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真坐下,亲切地说:“前代律学大德的章疏著述,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写,观点和论述常有分歧,要仔细辨析才能明了。”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一章(7)
“我记住了。”祥彦说着捧起《法华玄义》说:“师父,天台宗的教理,我也是似懂非懂,还请师父指教。”
鉴真欣然一笑,对这个眉清目秀,聪慧刻苦的弟子,他从心眼里喜欢,他说:“学佛要精进努力,持之以恒,只要功夫到了,自然会一通百通。”
也许是白天祥彦提到了天台宗,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也许就是一种说不明白的命运启示。晚上,禅房里没点灯,月光照射进来,鉴真微闭双眼,端坐在蒲团上打坐。恍兮惚兮之间,似有亮光慢慢扩展开来,他警觉地望着,只见一位六十多岁的僧人从光中慢慢显身,面容很慈祥地与他对视着。
“请问和尚从哪里来?”鉴真以相灵相问。
“我是南岳慧思。”僧人说。
鉴真大惊,意念中急忙跪地顶礼:“拜见大和尚。”
僧人回礼,声音像空谷回声般说着:“阿弥陀佛。鉴真,一百七十年前,老衲寂化后托身日本王子。在大海的那边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你知道吗?那里是佛的有缘之地啊……”
就在这心灵相会之际,寺里云板的声音响起:“啪——啪——”
那光影突然消失,鉴真一个激灵睁开了眼。
“慧思大师……有缘之地……”鉴真喃喃回味,抬头向窗棂望去,窗外,一轮明月朗照天心。
鉴真东渡 第二章(1)
1
第二天一早,也是巧了,灵佑来见鉴真,鉴真就把自己的梦说了。
“这几日读《法华玄义》,昨晚打坐时,竟然恍恍惚惚见到了南岳慧思大师。”
“慧思大师?师父与天台心有灵犀了。”灵佑好奇地说。
“他说他寂化后托生到日本去弘法了。”
灵佑不禁笑了,说道:“真是巧合了,师父梦见慧思大师托生日本弘法,今天寺里就来了一位日本僧人挂单。”
鉴真一怔,问道:“日本僧人?”
“对。法号智行。”
“从哪里来?”
“江州。”灵佑说:“智行这个人很有意思,随身带了十个箱子,里面全是他到各地寺庙去抄写的经疏抄本。说要带回日本去。”
“哦。”
“他是慕名而来,要向你求教律学。”
鉴真马上站起身来,吩咐灵佑:“他在哪里?我们去拜望他。”
灵佑带着鉴真来到智行挂单的房间,见他正在收拾东西,房间里堆满了木箱和经卷。
灵佑介绍道:“智行法师,鉴真和尚来看你了。”
“法师一路辛苦。”鉴真向智行合十。
智行有点慌乱,急忙放下手中的经书,回礼道:“鉴真大和尚,贫僧冒昧前来,打扰了。”
鉴真看着一屋子箱子和经卷,问智行:“这么多的经卷,都是法师收集抄写的?”
“对。”
鉴真赞赏地看着经卷上清晰的经文说:“字都写得很工整啊。”
智行谦恭地说:“据贫僧所知,自佛法传到日本起直到今天,不管是佛经经典,还是各种疏解,带回去的经卷不是断章缺字,就是抄写有误,没有几卷是完整的。贫僧来大唐要做的事,就是把这种完整的抄本带回日本去。”
鉴真不禁赞叹:“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抄了这么多经卷,真是功德。法师为此花了不少时间吧?”
智行不禁感慨:“十几年了。可惜我开头开迟了,白白浪费了好多年的光阴,我要早些就开始抄,那带回日本的经书就会更多了。”
灵佑插话问道:“这些经书法师怎么带回去呢?”
