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存亡-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美国陆军部长甚至主张全面撤军,说美军驻留西伯利亚,被日军利用以掩盖其驻留的目的。
  日本原敬内阁为维系与美国的关系不破裂;并继续利用共同出兵这一借口,决定对美国做出让步,将日本派遣军总数缩减到万人,并同意将中东铁路交由国际共管。美国方面也由于国内阻止苏俄东进的压力,与日方达成妥协。日本得以继续在广阔地区上“担任对苏俄军队扫荡作战任务”。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19)
日本“米骚动”
  虽然日本在西伯利亚和黑龙江北部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军事占领行动很顺利,但是,就在这时,日本国内却爆发了严重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成为协约国的重要供应地,工业迅速发展,经济畸形繁荣,农业受到忽视,造成粮食短缺,贫富悬殊加剧。地主和米商见政府将出兵西伯利亚,就对粮食囤积居奇,致使米价猛涨。1918年7月中旬,富山县的装卸工妻女阻止该县生产大米外运,引起连锁反应,发展为向官府和富豪要求发放救济米和降低米价的群众性运动。消息被报道后,“米骚动”迅速向全国蔓延。各地民众纷纷夺取米商粮店,捣毁富豪住宅,许多城市发生警民流血冲突。8月中旬以后,骚动向地方村镇和煤矿区发展,不少农村的租佃纠纷转为暴力斗争,矿工以炸药为武器同军警进行战斗。骚动一直持续到9月19日,波及1道3府32县。有33个市、104个町(镇)、97个村发生大骚动。政府出动军队进行血腥镇压,被捕群众达数万人,其中有2645人被判处各种徒刑。
  这场近现代世界史上著名的“米骚动”,迫使以陆军大将寺内正毅为首相的日本内阁于9月29日垮台。【1。 日本的对外侵略为军火商、贵族和皇族攫取了暴利。对于普通民众不但没有增加福利,反而陷入买不起米、交不起租的困境。2。 日本当局对内的镇压也是很残酷的。】
  在缓解危机之后不久,1919年4月11日,日本设置关东军司令部,任命立花小一郎中将为司令官,在中国东北设置侵略前线大本营,与苏联红军展开对抗。【以后盘踞东三省、内蒙古一带长达25年的罪恶累累的关东军从此诞生,但最终仍被苏联红军歼灭。】
  在巴黎和会之后,英法减弱了对高尔察克反苏俄军队的援助,苏联红军趁机发动凌厉攻势,迅速向东挺进。日军总参谋部曾一度要求政府增派10倍的兵力,强行阻止红军越过贝加尔湖一线,以遏止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向远东三州、满蒙和朝鲜发展,但日本政府和###们综合国内国际局势,不敢单独与苏联红军对抗,便未予采纳。
  1919年,高尔察克被苏联红军击毙。当年10月,英国决定撤兵。在得到美国的谅解后,日本决定紧急增调第13师团加强兵力。
  2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对出兵西伯利亚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评估,决定采取以下行动:
  1。 派遣军应集中配置到中东铁路沿线;2。 在中东铁路沿线,由日中两国军队共同维持交通及治安,防止苏联红军对满洲的行动;3。 在乌苏里方面,由日军维持交通和治安,以防止苏军对朝鲜北部和吉林东部的行动;4。 对苏军的进攻,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
  日方意在不直接和苏联红军正面冲突,退守中东路沿线要隘,促使西伯利亚各地政权转移到社会民主党手中,并将这些政治团体统一起来,“确立与欧俄的激进派政府完全分离的政权,使俄属远东的政局得以稳定。”但是,由于西伯利亚各地的“激进分子联合奋起,致使上述企图也未奏效”。
  1920年3月12日,日本的尼港派遣队与苏联红军发生交火。当日方组织大量部队前往增援时,该派遣队已经被消灭。日方不愿事态扩大,转而占据了萨哈林岛,谋求政治解决。
  苏维埃政府也为了避免与日本正面冲突,在东西伯利亚建立了“远东共和国”作为缓冲。1920年7月15日,远东共和国与海参崴派遣军签订了停战议定书,17日,交换了日军由外贝加尔撤退和禁止红军进入远东共和国的备忘录。
  1921年8月26日,日本政府又与远东共和国举行大连会议,企图相互建立邦交和缔结通商条约。但由于远东共和国已经被苏维埃政权领导,会谈久拖不决。直到1922年4月16日宣告破裂,远东共和国并入苏俄。
