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国巨贾吕不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信任,二是吕不韦亲自参与了此书的编著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自己满意了,才有勇气作出谁若增损一字奖励千金的承诺。

  到底有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成为吕不韦的“一字师”呢?有没有人获得千金奖赏呢?司马公没有记载。

  我想,很可能不会有人为吕大丞相的《吕氏春秋》“增损一字”。

  天下哪有不能删改一字的文章和书籍?

  没有人站出来为《吕氏春秋》“增损一字”,并非说明《吕氏春秋》“既尽善矣,又尽美矣”,也并非说明秦国及诸侯没有能人,恐怕是大家慑于吕大丞相的淫威而不敢造次。

  而吕不韦恐怕也并非真的想使《吕氏春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他这样做,与其说他虚怀若谷、治学严谨,不如说他是在作秀,是在炒作。商人嘛,作秀与炒作是其看家本领。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的举动,可以视作一次广告宣传活动。这一炒,立即使《吕氏春秋》变得家喻户晓,连惜墨如金的司马公也在《史记》中记下了吕不韦的这一创举。

  既然书名叫《吕氏春秋》,吕不韦当然要为自己负责。如果他任由门客们乱写一气,自己不加一言,他是不会如此重视、如此满意、如此自信的。这么说来,《吕氏春秋》虽非他亲自撰写,但肯定包含了他的一些思想和见解。起码,书中的思想见解与吕不韦的思想见解是相一致的。

  《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讲得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但我们也能隐约发现,其中的许多道理,对经商也不无借鉴意义。

  清代的乾隆皇帝组织一大批学者编撰《四库全书》,《吕氏春秋》自然是必收之书。《四库全书总目》有个比较恰当的评价:“不韦固小人,而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论者鄙其为人,因不甚重其书,非公论也。”

  四

  有人可能会认为,司马迁号称“良史”,但也有马虎的时候。理由是《史记》记事,有时前后矛盾。

  譬如,司马迁在《吕不韦列传》中,说吕不韦组织人著《吕氏春秋》是在被免官流放之前,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又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联系到文中的意思,“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分明是说,吕不韦被罢官流放到蜀地后,才“发愤”而作《吕览》。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有人认为《吕氏春秋》作于秦王政八年。理由是《吕氏春秋·有始览》之前有篇《序意》,开头就说:“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维是语助词,“秦八年”即指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依太岁纪年,“涒滩”即“申”。而秦王政八年是“壬戌年”,不是“申”。对此,清人孙星衍解释说:“考庄襄王灭周后二年癸丑岁至秦始皇六年,共八年,适得庚申岁,申为涒滩,吕不韦指谓是年。”

  这时,吕不韦还任秦国丞相。两年后,即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吕不韦才被罢相。又过了一年,嬴政令吕不韦迁往蜀地。从《序意》标明的时间可知,《吕氏春秋》应该完成于秦王政八年。

  吕不韦令门客编写《吕氏春秋》之时,肯定还居于相位。否则,他被罢相流放之后,是没有机会下令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城门的,更不可能有“增损一字者予千金”的豪爽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时并没说“世传《吕氏春秋》,而是说《吕览》。

  难道《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我们知道,《吕氏春秋》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吕览》很可能是专指《吕氏春秋》中的“八览”:“有始览”、“孝行览”、“慎大览”、“先识览”、“审分览”、“审应览”、“离俗览”、“恃君览”。

  而《序意》序的是“十二纪”,不包括“八览”和“六论”。于是,有些学者便断定,《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作于秦王政八年,“八览”和“六论”则作于吕不韦被罢黜之后。

  而《史记·吕不韦列传》明明说《吕氏春秋》完成时,吕不韦还任秦国丞相。“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万言,以为备天下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可见吕不韦做丞相时,书的名字就已经叫《吕氏春秋》了。

  如此说来,以上诸说仍不太可靠。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司马迁所写的“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八个字,并非“不韦迁蜀,乃著《吕览》”,而是用了“世传”两个字。

  也就是说,吕不韦完成《吕氏春秋》的主编工作之后,便遭到罢官流放的厄运。他虽然被流放了,但他的《吕氏春秋》却流传后世。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经国巨贾吕不韦(18)
《吕氏春秋》完成后才过了一年,吕不韦便被罢免了。从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联想到什么?

  是不是说,吕不韦在决定招集门客著书之时,就已经隐约感到了可能来临的危险?

