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山舰事件-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赶走了老上司、主要对手许崇智的蒋介石也看到,他连个候补中央执委都不是,要想在党内、政界占有一席之地,也非依靠党和政府的主要领袖汪精卫不可。这回,该蒋介石主动了。他派人给汪精卫送去一个帖字,愿与他结拜为兄弟。汪精卫当即欣然接受。但是陈璧君坚决反对,她持的理由是,汪精卫是国民党的最高领袖,蒋介石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军人,和他结拜为兄弟,屈尊下交,太有失汪精卫的身份。有一次,汪精卫给蒋介石写信,信中称蒋介石为“介弟”,陈璧君看到后,大发雷霆:“你愿意做他的把兄,我还不愿意做他的把嫂呢!”陈璧君是出了名的厉害人物,汪精卫无法,只好重写,再也不敢当着陈璧君的面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了。①但避开陈璧君,汪精卫仍然与蒋介石兄弟相称。
  

寡人有疾三(2)
张静江与蒋介石,除了是把兄弟这层关系外,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张静江是蒋介石的月下老。1919年时,已结拜为兄弟的张静江和蒋介石都在上海,张静江对蒋介石,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大力扶持,而且在个人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照。此时蒋介石虽已有一妻一妾,但仍不满足,时时有新追求。一天,蒋介石陪同孙中山到张静江家,一眼看上了张静江的新夫人朱逸民的女朋友陈阿凤。阿凤年仅13岁,但身材高挑,阿娜多姿,颇有些成熟。蒋介石几次向阿凤试探,都被阿凤以“年龄尚小,正在读书”为由婉言拒绝了。无奈,蒋介石只好求助于静江大哥。张静江先是请自己年仅18岁的夫人出面说亲,后又亲自跑到陈家,软硬兼施,终于成全了这门亲事。喜出望外的蒋介石,给阿凤起了一个新的名字:陈洁如。1921年12月5日,蒋介石和陈洁如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的大宴会厅内举行了婚礼,证婚人便是张静江。
  这三方正是有了这么一层层的关系,加上结伴出游全为消遣,因此他们的谈话也就比较的随便,间或说几句笑话,开几句玩笑,越发显得亲密无间,轻松愉快。
  快嘴快舌的陈璧君对蒋介石说:“蒋校长呀,您是紫气东来、平步青云呀,这次当了中央执委,下一步就是当常委了。”
  蒋介石淡淡地一笑:“哪里呀,托汪主席的福呢。”
  汪精卫摆摆手:“哪里呢,蒋校长干得好嘛。要说托福,托的是人杰同志的福呢。”
  张静江哈哈大笑:“关我……什么事?也要硬……给我戴高帽子。”张静江说话急了,有点结巴。他这一结巴,惹得汪精卫、陈璧君笑起来。张静江自己也笑出了口水。陈洁如见状,赶紧掏出手帕递给张静江。
  陈璧君又说:“蒋校长洪福齐天,总是交好运,不但政治上交好运,生活上也交好运。你看洁如多好,真是郎才女貌啊。是不是呀,人杰同志?”
  张静江笑而不语,蒋介石接上去说:“哪里,哪里,中正怎敢与汪主席相比。天下谁人不知,汪主席和冰如(陈璧君字冰如)同志,才是珠联璧合、志同道合的一对革命夫妻。”随后,蒋介石又挑战似地问陈璧君,“要不要背背你们的狱中爱情诗呀?”
  蒋介石所说的狱中爱情诗,是指1910年汪精卫谋炸清摄政王、溥仪的生父载沣,事泄被捕,被判终身监禁。正在热恋着汪精卫的陈璧君积极设法营救,千方百计给狱中的汪精卫送去了一封信,汪精卫见信大为感动,咬破手指写下了“信到平安”四字回复,并改填《金缕曲》词一首回赠。汪精卫对陈璧君的信存之不能,弃之可惜,最后竟将信嚼碎吞了下去。这在当年轰动一时,传为美谈。
  陈璧君是个好斗的女人,她以为蒋介石不过是说句恭维话,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他哪里还能背得出那些诗句,便故意将军:“可以呀,你背背看嘛。”
  蒋介石随口背道:“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依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底事,空令故人忧愁。愧戴却头胪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①
  汪精卫闻之大为惊异:“蒋校长好记性!”
