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子儿女呢?残忍暴虐到了这个分儿上,也未免太过分了。”
洪承畴泪流满面,说:“皇上说的真是至仁之言。”
随后,皇太极命令设宴款待洪承畴,他自己回到了后宫,叫人带话给洪承畴:“我的妻子刚刚去世,不能参加欢迎你们的宴会,你们不要介意。”(《清史稿》列传二十四,洪承畴。)
揣度此时洪承畴的心境,他或许会想起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想起莫名其妙战死沙场的前任总督卢象升,想起自己的老同事孙传庭,想起不久前被崇祯皇帝下令杀死的三十多位高级文武官员。这些官员中,确有罪有应得者,而多数则是无辜的,甚至还有的人根本就有功无罪。仅仅因为皇帝和中央政府指挥调度失误,需要有人做替罪羔羊,也需要平息皇帝的愤怒,于是,他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便只能走上刑场。
洪承畴的命运表明,当一个国家由于它的领导阶层失道失德失去理性而最终失去了人心的话,那么,哪怕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制度性约束和最为严酷的非制度性惩罚都将失去作用。届时,由于社会性的不公正,将导致人们不再认为祖国与荣誉是值得珍视的,人类情感中最接近动物性本能的恶劣求生之道——诸如明哲保身、好死不如赖活着、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等等,将成为人们最自然而然的选择,不论面临这种选择的人曾经拥有过多么高贵的地位。
在这个意义上,公正客观地说,兵力人数超过了皇太极的洪承畴,实在是败在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敌人手中。他的变节投降,甚至应该被看成是弃暗投明。
史书记载说,洪承畴投降后,皇太极极为喜悦,除赏赐了大量财物外,还下令“陈百戏”——大约就是举办盛大演出,以示庆贺。为此,贝勒、将军们很不高兴。因为不管怎么说,洪承畴也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如今,却比俘虏了他的人们还要风光,这是怎么闹的?
皇太极问他们:“咱们栉风沐雨、出生入死,所为何来?”
诸人曰:“想打进中原呀。”
皇太极说:“对啦。咱们就像行路的盲人,现在,我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引路的,如何能不快乐!”史称:众人咸服。(昭梿《啸亭杂录》,卷八。)
两年后,清军大举入关。在平定中原、江南和西南地区的进程中,洪承畴发挥了极为巨大的作用,证明皇太极的心胸与眼光深邃远大,的确不同凡响。而洪承畴也为此受到了汉族知识分子长久的鄙视。至今,对于此人仍然人言言殊,无法盖棺论定。
这位大明帝国与大清帝国的两朝重臣,是一位饱读诗书、博览经史的渊博之士。由此推断,对此,他应该早就有了思想准备才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皇太极:在权力的祭坛上(1)
《清史稿》是这样评价皇太极的:“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朞年,中外即归于一统,盖帝之诒谋远矣。”《清史稿》作者认为皇太极的某些对外交往之道,甚至可以比美远古之圣贤。最后,作者用一句崇高的感叹结束了对皇太极的评价,曰:“呜呼,圣矣哉!”
