所以最起作用的是手雷和爆破筒。

  一线部队仅利用有利的山地地形及一般的野战工事,难与敌之火炮;航空兵相抗衡。

  再次进入阵地之后,把部队动员起来,自设小铁炉,利用废弹片打制工具,使阵地工事由野战筑城向永久筑城发展。

  至 8 月底,我们第一线的 6 个军即完成坑道 190 多公里,堑壕;交通沟650 公里,各种掩体 1 万多个。

  此时横贯朝鲜半岛数百里的战线,已形成了具有 20 至 30 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

  我军依托坚固的坑道工事构筑,并在阵地上加强了防御力量,摆在正面战场上的即有 55 个团,18 个师。

  敌有美第一军之陆战第一师;英联邦第一师。

  美军第三;第四师布阵于高栈洞;方度洞地区,其预备队为南朝鲜第一师,该师位于雷坪里地区。

  美第九军,南朝鲜第九师,美第七师,南朝鲜第二师位于铁原。

  金化地区,预备队为美军第四十师位于加平附近。

  南朝鲜第二军之第六师、首都师,第三师展开在城后里,科湖里地区。

  美十军所辖之南朝鲜第七师,美军二十师、南朝鲜第八师在1090高地,第七峰地区,其预备队为美四十五师,位于杨口附近,南朝鲜第一军之第十一师,第五师布阵于沙泉里至东海岸江亭地区。

  我军在实施全线战术反击作战之后,使“联合国军”受到重大打击。

  住在东京的克拉克将军意识到志愿军先发制人,可能是迫使他接受遣返战俘的和谈方案,因此他也决定要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觉得简直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

  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

  就在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的时候,上甘岭的战斗全面展开了!

  五时,美军经过一小时炮火准备后,开始火力延伸以压制纵深目标。

  同时,步兵开始冲锋,最先与美军接火的是九连高地11号前哨阵地上的一个班,但班长使用兵力不当,一下就把全班投入了战斗,在美军猛烈炮火下,很快蒙受了巨大伤亡,等打退美军四次冲锋后,就只剩下一个战士了,他只好退入坑道坚持战斗。

  二。

  中午过后天气突变,雨雪交加,能见度很低。

  首长当即决定乘此天气,敌机无法出动的有利时机,提前两小时发起攻击。

  尖刀排已经潜伏在高地下,为隐蔽起见既没有携带无线步话机,又没有架设有线电话,无法通知。

  团长崔德全只得临时改由原担任二梯队的一连三排担当突击任务。

  炮火准备共使用火炮近百门,发射炮弹万余发,创造了战役期间每小时发射炮弹的最高记录。

  炮火准备刚停,部队就冒着纷飞的雨雪发起了进攻。

  由于几十天的激战,高地的地形完全被炮火打得变了形,而担负攻击的连,排长战前也只是在1000多米外看过高地朝北一侧的地形,对高地的地形极不熟悉,好多班排都把自己的攻击目标搞错了,但凭借着出色的单兵作战技巧和小部队作战经验,即便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仅一个多小时就完全占领高地,与坑道部队会合。

  目前敌人持续猛烈进攻,前沿所需弹药数量相当大,敌人用炮火封锁我纵深数十公里,

  地空火力的联合轰击持续两个多小时,整个高地被爆炸的烟云所笼罩,2号阵地坑道终于承受不住猛烈的轰击而倒塌。

  二连一个加强排除一人外全部被埋在坑道里,炮火刚一延伸,韩九师一个团就蜂拥而来,2号阵地上唯一没有来得及进入坑道而躲在岩石逢里的战士,端着爆破筒冲入敌阵,与敌同归于尽。

  因这个加强排全部牺牲,所以这位勇敢的战士的姓名也就无从查起。

  又是一整天惨烈的争夺,阵地易手十余次,黄昏时分,敌人终于力所不支,撤出了战斗,阵地再次得到了巩固。

  经此一战,敌人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

  通向前沿没有公路,长途运输又远又累,有的战士累得吐血,既造成伤亡,弹药又供应不足,有时一个营作战要两个营运送弹药。

  针对这一情况,大家想出了分段运输的办法,即山前用汽车运,再往前,从团后勤到营连,每 50 米为一段,分几个人专门负责。

  沿途挖一些猫耳洞,藏放弹药,利用敌人炮火间隙,快步前送,因路程短,体力容易恢复。此法实行之后,大大减少了伤亡并保证了前沿的弹药充足供应。运输队伍后来发展到 1300 多人。

  而且还有 26 辆汽车用于从德山岘到水泰里之间,敌人封锁最严密的短途地段,在硝烟;弹片中日夜不停地往返奔驰。

  坑道工事未形成与战壕相连接的战斗体系,屯兵坑道与山顶工事相距数十米,战斗进行中,增加兵员就要在暴露的阵地上通过,常遭敌人火力杀伤,特别是敌人占领表面阵地后,即可封锁我屯兵的坑道口,使我防守分队处境被动。

  我们一上阵地,就是要解决站住脚和屯兵的问题。

  运来麻袋装上土,围成一个圆圈,暂时可以存身,但这样的工事仍不能抵御猛烈的炮火,所以一上去首先要突击挖坑道和抢修战壕,为了使一线部队休息好,以便保存体力准备次日作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九七章。“引肉上砧”狙杀战
一。

  犬牙交错的地形,部队运动相当复杂,但山形有前有后,弯弯曲曲,却提供了从前后和两侧观察战况的好条件。

  团里由侦察股组成一个观察网,各阵地上设观察员,及时将看到的情况,汇集上报,连;营;团晚上不断派小分队到敌阵地前沿了解敌情,有的点还配备了步话机。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通信观察措施,使上级指挥机构,对团;营;连直至前沿班的敌我情况,均能及时掌握,对指挥作战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步炮协同,有时直人民志愿军的后勤工作接给炮兵指示目标,使用猛烈的火力,成连成排地杀伤敌人。

  这里注定是尸山血海的地方,反复拉锯式的争夺,因为双方都打红了眼!

