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邮堋T谠獾缴轿鞴膊沉斓既吮∫徊ǖ难侠鞑党夂螅盼床扇⊥督敌卸�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3)
在日军政治诱降策略的引诱下,阎锡山决心采取〃降日拥蒋###〃的路线。1939年3月,他在宜川县秋林镇召集所属师长、独立旅长、各区专员、保安司令以上的军政官员会议(亦称为〃秋林会议〃),其目的是为他准备降日制造舆论。会上他说:〃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对了,抗日要准备联日,拥蒋要准备反蒋,联共要准备###〃,并美其名曰为〃二的哲学〃、〃惟中哲学〃。他还说:〃抗战与和平是个政治问题,不能说主张抗战就对,主张和平就不对〃,〃存在就是真理〃,〃抗战只是手段〃。高喊要〃无条件的存在〃,〃一切为了存在〃,〃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个都不行〃。在会议上,新军和旧军(正规军)之间发生了很大的争执与摩擦。阎对〃决死队〃的负责人劝其〃不应以防左的口号排斥了成千成万热心参加抗战的青年〃大为不满,说:〃我们是讲对错,不分左右。十五的月亮是中,是对,过与不及是左是右。今日中国,应该在'抗战到复兴'上求十五的月亮,不要找上旬或下旬之右或左。抗战是手段,复兴是目的,求抗战的十五月亮,更进一步求复兴的十五月亮,才是今日对错的标准〃。他早已视〃决死队〃为投降的最大障碍,把〃决死队〃污蔑为〃叛军〃,实行###。会后,他迫不及待地传见各区军政人员和〃公道团〃系统的人员,分别安排摩擦斗争。同时,在〃牺盟会〃、〃决死队〃和比较进步的专员、县长中间进行争取和分化。随后,又组织〃突击队〃、〃精建会〃等许多反动团体,散布谣言,破坏决死队,打击〃牺盟会〃,使新、旧军摩擦一天比一天大。10月,他授权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王靖国和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等,准备进攻新军。并把###将领一个一个地找来授意说,共产党、八路军势力日益壮大,再加上〃牺盟会〃、〃决死队〃的合作,我晋军将无立足之地,只有消灭〃决死队〃、〃牺盟会〃,接受日本所提出的中日提携办法,才能达到生存的目的。他在解散〃战委会〃,取缔〃牺盟会〃后,接着又以军队要〃正规化〃为借口,将〃决死队〃取消,把新军改编为几个旅,撤消薄一波、戎伍胜、雷任民等〃决死队〃纵队政委的职务。他的这些行动,受到了共产党员薄一波等人的坚决抵制。
  12月,阎锡山公然制造了〃十二月事变〃。1日,他下令〃决死队〃第二纵队于5日向同浦路大举进攻,实行所谓〃冬季攻势〃。当〃决死队〃第二纵队韩钧正在动员执行命令时,阎军与日军同时向该纵队进攻。在日、阎两军包围下,〃决死队〃第二纵队实行自卫,一面与日军进行肉搏,一面抵抗阎军,经殊死战斗,突出重围,转入晋西北、晋东南地区。与此同时,在晋西北方面,阎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骑兵军军长赵承绶放弃岢岚、宁武、五寨等抗日阵地,向〃决死队〃进攻。〃决死队〃第四纵队为接应〃决死队〃第二纵队和晋西纵队,成立山西新军临时指挥部,由续范亭任总指挥,分左、右两纵队,向赵承绶和郭宗汾两军进攻,将其击溃。在晋东南,决死队第三纵队也遭到日、阎军的夹击。这次事变,虽然粉碎了阎锡山消灭〃牺盟会〃、〃决死队〃和〃暂一师〃的阴谋,巩固了晋西北、晋东南、晋东北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但由于阎锡山大肆屠杀摧残革命人士,使山西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十二月事变〃后,阎锡山加紧与日军勾结。1940年夏,他在吉县克难坡秘密会见日军特务大矢,并派遣机要处副处长刘迪吉随同大矢到太原,通过汉奸苏体仁等与日军取得联系。同时,将所俘日军二人由其族孙阎立仁秘密护送至太原,表示对日诚意〃合作〃;日军也从孝义县属兑九峪镇撤出,交阎接管,作为愿意〃合作〃的表示。刘迪吉、苏体仁根据阎的电报指示,与日军达成协议:(一)日军协助阎军剿除在山西的八路军、〃决死队〃;(二)阎军各高级军官的住宅财产,日军完全交还;(三)日军在中条山发动战争胜利后,阎锡山即可向太原前进。后来,日军兵务局长田中隆吉到了太原,表示只要阎锡山投降,要什么给什么。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4)