  蒋介石有点得意又有点讨好地说:“不是我好记性,是汪主席这么好的词,我是置之左右,时时拜读的。”
  陈璧君默然,眼圈便有些发红。蒋介石背出的这首词,又勾起了她对当年革命岁月的回忆。这位南洋富商的女儿,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1907年,16岁的她邂逅奉孙中山之命来槟城活动的汪精卫,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汪精卫介绍她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会员,深得孙中山嘉许。以后,她到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后又与汪精卫一同潜回北京,行刺摄政王。汪精卫被捕,她和胡汉民为营救汪精卫历尽艰难,一片诚意痴心,受到党内人士的普遍称道与敬重。相识5年后,即1912年5月,她和汪精卫在广州正式结为夫妻。
   。。

寡人有疾三(3)
张静江见此刻回首往事,汪精卫和陈璧君情绪都有点伤感,便转了话题:“我知道中正同志酷爱学习,不知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
  蒋介石说:“正在读司马迁的《史记》。结合着看《昭明文选》上《报任安书》一篇,反复阅读,真是不胜感慨哪!”
  汪精卫羡慕地说:“你还有时间读书,真不错啊。我是想读而不能,一天到晚会议、文电、来访、事务,搞得焦头烂额。”
  “你一身三任,忙啊。”蒋介石话里有话。
  “忙归忙,就学习热忱而言,还是比你不如啦。”汪精卫谦虚地说。
  蒋介石皱皱眉头,叹了口气:“我这个读书,也是浮光掠影而已。心绪欠佳,也读不大进去。”
  张静江已听出蒋介石的弦外之音,为了引到蒋介石所要谈论的话题上去,就故意问道:“听你这么说,有什么心烦的事吗?”
  蒋介石望着汪精卫说:“我的心事,汪主席全知道。”
  汪精卫也不傻,他知道蒋介石所说的烦心事,还是指北伐的事。但这事既然代表大会没有通过,况且苏联顾问和他本人也都不赞成,他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听蒋介石这么一提,他一时又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就“嗯,嗯”地支吾了两声。
  “岂有此理!”陈璧君机灵,伶牙俐齿地为汪精卫解围,“汪先生又不是铁扇公主,能钻进你蒋先生的肚子里去,怎么知道你有几根蛔虫?譬如说罢,你蒋先生又看上哪个女人,还不是哑巴吃饺子,自己肚里有数,别人怎么知道?”陈璧君仗着自己是老革命,党内职务一向比蒋介石高,加上又是第一夫人,因此说起话来尖酸刻薄,谁也不怕。
  听陈璧君这么一说,蒋介石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以为陈璧君知道了他的追女人的心思。原来此时,他已经对和他生活了4年多的陈洁如不大满意了。果然,半年之后,他就给张静江写信,请他做陈洁如的工作,让陈离国赴美。信中说:“洁如之游心比年岁而增大,既不愿学习,又不知治家……请嘱其不管闲事,安心学习五年,或出洋留学,将来为我之助……”月下老人张静江自然十分难堪,但盟兄弟的利益到底高于陈洁如的利益。张静江按照蒋介石的意愿又是软硬兼施,总算做通了陈洁如的工作。1927年8月,陈洁如在张静江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心情黯然地去了美国。她前脚刚走,蒋介石后脚就追求开了宋美龄,并于这年的年底和宋美龄结了婚。自然,这都是后话。
  “啊呀,冰如大姐,你怎么能派汪主席去做数蛔虫的工作呢?”一直文静地在一旁倾听的陈洁如,笑盈盈地说了这么一句。
  想不到陈璧君一下子给噎住了。蒋介石、张静江开心地大笑起来。汪精卫也“哈哈”地笑着夸赞陈洁如:“好,好,机灵,幽默!”
  “哼,你呀,鬼精灵!”陈壁君伸出一根短粗短粗的手指,娇嗔地点了陈洁如的额头一下,然后亲亲热热地搂着陈洁如,到外面甲板上看风景去了。
  蒋介石挥挥手,勤务兵送上一盘热茶。他先端起一杯客气地递给张静江,又端起一杯客气地递给汪精卫,最后才端起一杯自己享用。
  张静江抿了口茶,幽雅地轻轻吐出一片茶叶,问蒋介石:“介弟,你究竟有什么烦心事呀?当着大哥和兆铭兄的面,不妨直说。”
  蒋介石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北伐形不成提案,倒没有什么,个人意见服从党嘛。我所痛心的是,有些人看我积极主张北伐,就断定我另有所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向我施放种种卑劣的流言!”
