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9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成立。陈赓任学院院长兼政委。1954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9月,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陈赓被任命为国防科委常务副主任,1959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1961年3月16日8时45分,陈赓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不幸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作者点评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这位湘军老兵的孙子,在短短五十八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四十年就是在战火中度过的。他亲身经历了大小战斗数百次,这在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将领中都很少见。他的革命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13岁便穿上戎装,东征时在火线上救下欲寻死的蒋介石,在中央特科九死一生,历尽艰险,被捕后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战场上指挥若定、威震敌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率部挺进豫西,逐鹿中原,取得巨大成功。  陈赓性格坚毅,敢爱敢恨,敢于直言。他以毕生的热情追随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是在关键时候他也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他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大胆推翻了毛泽东的一项战略决策,进而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见解,博得毛泽东的连连称赞,连朱德、彭德怀都心服口服。在解放战争后期,他曾三次和林彪在作战方针上产生分歧,最后中央军委都采纳了陈赓的正确主张,显示出他卓越的指挥艺术和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陈赓在军事方面战功卓著,而且在秘密战线、政权建设、统战工作、人才培养、国防科研等方面也都有伟大的贡献。这些功绩,一方面来自于他的长期艰苦斗争实践,一方面也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陈赓长期以来养成习惯,每次作战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那怕是大家公认的大胜仗,他也要找出作战中的不足,以指导以后的斗争。他还注意学习和钻研,重视调查研究,这使他能够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并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决策。  陈赓的传奇故事不但在人民中广为传颂,并且连他的敌人——国民党高级将领也交口称赞。他为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风趣幽默,他出现的地方往往笑声不断。他的革命乐观主义,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常常强有力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们不由地喜欢他,亲近他,佩服他,并不知不觉地要求自己向他看齐。  陈赓将军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传奇的一生,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他高尚的情操,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将世代流传下去。  

徐海东小传(1)