同年11月,阎锡山派赵承绶到孝义县属之白壁关,按其指示的〃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的四项原则,与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参谋长楠山进行谈判,要求日方先给予武装30个团。次年3月,阎又派赵承绶到白壁关与日军驻汾阳若松旅团的宫内参谋会商,按照前次初步协议:〃阎、日双方首先消除敌对行为,互相提携,共同防共〃,并商定〃防御进剿〃任务。6月,日军从孝义县城撤出,交阎军接管,作为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条件。8月11日,赵承绶同日军代表田边盛武和楠山秀吉签订了《汾阳协定》:第一步,日本为阎装备50个团,阎将吉县小船窝渡口让给日军,并通电脱离国民政府,日将晋中十县政权交给阎接管。第二步,阎进驻太原,日将山西政权交阎,再为阎装备50个团。第三步,阎进驻北京,日方将华北政权交阎,组织〃华北国〃。10月,进一步达成履行《汾阳协定》细则。概略内容是:(一)双方部队避免冲突,分别在太原、汾阳、临汾成立办事处,以资联络。(二)交换物资。(三)交换情报。阎、日双方驻当地部队,经办事处互相交换八路军活动情报。(四)兵员征募,由山西伪省长苏体仁负责,命令山西所属各县征募。(五)武器由日方分期筹划,并为了阎军的急用,先拨给步枪1000支。(六)粮食由伪省长苏体仁拨给。(七)经费2000万元,由日方拨发。(八)新装备的军队,营以上各部,均设日方教官。
  当时,阎锡山避居吉县古贤村。协定签订后,他紧张地进行回太原的准备工作。
  11月30日,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长王世英会见阎,与其长谈了三个多小时。王世英抓住阎投降的危机问题,对时局作了详细的分析。阎也想乘机摸八路军的态度,他问:假如蒋介石投降,你们怎么办?王世英坚定而明确地回答说,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到底,夺取最后胜利,谁要投降就打倒谁。这次谈话,虽然未能使阎放弃降日的打算,但亦使他有所顾及。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此时,人们都私下议论,八路军的代表对国际形势的分析真对!阎锡山在9日的朝会上也无精打采地宣称:〃这次时局的变化,实在没有料到……〃对降日才暂缓行动。但在日军逼迫下,他又把什么〃生存〃的问题提出来了,并诡辩说:〃与日军来往是策略,并非真投降〃。次年2月,日军为了逼阎投降,扬言要进攻晋西。他感到〃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乃于4月初发动所谓〃晋西大保卫战〃,动员所有力量开赴前线,奖励部下每打死一个日军给赏洋100元,并给士兵娶老婆,企图鼓舞士气,改变过去恐日降日的想法。日军根据过去老经验,对阎军十分轻视,公开扬言:〃阎锡山的军队根本用不着打,只要在枪头上顶一顶军帽就吓跑了。〃结果日军与阎军在孝义县苏宋庄、汾城县华灵庙作战中受挫。日军后悔不该逼阎过急,于4月2日派人邀阎到太原谈判。阎派赵承绶到太原会见日军山西驻军参谋长花谷正。花对赵说:〃阎锡山把中国人都骗遍了,派谁当代表,都当不了他的家,必须与阎直接谈判,才能解决问题。〃5月,阎锡山亲自与日方在吉县安平村举行会谈,阎提议内容为:(一)申述亚洲同盟与中日两国之利益;(二)在彼此互相需要的合理条件内进行合作;(三)请日方表明此项合作,是否日本的国策,抑或地方的意见,及对待与中国的方针等等。
  日方提议内容:(一)强调东亚共荣圈的胜利,促阎早日投降;(二)向阎提出〃觉书〃,促其通电脱离蒋政权,如当时发表通电,立即交付联币300万元,步枪1000支;(三)关于汾阳协定应允之武器、物资、款项等,因数目太大,须陆续交付。因阎以一切准备尚未完成为借口,表示脱离蒋政府和降日,须再加考虑,会谈未获结果,日方将联币、枪支原物带走。日军见阎的态度已发生变化,不肯就范,便将《汾阳协定》及〃安平会议〃开会所拍照片印刷,用飞机投撒西安,公布于世,并对阎军发动进攻,在晋南消灭王乾元一个军。但阎驻太原、汾阳、临汾的办事处,仍与日军继续联系,一直到日本投降。
  

三、两面派被迫抗日(5)