  日本政府因在沿海州和满洲地区驻兵旷日持久,弊端日多,不堪重负,于1922年6月24日宣布撤兵。从8月26日开始正式撤兵,9月14日撤完驻北满军队,9月27日从桦太对岸撤离,10月25日,最后一队日军撤离海参崴。
  日本这次出兵西伯利亚,从1918年8月以来,折腾了4年又4个月,比日后的“大东亚战争”还长6个月,最终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20)
九国公约
  迫使日军无功而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1921年开始举行的华盛顿“太平洋会议”。这场会议还迫使日本最终不得不从侵占山东的“二十一条”和《巴黎和约》上妥协,签署《九国公约》,从中国山东半岛撤兵,并放弃对胶济铁路的独占。
  1921年8月至1922年4月的日苏大连会议期间,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邀请英、法、意、日、葡、比、荷、中8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协调协约国对西伯利亚联合派兵的善后问题、对苏联关系问题、一战后各国在海上的军事力量、日英同盟问题,以及与中国相关问题。这次会议是进一步解决巴黎和会相关遗留问题的重要国际会议,也称“太平洋会议”。由于英法等国都需要美国对其战后重建的扶持,整个会议实际上由美国主导。会议共签订了7个条约和协定,主要有:
  从西伯利亚撤军问题:日本强调迟早要撤,但目前还需继续留驻一部分兵力。美国坚持其立即撤完。
  《四国公约》:美、英、法、日联合应对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其他反抗活动。
  《五国公约》:按一定比例规定美、英、日、法、意的海军力量。其中,美、英、日的海军力量比例为5:5:3。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为求得远东事态之安定,维护中国之权利、利益,希望采取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增进中国与其他各国之间交往的政策。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给予中国以最完善及最无障碍之机会,俾其自行确立并维持一有力而安定之政府。为有效树立并维持各国国民在中国领土之工商业机会均等方针,应各尽其力。应自行抑制,勿利用中国之情势,以牟取足以损及友邦臣民或市民权利之特别权利或特别待遇,并勿容许有害友邦安宁之行为。
  各缔约国为各国国民在华之工商业更有效地适用门户开放或机会均等方针,相互约定不提出或赞助各自之国民作下列要求:在中国任何特定地区,关于商业或经济之发展,为自己利益缔结一般的优先权利之协定。
  《日中协定》:基于《九国公约》精神,中日两国于2月4日签订了关于解决山东悬案的协定10节28条,其中规定:
  1。 日本在6个月内将前德国占据的青岛租借地及附近地区归还中国;
  2。 日军在6个月内从胶济铁路沿线撤军,在租借地归还后30日内,从租借地撤退;
  3。 在九个月内,将山东铁路以5300万金马克的价格移交中国;
  4。 向国际财团开放建设山东铁路两条之前的权利;
  5。 山东铁道会社所有的煤井和铁矿移交给日中合营公司。
  这一系列条约,一方面承认了日本的大国地位,一方面遏制了日本的进一步扩张,特别是将日本在山东的优势地位和独占趋势一举破灭。【1.日本出兵西伯利亚这一节对中日关系事关重大,但相关论著却多有忽略。其实,此役不仅使日本没有得到俄国的远东三州,还失去了看似囊中之物的中国山东省和满蒙地区,可谓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2.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最终有两个失败者,一是德国,二是日本。其他各方大多受益。3.日本政客,终究算计不过美国,为美国火中取栗。4.日本大陆战略和侵华战争的复杂性,以及注定要失败的结果,在这里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21)
满蒙王·田中奏折·东北易帜
  ——日本利用张作霖父子肢解东三省的图谋及失败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损失惨重之后,重新将扩张重点回到中国东北地区,而在这一地区,他们早在1916年前后就开始逐渐扶持了一个比满蒙王公的“宗社党”更得力的人物,他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奉天省(今辽宁省)海城人。甲午战争时他投入驻营口田庄台毅军,因表现出众,被提拔为毅军统领宋庆卫士,后升任伍长。甲午战败后被遣返回故里,投身草莽,1902年被官府收编,历任辽源巡防营马队帮带、统带。