  汪精卫宽慰蒋介石说:“介弟不必过虑。本党的最终目标,还是北伐,只不过眼前时机尚不成熟罢了。你积极主张北伐,是无可厚非的。”
  蒋介石又说:“党内同志,或许无人歪曲我蒋某人的北伐用心。但客卿,可就难说了。”
  “你是指苏联顾问?”张静江当然知道蒋介石指的是谁,但当着汪精卫的面,他故意问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寡人有疾三(4)
“嗯。”蒋介石把话挑明了。
  “还是双方都不要误解了的好。”汪精卫沉思着说,“依我看,季山嘉团长对我方还是真诚的,负责任的。军事顾问们勇于任事,恪尽职守,他们是把我们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的,此点党内有目共睹。我也没有听到顾问对介弟有什么成见,相反,他们对介弟评价甚高。”
  蒋介石摇摇头,气愤地说:“我已经听到一些流言了,说我反俄、###,是假左派,真右派,对汪主席也不恭。娘希匹,这完全是造谣诽谤,恶意中伤!”
  “无稽之谈嘛!”汪精卫用力地摆摆手,“在广州,在党内,谁不知道介弟是有名的左派?就连共产党人也这么说嘛,何来这般胡说八道!介弟,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去理睬它就是了!”
  “季兄有所不知,这流言就出自季山嘉那边。苏联顾问威望高,惟其如此,他们一句话,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谣言杀人啊!”汪精卫字季新,故蒋介石称他“季兄”。
  “嗳——流言止于智者。浅薄之徒听信流言,让他听信好了,最后事实会出来说话的。但是我们和顾问,和共产党,还须亲爱团结,同心同德,共谋事业发展,共图革命大局才是。”汪精卫诚恳地说。
  “是呀,是呀。我早就说过,党内要求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啊!”张静江附和着汪精卫。
  汪精卫朝张静江投去赞许的目光,点着头说:“我极同意人杰兄的高见。”
  张静江接着说:“党内求和,依兄愚见,最重要的还是你们二位的精诚团结。你们二位身负重任,干系重大,千万要一条心啊。倘你们二位同心同德了,国民党就同心同德了。国民党同心同德了,国民政府上上下下就同心同德了。国民政府上上下下同心同德了,革命成功也就大有希望了。我回上海,也就睡得着觉了。”
  蒋介石直视着张静江,赌咒一般地表态:“这一点请大哥放心,我是绝不会给季兄出难题的。”
  汪精卫高兴了:“这就好,这就好。介弟道德高尚,操守高洁啊!”
  陈璧君不在旁边,三人称兄道弟,谈得十分热火。其实,他们彼此吐出的能有一半是真心话,也就不错了。他们谁都知道,思想上、政治上和策略上的严重分歧依然存在,只是谁都不肯明说就是了。
  “静江大哥说他想睡个安稳觉,在我,怕要辞去几样职务,才能睡个安稳觉的。”神情忧郁的蒋介石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还要辞职?”汪精卫有点惊讶了,“你再三请辞一军军长之职,中央不是同意了吗?”
  “那还不够。”蒋介石淡淡地说,“我想连军事委员会委员及卫戍司令一职,一并辞掉。只干个军校校长,就行了。”
  汪精卫一听,有点不高兴,心想:你蒋介石不能拿职务当儿戏,想干就干,不想干甩手就走。难道想以辞职要挟、拿一把吗?你不要以为军内无人能代替你,老资格的如谭廷辏А⒅炫嗟隆⒗罴蒙睢⒊糖彼遣凰担褪悄昵嵋槐怖铮踩瞬偶眉茫裢蹴Α⒗钪牵捕疾淮恚耆玫闷鹄础K懒四憬槭飧鐾婪颍彝艟谰统曰烀聿怀桑肯氲秸饫铮艟莱料铝忱矗辉倏陨�
  张静江看出汪精卫有些不快,出来打圆场:“能者多劳嘛,介弟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为党多做些贡献呢?尧舜禅让固然是高风亮节,但还不到时候啊!”
  蒋介石苦笑了一下。
  “禅让,还是等我让贤吧。”汪精卫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