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帅辛苦了,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了,那我就不挽留您了。”看见一个老年痴呆,晋悼公也没法挽留。不过为了尊重他,还是问他:“那您认为,谁接任中军元帅比较好?”
“好,好。”韩厥什么也没听清,就说好。
“唉,人老了,是不是都会这样?”看着眼前的韩厥,晋悼公感慨。
“好,好。”韩厥使劲点头。
按着规矩,韩厥退休,长子韩无忌接班进入八卿系列,但是韩无忌身有残疾。于是韩无忌主动请求把位置让给自己的弟弟韩起,晋悼公当即批准,同时任命韩无忌总管公族大夫,作为对他谦让品德的奖赏。
之后,晋悼公召开八卿会议,讨论新的人事安排。
为什么晋悼公不直接任命,或者暗箱操作?因为他有把握,而且他已经树立了韩无忌这样一个榜样,而且,他相信,让大家自己来民主决定的话,结果会更好。
“论资格、论能力、论人品,论功劳,当然是荀老出任中军帅了。”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中军佐荀罂顺王里成章递补中军帅。实际上,此前由于韩厥身体不好,荀罂已经在中军帅的位置上实习了几年了,大家都很服气。
中军帅定了,该中军佐了。按着排位,应该是荀偃递补。
“士匄比较合适,他比我稳重。”荀偃推让了,其实他还有一点王里由没说,那就是荀家犭虫占中军不太好。
其实,大家也都认为荀家叔侄同时出任中军帅佐不大合适,于是,士匄也谦让了几句之后,晋悼公任命他担任中军佐了。
荀偃依然担任上军帅,上军佐空缺,应该栾黡递补,栾黡一看人家荀偃都让了,再说,当上军佐还不如当下军帅滋润,干脆,咱也让。
“我看,上军佐就韩起吧。”栾黡也让了,这倒让大家感到意外,因为栾黡并不是一个懂得谦让的人。
于是,韩起出任上军佐。下军帅佐依然是栾黡和士鲂,新军帅佐也还是赵武和魏绛。
基本上,这与晋悼公的预期是相同的。被谦让的人感到高兴,谦让的人得到赞扬,而最终的结果又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皆大欢喜,就是这样了。
晋悼公,真行。
第一三九章 折腾,就折腾吧
韩厥退休,荀罂为中军帅的消息很快被楚国驻晋国地下办事处传递到了楚国。
“哈哈哈哈,晋国真是没人了,竟然让一个我们的俘虏掌管国家,我们还怕他们干什么?打丫的。”楚共王非常高兴,他知道韩厥老女干巨滑难以对付,可是荀罂这个楚国人的俘虏有什么可怕的?
“大王,晋国人不可轻视啊。我听说荀罂可是大家选出来的,民主选举啊,而且他们的卿都很谦让,这样的国家很难对付啊。”令尹子囊倒头脑清醒,急忙提出不同意见。
“兄弟,不要畏敌如虎啊。我下令,立即出兵,包围陈国。”楚共王等不及了,他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家门口竟然还有晋国的扈从。
在蛰伏了四年之后,楚国要和晋国争霸了。
——谋夫孔多
楚军出动,包围陈国。陈国君臣在权衡利弊之下,终于认识到,晋国远而楚国近,楚国可以随时来犯而晋国不能随时来援,总有一次晋国救援不及,本国就会被楚国的铁蹄所践踏。所以,还是重回楚国的魔爪过得比较安心一些。
于是,陈国投降了。时隔四年,陈国再次成为楚国的保护国。
失去了陈国,晋悼公召开八卿会议。
“陈国再次投降楚国,我们是不是该讨伐陈国?”晋悼公召开内阁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士匄发言了:“陈国离楚国这么近,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他们能不投降楚国吗?对于陈国,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失去它没有什么可惜的。”
一阵议论声。
“士匄所说非常有道王里,我再补充一点,陈国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我们与楚国争夺陈国可以说得不偿失。因此我的看法,放弃陈国。”中军元帅荀罂作了总结。
于是,晋国放弃了讨伐陈国的想法。
初战告捷,楚共王看到了争霸胜利的希望。