阎、日〃安平会谈〃后,由于解放区日益扩展,日军感到交通线无力维护,各个据点不断被八路军摧毁,曾向阎驻太原办事处表示:〃我们在作战方面,比较有办法,在政治方面,实在无法应付〃,〃现在不妨重来一个政治、经济的试办合作〃。并于1943年秋,正式提出此项合作办法。阎锡山同意这个办法,于次年派出一批人到太原,由日伪政权委任为局长、县长、县保安团长,配合日军对人民进行残酷屠杀。1945年夏,阎又与日军勾结。派遣人到太原,准备担任日伪厅长、道尹等职,以备加强对八路军的抗拒。日本决定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夕,阎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高桥等,在孝义县的瑶圃密谈,向日方提出〃寄存武力〃
  的问题,企图借助日军武力,作###反人民之挣扎。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铁心肠疯狂反共(1)
〃我决心死守太原,与城共存亡,太原如果不守,我就和这些小瓶同归于尽。〃
  阎锡山获悉日本帝国主义将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在其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五天,在孝义开了一夜的军事会议,部署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同时,派赵承绶赶到太原,与日本山西派遣司令官澄田目来四郎商定:日军在原地堵击八路军。如八路军接收太原,由阎日双方共同负责。阎随即调集五万兵力强占太原。30日,阎锡山在日军保护下返回太原。当晚,他就委任大汉奸苏体仁等为高级顾问,汉奸省长王骧等为高级参议。次日晨,他在太原市各级机构的大小汉奸召开的欢迎会上,竟反复强调:〃行者〃(由晋西回来的人民)、〃居者〃(当汉奸的)一样有功。要精诚合作,紧密团结,高举枪杆,共同对付共产党。
  与此同时,阎锡山任意践踏同盟国订定的受降办法,以留用技术人员作掩护,留用日军战俘与技术人员5000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3000余人,编为六个大队。为了安定战俘,他一面加以利诱,对留用日俘晋升两级,薪饷加倍发放;一面又提出组织〃亚洲民族革命同志会〃,加以拉拢,他对日俘说:〃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如能密切合作,就可以增加###的力量,对中、日两国,都有很大利益。〃
  动员所留日俘参加这一组织,以便控制,为他卖命。接着,他又将日伪军改编为五个〃省防军〃,以加强其反动实力,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9月,阎锡山抽调重兵,抢夺上党地区。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十九县地区,是共产党、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重要抗日根据地,位于晋鲁豫边区内,在抗战的战略上起过重要作用。阎锡山一直想把该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次,他把上党作为抢占的一个重要目标。令其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等率十三个师,分左、右两路,向上党解放区进犯。八路军和解放区人民奋起自卫,经四十余天激战,歼灭阎军精锐三万余人,击毙第七军团副司令彭毓斌,史泽波等被生俘。当时人们讥刺阎锡山:〃上党一战,实力损失了一半。〃
  在这期间,阎锡山为抢夺胜利果实,极力推行各种暴政,加强特务统治,扩大其###反人民的种种罪恶活动。他一回到太原,就成立了〃特种警宪指挥处〃,接收了日军在太原设立的特务机关和一切杀人的技术工具。这个有几千人的严密特务网,遍布太原市的组织、行政、军事、经济、教育各机关,以及工厂、铁路、学校、帮会、道门、商号、饭馆、旅店,规模庞大,权力无限,生杀予夺,任所欲为,成为阎锡山〃对内控制,对外斗争〃的一个忠实工具。
  1946年初,阎锡山向统治区的县、市派出25个〃解救团〃,强化〃兵农合一〃的暴政,把兵农互助小组由3人改为6人,1人当常备兵,5人领种分地,当国民兵。
  仅半年时间,通过这种〃编组〃手续,各县共抽出常备兵2万多人,国民兵在10万人以上。他指令其部下:〃实行兵农合一,要用河塌式一村一村的开展。〃他所说的所谓〃河塌〃。就是想把解放区一小块一小块地变成他的管辖区;〃开展〃
  ,就是要向解放区进攻。
  同年,阎锡山又提出了以太原为中心,实行〃百里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