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武力解决。清廷知道大势已去,遂同意谈退位条件。2月12日清隆裕太后宣布溥仪辞位懿旨,并以满清政府外事部知会驻华的外国使节。在同一懿旨内,她还授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于是,满清皇朝就这样结束了。
2月14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退他临时大总统职权。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继任。
不过,为了希望保障共和政体能够继续,孙中山在辞职信中提出三个条件 一、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二、新的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时,临时大总统与国务员(亦即是各部长)才再正式辞职;三、新总统必须遵守参议院所制定的约法(亦即「*临时约法」,但当时实际上尚未颁布)。孙的三个条件目的非常明显,其用意是,他想以强调建都南京使袁世凯不得不远离他的势力范围;又想以通过一纸立宪的条文和制约来防止袁的专制*。至于他与全体国务员的俟后辞职,表面上是保证行政继续,最主要是要把约法通过。2月下旬,基本上是赶写约法。
无论如何,辛亥革命的意识源头本是来自孙中山与他创建的同盟会。孙倡「三*义」(民权、民族、民生)政治理想;同盟会的宗旨,本来是这样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若然套进孙的「三*义」予以铨释,即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体现「民权主义」;排除独尊,五族领盟,中华民族同体,就是体现「民族主义」;平均土地,耕者有田,纠正贫富悬殊,就是体现「民生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在孙的领导下,固然是朝这个方向推进,至少在当初颁布文献上,共和出现了,五族联和了,至于有关土地平均问题,临时政府的决策者多是官绅,又岂会热衷?遂只属空话。倒是有关共和政制,却曾一度引起争议。主要因为,在那阶段,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两类共和。一是美式总统制;一是欧式内阁制。在孙当总统的初期,他希望有较大权限,所以,他采用美式总统制;待他决定辞职让位,又担心袁世凯*,因此,反主张欧式内阁制。于是,在草拟「*临时约法」时,就仿效了欧式共和。
同时,于3月初,郑重其事,孙遣一专使团,成员包括蔡元培、汪精卫等人前往北京迎接袁至南京就职。本来就是想藉此催迫袁早日离开他的军力地盘。但是,袁亦心知肚明,另外有对策。他安排了军变事件,授意另一部将曹锟鼓动士兵在北京内闹事,特别是在专使团下寝的旅馆周围喧哗鸣炮,恐吓这批南京来使。然后,袁致电表示,要留下座镇,只好暂时改在北京就职。
与此同时,蔡元培等证言军变确有其事,并且赞成袁的建议;在参议院,原立宪派及旧官僚又兴起北京比南京更适合设首都之议,接着通过袁的要求。
于是孙又只好妥协让步。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11日孙赶紧签署颁布「*临时约法」。13日南京临时政府改组,由袁提名唐绍仪出任总理。4月1日孙至临时参议院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迁都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章,第3节:首届选举,行刺落幕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1章,第3节:首届选举,行刺落幕
第1章,第3节:
首届选举,行刺落幕
袁世凯当了临时大总统,临时国会亦迁到北京去。以孙中山为首同盟会众,虽然革命成果让给别人,但是推翻帝制目的已达,因而相信,以和平手段达致统一总没错,下一步是如何继续革命,确保共和政制,走向*。
