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彪的这一生-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七个月就问世了,称一称体重只有三斤八两,是中央医院的护士把她放在暖坑上暖活的。
林彪看着不到半尺长的豆豆,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真可怜,可能养不活”。叶群把刚生下来的豆豆胡乱送给了一户无儿无女的老百姓。一个月以后,听说那户人家是地主,吓得她又把孩子要了回来。豆豆后来是林彪警卫员的未婚妻带大的。
对从小体弱多病的豆豆,林彪非常疼爱,行军打仗总带在身边。林彪的护犊之情,传下了许多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平汉线丢爱女的轶事。
抗日战争胜利那年,林彪与陈毅同往山东。一路上,陈毅对林彪很关心,每天一住下,就跑过来问林彪住得好不好,吃什么饭。有一天,吃饭时,豆豆尿到桌子上了,正好被陈毅看见,对叶群很是不满,发火道:“你们女同志真是太罗嗦了,带了累赘!”林彪听后,立刻阴下了脸,拂袖而去。
叶群也觉得豆豆是个累赘,行动很不方便,便将她交给警卫班班长董祥生照料。董祥生胆大心细,沉着勇敢。林彪非常喜爱他,说:“我的安全不要你管,你专门保护好豆豆就行了。”警卫员专门请一个挑夫,将豆豆放在筐内,另一头放着衣服,跟在队伍后面。
偷越平汉铁路时,林彪担心极了,先后三次特别交待。
离平汉铁路还有十几里,他跑过来,对董祥生说:“离铁路两三里时把豆豆抱出来,别一会战斗打响了,让敌人把孩子拽走。”董祥生拍着胸膛打保票,说:“首长请放心,有我在就有豆豆在。”林彪满意地点点头到前面去了。
离铁路还有两三里时,他一溜小跑又回来,说:“别抱早了,到铁路边再抱,注意别把孩子闪了腰或者搞感冒了。”董祥生连忙说:“知道了,知道了。”
快到铁路边时,他第三次回来,吩咐道:“不打枪,就不要抱孩子,千万别让她哭,一哭就坏事了。”
林彪还是不放心,又让叶群在挑夫身边,说:“我想想还是这样办,你负责抱豆豆,董祥生负责保护。”
真是越担心越出鬼。过平汉铁路时,倒是没有遇上敌人。越过平汉铁路七八里后,遭遇到国民党军队袭击,一时间,枪林弹雨,火光冲天,不断有人中弹倒下,部队全散了。枪声一起,叶群像兔子一样窜到队伍前面,挑夫奔跑一阵后,丢下挑子,溜得无影无踪。董祥生一边还击,一边寻找豆豆。突然,他被一条扁担绊倒了,心中一喜,有扁担就有筐子。他在半人高的豆地中用手四处摸,终于摸到了装豆豆的筐子。借着月光一瞅,董祥生乐了,豆豆正甜甜地睡着。也是豆豆命大,这么激烈的枪声都没把她惊醒,敌人就在旁边,一哭,她和董祥生都没命了。
当董祥生把孩子递给林彪时,他正对叶群发脾气,脸气得发白,大声嚷道:“你算什么母亲!你算什么母亲!”也许受这件事影响,豆豆长大后,一直与妈妈的关系很僵,在感情上跟父亲更亲近。到东北后,董祥生从司令部机关下到部队基层,随军转战南北,逐渐失去联系。1960年,豆豆陪林彪到海南岛海军基地,基地政委想请他们吃顿饭。张罗饭菜时,军务处长插言道:“他们吃饭越简单越好,菜里面不放香菜、花椒就行。”政委问:“你怎么知道?”军务处长回答:“我在总部呆过。”吃饭时,林彪一走进饭厅,便认出了军务处长,对豆豆说:“这就是你董叔叔,救你性命的人!”