  1912年12月,日本关东都督福岛中将路过奉天,张作霖前往拜访,表示“宁愿按日本的指示行动。”当时落合等人将张作霖的情况向日本外务省和参谋本部做了详细报告,建议日本政府“在对满政策上,充分研究利用张作霖的方针是必要的”。
  袁世凯逼清廷退位、促成共和制期间,张作霖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等一起反对。1912年1月26日,他在拜访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时表示说,如袁确已附合共和,“本人亦绝不听从其指挥,必将自率部队,我行我素”。同时表示:“我深知日本在满洲有许多特权,而且和满洲有特殊关系”,“此时此刻,日本国如对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2月3日,他甚至致电袁世凯,表示“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能听从指挥”,并认为“吾人既已失去应为之效忠之皇帝,则依附同种之日本,乃属理所当然。”
  袁世凯随即派密使到奉天,对张进行拉拢。袁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张被任命为陆军第27师师长,成为奉天省最重要的实力派军阀。
  1913年10月14日,张作霖以袁世凯亲信镇安上将军段芝贵代表的身份前往汉城,参加日本组织的灭亡朝鲜的“始政纪念博览会”和“朝鲜物产共进会”。他在汉城会见朝鲜总督寺内正毅时,“说明中日亲善大义,论述满洲和日本关系,表白自己的亲日见解,和寺内肝胆相照”,给寺内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随后的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张作霖的言行与日方步调一致。1915年9月上旬,他秘密向袁世凯劝进,并称:“关外有异议者,惟作霖是问,作霖一身当之。”中旬,他联合冯德麟等19人共呈劝进请愿书,称“实非改进君主制度,不足以奠邦基于磐石。”
  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张作霖被封为二等子爵。他虽对此不满,却仍于中旬呈递“恳乞速正大位”的推戴书。1916年4月,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代理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的地位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被亲日的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
  当年8月13日,日本人挑起“郑家屯事件”后,张作霖于15日致电日本关东都署表示道歉。21日,张应关东都督照会,将四平街至郑家屯沿线30里内中国军队全数撤离。日军随即占据郑家屯中国兵营,装设电话线。
  30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利用“郑家屯事件”进一步向中方勒索。日方先是擅自在郑家屯设立领事馆,随即令驻京公使林权助向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陈锦涛提出一系列要求:严惩肇事官兵、在南满、东蒙必要地点设警、聘用日本军事顾问与教官、奉督亲往谢罪等。
  正在这期间,日本扶植的“满蒙宗社党军”头目巴布札布在进攻热河西林县时被击毙,曾对张作霖有好感的寺内正毅又上台组阁。张作霖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会向自己的日本顾问菊池中佐表示:“我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十分了解,对日本开发满蒙一事”,“抱欢迎态度”;现在中国“南北冲突势所难免”,“我力避投入政争旋涡,一意和日本提携,维持东三省及东蒙的安宁秩序,以专心致力于开发。”他请菊池“把上述各点向总理大臣电达”。【在日方向外交总长提出要求之前,张已经在用日本顾问了。】
  得到报告后,在寺内内阁中最富权势的内务大臣、原满铁总裁后藤新平表示支持,他认为,宗社党的既有表现很不得力,而“张作霖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