因为袁世凯过去毕竟是清廷高官,他真正是诚心要推行共和政制么?对此,当然,革命人士中有不同意见。甚至同盟会内对此也不统一。但大体上还都是乐观的。
最主要是,推翻满清,开始共和,这无疑是一宗极大成就,全国欢腾,寄予希望。此刻,彷佛人人都只可往好的方面去想。这包括孙中山在内,都只好为袁说好话。孙在回答记者访问时说,袁既然能瓦解清廷,就是对革命有建树。而且,他想,还有国会约法,袁不会走歪路。其实 在孙而言,他本来在辞退临时大总统时,曾对袁氏提出三项接位要求:国都要设在南京;总统到南京就职;承认和依照临时参议院通过的「约法」行欧式总理内阁制。孙那时曾扬言,今后将专心搞实业,完全退出政党活动。
1912年4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召开首次由他当临时大总统的第一次临时国会。同时按照他的要求,轻易产生了国务院。那是由他的僚幕和亲信担任主要职务。他提名由唐绍仪任国务总理。据说,孙中山与黄兴二人曾坚持国务总理必须由同盟会成员去担任。可是,袁也不愿让步。最后,双方同意采折衷的办法,唐仍出任总理,但加入同盟会。这无疑是相当形式的解决法。至于其它的国务员,却是按照袁的推举,以陆征祥长外长,以赵秉钧长内务,以段祺瑞长陆军,他们都是袁的亲信,掌握政府主要职位。其它较次要的职位,则由同盟会的成员担任,例如,蔡元培长教育,宋教仁长农林。可以说革命者又再一次妥协。
不过当时的舆论称,北京政府内阁仍是由同盟会执掌的,因为唐绍仪已经正式地加入同盟会。这其实是在故意修饰,制造错觉,强调共处,多于道出权力的实情。就当时的政治气氛,无疑是帝制取消了,原则上全中国统一,彷佛不管曾经是革命者抑或是旧官僚,同样可以彼此不究前嫌携手合作,或化敌结为盟友,或依法参与竞赛。在要实现未来共和政体的幌子下,已是身处高层的那些人,其中不乏旧立宪派份子及旧官僚,包括临时参议院成员,最热衷反而是如何保官谋职,开始另一轮的选举游戏。
在同盟会内,最醉心通过国会选举从而实现共和制度者,首推宋教仁。他年青时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后,曾为进行革命不遗余力;武昌起义期间,他是上海支部主要干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曾任法制局局长。在袁世凯的临时内阁,他被委任为农林总长,是同盟会成员中参与北京政府的高层少数官员之一。他相信推行议会制。
其实,在南京临时政府结束至北京临时政府召开的新旧交替期,临时国会的成员,亦即,临时参议院成员,在成员背景组成上已发生了政治本质变化。南京时的各省代表,多由那些支持革命人士担任;北京时的各省代表,很大部份是立宪派与旧官僚。所以,在临时国会决策上,前者多数曾对同盟会有利;后者则明显地拥护袁世凯。 迁都北京,还是依照南京所订临时约法,国会成立众议两院,并且决定,在一定时间内覆选,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就此,一场仿效西方议会内阁制的选举角逐,在从未实行*选举的中国,出现了各方纷纷组党的现象。
为了争夺政治权力,纷纷组党筹备竞选。基本上还是同样那些人,他们或曾是革命者,又或原属立宪派。
5月9日,由黎元洪领导的「共和党」成立,成员包括过去的统一党、民社、民国公会、国民共进会、国民协进会等组成。不久,由章炳麟、张謇(均曾入同盟会)领导的「统一党」又离开「共和党」,再度宣称是独立党。另外由梁启超、汤化龙(二人主张君主立宪)领导的「*党」亦告成立。其实最关键是,同盟会解散了。因为配合未来选举需要,宋教仁决定组织「国民党」。据说,他曾征得孙中山与黄兴同意,把同盟会解散,然后,扩大招收会员,把一切愿意投靠的立宪派及过往官僚全数收揽,在过去同盟会的基础上,组成另一个政党「国民党」,并且在纲领上降低革命理想追求,务求人多势众,宁愿削足就履。譬如,同盟会过去主张的男女平等就此取消。
9月25日国民党成立。孙中山担任理事长,黄兴与宋教仁均任干事。但是,孙不理事,由宋教仁主持。
其实,那时,孙与黄已经与袁世凯达成了默契,一、不把袁当敌对;二、不参选,搞实业,孙被委为筹建铁路全权总监,黄当副手;三、按孙建议,黄兴已经辞退南京留守之职,在此之前的六月间甚至把革命军遣散了。孙黄二人,8月期间,曾获袁之邀请前往北京聚会。据说孙袁面谈了十三次,孙曾表示,十年内之总统非袁莫属。