翻检起来,在洋洋大观、整整四十八本的《清史稿》中,只有皇太极一个人得到了后代史家这个字眼的评价——圣。至于康熙皇帝被他的儿子加“圣祖”谥号,显然是不同的另外一回事儿。
在古人的观念中,极为崇高从而达于极致的睿智与道德方才可以称之为“圣”。这是一个仅次于“神”的字眼,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
我们知道,《清史稿》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修撰的。那时,大清朝已经土崩瓦解了十数年,中国人民正在军阀混战的黑暗里,苦苦寻找着生存图强的道路。当年不可一世的皇亲贵戚们则在钻头觅缝地忙于找到买家,好把祖宗留下的家财宝贝——从府邸物业、珍玩字画、翡翠扳指,到鼻烟壶、蛐蛐罐儿,卖上一个好价钱,以便苦度时光。八旗铁骑的雄风早就荡然无存,八旗子弟已经成为膏粱、纨绔、败家子的代名词。爱新觉罗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黄金种姓,如今成了不祥的字眼,黄带子、红带子们纷纷改名换姓,用以逃避歧视、仇恨或者觊觎的目光。
斯时,《清史稿》的撰写者们,即便是遗老遗少,却也已经没有了太多现实的压力或者动力,去为一个死了将近三百年的先皇帝无原则地歌功颂德,以便为自己赚一个残渣余孽的恶名。由此大抵可以部分地知道,在晚明前清时代,皇太极的作为,可能是同时代的所有人物中,最为可圈可点的一位。
皇太极生于公元1592年即大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地在努尔哈赤起兵后的第一个根据地费阿拉,治下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永陵乡附近。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皇太极排行第八。
关于皇太极名字的由来,至今还是一桩疑案。努尔哈赤家族中,许多人的名字与飞禽走兽有关,表明其生存状态必定与游牧渔猎的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然而,专家们无法说清皇太极这个名字在女真语中的确切含义。于是,人们便不由分说地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大福大贵的名字。汉族人、女真人、蒙古人之间相互影响极深。据说,蒙古语中的台吉,是汉语中太师的意思。蒙古人称呼皇帝的继承人为黄台吉,就是汉语皇太子的译音。我们知道,满语是借助蒙文而造出的。于是,皇太子——黄台吉——皇太极三者之间便建立起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尽管学术界不同意这种说法,大清朝官方史书也予以否认,但是,既然学术界解决不了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学术界之外的人们也就只好将此看成是天意了。譬如,《清史稿》谈到这个话题时的表述就是,等到皇太极继位,人们“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
史籍中,对皇太极的母亲评价很高。比如《清史稿》中,认为这位叶赫部落的孟古格格“庄敬聪慧”,温婉和顺,听到顺耳的好话,她不沾沾自喜,面对忤逆或诽谤,仍然能够和颜悦色而不改常态。她不好逢迎谄媚之言,也不接近奸佞之辈,“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从来不干涉外界事务,只是一心一意地侍奉自己的丈夫。这样一位母亲,想必对童年时期的皇太极影响不小。
嫁给努尔哈赤时,孟古格格只有十四岁,努尔哈赤则为三十岁。那一年,是努尔哈赤起兵的第五年。当时,努尔哈赤可能已经有了至少五位妻子。他们是在结婚四年后,生下的皇太极。十一年后,孟古格格重病去世。努尔哈赤表现出了少见的悲恸。他痛哭不止,下令四个奴婢殉葬,不饮酒、不吃荤达一个月之久,并将灵柩停放了三年方才下葬。当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落的关系十分紧张,重病中的孟古希望最后见自己的母亲一面,被她的哥哥、叶赫部落酋长拒绝。为此,愤怒中的努尔哈赤,曾经不顾实力相差悬殊,在妻子去世后不久,便率兵攻打叶赫。这一年,皇太极不满十二岁。
txt小说上传分享
皇太极:在权力的祭坛上(2)
史书记载说,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爱如心肝”。(《满文老档》,太祖卷三。)除了孟古格格的原因之外,可能和皇太极的聪慧有很大关系。据说,皇太极三、四岁时就很懂事,接触过的事情,“一听不忘,一见即识”。到他七岁时,努尔哈赤便“委以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清太宗实录》卷一)。就是说,这是一个七岁的小大人,不用劳烦大人指点,他就可以帮着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好。
皇太极出生那一年,正值大明朝抗倭援朝战争爆发。七年后,这场战争结束。不久,朝廷又将李成梁派来第二次镇守辽东,时间又是七年。这十几年,正是努尔哈赤扩张实力的关键时期。有记载说,当时,皇太极年长的兄长如褚英、代善等,跟着努尔哈赤常年在外征战。努尔哈赤便将全部家政,交给了年仅十余岁的皇太极。