比较起来,林立果幸运多了。他一生下来就酷似林彪,两道浓眉,一双细长的眼睛。林立果小时候并不特别飞扬跋扈,他和林彪性情差不多,拘束、孤僻。他儿时的伙伴、罗瑞卿的女儿点点回忆说:
叶群真的把老虎和豆豆送到我们家来过,说是来学习活泼和开朗。
还记得我们几个把老虎戏称为“猫”,因为他害羞像个女孩子。真没想到,他后来会变成那样一个耀武扬威的法西斯小头目。
十二辽沈大战
为与蒋军争夺东北,毛泽东出险招,用美机运送我军将领,在一架飞机里塞进了日后共和国的三位元帅和十五位中将。
避战锦州,撤离四平,陈云称之为“军事妙手”。林彪的口号是“撤退,撤退,再撤退”,“被动,被动,再被动”。 
 
                  
 第49节: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从熊式辉、杜聿明到陈诚、卫立煌,林罗联手打败了蒋介石麾下的所有名将。白山黑水,成为国民党军事家的滑铁卢。
毛泽东巨目如烛,判断东北战局的关键在锦州,数十份电报重复一个意思:南下,南下。
彰武车站,林彪犹豫难决:“我们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怎么吃?”罗荣桓、刘亚楼犯颜直谏。
蒋介石亲赴葫芦岛,指挥陆海空与林彪一决雌雄。塔山守军以八个师正面阻击十一个师,打得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东北联军“以乱制乱”四字诀,打得廖耀湘十二万机械化精锐兵团豕奔狼突。败军之将大骂“林罗刘”不懂战术。林彪付之一哂:“他廖耀湘既懂战役,又懂战术,怎么打败仗!”
林彪自受伤后,一直远离战场。作为军人他更渴望听到枪炮声,渴望重新指挥千军万马……
1945年8月中旬,山东省黄县两个毫不起眼的小码头——龙口和栾家口突然沸腾起来。须臾之间,汽艇、帆船、渔舟和木划子云集码头。一批批行装简便的八路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从鲁中、滨海、胶东各区涌来这里,等候上船。
与此同时,晋、察、冀、绥、辽、热各省所有通往关外的陆路上,都有八路军兼程行军,日夜不舍。几路大军像几条人龙汇聚在山海关,然后乘火车、汽车、马车或徒步进入东北三省。
8月,苏联红军在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统率下进入东北与日军作战,全歼关东军主力六十七万人。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反抗异族入侵的斗争史上增添了新的胜利记录。
为了抢占胜利果实,蒋介石一方面电令八路军禁入关东,一方面调兵遣将,将大量精锐部队由美军飞机和军舰从海上和空中赶运东北。国共双方为争占东北以作战略基地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
中共中央军委从8月份起,接连发布七道命令,命令晋察冀、冀热辽解放区的八路军部队向内蒙和关外进军;命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率部迅速向辽宁进军;命令东北地区的吕正操、张学思、万毅等人各率所部进军东北城市。此外,中共中央还决定派万毅率足够组建一百个团的干部先行奔赴东北开辟地方工作。在短短的十个月内,中共中央派往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多达二十人。他们是:
彭真、罗荣桓、陈云、高岗、李富春、李立三、张闻天、蔡畅、林枫、黄克诚、王首道、谭政、程子华、陈郁、云泽(乌兰夫)、肖劲光、万毅、吕正操、古大存。
中央的所有方针策略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实现占领东北的勃勃雄心。
中央经营东北的宏图大略激荡起各地将领的勃勃雄心和一腔热血,他们纷纷上书要求前往关外,威名远播的许世友甚至准备开小差到东北去。当时,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海运总指挥,经他的手,将六万多大军从海上运往辽西葫芦岛,而自己却迟迟未接到出发的命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焦心之至,他找到即将北上的肖华,说:“现在往东北运兵,看样子东北要打大仗,我求你让我跟你们一起到东北去。”肖华感到好笑:“你一个大司令,怎么能说走就走?”许世友一瞪眼睛,满不在乎地说:“那有什么!你随便给个官当当,官大官小无所谓,只要有仗打就行。”肖华劝道:“你别乱弹琴了,几万部队渡海,没有你许司令,船从哪里来?棉衣从哪里来?”许世友粗中有细,早就作了准备:“船和棉衣都安排妥当了,没有我,别人一样指挥。实话告诉你,我已经给自己准备了一套黑棉衣。”肖华见他犯了倔劲,安慰道:“我也是刚接到开赴东北的命令,没准你那套棉衣还能派上用途。”话说到这份上,许世友只好心有不甘地嘱咐道:“那好,我就耐心地等吧。”谁知等到东北解放,他也没有接到去东北的命令。
像许世友这样渴望到东北建功立业的将领还大有人在。林彪也是一位。
最初中央打算让林彪前往山东解放区。1945年8月25日,林彪一行登上了美军一架飞机,直飞晋东南黎县的长凝临时机场。关于这次难忘的飞行,杨得志回忆道:
飞机是绿色的,有两个螺旋桨,舱门很矮。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飞机的大门关不严,起飞时螺旋桨还得靠人推动。机舱的小窗口底下是铁座位。机舱板是弧形的,坐下去直不起腰,头也抬不起来。
在飞机上坐定后,我才看清了全部同机人员。他们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薄一波、陈赓、肖劲光、傅秋涛、李天佑、邓华、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邓克明、江华、聂鹤亭、张际春、黄华,还有林彪。
看到在这样一架飞机中,集结了我们党这样多的高级党政领导和军事指挥,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有些紧张。这除了说明任务的急迫,也表现了党中央非凡的胆略。
这次飞行是毛泽东下的一步大胆至极的险棋。这架飞机里,日后共和国的元帅就有三位,中将以上的将领多达十四名。只要出点意外,共和国将帅就会锐减三分之一。当国民党谍报人员呈报美机运送人员名单时,蒋介石看了大叫一声:“哎呀!”他放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行军途中,毛泽东考虑再三,决定改变原定部署,派林彪远赴东北去接替彭真的工作。
和往常一样,每到关键时刻,毛泽东就运用林彪这颗棋子,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毛泽东对罗瑞卿说过他的心思:“受任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10月中旬,林彪夫妇从陆路风尘仆仆来到沈阳,受到彭真、陈云等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下榻在沈阳三经街博物馆内。 
 
                  
 第50节:向山海关发起进攻
 彭真向林彪介绍了东北的形势。东北境内,我军已集结十三万人,分别来自山东、冀东、晋察冀、冀鲁豫、太行、晋绥、太原、华中等解放区,部队番号,武器装备,组织形式,千差万别。指挥机关对各部队的战斗力也不摸底,长途跋涉,未经整训,部队思想也乱。更为严重的是,部队缺少武器装备,平均三个人才一支枪。驻守沈阳的苏军原先答应将缴获的日军枪支弹药移交我军,但是没有兑现。国民党方面则在东北地区集结了七万全部美式装备的精锐之师,在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的指挥下,即将向山海关发起进攻。
黄克诚向林彪汇报了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他指出:“部队目前遇到‘七无’,即无地方党组织,无群众组织,无政权,无后方,无粮食,无经费,无鞋袜衣服,因而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沧海横流,狂澜既倒。”彭真用这八个字概括了当时的形势。
林彪经过两年休养而丰腴的脸上,一对眼睛熠熠发光。他引用《孙子兵法》上的话,对大家说道:“‘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山海关一战势在必打,我主要管军事,这是最紧迫的。地方工作由你们和马上就要赶到的罗荣桓同志负责。”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正式成立,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任第一、第二政委,统辖主力部队十万多人。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它是扼制关内关外通道的咽喉,国民党要想染指关东,就必须抢占山海关。11月11日,杜聿明亲赴前沿督阵,宣布“连坐法”,命令五十二军赵公武部正面突击,命令十三军石觉部沿石门寨至九门口方向侧后包抄。而我军扼守山海关一线的兵力却只有万余人。
11月15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建议李运昌、杨国夫两部坚守山海关、绥中一线,节节抗击,消耗敌人兵力,令黄克诚、梁兴初两部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至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带,进行反攻。毛泽东设想打一场大的运动战,他指定素有“运动战之神”称号的林彪或罗荣桓亲赴前线指挥。东北局根据“初战必胜”的指导思想,决定由林彪亲赴山海关前线指挥作战。
林彪还在赶路时,杜聿明已集中五个师的兵力突破我军防线,迫使我军向绥口一带撤退。19日,当林彪赶至辽西前线时,国民党部队已攻占绥中,接着又攻陷兴城、锦西、葫芦岛,兵锋犀利,锐不可挡。林彪冷静下来,22日,他致电中央和东北局,断然提议废止中央关于在锦州及其周围地区与敌决战的计划,提出:“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应战,应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