  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血战中,在只能够放两个连的高地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另加2000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

  共4万三千多人,共产党方面一共打炮弹45万发。

  联合国军方面投入步兵10个团零二个营,空降兵一个团,另有一个编练师,四个新兵联队,共6万2千人,消耗炮弹1千9百万发,航弹五千枚。

  许多中国人不是被打死的,是被炮弹震死的。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绞肉机”之战!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已基本完成,阵地更加巩固,空中反绞杀战已见成效,钢铁运输线已经取得保障,前线物资的供应已有很大改善。

  炮兵和装甲兵得到加强,可以同时在若干地段上集中优势炮火支援步兵作战。

  同时,部队经过1951年秋季以来个别性战术反击作战,初步积累了对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实施阵地进攻作战的经验,这一切为举行全线性战术反击准备了条件。

  志愿军为了歼灭 联合国军有生力量,破坏其可能的进攻,决定从9月18日开始,第一线各军按照统一计划各自选定目标,对联合国军班排 连支撑点及个别营的防御阵地实施进攻,求得当晚完成攻歼任务。

  在作战指导上,强调准备好了再打,组织密切的步炮协同,加强对空防御,大胆使用坦克配合步兵作战,并作好抗击敌军连续反扑的准备。

  此次作战,志愿军将对进攻的目标,集中优势的兵力和火力,采取突然动作,给以歼灭性打击。

  对攻克的阵地,可能固守的则固守,不能固守的则主动放弃,以保持主动。

  在此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 快打快撤抓一把 ,即达成攻歼任务后迅速撤回拉锯式的反复争夺 ,即第一梯队完成攻歼任务后迅即撤回,第二梯队乘对方重占阵地立足未稳时,再次反击,反复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攻克固守,打敌反扑 ,即利用对方失去阵地必然要反扑的特点,依托已占阵地,乘对方脱离工事反扑时,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特别是炮兵火力,予以大量杀伤,巩固已占阵地,这种打法被形象地称为 引肉上砧。

  二。

  硝烟笼罩;战火弥漫。

  面对敌人的装备优势和强大火力,一个新兵,举起了他手中的步枪。

  阵地对面的联合国军,拥有着我方根本无法匹敌的装备优势和强大火力,志愿军阵地上任何风吹草动,随时都有可能招来对面炮火铺天盖地的倾泻。

  为了有效的牵制;打击敌人,他所在的部队进驻高地之前,在横贯朝鲜半岛的北纬38度线,这绵延200多公里的战线上,就已经活跃着志愿军的狙击手们。

  他们潜伏在任何可以藏身的敌方,等待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机遇,随时猎杀任何暴露目标的对手。

  看似平静的山野,每一刻都有可能爆发出突如其来的杀机。

  但这些狙击手们并不是全都经验老道,像刘玉鹏,几个月前,他在部队的射击测试中的成绩仅为3发子弹0环。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个在打靶中险些被淘汰的新兵,竟然在几个月之内就一跃成为志愿军中的狙击之王。

  刘玉鹏所使用的是苏制1944式步骑枪。

  步枪口径毫米,弹头初速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全长为1020毫米,枪管长为520毫米,枪重为千克。

  第一次登上狙击台。

  天色还没有大亮,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气息,侧耳听一听,远处似乎能听到伤者正在发出垂死的呼声。

  敌我双方形成了局部对峙。

  而装备上的劣势使得志愿军在阵地战初期处于下风,但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无穷的创造力。

  在世界上首次将单兵进行的狙击作战改进为一种群体性的;带有战略性色彩的作战形式,即“冷枪冷炮运动”。

  这种战术和其他阵地防御作战手段结合后,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刚刚入伍还不到2年的刘玉鹏刚刚来到前线就上了狙击台,正好碰上正南无名高地上的两名敌军。

  但他忘记了移动目标要有提前量,结果这次他没有击中目标。

  第二天清晨,刘玉鹏早早地趴在了狙击台上。

  对面阵地上静悄悄的,刘玉鹏心中不免有些焦急,第一天的失利的确让他心中有些扫兴。他耐心地等待着,然而,对面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目标终于出现了。

  刘玉鹏一下子兴奋起来,他稳了稳心神,开始瞄准。

  运动目标最大的射击要领是提前量。朝鲜战场多山的地形让提前量的估算极为复杂。

  狙击手必须考虑到山地的坡度,对手的高度,要结合目标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才能确定瞄准点。

  所有这一切必须经过多次的磨合训练,才能达到枪人合一,百发百中的境界。

  刘玉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天才的狙击手,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他神速地适应了自己的角色。

  2月10日,刘玉鹏击发9次,射杀敌军7名,成绩超过了所有老狙击手。

  在30多米长的阵地上,刘玉鹏一共有五处射击位置,中间以交通壕衔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九八章。人活得要有尊严
一。

  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抗美援朝的特殊含意,也没有多少人会永远怀念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