从史书记载上看,那是一个不小的摊子。当时,努尔哈赤全家住在费阿拉城的内城里,用木栅栏圈成了一个圆形的大院,有一到四间不等的瓦房、草房十余座,共三十余间,其中住着努尔哈赤众多的妻妾、儿女和卫兵、仆役、文书等工作人员以及教育子女的教书先生。此外,城外有众多的庄田,城内有大量的财产(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校注》)。公元1603年(大明万历三十一年),皇太极的母亲去世了。同年,努尔哈赤将他的王城由费阿拉迁到十余华里外的赫图阿拉,他们的家业更大了。不过,据说,皇太极仍然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很对努尔哈赤的心思。这样的锻炼与经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应是十分重要的。
当时的一位观察家记录道,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酷爱射猎。每当大规模围猎时,人们带上炒面,用水调和后充饥,风餐露宿,不以为苦;马匹也很能耐饥劳,只吃很少的水草便可以昼夜驰骋;女子奔腾驰猎不亚于男人,十来岁的孩子也能够弓矢驰逐,争强斗狠(李民寏《建州闻见录》)。多年以后,皇太极曾经回忆说:“小时候,听说要出去打猎,个个欢腾雀跃,事先就调鹰蹴球,如不让去,哭着向太祖请求批准。”(《满文老档》,太宗卷二十三。)这种情形,可能是皇太极成年后武功超群的部分原因。不止一种史书记载道:远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时,途中缺粮,皇太极与全军将士一起射猎为生。他一个人一次便猎杀黄羊五十八只,其中,竟有不少一箭贯穿两只黄羊者,可见其武功神力。(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六年五月。)据说,沈阳实胜寺里收藏着皇太极当年使用的弓箭,矢长四尺多,寻常的强壮汉子根本就拉不开那张弓。(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清帝甲弓”。)
皇太极的身材比父亲努尔哈赤魁梧,中年以后发胖得厉害,体重大约在二百五十斤左右。加上很重的盔甲,致使一般的战马很难负担这庞大的重量。他有两匹心爱的战马,名字分别叫大白和小白。皇太极死后,他的陵墓前面有两匹石雕的骏马,据说就是按照大白和小白的形象雕制的。皇帝心爱的战马,应该是最为神骏的了。可是,这两匹马,其中一匹,皇太极一天只能骑乘五十里,另一匹,一天也只能驮着他走一百里而已。
皇太极可能属于那种热性的纯阳体质。天聪四年,时值十一月,正是东北冻裂石头的时节,皇太极带领满、蒙、汉官兵举行大规模围猎。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寒风中瑟缩,唯独皇太极,只戴一顶小窄帽,手不入袖,像根本不知道寒冷一样纵马驰骋,致使周围的人们惊异兼钦佩莫名(《清太宗实录》卷七)。《清史稿》太宗本纪开篇就描述说:皇太极“颜如渥丹,严寒不栗”,就是说,他不畏严寒,脸色就像涂了红颜色一样赤红而有光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观察,这种体征可不是好现象。身材高大肥胖,再加上脸色赤红,根本就是多血症加上高血压的体征。事实上,晚年的皇太极鼻衄严重,时常大量流鼻血、晕眩,并在伏案工作中猝然死去,可能就是高血压导致的颅内出血和脑溢血。
皇太极:在权力的祭坛上(3)
各种史籍中,对于皇太极的军事活动记载得很多。他开始领兵打仗大约是在二十岁左右。公元1612年,是为大明万历四十年,努尔哈赤征讨海西四部中的乌拉部落,皇太极是领兵大将之一。他的早期军事生涯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应该算是智取抚顺关一役。
抚顺关是建州女真通往大明帝国辽东腹心地区的重要关口,也是辽东商品集散地之一。公元1618年,即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在庆祝努尔哈赤六十大寿的生日宴会上,努尔哈赤正式表达了向大明开战的决心。席间,大小贝勒们一边向努尔哈赤献酒祝寿,一边议论从何处下手。众说纷纭,似有不得其门而入之感。皇太极认为,抚顺关乃建州出入之门户,必须先将此地拿下。他建议,趁春季大开马市之际,派部队乔装成马商,入城贸易,然后自己率五千兵马夜行至城下,里应外合,可一举而下。这是后金与大明为敌的第一战,其意义不言而喻。努尔哈赤采纳了皇太极的方案。结果,后来所有的发展几乎都和皇太极预想的一样。
冷兵器时代,在像建州女真这样崛起的渔猎部族国家里,若没有出类拔萃的军事建树,要想出人头地,成为领袖群伦的人物,其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诸多史籍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少皇太极“料敌制胜,用兵如神”的记载,应该说,此种评价不算过分的溢美之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