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份惊喜,一定就是这个,可他应该在北京呀,是委托别人来的吗,刚才怎么忘了问那姑娘订蛋糕人的模样了,他们班有谁在南京呢?好像只有常州和镇江的,要么就是何佳是无锡的,可都不近,其他班的?球队的?现在还有份礼物在校门口,又是什么呢?董苓胡乱猜测着,拿起外套赶紧下楼,快步跑向大门口。
下午时分,又是假期,校门口人不多,董苓站在那东张西望,也没有看见特别的迹象,有些不知所措,她没有任何其它信息,是等呢还是回去?正在她向远处眺望时,一把鲜花出现在她面前,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生日快乐!”她惊异地回过身,肖维站在她身后,“肖维?你…怎么会在这儿?不是回北京了吗?”
“是啊,专程来给你贺寿的,把自己也当礼物送给你怎么样?”
董苓看见肖维心里荡起一份激动,笑着说:“你呀太大了,我可没地方放。”
“我不占地儿,放心里就行了。”
“讨厌,一见面就贫,你还没说呢,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
“这可一言难尽呀,不过我买了晚上8点多的火车,就剩几个小时了,我可是第一次来南京,能否烦劳您陪我一下,给指指路吗?”
“晚上就走了?你真的就是专程赶来给我过生日的?”董苓觉得肖维的举措也太大了,有点不敢相信。
“那可不,我今早才到,不信给你看票根?”肖维边说边摸兜找票根。
董苓按住他说:“行了,我相信,可你早上就到了,怎么现在才来?”
“嘿,不是第一次来南京嘛,咱一外地人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能找着就不错了,所以才想问问大小姐能不能花点时间陪我呢,也别虚度了剩下的几个小时呀?”
“你真贫,你大老远来,我能不陪吗?不过我得先回家告诉我爸妈一声。”
“应该的,我陪你到楼下。”
董苓忽然想起他卡片上说的:人约黄昏后,这家伙还真费尽心机,这转眼就黄昏了,达到目的了。
董苓把花放回家,跟父母说从外地来了一个学生,晚上的火车,陪他出去逛逛。董志远和王慧清没有多问也没有阻拦,他们在窗口看着董苓出了楼,旁边忽然还多了一个高大的男孩,“是刘毅吗?”由于离得较远,有些看不清,王慧清问,董志远也不太确定,赶紧戴上眼镜仔细看,判断道:“不应该,不是,好像比刘毅结实,如果是,苓苓会跟我们说的。”
“对,刘毅来过咱们家,如果他们和好了,没有理由不上来。”王慧清附和道。
“苓苓不是说是个学生嘛,晚上就走了,可能是来南京玩的。”
俩人注视着女儿和肖维,直到他们消失在视野之外。 。 想看书来
第二十四章 别样生日(4)
董苓问肖维:“你想去哪玩呀?有目标吗?”
“早就听说‘秦淮人家’是南京最具风韵的地方,去那儿怎么样?”
董苓婉然一笑:“好啊,是挺有特色的,有不少南京小吃。”
“不会吧,这么著名的地方怎么会改小吃了呢?谁都知道,南京出美女,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楚楚动人。没有过去的风尘女子,也该是美女云集之地吧?”
“你想得美!”董苓又想起他和唐伯虎的对比,那*劲就更觉得相象,有趣,不禁笑了起来。
“傻笑什么呢?”肖维拍拍她。
俩人一路聊到了秦淮河畔,欣赏着秦淮河的风光,肖维问:“你知道这河为什么叫秦淮河吗?”
