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晾嗜艘灿幸恍┧鹗Вㄒ患鼙灰晾朔揽张诨鸹髀涞摹把劬瞪摺焙鸵患芸赡苁堑乜盏嫉髀涞腛…2A。
到11月6日“墨哈拉姆”行动的第三阶段开始时,伊朗武装部队已经到达哈尼至佐贝达特战略公路,切断了伊拉克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后勤线路。伊朗地面部队的后勤补给得到了陆航直升机的有力保障,他们很快就攻占了佐贝达特。但伊拉克迅速作出反应,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发动了凶猛的反击,共和国卫队配备了苏联最近交付的崭新T…72坦克,直接从巴格达开来,他们将伊朗人从佐贝达特又赶了出来。
最初,除了装备反坦克导弹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和装备RPG…7火箭的摩托车队外,伊朗没有有效的武器对付T…72——这种坦克的前装甲太厚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冒险从侧面接近T…72。这对伊朗人来说相当复杂——一架“眼镜蛇”就在攻击T…72时被ZSU…23…4自行高炮击落,地面反坦克小组的损失还要更高。
空中猎杀
到11月7日,交战双方损失惨重,对持续的战斗终于感到厌烦。于是除了一些局部反击外,双方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稳定新阵地上。这反倒给了空中力量露脸的机会,即使恶劣的天气让飞行员们头疼不已。在因为11月2日的惨重损失而大受震动后,伊拉克空军返回了战场,但是高空空域仍然是伊朗“雄猫”的天下。
11月7日早晨到达前线的伊拉克空军损失了1架苏…22,驾驶员拉杰·苏莱曼被俘。几个其它的伊拉克空军编队也在感受到F…14的压力后终止任务。那段时间对伊拉克人是如此的危险,以至于他们准备用第64中队的米…25向伊朗军队投掷化学炸弹,据说是疾风和大雨才阻止了他们这么做。
以后几天天气变得更坏,到11月中旬,地面上的战斗在泥泞中陷入困境。伊朗空军在前线附近部署了一个“霍克”地空导弹阵地,在11月6日清晨投入战斗当天就击落了1架企图轰炸巴亚特油田的米格…21,另外1架则被F…4E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击落——伊拉克方面照例予以否认。
11月20日,伊拉克空军和伊朗空军又出动了,更多更激烈的空战随即爆发。伊朗人依靠更先进的装备和高素质飞行员仍然占有优势,尤其是他们的战场预警相当优秀;与此同时,更大数量的敌方战斗机也认识到了空中预警的重要性。当这一天的夜幕落下时,伊朗人战绩斐然:一架F…4E用“响尾蛇”击落了一架米格…23BN;F…5E这一天特别成功,除用机炮击落一架米…8外,还用“响尾蛇”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1。
幻影“轰炸机”的核记忆(9)
同一天,“咆哮的挖掘者”阿里上尉和沙菲上尉也卷入了一场空战。在攻击伊拉克装甲部队时,他碰到了伊拉克陆航猎杀队的一架直升机。燃料不够了,沙菲和他的炮手阿拉维准尉在脱离返回基地前,仅仅设法用他们的20毫米机炮对那架米…25做了两次点射,没有观察到他们攻击的结果。仅仅五天后,沙菲和阿拉维在他们的“眼镜蛇”直升机被伊拉克的防空炮火击落时双双毙命。
到11月末,伊拉克在艾恩赫什和穆斯延之间的前线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伊朗人设法夺取了几个重要油田,切断了这个地区的主要交通线。防守这条防线的伊拉克陆军有3500人阵亡;伊拉克空军的反击由于伊朗截击机和地空导弹的介入被限制;陆军航空兵更惨,战区为数不多的伊拉克直升机不是被伊朗击落,就是因为恶劣的天气趴窝。
遥望巴格达
1982年12月初,伊拉克人和伊朗人在艾恩赫什和曼达里之间地区的大规模会战终于逐渐平息。虽然双方不能完全满意,但停战看来是必须的。对于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将军们来说,他们肯定要明白这样的道理,才能确保自己能平安渡过这场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十分残酷的战争:一、不要采取太多的行动,太多的行动会使他们对巴格达的*者来说太危险;二、不要采取太少的行动,太少的行动又会使他们作为军队领导似乎不合格。