徐海东(1900—1970年),湖北黄陂县(现为大悟县)人,1900年出生于一个六代窑工的家庭。其父徐重来是个勤扒苦做、老实巴交的窑工。徐海东9岁时入私塾念书,当时念书的多为富家子弟,他们嫌徐海东衣服破,身上脏,便给他取了一个诨号叫“臭豆腐”。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地主欺侮,打了一个地主家的孩子,结果被赶出了学堂。家里人对他说:“我们泥巴人的命,就是出劳力,吃粗饭,没有读书的福分,还是做窑工吧!”于是,12岁的徐海东便走进窑厂开始做工,一干就是十一个春秋。他出师以后,手艺越来越熟练,但仍然过着乞讨似的穷苦生活。有一年冬天,他顶风冒雪挑着货担串乡叫卖,卖的货款还不够一顿饭钱,饿得饥肠辘辘,眼冒金花,终于晕倒在一家人的门前。幸亏这家人心地善良,把他扶进屋里,给了一碗热粥,才使他活过来。小小年纪的徐海东饱尝了人间苦难,看到了人间太多的不平。艰苦的窑工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和性格。1925年春,徐海东在同乡好友、共产党人吝积堂的影响下毅然投身革命,同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4月,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徐海东征得党组织同意,南下广东,在韶关参加国民革命军。8月,在著名的汀泗桥战斗中,他率领一个排的兵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四个炮兵连,受到全师通令嘉奖,被正式晋升为少尉排长,随后又参加攻打武昌的战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下令逮捕、屠杀共产党员。紧接着,许克祥又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党组织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军队中的共产党员迅速分散、隐蔽。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徐海东决心回家乡闹革命,闯出一片天地来。1927年6月,徐海东被党组织派到家乡河口区担任农民军自卫队长,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反动武装对徐海东恨之入骨,多次对他进行疯狂反扑,放火烧了他家的房子,为了发泄愤怒,竟将徐海东家族的66口人杀死,妄想斩草除根。然而,敌人的丧心病狂丝毫没有动摇徐海东的革命斗志,反而更增添了他对阶级敌人的仇恨,更加坚定了他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黄麻起义后,徐海东的队伍被打散,他又顽强地将部队重建起来,继续与敌人进行战斗。为了学习别人的经验,徐海东专门找到鄂东工农革命军第7军的负责人吴光浩,虚心向他请教,对他们在军事上采取“昼伏夜动,远震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战法非常赞赏,并学到了“有人才有枪”的道理,他决心重新回乡去组织队伍。1928年,徐海东在家乡组织了“年关暴动”。后来,当地百姓给徐海东送了一个绰号——“徐老虎”,形容他打仗勇敢,昼伏夜出,以山为家。从此,“徐老虎”的威名不胫而走。战斗时他常常挥舞大刀率先冲入敌阵,敌人见了胆战心惊,因此也跟着老百姓叫他“徐老虎”,听到“徐老虎”的名字,心中就十分害怕。  不久,党中央为了加强对鄂豫皖地区的领导,壮大根据地力量,陆续派张国焘、沈泽民、曾中生、陈昌浩以及郭述申、陈赓等到大别山工作。1931年3月,徐海东率领的鄂东警卫团扩编为红军第4军第12师,奉命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后,徐海东先后担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红9军第27师师长。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突然西去,徐海东和郭述申等在敌情严重、内部混乱、领导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迅速召开会议。会议确定以徐海东带领的第79团为骨干,加上英山独立第13团,六安、霍山的两个独立营等共编成三个团,将部队改为红27军,徐海东任第79师师长。就在部队整编时,国民党军第47师、54师就对我苏区发动进攻了。由于敌人紧追不舍,徐海东带领部队日夜奋战,一路上哪里吃紧他就跑到哪里指挥。时值7月,天气异常炎热,徐海东的双脚和其他战士一样都溃烂了,鲜血将草鞋染得通红。9月下旬,徐海东率部与敌军在肖家畈激战两天两夜,击溃敌军一个旅,然后又走了三个黑夜,才终于将追击的敌军甩掉。这时,徐海东已有二十三个昼夜不曾解衣上床睡觉了,他一头躺在床上就睡了整整两天一夜,醒来后只觉得有种东西从胸口泛起,吐出来一看竟是鲜血。徐海东示意警卫员不要声张,用土将血掩好,往床上一倒,又睡了。当他率部冲出重围来到鄂东地区时,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已先期离开了,昔日根据地变成了一块血染的土地,反动派叫嚣要把大别山区的共产党灭尽杀绝。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徐海东一方面积极做好红军内部人员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千方百计壮大革命力量。当他听说鄂豫皖省委的大部分负责人包括沈泽民、徐宝珊、吴焕先、王平章、郑位三、郭述申、成仿吾等同志还留在大别山时,非常高兴,更加坚信革命会发展,队伍会壮大。  