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罗蒲丽在细封野的精心调教下,已经变成了一柄锋利的杀人利器。尤其是劫掠回纥商队的时候,这柄美艳嗜血的修罗刀,从来都是大开杀戒,毫不理会回纥人的哀求。

    “既然你们当年根本不在意我母亲的哀求,那今日,我也绝不会理会你们的哀求!”杀戮之时,同罗蒲丽心中涌现着如此汹涌的恨意和快意!

    让同罗蒲丽感觉无奈的是,草原上风云变幻许久之后,后突厥汗国在唐军名将王忠嗣的攻伐之下,越来越弱;自己的仇敌回纥部却趁机大肆扩张、越来越强,隐然已经有了称霸漠北的苗头。

    回纥的崛起让同罗蒲丽十分气愤,她加大了对回纥商队的劫掠。但她这么一点无关痛痒的轻微打击,根本无法阻挡回纥部开牙建国的步伐。

    天宝三载(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了回纥汗国。纷争数十年的漠北,终于重新归于一统。

    同罗蒲丽从商队得到的消息,自己的母族同罗部已经分裂了。一部分人留在漠北,成为回纥汗国的附属部族;还有一部分在首领阿布思的带领下,避开回纥的兵锋,迁徙到大唐境内生活了。

    据说天可汗很看重内迁的族人,将他们安置在朔方节度使辖境内的河套地区,距离灵州只有数百里。同罗部首领阿布思更是被天可汗敕封为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

    从小到大,无论是在漠北还是在灵州,同罗蒲丽到处都听人赞颂天可汗英明神武、宽仁睿智。

    同罗蒲丽私下则觉得,天可汗很傻。他花了那么多钱粮、牺牲了那么多勇士的性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垮了后突厥汗国,却让回纥部建了个便宜。

    这感觉,就像是头傻熊,奋力拍死了一头野猪,却摇头晃脑离开了,白白便宜了在一边等候许久的饿狼。

    而他更傻的是,居然还自废武功,撤换了名将王忠嗣。同罗蒲丽在灵州一带生活久了,听闻了不少这位大将的故事,也逐渐知道,马匪们之所以如此收敛,并不是本性向善的缘故,而是畏惧这位名将在帝国西北的威名。

    这样的名将,却稀里糊涂就被天可汗给贬斥了,真是奇哉怪也!

    不过,同罗蒲丽的感慨也就仅仅到此为止,天可汗傻不傻,都距离她太遥远。对她而言,更需要头疼的是,回纥汗国建立之后,马匪的生存危机出现了。

    在漠北草原之上,最稀缺最匮乏的东西是秩序,但最容易建立起来的,也是秩序。

    后突厥汗国由于先天不足、频遭围攻,所以始终没有能够在漠北建立强有力的政治秩序。

    而新兴的回纥汗国,依托本族的强盛武力、拉拢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通过向大唐俯首称臣,重建了漠北的政治秩序。

    回纥汗国建立之后,就开始派出重兵扫除漠北的各种抵抗王庭的武装。他们这只活跃在灵州一带的马匪,自然在打击范围之内。

    对于回纥骑兵的轮番征伐,细封野不得不带领队伍潜入到朔方节度使的辖区内,以躲避回纥兵锋。

    依靠之前和灵州驻军建立的“良好关系”,在唐境之内,马匪们没有遭受唐军的攻击。但是,之前的无本生意也不能做了。

    马匪上下正在烦恼间,忽然有人通过驻军中的关系找到了他们,说是要让他们护送商队到庭州去。

    从劫掠商旅到护送商队,同罗蒲丽脑子里面的弯一时还真转不过来。

    等到细封野带着同罗蒲丽一起去见雇主的时候,她才明白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雇主看起来很年轻、很普通,脸上还总有点卑贱之气。同罗蒲丽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所谓的雇主,肯定只是被人推到台前的傀儡而已。