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晋悼公八年(前565年),子囊领军楚国大军,北伐郑国。
郑国立即召开六卿会议,与会人员是子驷、子国、子耳、子孔、子展、子乔,其中,子驷为执正攵。郑僖公没有参加吗?不好意思,郑僖公年初的时候被子驷用耗子药毒死了,立他儿子公子嘉为郑简公,当时只有五岁。
“各位,楚国人又来了。自从我们投靠了晋国人,这是楚国人第二次来了。大伙看看,怎么办?”子驷提出问题。
“还怎么办啊?赶紧派人去晋国求救吧。”子孔建议求救。
“哼,等晋国人来了,黃花菜都凉了。《周诗》说得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等到黃河水清了,人都死了;占卜的次数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看啊,咱们先顾眼前吧。楚国人来了,直接投降吧。”子国发言。
“那之后晋国人来了呢?”子乔说,他反对。
“那再投降晋国人。”子耳接了话头,他也是主降派。
“我听说,小国在大国之间生存,靠的是信用。如果我们不讲信用,大国随时会来讨伐,我们离亡国也就不远了。我们与晋国五次订立盟约,现在要背叛他们,楚国人能靠得住吗?晋国人在晋悼公的领导下,八卿团结一心,他们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为什么要背弃他们呢?”子展,又一个主战派。
三比二,主战派占上风。这时候,所有人都看着子驷,他的意见将是决定忄生的。
“《诗经》写道:‘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出主意的人多了,决策就难了。提意见的时候大家很踊跃,负责任的时候就找不到人。跟没关系的人商量,有个屁用?你们都不了解国际形势,说出话来都没谱。据郑国驻晋国地下办事处的消息,晋国今年大旱,粮食歉收。因此,即便我们去求援,晋国也没有办法来救我们。再者说了,这根本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没一个好东西,凭什么我们为他们拼命?就这样吧,投降楚国,我来负责任。”子驷作了决策,他是个文化人,所以出口就是《诗经》。
“谋夫孔多”是个比较生僻的成语,比喻出谋划策的人很多。
既然有人负责任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子驷亲自前往楚军,订立盟约。与此同时,派大夫王子伯骈前往晋国,解释郑国为什么投靠楚国。
王子伯骈领了这个任务,一路叹气去了晋国,挨骂是肯定的,会不会被砍了都不好说。王子伯骈觉得自己就像郑国,两头不讨好,又两头不敢得罪。
“荀元帅,不好意思了,我们投降楚国了。自从跟晋国结盟以来,晋国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可是这一次,楚国人来势汹汹,我们想抵抗,可是我们的老百姓都害怕了,他们纷纷投降楚国人,我们劝也劝不住,拦也拦不住,没办法,也只好跟着投降了。唉,这些老百姓,真是鼠目寸光。”王子伯骈来见荀罂,把责任都推到老百姓身上了。
荀罂看着王子伯骈,心中暗暗得意。为什么得意呢?后面再说。尽管心中得意,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义愤填膺的姿态来。
“忽悠,接着忽悠。”荀罂开口了,口气很生硬,“要是什么事忄青都是老百姓做主,你们早喝西北风了。楚国人讨伐你们,你们连个求援的使者都没派来,直接就投降了,然后派你来忽悠我们。你们根本就是想投靠楚国了,瞧不起我们是吗?不好意思,我们只好在你们的城下相见了。”
威胁,赤衤果衤果的威胁。
还好,荀罂并没有为难王子伯骈。
——晋国人也要忍
子驷说对了,晋国粮食歉收。
正因为粮食歉收,当晋国驻楚国地下办事处加急快报报告了楚军要出兵讨伐郑国的时候,荀罂很犯愁。出兵吧,正闹饥荒呢;不出兵吧,又会失去诸侯的信任。怎么办?荀罂很担心郑国来求救,他在内心里盼望郑国干脆投降算了。
结果,郑国真的投降了。
如果郑国来求救,而晋国不出兵,那就是晋国不道义了;可是如今郑国直接投降了,嘿嘿,那就是郑国不地道了。可是就算郑国不地道,荀罂也知道晋国不可能现在就出兵讨伐郑国。
要忍,即便是超级大国,有的时候也要忍。