一般而言,伊拉克的高级军官很少在前线出现;他们更愿意在离后方不到30公里的指挥部里控制战役。不过去前线的巡视也要偶尔为之,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伊拉克战场指挥官经常故意向他们的上级歪曲战况。连续几个月的防御战使伊拉克的士兵和装备损失极为惨重,被迫从边境几个重要据点撤退。但是,他们成功地守住了曼达里。
在损失了至少两个巴斯基旅后,伊朗人撕开了对手的防线,但这仍然不是一次彻底的突破。面对伊拉克人坚决、激烈的抵抗,他们的进攻不再锐利,再也不可能进一步接近巴格达了。伊拉克设法从巴格达和其他战区调来了援军,建立了新的防线,结果使霍梅尼两次非常有希望的攻势失去了任何成功的机会,伊朗方面投入的部队和物资已经枯竭。
真正的主角
1982年秋天伊朗人发动的两次攻势无论造成了什么样的战略后果,双方地面部队的表现都是丢脸的。两伊把装甲部队用于支援行动缓慢的步兵,而不是大胆地突破到敌人防线后面。攻击直升机被证明异常有效,AH…1J和都达到了西方观察家的预期,证实了北约在和平时期的各种装备测试结果。当时美国陆军在中欧战场期望的武装直升机与苏联装甲车辆损失交换率是1:16,使用与美国陆军同样战术和装备的伊朗人做到了更好,他们的实战成绩在1:40到1:50之间。
伊拉克方面,法制的“小羚羊”体现了欧洲空中反坦克作战的主要观点:但这种轻型直升机明显的弱点证明它的研制者犯了错。在高度危险环境中,“小羚羊”缺乏装甲保护是显而易见的。伊拉克的“霍特”反坦克导弹表现并不比美国提供伊朗的“陶”式导弹差,不管是苏联制造的的T…55和T…62坦克、美国制造的M…60A1坦克,还是英国制造的“酋长”坦克,“霍特”都能够轻松撕开它们的装甲。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幻影“轰炸机”的核记忆(10)
与“小羚羊”相对的是,巨大的米…25“雌鹿”直升机足够结实,但它装备的AT…2反坦克导弹精度太差。不过“雌鹿”在压制敌人火炮和防御工事方面很有效。*德国帮助伊拉克建立的直升机猎杀队综合了“小羚羊”和“雌鹿”的特点,它们确实给伊朗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补记
这个有些冗长的故事到这里可以结束了。最后,我们有必要对那些曾经出场的重要人物做个交代。他们是这场战争的见证。
伊拉克陆军航空兵上尉阿杜安·哈桑·亚辛与伊朗人继续战斗到1984年。1983年在驾驶米…25执行的众多任务期间,他一共发射了22枚AT…2反坦克导弹,仅仅取得了两个战果——一辆M…113装甲输送车和一辆M…60A1坦克。另外他还击伤了一辆M…60A1,AT…2弹头威力不足的缺点在这个战例中被充分暴露。1983年9月14日,他宣称用57毫米非制导火箭的一次齐射击落了一架AH…1J(一次非常著名的直升机空战)。在此期间,他的米…25被伊朗击伤了9次。最终,在1984年7月17日,他和另一名飞行员乘两架米…25叛逃到叙利亚,这两架米…25被叙利亚人编入了自己的陆军航空兵。
伊拉克陆军航空兵上尉S·穆萨继续飞米…8一直到1983年3月,当他的直升机在伊朗阵地上方被击落时,他成了战俘。战争结束两年后被释放,随后他移居国外。
伊拉克空军上尉阿哈马德·塞勒姆因为与伊朗“眼镜蛇”直升机的成功作战而被授勋,后来被派遣到法国,在那里接受“幻影”F1EQ战斗机的培训。战争后期,他驾驶装备AM39“飞鱼”式导弹的“幻影”战斗机对哈尔克岛的伊朗油轮进行了15次袭击。1987年3月底,在护卫一架苏…22打击哈尔克岛的石油设备时,他声称用两枚R55“魔术”MkI空空导弹击落了一架“鬼怪”。
塞勒姆的战斗机飞行员生涯在1987年5月15日的最后一次袭船攻击后突然结束了。那天他用两枚“飞鱼”击中了美国海军的“斯塔克”号护卫舰。尽管他向他的上级提出抗议,但还是被停飞了,并处于伊拉克情报部门的监视下。由于感到生命受到了伊拉克政权的威胁,他于1989年逃离了这个国家。
*德国上尉拉尔夫·哥斯切克继续给伊拉克的米…25飞行员出主意,指挥伊拉克陆军航空兵第64中队的一个猎杀队。1983年6月16日,他的好运到头了。他和他的“雌鹿”在伊拉克塔吉陆航基地训练时,被伊朗空军中校希亚瓦什·巴亚尼驾驶的F…4E拦截,巴亚尼中校1980年已经击落过一架米…25,“鬼怪”发射的一枚“响尾蛇”导弹击落了哥斯切克的直升机,两名机组成员全部阵亡。