老奸巨滑的袁世凯,多方计胜了孙中山。先是,袁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后,叫孙解散南京的参议院,下令各省改选参议代表。因此,北京成立的临时参议院,更多拥袁成员,更少革命人士。此其一。继而,袁以兵多粮昂,下令各省裁兵。南京原有的革命军就此遣散。再者,袁曾下令要黎元洪解散湖北的一支革命军队伍。因起义元勋统领张振武不从,遂计骗他进京然后加以捕杀。此事孙中山认为是黎元洪迫成的;不责袁,反怨黎。就此把黎推到支持袁的一方,从此黎组党与原革命者抗衡。此其二。此外南京「临时约法」规定,新政府共和行使责任内阁制。即是,总理才有施政权力;总统若要颁令,俱必须由总理覆签,方能生效。5月,袁命北洋军部将冯国璋取代直隶都督王芝祥的职位,却未经总理唐绍仪覆签认许。事发之后惹起众议。唐因处身国会与袁两者夹缝,无法处理,托病辞职。同盟会三名内阁国务员(蔡元培、宋教仁、及王宠惠)同时辞职,以示对袁行动抗议。但袁毫不着意,继续独断独行。袁随即改以亲信陆征祥接任总理,并另用新人取代已辞职的国务员。不久,陆征祥遭弹核,袁又起用另一亲信赵秉钧去替任。几个月内三易总理。此其三。
只是,此际的孙中山,已经远游外国去了。因他扬言要筑二千公里铁路,中国政府无钱,孙去外国募款。
从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依照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参众两院议员选举法,各党进行选举活动。最后结果,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内共得三百九十二席获胜。其它如共和党、*党、统一党,合计只得二百二十三席。
作为代理事长的宋教仁,梦想着可出任内阁总理。于是往长江数省旅游演讲,鼓吹由政党主持责任内阁。
是年3月20日于上海,宋在火车站遭行刺重伤。被送进医院后,22日逝世。全国震动,力促追凶。南方革命人士更是群情激愤。袁亦发表声明,表示可惜,督令全力追查;电江苏都督程德全负责侦缉:「务得确情,按法严办」。翌日有人投报是应夔承买凶。旋由英法捕房抓凶犯武士英,并同时至应宅内搜出了一批有关物证。此后谣言满天,舆论转移,又传是国民党争权内斗所致。
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召开。到会议员682人。其中参议员179人,众议员503人。其后选出参众两院正副议长。国民党议员只讨论追凶,彷佛因为宋教仁死了,谁当总理组阁不重要。新国会宣布取代临时参议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章,第4节:二次革命,全盘失败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1章,第4节:二次革命,全盘失败
第1章,第4节:
二次革命,全盘失败
孙中山在得知宋教仁被刺杀后即从日本回上海。1913年3月25日抵达,与众研究对策。
其时,距宋死才三日。但是,上海英法捕房已根据线报,于23日搜获买凶者应夔承,又于24日抓捕了开枪凶犯武士英,并于同日在应宅内找到一批发自北京政府总理赵秉钧秘书与买凶者应夔承的密码通电,以及与此有关的译码册,足证是赵秉钧在指使,背后主谋当是袁世凯。这才使国民党内特别是孙中山与黄兴这两位领导人认清袁的面目。于3月底,孙以「国会乃口舌之争,法律无抵抗之力」,决计兴兵倒袁,进行二次革命。但是,国民党内的带兵者黄兴却对武力讨袁没有信心,反而主张依循法律解决。那是因为,黄原本曾一度直接统领的革命军,已于前一年在南京时全数解散了。若要短期内重组,他认为是不可能。与此同时,谣言四起,外界传出国民党正内哄。
其实由同盟会改组后的国民党,竟连袁世凯的亲信都吸收成为会员。由于品流复杂,早已四分五裂。甚至原本南方各省倾向于革命的都督,也有个别私谋,迹近同床异梦。
所以,对于如何倒袁,行动无法统一。而又,国民党虽然在国会选举大胜,但是在宋教仁被暗杀后,其欲推行的责任内阁制,无人接替,胎死腹中。部份史家认为,其中主要关键在于国民党为了只谋票数而过份扩大,放弃原同盟会时候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