有一个国家一直在关注着晋国,如果说楚国与晋国之间是争霸,那么,这个国家与晋国就是纯粹的仇恨了。哪个国家?猜对了,秦国。
秦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晋国人报仇,晋国粮食歉收的忄青报第一时间到了秦国,郑国投降楚国的消息也第一时间到了秦国。
“狗日的晋国人,想不到你们也有装熊的一天。好啊,我们报仇的机会到了。”秦国人非常高兴,他们看到了机会。
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君已经从康公传到了共公,从共公又传到了桓公,从桓公又传到了景公。每一任国君在鞠躬尽瘁之前给儿子留下的遗言都只有六个字:找晋国人报仇。
秦景公决定要趁这个机会攻打晋国,可是,单打犭虫斗还是没信心,怎么办?找楚国人两面夹击晋国人。
秦景公派了大夫士(左开右佳,音千)前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两面夹击晋国。士(左开右佳)就是士会当年留在秦国的儿子的后代,说起来,晋国也是他的祖国。
“不可。”子囊拒绝,他知道晋国人的实力,更知道超级大国之间要避免直接的对抗。“晋国虽然受了灾,但是有晋国国君的英明领导,上下又很团结,此时攻打他们占不了什么便宜,反而会引来更氵敫烈的报复。”
楚共王瞥了他一眼,对士(左开右佳,音千)说:“士大夫,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楚国永远与秦国站在一边,秦国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何况晋国本来就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尽管出兵,楚国会出兵配合你们。”
士(左开右佳,音千)屁颠屁颠回去了,任务算是完成得很好。
“大王,我们真的要出兵?”子囊觉得这不像楚共王的风格,所以他困惑。
“老弟,你看你是越来越憨了,快赶上宋国人了。秦国要打晋国人,为什么不让他们打?咱们不支持,秦国人就不敢打。所以,咱们一定要出兵。不过呢,咱们出兵,就到武城(楚地,属今河南南阳),然后按兵不动,让秦国人去跟晋国人拼命,哈哈哈哈。”楚共王笑了起来,他为自己的计谋而高兴。
子囊恍然大悟,他觉得楚共王真的很高明。不过他随后皱了皱眉头,因为他知道,靠这些小聪明,是斗不过晋国人的。
第二年秋天,秋收之后,秦国人出兵了。
晋国的收成不错,但是饿了一年的晋国人没有心思跟秦国人交手。荀罂下令坚壁清野,不要跟秦国人作战。
秦国人在晋国没有遇到抵抗,可是他们也很难受。再一打听,说是楚国人出兵了,但是全都呆在武城,没有任何发起进攻的迹象。
“狗日的楚国人,忽悠我们。看来,不仅晋国人,哪个国家的人都不能相信啊。”秦景公发出叹息,急忙撤军回国了。
越是超级大国,就越是不能相信。
——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
到了十月,晋国人缓过气来,晋悼公决定讨伐郑国。
憋了一年的气,晋国人再次号令天下,于是所有盟国都不得不派兵协同晋国。
晋国军队推进到了虎牢,然后四军加上各诸侯的军队,准备分别进攻郑国都城荥阳的四门。
郑国人在城头上看去,联合国军队乌泱乌泱的,比楚国军队多多了。六卿紧急会议立即召开,不用商量,大家一致同意投降。
郑国投降了。
可是,郑国人想投降,晋国人还不一定想受降呢。
“不行,郑国人总是忽悠我们,我看,我们还是继续攻打他们,这样楚国人会来救他们,然后我们在这里与楚国人决战。”荀偃建议,他的思路,跟当初楚庄王相同。
荀罂摇了摇头,他总结了晋楚之间数十年来的争霸历史,他发现,战争并不解决问题,三次大战,谁也没有被击垮,反而对抗更氵敫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要有更好的办法。
“不,我们接受郑国人的投降,然后撤军,让楚国人再出兵讨伐郑国,折腾他们。”荀罂说。
“可是,楚国人走了,我们再来,不是也折腾我们?”荀偃质疑。
“我们有四军,再加上盟军,所以,我们可以将四军和盟军分为三个部分,每次出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