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着那家生员的老婆好看,用自己手握的考核权利,四处淫人妻女。可恨那些生员,还恬不知耻地自己把老婆女儿送到人家床上,你要是去调查时,他还要说你污蔑!东林党那些人,就因为我抨击他们虚伪造做,把我硬安上了个什么楚党的名头,跟这些下流东西摆在一起。”熊延弼脸上涨成紫色,仿佛符强说的话是在侮辱他一样。
符强大为尴尬,急忙道歉,又问:“那些东林党不是提倡以国事民生为重么?这个,为什么岳父说他们……”
“啊?我忘了,你是……边地来的人,肯定不知道这些内幕。”熊延弼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什么,脸色立即缓和下来,让符强慢慢听他诉说。
万历十八年之后,万历皇帝已经二十来年没有出来见过自己的臣子,更不要说上朝廷堂主持国家事务。这些二十年来,都是由阁臣主持庭议,六部首脑和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的御史们参与商定国是。整个国家,在管理上处于全权委任、自动运行的状态。
阁臣是由六部的首脑,会同都察院给事中及御史们会推后报皇帝批准,或是由皇帝自己亲点产生。
六部的首脑和各部院官吏的升迁,都是由六部各自的官吏会同都察院会推后报皇帝批准。而有资格参与国家决策的给事中和御史们,则是由阁老及六部首脑提名,在会同各部高级官员会推后,报皇帝批准产生。
皇帝有时也会亲自点名某人出任阁臣、部卿、给事中和御史这些要职,但是如果在职的阁老、六部和都察院都反对这个人选时,就会一同抵制,皇帝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阁臣主要是召集主持各类庭议,替皇帝制定各种政策,由皇帝审批后,交由六部执行。
都察院执掌天下百官的风纪,劾查国是利弊,乃至各部院的施政得失,每一道御史都兼有分管各部风纪的工作。
六科给事中则稽查和参与各部的实际工作,如果各部的政务偏离施政方向,则劾报阁部庭议或皇帝处置,甚至可以先行纠正。皇帝有时也会直接下旨,让六部施行某种政策,但是如果该科给事中认为皇帝的旨意有错失,则可以封回皇帝敕旨,要求让阁臣和各部会同庭议后再做决定。
万历皇帝虽然不理朝事,但他也没有对大明的国策做什么实质性的变更,所以六部一样能够自行运转。
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这个行政体系看上去十分完善,但是因为万历皇帝二十年的怠政,使得它变得越来越荒唐。
阁老、六部部卿、六科、都察院的官吏都会老、会死,新会推出来的人选,必须报给皇帝批红认可之后,才算被正式任命。没有皇帝的认可,这些会推出来的人一样不算数。
然而会推之后,皇帝高兴就批,不高兴就给你放个几天、几个月、乃至几年。
“会推?”符强对这个词闻所未闻。在来这个时空之前,限于文言的知识,他学的历史都是后世学者根据史料用白话文写的,一般上也就是记载了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一些科技。符强当然知道史学家们肯定会因为他们写书的动机和个人喜好,对选用的史料做一些筛选,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接连受到大明一些科技和社会现象的震撼了。这个会推是什么意思,还真是没从记忆里看过的史书中找出影子。
“这都不懂?顾名思义都不会么?会推。会者,大家聚在一起。推者,把自己心里认可的人推举出来。懂了吧?”熊延弼非常不满地扫了符强一眼。来北京的这一路,符强都在他的指导下学习,说起来也算他的学生。看样子他对自己这个女婿兼学生的悟性,多少有些生气。
“这是民主选举!”符强终于明白,大声惊叫起来。明朝有这种民主选举?这是怎么回事?自己看的那些近代的皇宫戏电视剧里面,都是皇帝作主,大臣们跟应声虫一样傻乎乎的装模作样,什么时候有过熊延弼说的这种事情了!
