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长。①
然而,正如表 2 中刘-叶的国民收入估计所表明的,工业,包括传统工业,
在中国经济中只占一个小位置,而在广义的工业部门里,现代的工厂生产因
手工业而显得不重要。在 1933 年,中国的工厂、手工业、矿业和公用事业的
联合产量,仅构成国内净产值的 10.5%。手工业产量占工业部分的 67.8%;工
厂占 20.9%;矿业占 7.0%;公用事业占 4.3%。在估计为 4691 万的全部非农
业工作人口中,有 1213 万(25.9%)受雇于手工业,113 万(2.4%)受雇于
工厂,77 万(1.6%)受雇于矿场,4 万(0.09%)受雇于公用事业。尽管张
的估计有 8—9%的年增长率,但这个增长的起点是很低的,结果,在民国时
期的 40 年中,整个部门在国内生产中所占比例基本上没有变化。不过,说中
国 30 年代的现代工业部门小,只是与当时的发达经济比较而言。例如,若与
1895 年时的日本相比,它既不是不足道,也不是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整个看来,手工业在工业部门所占的相对份额,在 20 世纪 30 年代无疑
比在 1850 或 1912 年少(见表 3)。当然,在 19 世纪中叶,中国根本没有现
代工业,甚至在 1912 年,它也只是一棵嫩芽。表 7 概括了刘-叶关于 1933
年手工业在各种工业的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估计。考虑到与工厂产品比较,
在可以得到的资料中对手工业生产的概括不完全,这样,对所有的工业来说,
64.5%的平均数确实是太低了。①刘和叶根据就业和每个手工业工人的增值作
出的补充估计,实际上表明 1933 年手工业在总增值中所占份额接近 75%。
到这里,比较确实的数据资料就结束了。经常有人断言,在鸦片战争之
后的一个世纪中,由于进口外国货和国内华资及外资现代工业的产品的竞
① 约翰?K。张:《共产党统治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计量分析》,第 70—74 页。
① 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修正》,第 137—142 页,表明手工业的净增值为所有的工业的 72%,
但根据的“工厂”是这样定义的:雇用 30 名以上工人的企业,并使用机械动力。
争,传统的手工制造业一直在下降。②在满洲,如前面指出的,可能是这种情
况,即工厂工业的增长以牺牲“小型的”(即手工业的)工业为代价。但就
整个中国来说也是这样吗?有关这个问题的片断资料更适合这样的结论:在
绝对数字上,手工业产量总体上不变,比起刚提到的悲观看法来甚至还有增
长。
在 14 类产品中手工业生产
表 7 占总增值的百分数,1933
产品
木材和木制品
机器,不包括电机
金属制品
电器
运输设备
石头、粘土和玻璃制品
化学制品
纺织品
衣被和编织品
皮革和类似制品
食品
烟草、果酒和酒
纸和印刷品
杂品
%
95.5
31.3
12.1
0.5
69.4
67.8
22.5
46.1
66.5
56.2
90.1
30.2
55.9
63.7
资料来源: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经济》,第 142—143 页,表
38—;和第 512—513 页,表 G-1。
问题变得复杂,在于用什么样的定义去界说“手工业”和各种手工业之
间实质上不同的经历,以及大多数解说者据以谈他们的看法的几次实地调查
的时间选择。与家庭单位无关的城市或半城市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业工场,至
少从唐代起就出现在中国的经济中了。不过,用就业和产量来衡量的它们的
重要性,至少在 1912 年以前,并在较小但未确知的程度上,在随后的 40 年
中被农村和城市的单个家庭的手工业生产所掩盖了。①例如,这是可以想象
的,曾经基本上是一种农家手工业的手工纺纱的绝对产量在 20 世纪下降了,
而全部或部分与此对应的,是在许多手工业作坊中有了新的就业机会,这些
手工业作坊是在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工厂生产的刺激下出现的。这些小型
工厂,特点是雇用很少的工人,没有机械动力,为出口的农产品加工(如轧
棉和缫丝),或作为分包者向现代工厂供应零配件,或冒险仿制比较粗糙和
② 这个意思包含在彭泽益对资料的编排中,见他编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 年》,有价值
的文献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
① 见费惟恺:《经济趋向,1870—1911 年》,《剑桥中国史》,第 11 卷,第 1 章。
便宜的工厂制品(如纺织品、卷烟、火柴和面粉)。①所以,中国初期工业化
的一个重要部分,跟日本一样,采取的形式不是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而是
适应中国具备的生产要素,其特点是高劳资比。
有些手工业没有经受住竞争。进口的煤油几乎代替了点灯用的植物油。
在 20 世纪头 25 年中曾经是繁荣的丝织业,从 20 年代末开始衰落,原因很多:
日本人的竞争,1931 年后失去像满洲这样的市场,人造丝的出现,以及国际
市场普遍不景气。②20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茶叶出口下降,也许说明茶叶
工业遇到了困难,尽管我们不大知道国内需求的变化。不过,无论是丝或是
茶的情况,都不是说从 19 世纪起有一个简单的直线下降,原因是手工业产品
被工厂产品所取代。
至于棉纺手工业,我们可以谈得更具体些。布鲁斯?雷诺兹发现,手工
纱的绝对产量及其在纱的总供应量中所占份额,在 1875—1905 年间急剧下
降,然后下降放慢,直到 1919 年,随后又急剧下降,直到 1931 年(表 8)。
③对照之下,手工编织在 1875—1931 年间所占的相应份额虽然下降,但在这
半个世纪中,以平方码计算的总产量实际上增加了。在需求方面,这种坚挺
的现象是由于存在手工织的布和机器织的质量更优良的布的部分地分立的市
场;典型的手工织的布是用进口的和国内机器纺的
表 8 棉布供应的来源,1875—1931 年(百万平方码)