  是不是说,秦王嬴政已经长大了,吕不韦发现了这个儿子的虎狼之性,才想起写一本书来劝导他?

  是不是说,《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感到危机来临之时的“发愤”之作?

  有意思的是,《吕氏春秋》一书中,《孝行览》一章就是专门论述“孝”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的。其开篇即说:“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

  再如:“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又如:“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文中还大量引用曾子关于孝道的论述,说什么“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于弟也”、“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怎么做才算是尽了孝道呢?文中点了五个方面:“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

  吕不韦通过《吕氏春秋》反复论述“孝”是一国之君的“本务”,尽了孝道,就会达到“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的奇效。吕不韦想让嬴政孝顺谁呢?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吕不韦很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向嬴政说明其身世之谜,所以才不遗余力地做着诸如此类的舆论准备工作。

  然而,这些道德说教对于虎狼之性的嬴政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第十一章、《吕氏春秋》蕴含的商业智慧

  一、商亦有道

  经商,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贱业”。古代的四大行业,所谓“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商业是排在最后的。司马迁作《史记》,将为商贾立传的《货殖列传》排到全书的最后,在司马迁的思想里,商贾的地位,连从事看相、算卦的都不如。不过即使如此,《史记·货殖列传》竟也遭到了历代一些所谓“正人君子”的责难,如明清的一些腐儒便指责司马迁为商人作传、公开言利,是伤风败俗之举。甚至到了新中国建立后,商业也是很不受重视的一业,“工农兵学商”,“商”依旧排在最末。大凡越是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商业也越是不受重视。

  在中国古代,商人不仅地位低下,而且名声也不太好。一提起商人,“无商不奸”、“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这些词,好像是专门为商人准备的。所以,中国人自古不仅耻于言利,还耻于言商。如汉初的贾谊、晁错等人,只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把商人列为“食者”、“游食之民”。晁错在《贵粟疏》中进一步说:“商人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两人之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nbsp;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都可以从晁错的文章中找到根据。

  吕不韦虽然是商人出身,但他通过风险投资发迹之后,也耻于言商。他做了秦国丞相,一心想着经国,早已忘了经商。他组织人编写的《吕氏春秋》中,大谈如何治国安邦,甚至谈到了如何养生,却绝口不言商。所以,总结吕不韦的商业思想,我们只能从其所作所为中寻觅一些蛛丝马迹了。

  不过,在号称“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吕氏春秋》中,即使里面没有一点涉及商业的内容,但是,我们从中仍然可以寻觅到许多放到经济领域也同样适用的道理。换言之,这本书中也蕴含了许多可贵的商业思想。

  《吕氏春秋》在开篇“孟春纪”中,便指出:“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道”,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我们不妨简单地理解为“道理”,这“道理”包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富贵,却不懂“道”,那么,富贵对他来说恰恰是祸患,还不如让他贫贱呢!

  人没钱不一定幸福,有了钱也不一定幸福。许多人有了钱之后,反而弄得父子失和、夫妻离心、朋友反目、兄弟阋于墙……这就是“贵富而不知道”。

  “当务篇”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跖之徒问于跖曰:‘盗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关内,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

  这个故事说明:就连强盗也有“道”,何况其他行业!盗跖总结的“大盗”应该具备“圣、勇、义、智、仁”,否则是成不了大盗的。这“圣、勇、义、智、仁”,即是大盗的“道”。

  俗话说: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各行各业都有其“道”,即都有其业内人士应该遵循的规则。不知“道”、不遵守“道”,是无法在某一行业混下去的。

  经商亦是如此。商亦有道。商道即商经。

  虽然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但中国商人一直在顽强地生存着,并留下了大量关于经商的名句箴言。如: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商是通财路,市是聚宝盆。

  ●七十二行,商是桥梁。

  ●要经商,走四方。

  ●开门七件事,件件连着商。

  ●民安物阜,商安货通。

  ●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家有万贯,不如开店。

  ●士农工商,买卖为纲。

  ●经商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不懂生意经,买卖做不通。

  ……

  在《吕氏春秋》通篇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中,有许多道理也适用于商界。下面笔者略举数例——

  二、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

  俗话说:在商言利。

  商人不言利、不逐利,就不是商人了。

  但是,商人逐利,也应有道。

  《吕氏春秋·慎大览》云:“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

  说明高明的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