“什么明主选举?从世宗开始,皇帝们基本都不干涉会推,跟明主又有什么关系了?说公平选举还差不多。”
熊延弼显然是听错了符强的意思,斥责了一句。而后想了想又说:“不过历朝皇帝好像还没有那些像咱们大明这样干过,这种让臣子自主推选上官和其它职位的规矩,说是咱们大明之主才敢用的选举也对。啊啊,对了,你那个选举一词,用的十分贴切。”
符强冷汗流了下来,这个词是自己从后世学来的,当然贴切了。
熊延弼接着说。从万历深居不出开始到现在,阁老已经只剩了两个,有一个已经闭门不出一年多。六部尚书里,是经过皇帝批红正式认可的只剩下三个,有一个还在闹意见要辞职,其他三部都已经没有正式的尚书。更有甚者,都察院已经八年没有都御史,和哪三部一样都是由侍郎署职代理。而且,就是各部的侍郎,也都只剩了一个。给事中原先的定制是五十人,都察院的御史是一百一十人,到现在竟然都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整个朝廷的中枢机构,已经在人事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到了几近瘫痪的地步。
符强虽然在史书里看过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出内宫的记载,却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说:“这个皇帝也太懒了点吧?他自己朱家的天下,难道自己都不想顾么?”
“嘘!这话可要小心。”熊延弼提醒了一下,突然指着符强手里的东林院抄问:“这是什么?”
符强把院抄递给了熊延弼,他看了几眼,摇头大笑。符强觉得奇怪,问他笑什么。
“惠民便商,海禁全解。这就是我为什么抨击东林党的原因了。”熊延弼指着上面的几个字,呵呵一笑说。“明天的庭议会推要热闹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节 民主殇滥
符强问为什么,熊延弼弹了弹手中的纸张说:“东林书院的座师和学子们,基本都是江南一带的地方生员,或被贬黜的朝官。有很多都是经商之家出身,便商法令一出,海禁一解,他们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熊延弼长嘘一声,继续说道:“我最讨厌的其实也就是东林党。其他朋党虽然也争权夺利,可他们坏事干出来时,百姓还比较容易分辨。这东林党专门沽名钓誉,以民生为笔锋,为自己谋私利。比如他们这院抄上说得那些,商人获利多了之后,自然就会多雇织工,多给织工薪米,天下民生自然因此而丰足。然而真的会如此么?”
“自古商人趋利,无利则避。我只知道那些江南织业和各地矿冶的豪商们,都有各自的私下协议。把佣工的薪资,定在一天薪资刚好资用一天生活的最低水平,免得佣工们钱赚多了会时常休闲,他们又要再花更多的薪资去雇其他佣工。而且,这样做还能避免佣工们用薪资节余合股,自己也去开矿或购置织机和他们争利。可百姓们不知道商人们想的这些,他们还以为这些商人真的在向朝廷给自己谋求栖生之举措。那晓得他们其实是想借着朝廷吏员补缺的机会,给自己培植势力呢。”
“关于商人们私议的那些内容,是我从那些排挤东林党的人哪听来的,我本来是推官出身,经济民生这类户部的东西,不是我修的学业。”熊延弼补充说:“不过排挤东林的那些人虽然鄙恶,这些话说的也都还在理。也就是因为这些派系各执一词,看上去又都有依据,现在的朝廷,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户科给事中汤务,一定会反对解除海禁。”熊延弼止住正要问话的符强:“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他每回都反对解除海禁,甚至还提议取消月港。我知道的只有一个,哪就是他和他的哥哥汤宾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符强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明天就要庭议会推么?”