工厂产品
进口货
1875
—
457
(%)
—
21.8
1905
27
509
(%)
1.1
20.2
1919
158
787
(%)
5.8
28.7
1931
831
300
(%)
28.2
10.2
手工业品 1637
—
78.2
—
1981
—
78.7
—
1798
—
65.5
—
1815
—
61.6
—
总计
工厂产品
进口货
2094
1875
—
12.4
100.0
—
1.9
2517
1905
90.2
304.3
100.0
11.5
38.6
2743
1919
297.6
178.5
100.0
36.8
22.0
2946
1931
966.9
-76.0
100.0
90.9
-7.1
手工业品 632.3
—
98.1
—
393.2
—
49.9
—
333.6
—
41.2
—
173.3
—
16.3
—
总计 644.7
100.0
787.7
100.0
809.7
100.0
1064.2 100.0
资料来源:布鲁斯?劳埃德?雷诺兹:《贸易和外资对工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纺织品,1875—1931 年》,第 31 页,表 2.4。
① 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 年》,2,第 331—449 页。
② 见李莉莲:《江南与丝出口贸易,1842—1937 年》(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1975 年),第 234—273
页。
③ 雷诺兹通过很不相同的路子得出的 1875 和 1905 年的结果,与我的估计很接近,见我的《中国的手工和
机器棉纺织品,1871—1910 年》,《经济史杂志》,30。2(1970 年 6 月),第 338—378 页。我在这里用
了他的数字而不是我自己的,因为它们是对 1875—1931 年整个时期的一个从方法论上说是一致的估计的一
部分。
经线和手工纺的纬线,直到 20 年代国内纱厂大大发展起来才不用手工纺的纬
线。在供应方面,手工织布的幸存和增长,可归因于它在 1949 年以前的中国
家庭农场生产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关键是有可用的“剩余”劳动力。特
别是家庭劳动力,他们要在任何情况下生存下去;跟工厂劳动力不同,即使
他们的边际产品在生存费用以下,也照样从事手工业活动。就是说,家庭手
工业几乎能在任何价格上与工厂工业竞争,只要现代公司必须付给它的工人
仅够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而手工业工人在挣得收入上没有选择的余地。农
村家庭争取最大限度的收入,根据他们对各种各样农村副业的相对利益的估
计而决定进入或离开某一副业,这也部分地说明了个别手工业变化无常的命
运。在 20 世纪,随着经过改进的木织机、铁齿轮织机和提花机的传播,手工
织布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手工纺纱相比,劳动生产率可能高出许多。廉
价的进口纱和国产的精纺纱使得手工纺纱与其他有关副业相比,愈来愈无利
可图。机器精纺纱的近便和廉价、机器产品的榜样、织布比纺纱有利,这些
因素加起来导致农村家庭转入织布。在一些手工织布中心如河北的定县、宝
坻和高阳,山东的潍县,在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不同时期都曾经“繁荣”过,
天津、青岛和上海的纱厂向数量很大的农民家庭供应棉纱,有时候,纺织商
人向他们提供织布机,并承购他们的产品,将它们分销到整个华北和满洲。①
许多始于 30 年代,即始于战前学术成就短暂全盛时期的质量比较好的中
国农村现场调查,对于我们得知手工业在 20 世纪的命运的情况是很重要的。
在将近 20 年的政治分裂之后,这被看成是一个有希望的时期,当时的中国终
于开始走上曾给西方和日本带来财富和力量的现代经济发展的征途。中国的
经济学家和农村社会学家,甚至大多数持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人,以给人深
刻印象的一致程度,像分析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衡量它的成就一样,关心
它运行中的福利含义。农业生产基本上跟上人口增长,抑或是手工业的绝对
产量至少保持不变,这些都决不能补偿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的经济是“落
后的”,中国人大多数是穷人,只有很少数富人,穷人连起码的生活水平也
难以维持。此外,由于“示范效应”是强有力的,繁荣看来似乎只有通过大
规模工业化才能达到。关于这一点,既出现了对很小的现代部门不相称的注
意,又出现了一种倾向——尽管老老实实提出来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数据常常
同它矛盾——想从手工业的周期性波动的下降阶段得出结论,而忽略上升阶
段。①差不多好像是把传统部门说得愈是破产,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就愈有
可能早日开始。30 年代初对手工纺织工业来说,十之八九同样是一个相对不
景气的时期,但这主要不是由于现代纱厂的竞争,而是由于 1931 年后失去了
满洲和热河的市场。要提醒的是,把手工纺织业到 1936—1937 年没有恢复作
为可供选择的市场发展的结果,超出了我们目前所知,并与中国经济作为一
个整体在 1937 年战争爆发前的两年中的上升趋势相矛盾。同时在 1937—1949
年之间漫长的战争和内战的艰苦年代,难道可以相信现代城市消费品工厂与
众多而分散的手工业部门相比,所受的破坏更小、产量的削减更少吗?
在进口货和国内工厂的产量都增长的情况下,从绝对数字上说,手工业
① 见赵冈:《现代棉纺工业的发展及其与手工业的竞争》,载珀金斯编:《中国现代经济》,第 167—201
页。
① 赵冈,同上,第 173—175 页,举出了例证。
生产的命运决定于两个因素:进口货和工厂产品的结构,总需求的大小和构
成。例如(见表 28),在 1925 年,进口货至多有 50.5%是同手工业竞争的
(棉织品、棉纱、面粉、糖、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