智行回答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已经在大唐待了两年了,听说他们游历了长安,已经回到了洛阳,我估计他们也快回日本了,就让他们带回去吧。鉴真大和尚,我有一个请求。”
“请讲。”
智行指着好几个箱子说:“我在洛阳还有几个箱子的抄本,要回去整理好交给遣唐使。这些经卷能不能先寄放在大明寺。等遣唐使船出发前,我再搬走运到船上。”
鉴真微笑着回答:“可以。不知法师收集的经书有哪些,如果方便,还可以到寺里的藏经楼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收获。”
智行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感激地连忙道谢施礼。
繁华的扬州城里, 车水马龙。酒肆门外,已是耄耋之年的贺知章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年轻的李白搀扶出来,李白喝醉了,步履踉跄,东倒西歪,嘴里还呜里哇啦地说着什么。
他在醉中吟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喝得太多,说着,两腿瘫软,走不了路了。
贺知章对其友人说:“快快,背着他快回客栈。”
大家一起将李白扶到一个最壮实的人背上,其他人跟着碎步快走。
贺知章安顿好李白后,就匆匆来到大明寺,在一僧人的引领下穿寺而过,走进悲田院。
远远看见鉴真正带着弟子们在药材田里干活。
鉴真指着一种草药问沙弥祥彦说:“祥彦,小柴胡的药用你知道吗?”
祥彦干脆地回答:“柴胡苦平而升散,以发热邪,使之外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鉴真东渡 第二章(2)
鉴真点点头,甩甩手上的泥,对众弟子说:“学佛不只是念经打坐,还要学习五明,天文、地理、算数、音韵、建筑和医术都是大学问,不然,出家人以什么本事来救济众生呢?”
“我们记住师父的教诲了。”
鉴真见到贺知章走来,高兴地施礼:“贺大人!”
贺知章也作揖道:“哦,鉴真大和尚!”
鉴真吩咐徒弟们继续干活,随后走出药田,来到贺知章身边,问道:“贺大人几时到的扬州?”
“昨天刚到。诗人李白东游吴越,如今病在扬州,我听说以后特意从洛阳赶来。”
“就是斗酒诗百篇的蜀人李白?”
贺知章着急地说:“对啊。本来在病榻上,一见我来,非要出来为我接风洗尘。现在越发不行了。”
“走, 我去看看。”鉴真急忙放下挽起的裤管,拉着贺知章就走,祥彦也匆忙跟了出去。
来到客栈卧室内,李白一脸病容,卧在榻上,酒仍未醒。鉴真坐到床边,仔细为他号脉。
过了半晌,鉴真诊视完毕,便拉着贺知章走到客厅,对贺知章说:“情志郁结,燥邪伤津。”
贺知章叹了口气,说道:“大和尚一针见血。李白他年少英丽,诗才世间少有。可惜仕途艰险,报国无门。”
鉴真点头说:“怀才不遇,而又愤世嫉俗。加之四处漫游,暑热风寒,精疲力竭,自然会伤及内脏。我给他开服汤药,调养几日看看。”
贺知章知道自己这个忘年之交身体没有大碍,顿时释然:“太好了。李白遇上大和尚,也是他佛缘不浅啊!”
鉴真嘱咐贺知章说:“他现在身体发烧,治病期间,请贺大人劝他滴酒不沾。”
贺知章为了李白的身体,拍胸脯保证道:“这我能做到。”
鉴真让祥彦将纸墨笔砚放好在案上,润笔写方。
鉴真离开后,每日派灵佑和祥彦来送药,过了两天,李白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但仍是精神萎靡。
李白对前来解救他的贺知章苦笑道:“这次出游,散金三十多万,等到了扬州,却变成了一个落魄公子。只好捎信给贺大人,让你匆匆赶来,晚辈真是过意不去。”
贺知章看着这个郁郁寡欢的大才子,劝慰道:“哪里哪里。从洛阳到扬州,路也不远。太白,病好后,咱们一起回洛阳吧。”
李白摇头说:“贺老,你是‘太子宾客’,自然要回去,可我去做什么呢?去看那些权贵的脸色吗?”
“到了洛阳,有一个人我想引见给你。”
“谁?”