“当然,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山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他很恐慌,害怕自己的朝纲落入他人之手,于是命人开凿方山,打通水脉流入长江,以泻王气,因为是秦始皇所为,所以就称它为秦淮河。”董苓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呵,不错吗,到底是大教授的女儿,再给我讲讲南京的历史吧。”肖维逗着董苓。
“没问题,南京是‘六朝古都’,也称‘十朝都城’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和南唐、明、太平天国、*经历10朝,都在此建都立国。”
“是啊,我一到南京就感觉到一股帝王之气,和北京有相似之处,又不失江南的秀雅,想想那辉煌的赤壁之战,霸气的朱元璋,幽怨的南唐后主李煜……哎,那不是‘秦淮人家’吗?”肖维突然看见了那几个大字,隔水相望,素雅楼台,鳞次栉比,凌波竖立,河中星星点点的灯船,给画一般景色加入生命的活力,肖维被眼前的画面深深吸引,俯在栏杆上,想象着它过去的辉煌时刻,一定是车水马龙,十里珠帘,环佩叮当,曲乐悠扬,那“五龄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箫不知数”的日子和“钿头云碧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生活。
“哎,想什么呢?一看见‘秦淮人家’,怎么连历数英雄的豪情壮志都没了?”董苓像是看穿了他。
肖维笑笑直言道:“是啊,想像过去那些风尘女子奢华空虚的生活,又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春光秋月等闲渡’的感慨。”
“哼哼,早就从你脸上看出来了,一看到风尘所在你是不是特感慨生不逢时呀?”离开了上海,离开了学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董苓很放松,再加上今天生日, 肖维还从北京专门赶来,觉得倍受宠爱,还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娇女的调皮。
“哎,你说南京又称石头城,孙悟空是从石头逢里蹦出来的,我觉得他肯定是从南京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对吧?”
“好啊,你变着法儿说我们南京人是孙猴子的后代,看我不封你的口。”董苓说着就伸手去捂肖维的嘴,肖维一面躲一面跳,让董苓够不着,俩人这一闹也给秦淮河增加了一道风景。
在夫子庙的小吃街,俩人吃了不少南京特色小吃,肖维看见什么都好吃,什么都想尝,被董苓挖苦了半天。吃完后俩人又逛到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快过年了,民俗特色的商品各具特色,织锦手绢,丝巾,玲珑的首饰盒,饰物,典雅的扇面,应有尽有,非常热闹,连董苓都惊讶自己怎么从来没发现这儿还有这么多好东西,她停在一个丝巾摊前, 不停地翻看,肖维被旁边不同风格的字体配着不同底色的扇面所吸引,和董苓说了一声就进了店,店主说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他拿起那个又放不下这个,心中赞叹着作者的功力,在店主的推荐下挑了两把,然后又走进旁边卖石头的店铺,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各异石头,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雕琢的,老板娘热情地给肖维介绍各种款式,特点,最后肖维选了一块打磨精美的鸡血石项链,才走出小店。四下一望却不见了董苓的身影,他朝刚才的丝巾摊位走去,没有她,又向前走了几个摊位,还没有,肖维一下不知如何是好,街上人头攒动,视野只能覆盖几个摊位就被阻隔了,他只得又回到买扇子的地方等,相信董苓应该能回来找他,果然过了一会儿,就见董苓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红扑扑的,一看见肖维就说:“哎呀,我还以为把你给丢了,害得我都把整条街都快跑完了,差点就要去火车站,急死我了。”
肖维赶紧解释:“Sorry,Sorry,我进店里去了,可能你从外头看不见我,我也正着急找你呢。”然后又开玩笑道:“你特担心我被风尘女子拉走吧?放心,我很安分,我这有凭证。”
“臭美,谁拉你呀?你有什么凭证?”
肖维把鸡血石项链递过去,董苓接过来问:“这算什么凭证?”
“证明我在买东西呀,送给你,也作为生日礼物的一部分。你知道宋朝有个女子喝酒偷杯子的经典词句吗?”