    对方的轻视,让同罗蒲丽感觉受到了侮辱,她当即就想让首领拒绝谈判。

    对方也察觉到了同罗蒲丽的不满,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拍了拍手,让人抬了一个小箱子进来。

    同罗蒲丽谨慎地用弯刀挑开木箱,耀眼的金光顿时倾泻而出,洒满整个房间。

    “价值两千贯的黄金……”对方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只是定金。到了庭州,事成之后,还有八千贯。”

    “只是护送商队吗?”细封野在刀头舔血了这么多年,当然明白,如此重酬绝非轻易可得。

    雇主脸上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自然不仅仅是护送商队。鄙号在庭州那边有点小麻烦,需要烦劳诸位出手料理一番。”

    “敢问贵号?”细封野试探问了一句。

    “长安如意居。”雇主毫不在意,大咧咧地报上了名号。

 ;。。。 ; ;    《大唐西域少年行》在纵横网上已经持续更新快三个月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既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收获了很多的鼓励和幸福。我相信,多年之后驻足回首之时,我不会后悔写这本小说的。

    在这里,特别感谢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大家的错爱,拙作的成绩还算差强人意。无论别人怎么看,作为一名新人,我已经很惊喜了。

    当然,必须承认,《大唐西域少年行》作为一本新人写的新书,不完善、不周全的地方还特别多,有不少读者愿意一一指出,实在是天大的恩赐,我特别欢迎和感激。

    由于一些问题比较集中,因此,我决定单写点东西作以回应。

    一、剧情推进慢问题

    剧情节奏慢是当前被诸多好友点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我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已经开始加快剧情发展的节奏。不过,前面已经完稿的章节,我已经写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在日日更新的要求下,已经很难进行大手术了,恳请大家谅解。后面的章节会适当加快,敬请期待。以后有机会之时,我会重新梳理和修改的。

    本文剧情推进稍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书中的伏笔和暗线非常多。在开写之前,整篇小说的大纲已经定型。在前两卷中出现的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配角,其实在未来的故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某个反复出现的背。景人物,因其极为特殊的地位,在无数篇章中被不断提及,只看前两卷,似乎是冗笔,但后面揭晓谜底的一刻,相信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的。

    再比如,某个在不同人视线里被重复提及的事件,看起来好像已经被人说滥了,但那件事的真相究竟为何呢?它和主角的命运之间究竟有何牵连呢?最终会如何影响主角的抉择呢?在当前的故事中,所有显露出来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我期望能够写出令人惊喜的感觉。

    为故事的神秘性考虑,在此只能点到为止。如果您觉得已经猜透了本书的许多谜底,欢迎通过各种渠道找我验证:)

    二、多视角写作手法问题

    有的书友不喜欢多视角的写法,觉得主角的视线常常为他人所取代,不利于代入。希望更多甚至一直用主角一个人的视线。

    我明白,那样的代入感更强。但我期望的,是写出一幅天宝年间的大唐英雄长歌。主角很关键,但他并不能完全掩盖其他人的光芒。

    比如王忠嗣、王正见、哥舒翰、马璘等历史名将,比如苏十三娘、同罗蒲丽等虚构人物,他们都会有各自动人心弦的故事。我希望能从多个角度,把他们写的有血有肉。就连书中的一些小人物,我也希望能够写的栩栩如生。

    再比如,元日大朝会桥段,是描绘大唐天下大势和政治中枢决策的重中之重,而主角为剧情所限,确实不能赴长安参加,只好借用马璘、李林甫、艾妮塞、高力士、鲜于仲通、李亨、陈。希烈等人的视线,从多个角度描绘整个朝议的画面,并为后面主角介入长安的政争做铺垫。

    当然,我会避免主角在他人视线中消失太久,以后也不会再有主角半天不露面的失误。

    三、情感戏份的比例问题

    关于儿女情长的桥段,书友褒贬不一,似乎男性读者和女性读者间有比较明显的分歧。

    在此我也不过多解释了。只是希望各位读者明白,拙作的书名是《大唐西域少年行》,“少年”二字,至关重要;在自拟本书关键词时,我特意选上了“青涩年华”四字,也是为了突出青春和少年。而回味青涩年华之时,若有若无的小暧昧大概是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吧。