伊朗空军少校贾拉尔·赞迪作为王牌飞行员为人们所知,但他却经常被描述成厚颜无耻之徒。他与上级阿巴斯·巴巴依上校经常因意见不和而争吵。阿巴斯·巴巴拯救了伊朗的F…14机队,因此是很多人眼中的战争英雄。然而有许多伊朗空军飞行员不仅否认巴巴依有资格驾驶F…14,甚至完全拒绝提到他的名字。最主要是因为他与德黑兰的神职政权走得太近了。赞迪在无数空战中幸存了下来,声称击落9架飞机(已被美国情报文件确认),还可能击落了另外两到三架。他是最成功的“雄猫”飞行员,退役时的军衔为少将,2001年死于车祸。
伊朗空军少校沙拉姆·罗斯塔米在1982年惨烈的战役后继续其军事生涯,在此期间他驾驶过“鬼怪”,但主要驾驶“雄猫”。1982年12月,他在70公里外发射一枚AIM…54A导弹,击落了一架当时以马赫速度,在波斯湾60000英尺高空执行任务的米格…25RB,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不久,他成为伊朗空军的代理司令官,但他始终没能将这个“代理”去掉,最后移居国外。
走下神坛的 “闪电伯爵”(1)
曼施坦因是不是德国最好的将领?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西方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其中,曼施坦因更是由于在苏德战争前期的出色表现被赋予了“闪电伯爵”的美称。本文以战史、当事人的*等史籍为依据,尽量冷静客观地谈事论人,还原这位“闪电伯爵”的历史真貌。
》文 彭志文
1887年1月24日,在东普鲁士柏林的炮兵将军爱德华·李文斯基家中,一个名叫埃里希·冯·列温斯基的男孩呱呱坠地。出生后不久,列温斯基就过继给他的姨父乔治·冯·曼施坦因改姓曼施坦因。从此,曼施坦因,一个半个世纪后响彻沙场,在军史界又饱受争议的名字,正式走向历史舞台。
由于出生贵族家庭,曼施坦因从小就接受了皇家贵族阶级的教育,并因此平步青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曼施坦因作为第2近卫预备团的一名中尉副官,随部队一起转战于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南部地区,之后分别在加尔维将军和比罗将军的军团部中充任幕僚。这一经历,为他日后军事素质、谋略水平的锻炼与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岁月里,曼施坦因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参谋职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战爆发伊始,曼斯坦因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机遇得到上司的青睐,并一路扶摇直上,直至达到人生顶峰后倏然滑落。
曾经的辉煌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正式拉开帷幕。在进攻波兰的“白色作战”计划中,担任南方集团军总部参谋长一职的曼施坦因提出了许多非常合理的建议。比如通过使用炮兵和空军轰炸以及断水、断粮等手段进攻华沙以逼迫波兰投降,避免了惨烈的城市巷战。
波兰战役之后,曼施坦因在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德的同意下制订了入侵法国的计划——“镰刀计划”,也被称为“曼斯坦因计划”。这是一个令当时人们惊讶的作战方案,它的诡密与大胆令德国人自己都难以接受。按照曼施坦因的想法,德军将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穿越阿登森林,然后迅速占领马斯河的桥头堡,直奔西北部切断在比利时和荷兰的盟军主力,与B集团军群协力捕捉盟军主力并歼灭,并向东进攻迂回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不久之后,这一计划终于如愿地让“欧洲的头号军事强国”——法国在短短一个月内俯首称臣。客观地说,法兰西战役的迅速胜利无疑要部分归功于“曼施坦因计划”的出奇制胜。
1941年6月22日至26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担任第56装甲军军长的曼施坦因指挥部队向苏联境内纵深狂奔突进320公里。9月,曼施坦因出任南线(克里米亚)德军第11集团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