“不知道,喝酒还偷杯子,还值得写词来歌颂?你讲讲看。”
“哎,这可是经典之做哟。当时在宋朝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和现在时节差不多,京城到处都是节日气氛,晚上人们都出来赏花灯,观歌舞,有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手牵着手也在人群中,可是人太多了,路上还有好多踩高跷的,奏乐弹唱的,他们只顾着到处看,不小心就走散了,就像我俩刚才那样,可不能再丢了。”说着就拉起了董苓的手,她心一阵怦怦跳,除了刘毅她还没有让别的男人这样拉过,她下意识地想往回抽,无奈肖维紧紧地抓着,冬天,董苓的手冰凉,而他的手却很温暖。
“这时候,天快亮了,皇帝为了与民同乐,宣布为民众赐酒,每人都可以到台前喝一杯御酒,这个女子很兴奋,能喝上皇上赐的御酒,这辈子还是头一回,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所以她就跑到台子前喝了一杯酒,可她不会喝酒,没想到一喝就脸红了,像我似的。她心里有些担心,丈夫又不在身边,回去被婆家人怪罪猜疑怎么办?就想干脆我把皇上赐酒的金杯拿回去当凭证,他们就明白了,也不会怪我了,于是她就想去偷杯子,却被酒官抓住了,带到皇上面前,由于过节,皇上兴致很高没有马上怪罪,而是问她:‘为什么我赏赐你酒喝,你却还要偷杯子呢?’这女子就当场做词一首《鹧鸪天》,皇上一听不仅没问罪,还把金杯送给她了。”
“真的?她是怎么做的?你还记得吗?”董苓很有兴趣地问,手已经自然地被肖维牵着了,俩人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闹市。
“当然会背,不然怎么讲给你听,词是这么写的: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做照凭。
你刚才也脸红红的回来,是不是也偷喝酒去了?有什么凭证吗?”肖维讲完了还不忘逗逗董苓。
“啊,没良心,人家是去找你的,谁有空喝酒。”
“喝没喝酒我试试就知道。”说完,肖维一把拉过董苓,吻在她嘴上,董苓又一阵心跳,本能地把他推开说:“别……别这样,我不想。”
肖维有些尴尬,但理性帮他调整了状态,说了句:“对不起。”然后俩人保持了距离继续向前走,默默地走了好一会,董苓不知道肖维是不是生气了,觉得有些自责,他那么远专程来给自己过生日,而且一会就要走了,我是不是应该迁就他一下,自己好像挺喜欢他的,她犹豫了很久,终于上前把手放进了肖维的臂弯里,肖维很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把另一只手握在她的手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五章 春日生机(1)
又是初春时节,沉寂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开始生机盎然。
董苓和肖维正式牵手,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本来董苓已经和肖维说好,在学校不公开俩人的恋情,反正就这一个学期了,说了半天肖维才勉强同意,可当董苓告诉他李老师和那些匿名信的事情后,他说什么也不干了,跟董苓说:我们光明正大,有什么不能公开的,他们没见过就让他们见识见识,省得少见多怪,有哪条规定咱俩不能谈恋爱的?从明天开始,天天穿你喜欢的紫色衣服,我看谁敢跳出来,非好好教训教训他。
从进学校大门他就故意拉着她的手,而习惯了低调的董苓低着头几乎不敢抬眼,想快点躲进寝室,可肖维故意不紧不慢,像逛街似的,也不嫌手中的行李沉,遇到熟悉的人,他还不忘打个招呼,他们这道风景让路上的学生和老师看了个够。
肖维的大胆举措应该说是明智的,大家虽说惊讶了很久,每到茶余饭后他们都是别人的谈资,但慢慢习惯了也就自然了,而且也没有必要去传什么神秘的谣言,花边新闻,他俩更不用装腔作势,担心别人发现他们恋爱的秘密。只是好多人都很遗憾,漂亮的姑娘这么快就名花有主,再看看旁边帅气英俊的肖维也只能妄自兴叹。
学校里有三个人最不能接受董苓和肖维的恋情,一个就是李老师,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董苓竟这么快移情于肖维,他认为自己没被接受,是董苓忘不了刘毅,人家好了7年,那么般配,拒绝自己是在情理之中的,可选择肖维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他区区一个没毕业的学生,有什么资本和优势?董苓也太没水准,作为老师,竟然和学生谈起了恋爱,谁都知道大学的恋情很难长远,到时候再天各一方,岂不是太不认真?这才几天呀,和刘毅的7年居然没扛过认识肖维的一年,而且肖维还比她小那么多,难道你董苓就不再多看看?他怎么比也觉得自己比肖维有优势,稳定的工作,不错的前途,学历虽只有本科,可只要愿意,再读个本校的研究生也很容易,怎么还不如一个毛头学生呢,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