    而书中的少男少女们,也仅仅只是在前两卷里,会有些欢乐而自在的时光。然后,他们就会不得不被天下大势所驱赶,卷入到血和火的争斗之中。这就是青春与成长之间的永久隔阂吧。

    第二卷结束后,所有的小郎君和小娘子都将永别温情脉脉的少年时光,来到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他们的关系,将会在纷争之中,变得更加曲折和复杂。

    不能剧透太多了,只是想告诉书友们,此时此刻这些儿女情长的桥段,都是在为了之后的冲突和张力而铺垫,并非为了拖沓剧情。

    本书在开写之时,所有少男少女的命运轨迹都已经确定好了。我在文中有不少暗示和伏笔,但是,最终的命运,自然要本书写完之时,才会彻底揭晓。现在提到的,仅仅只是一些线索,而线索,有时是可能误导人的……

    四、故事的整体性与更新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有不少好友和读者都指出,我的小说更像传统实体书,而非网络小说。一口气读的感觉,要比一天天追看好。

    我想了想,确实存在这方面的矛盾。我喜欢看的是经典小说,动笔之时,也希望写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故事。即使是每一个桥段,我也都会认真写细纲、前后有呼应。我写好的完整桥段一气读下来,会比较舒服和顺畅。而网络小说要求必须日日更新,每天有限的篇幅,很难展现故事的完整性,有时会让读者失去耐心。

    关于这个矛盾,我也很无奈。不过,写书就我而言,更多的是梦想和追求,而非为稻粱谋。因此,请允许我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构思和想法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吧,相信不会让您失望的。

    五、部分文风晦涩、文言使用过多问题

    本书的前十几万字,其实都是很久以前我闭门造车、零零散散写的。那时,对于网文的理解特别肤浅,尤其是段落划分、节奏把握、剧情冲突等方面,完全都是自己独自摸索的。因此,在语言风格和文白比例上有些失调,我希望有机会再把前面章节梳理一遍,从段落到文字,进行全面的修改。

    玄幻小说里常爱说:大道三千。细细想来,写作也是如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求证得道的途径。整体规划、娓娓道来、人物丰满就是我所追求的大道。至于能否求证大罗金仙的境界,则在于各位读者了。

    最后,期待各位书友积极撰写书评,对拙作进行批评指正!也期望诸君能够耐心看我把整个故事写完。

    海命

    2015年6月6日

 ;。。。 ; ;    马球比赛刚刚结束的时候,球场北边的树林里,身着黑衣的同罗蒲丽站在树梢之上,拉弓如满月,寒光凌厉的箭镞对准了赤红马驹上欢欣鼓舞的小郎君。

    站在树下的老者,已经发出了动手的命令。但临到松弦的一刻,早已心硬如铁的同罗蒲丽还是有点迟疑了。

    她之所以犹豫,并非同情那位即将成为自己箭下亡魂的小郎君。她并不知道骑在小红马上的少年郎君是谁,也根本不需要知道。

    作为一名资深马匪,同罗蒲丽还是非常有职业操守的,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知道的绝不知道,她只负责挥刀杀人。但是,她也绝不容许自己以及手下的弟兄被人挖坑卖了。

    同罗蒲丽并不认识树下蒙面的老者。来到庭州之前,她接到雇主的指示,在庭州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这个老者的安排。

    刚开始,同罗蒲丽并没有觉得这次任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她心里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

    同罗蒲丽常常记不清楚自己当马匪多久了。她骑在马背之上,挥动弯刀拦截满载货物的商队之时,拉弓射箭追杀四散如失群羔羊的旅人之时,总是会误以为,自己生下来就是一个残酷冷血的马匪。

    但纵马厮杀之后,望着四溅的鲜血如故乡山坡上开满的萨日朗花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