“顾宪成领东林书院学子们上疏,推荐李三才入阁。阁部的首脑们已经定下来了,将在明天庭议增补阁部吏员和给事中、御史的部份时,一同列议,然后会推。姚宗文消息灵通,刚才就是来告诉我这件事情,要我明天一起对东林党发难。”
熊延弼呵呵笑着说:“我管他什么东南西北派。谁有道理我帮谁,谁没道理我难谁。身为御史,本来就该逢善必举,逢恶必发。”
晚上歇息的时候,熊延弼说招待外地武官的那些驿馆,都是些傲慢懒惰的人在管事,住在那里比住荒庙都还要讨厌。反正丰有信他们已经安排在了客栈,符强自己干脆到熊兆圭房里去对付算了。
熊延弼和符强到兵部向武选司核报战勋时,看见整个兵部冷冷清清。除了各厅司的留了几个书吏杂役以外,只剩了一个武选司的主事站在厅堂上往外看。
哪个武选司的主事老远就向着熊延弼和符强这边打招呼,免不了又是一阵赞扬。什么周郎十三拜将军,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类,又是李化龙尚书说熊延弼向来勤事,今天一定会先带人来武选司,所以特地让他留候等等。
熊延弼递交的战勋核报他细细看了几眼后,笑呵呵地就收了进去。说是符强都指挥佥事的委扎皇帝刚刚批了下来不久,还在尚书那里,因为兵部人手紧张,所以官服一时间还没有准备好。现在的这个战勋一核准,符强反正都还要升官,这个都指挥佥事的官服就不用领了算了。等这几天庭议会推之后,兵部立即就会奏请新战勋的批复,到时候直接来领都督佥事的委扎和官服还更方便。
而后他就开始向熊延弼试探,问这回李三才的入阁有没有希望?今天庭议中,各科给事中和御史们对各部吏员劣迹的揭举拾遗,都可能有那些人?
熊延弼两眼一翻,还没有说话,哪个主事急忙就把话收了回去,连连说只是随口问问,没有其他意思。
朝廷各部院的署地就在千步廊的两边,也就是皇城的边上。陪熊延弼去皇城的路上,符强问熊延弼,为什么那个主事对他很害怕?
熊延弼叹了一口气说。大明天下的朝堂官府,已经是遍地污泥,几乎所有大官小吏都有劣迹。庭议时,给事中和御史都要拾遗揭举在自己责司下的各部吏员的官绩风纪。因为真正清廉的官吏,百中无一。所以那些被揭举的人,只要是被摊上,基本上在劾查的时候都能被找出过失或者污点,所以也免不了被黜除或者外放的命运。
给事中和御史因为特殊的地位,使得他们在朝堂吏员中非常独立。所以那些各部大僚吏员们非常痛恨和害怕这两种言官,因为只要他们一张疏折,就有可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可是这些人又非常依仗给事中和御史,因为如果言官和这些人关系更好的话,那么被拾遗揭举的只会是他们职位的竞争对手。
因为给事中和御史实际上影响着六部卿乃至阁臣的人选,所以朝野各党对这两种言官位置的争夺非常激烈,哪一派如果在这两种言官中占有了决定性的人数比例,那么它就能够在六部人员的选用上占有优势,把持朝堂。在实施朝廷政令的时候,就能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释政令的施行方向。
熊延弼最后叹息着说:“有心无力啊!这些人屁股都不干净,我是每一个都想参他一下。可是真正贪脏枉法得厉害的,证据都很难被找到。容易抓出来的,都是那种不大不小的犯事者。现在的大明朝廷各部,人手已经严重不足。不要说把这些人一个个都参过去,只要参一个户部,恐怕就能够把大明朝廷的绝大部份的官员都给连带出来。到时候各部恐怕连看门的都剩不下,这大明朝廷也就空了。所以这些人只要还没有暴露出真正的证据来,我也只能当他是好官。参不胜参啊,总还要留几个人去干活吧。”
俩人一路闲聊,很快就到了皇城门口。熊延弼让他和自己一起进去,符强有些发楞,说自己好像没有资格参加庭议。熊延弼笑着说,皇城里又不是什么王母瑶池,不要说他现在已经是都指挥佥事的身份,就是平常的市井小民,在各部大议的时候,也会有几个跑进去旁听。阁臣、各部和言官的派系为了显示自己心系民生,根本就不会驱赶他们,那些皇城卫士看上官们都没意见,更是懒得理了。
符强跟着熊延弼走进皇城,那些卫士果然看都不看他,一个个身体站得笔直,两只眼睛却半睁半闭,也不知是不是在打盹。
文昭阁的前面摆了一百多张的椅子,坐着各部主要官员和给事中、御史。像熊延弼说的那样,会场的后边果然站了一群的旁听者。两三百个官衔不高的官员,一两百个生员打扮的人,还有十几个平民,都伸长了脖子往前边看。熊延弼让符强挤到那些人一起,自己去里边的椅子上坐下。
熊延弼落座后,符强四处张望,看见那个武选司主事也来到了人群边上。一个小黄门不知道从那里跑了出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