1932年12月29日,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主持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决定重建红25军,徐海东被任命为第74师师长。这时,部队中有人执行左倾思想路线,提出要“消灭内部敌人”、“加紧肃反”,还有要抓“改组派”、“取消派”、“第三党”、“AB团”。徐海东反对这种做法,与师政委戴季英经常发生争论,当他听说有49名将士被冤杀时,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不久,头脑发热的省委提出要夺取中心城镇,决定攻打敌重兵把守的七里坪。徐海东依据当时实际情况,认为敌强我弱,不宜打阵地战。但是,徐海东的正确意见未被采纳。围攻七里坪时,红军久攻不克,他建议及早撤围,又遭到反对派的拒绝。最后,在围城43天,部队光病死、饿死就有3千多人时,才不得不撤围。为此,徐海东反而遭到排斥、打击,在一次总结会上被赶出了会场。这时,敌第30师、31师攻上来了,形势十分危急。徐海东心想与其被自己人弄成反革命而杀头,不明不白,倒不如冲上去与敌人拼杀战死。于是,他将手下两个团长叫来部署任务后,脱下上衣和长裤,要过警卫员的枪和子弹,并叮嘱他们原地不动,保护好衣服里面的文件。冲锋号一响,他便穿着短裤头率先向敌人冲杀过去。战士们见此情景,不禁勇气倍增,都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发起冲锋,一下子将敌人一个旅打垮了,俘敌470名,余敌纷纷向后撤退。事后,沈泽民书记告诉鄂东北道委书记徐宝珊:“宝珊,我不死,不准再有人说徐海东有问题,哪一个说他有问题,哪个就是反革命。”不久,部队撤出七里坪,向皖西转移,军部又传下一道错误命令,为改善部队生活,过福田河以东筹粮不用调查,牛、羊、猪、鸡都可以杀。徐海东接到命令后十分生气,他告诉手下不要执行这个错误命令,群众的牛不能杀。徐海东说我们红军是工农武装,应该为群众着想。牛是农民的命根子,杀了人家的牛,就等于杀了他全家。一路上,徐海东带领的部队忍饥挨饿,不犯群众秋毫。他们跟在军部后面,还将丢在地上的牛皮、牛骨头处理好,尽量避免在群众中造成坏的影响。省委书记沈泽民得知这些情况后,含着眼泪对他说:“海东同志,要都有像你这样的党性,红25军一路上就不会发生这些问题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徐海东小传(2)
1932年10月,红25军在由皖西向鄂东转移途中被敌军切断,徐海东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只得率74师一部折回皖西,与皖西的82师组成红28军,徐海东任军长,郭述申任政治委员。这段时期,在敌重兵包围和“追剿”中,徐海东不与敌人打消耗战,不硬拼,积极开展外线游击,寻机歼灭敌人,并夺取敌人物资,壮大自己的队伍,使部队吃饱穿暖,弹药充足。在他的正确领导下,红28军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第一仗是在石门口与敌独立第34旅遭遇,将敌击溃,歼敌先头部队一个团,俘敌千余人;第二仗是在狗鸡岭、双河山之间,歼敌第45师一个多团,仅当场释放的俘虏就达800多人;第三仗是在金家寨附近,打垮了敌独立第5旅,歼敌两个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仗,是在葛藤山附近,与敌54师对垒。当部队刚刚布置完毕,敌54师第161旅就猛扑上来。徐海东先以两个营向一座山头佯动,以迷惑和调动敌人,随后只留下一个排固守,其余兵力又隐蔽后撤。当敌军蜂拥向那座山头进攻时,他却集中兵力从敌人侧后猛插一刀,只用一个多小时便将该旅大部歼灭,活捉敌代理旅长柳树春。当毕业于保定军校的柳树春见到徐海东时,不禁惶恐地问“军长,你是黄埔几期?”徐海东用手指了指屋外重峦叠嶂的山峰,说:“我既没听过保定的课,也没进过黄埔的门,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这时,内部又有人给徐海东扣上“右倾机会主义”、“不打击敌人,专在熊家河练兵”等一大堆帽子,徐海东极为恼怒,但仍然继续坚持在皖西开展斗争。  1934年4月,徐海东领导的红28军与吴焕先领导的红25军会师,合编为红25军,徐海东任军长并被增补为省委委员,吴焕先任政委。通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徐海东改变了过去的打法,采取更加灵活的战略战术,运用声东击西、长途奔袭、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并摸索出“在苏区、白区轮流作战”的经验,打了许多出色的胜仗。他指挥部队曾远程奔袭敌54师的后方基地罗田县城,奇袭过太湖城,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银元;他们还在灵隐寺同敌军激战两昼夜,挫败敌军三个师的追击;在长岭岗战斗中,仅用三个小时就歼敌3000人,缴获各种枪支800多支,敌115师师长姚东藩因此被撤职,这支自命不凡的东北军头一次尝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