“是一位日本客卿,叫阿倍仲麻吕。他来唐已经十七年了,由于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圣上非常器重,赐他华名——晁衡,留他作为‘仪王友’留在宫内任职。”
李白想到自己,一脸不屑,愤愤不平地说:“一个日本人,朝廷都能重用,偏偏我李白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无人理睬。”
贺知章宽慰他说:“你是暂时遭遇小人暗算。老夫我想,总有一天,圣上会重用你的。”
“我不会再去京城了,除非皇上亲自召见。”李白负气地表示。
正聊着,灵佑与小沙弥祥彦端着药罐走了进来。
李白坐起,忙招呼道:“灵佑法师,又劳你来送药。”
灵佑边吩咐祥彦把药倒出来边说:”师父又给你换了几味药,让我熬好送来。”
李白感激不已:“鉴真大和尚真是救我出苦海啊。”
李白在鉴真的治疗下很快就好了,他高冠长剑,目光炯炯,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这天,他与贺知章来向鉴真告别。
灵佑接待他们,说:“贺大人、李大人,师父正在讲经,不便出来迎接。请二位到客堂吃茶。”
贺知章说:“谢谢。我们先在寺里转一转。等大和尚讲完,再去拜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鉴真东渡 第二章(3)
于是,灵佑便带着两位大诗人在寺里游览着。李白望着寺里的栖灵塔,心中一动,提议上去看看。
栖灵塔伫立在蜀冈山顶,盘盘旋旋,九级浮图。 李白三人登上塔顶,极目远望,远处扬州城的繁华,与近处大明寺的幽静秋色尽收眼底。
李白不由得诗兴大发,出口成章:
〖HTK〗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檐度,霞连绣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推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HT〗
鉴真讲罢律学经典,已经由祥彦处知道两位诗人的到访,便在客堂等候。贺知章一进门,便嚷着向鉴真要笔墨,说你这大明寺的栖灵塔将会名扬天下了。
鉴真让弟子们拿来笔墨,自己亲手研磨,看着李白伏案疾书,只见那笔锋过后的长卷上,字体挺拔,豪气万千。
最后,李白在卷首题道:“秋日登扬州栖灵塔。” 算是诗名
李白放下毛笔,笑着对鉴真说:“鉴真和尚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我李白无以回报,只能赠诗一首,聊表敬爱之心了。”
鉴真恭礼道谢:“阿弥陀佛。治病救人,区区小事。诗人才情,贫僧仰慕已久,今日又为大明寺作诗一首,贫僧感激不尽。”
第二日,鉴真特意携灵佑到江边去送李白、贺知章上船。
贺知章对鉴真说:“今日一别,相见又不知何时。”
“有缘就能相会。”鉴真一笑。
李白说:“我此行先回江夏探亲。说不定哪一天又会回到扬州来。”
“欢迎。天凉风寒,长途旅行,一路保重。”
贺知章、李白作揖告辞。鉴真和灵佑合掌送别。
秋风瑟瑟,更为离别平添了一丝凉意。船启动后,渐渐远去。
后来。李白再次进京,经贺知章引见,结识了晁衡。两人一见如故,吟诗填词,成为挚友。
2
一晃,荣睿等日本僧人来大唐已经两年过去了。他们在洛阳大福先寺研习律学,由年过八十的定宾律师为他们四人授具足戒,成为正式的僧人。在这次授戒的法事上,四位日本僧人才真正见识了唐朝佛教严格的三师七证授戒制度。
原来三师指戒和尚,就是直接授戒的师僧,是授戒中最高责任者,必须是德高望重的,其次是教授师,在戒场指导受戒僧侣作法的师僧。另一师是羯磨师,直接在戒场指导受戒僧的师僧。一般受戒前由教授师检问受戒僧的资格,然后由羯磨师询问考查,经过三次询问考查以后,所谓具足戒,就是圆满完全的戒。
这一天,洛阳皇宫内,玄宗在批阅奏折。他拿起一封奏折看着,提笔犹豫再三,又轻轻放下。出宫漫步湖边,一副神情不爽的样子。
李林甫匆匆走来,施礼道:“陛下。”
不等李林甫说话,玄宗就猜到了他的来意,说:“晁衡的奏折我没有批准。”
李林甫略略一愣,还想再努力说服一下皇上,说:”此次日本遣唐使来朝,天皇也有旨欲召饱学之士回国。所以他……”
玄宗不耐烦地打断李林甫的话:“别人都可以回去,但晁衡不能走。他是大唐培养出来的人,像他这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