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程序-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房、社会主义大食堂?

    他这样一说,下边哄笑起来。崔振又讲道,你们别笑,这样办下去有你们办不下去哭都来不及的时候,上次省行的行长来讲课,提到这所学校是省行系统两万多职工节衣缩食建起来的,我们这里多花那

    里就要少花,羊毛出在羊身上。

    崔振的讲话使大家脑子里浮现出行长那次讲课讲到产品质量时说的很幽默,说到转不动的洗衣机不能制冷的电冰箱满屏全是一片雪花的电视机时,台下响起师生哄笑声。讲着讲着崔振不由发起火来,上边不知道我们这里原来是这么个管法,知道了经费勒紧点让我们尝尝苦日子是什么滋味就好了。我在这里讲这番话的意思是,你们保卫科马上把这件事严格管起来,我们不是没有门卫,每个大门口白天晚上都有门卫。过去存在的问题不能怨你们,学校没有明确要求,从明天起,如果再发现外人包括家属进来打开水买馒头,先罚你们保卫科再辞退门卫。连这个问题都治理不了,我这个校长也别当了,另请高明。各个部门也都自查一下,是不是有这样那样跑冒滴漏的事情,要完善管理办法,堵塞漏洞。再有,我来了后听大家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每年做工程,缺少精打细算,盲目上工程。总务前些天跟我说要给仓库上防水需要五千,我跟着去看了看,屋顶本来就修得像个碉堡很坚固,里面却都是些破旧的电风扇和桌椅板凳,我估计了一下也不值五千,就把那个项目废了。我要特别说的是,工程完工了也没有人去检查质量,特别是楼顶的防水,听说年年防水年年漏,这怎么能行?也不能让工程队这么轻易就把钱骗走了,人家拿着你的还要骂你活该,有些人图吃那么点回扣却把学校坑了。听他这样一讲,很多人都感觉出了一口气,议论纷纷,早就应该这样管了,很多事情就应该这样管起来才行,要不哪像个单位样,简直是破大家大家拿,成了名符其实

    的冤大头。

    第二天一上班,学校雷厉风行地连同劳动纪律也管了起来,大门口贴出告示严禁外人进院打开水买馒头,却还是接二连三发生了纠纷,经常来打水的那些家属只是心里不满,不敢有什么过激行为,外边的住户却用惯了成自然,还理直气壮地要进来打水,劝阻无效,保卫科的人去了,口气强硬道,你要是硬闯我就可以报警。这样才一起又一起梓梓地走掉了。学生们对这样管法也拍手称快,减少了在水房龙头旁排队等候的时间。崔校长这么一抓,威信很快就树立了起来。象那些认干的实干的人特别感觉舒心,崔振在一次会议上讲,就应该让那

    些认干实干的人舒心,当领导的也要特别关心这样的人。

    吴为回到家里对宋柔说了崔校长讲的话,宋柔也高兴起来,她很感动地说,崔校长的话就是冲你这样的人说的。看到郝汉被撤职,宋柔对吴为的命运就担起心来,对吴为说,你们学校风气不正,很多人不干事想着如何整人。现在看崔校长的干法,你这样认实干的人有了希望。

    吴为说,人间正道么。

    宋柔哼道,那也要看谁管事说了算啊。如果不是崔校长来了,你还不是一个小白丁。虽然你同郝汉不是一路人,可我还是有些担心,说不上什么时候,会轮到你也挨整啊。

    有别班的学生听了有关吴为的议论,强烈要求到吴为讲课的班去听课,好不容易被学校稳住了。又听说远在沈阳的同类兄弟院校学生,听说吴为的课讲的好,也强烈要求来他们学校听吴为的课。教委来检查组上级来考核组,学校也安排去听吴为的课。吴为经常在各种类型短训班上讲课,安排代表教师在开班式上讲话。他面向学员经常讲,现在中国社会有一种反常现象,二十几岁读大专,三十来岁读本科,三十几岁四十来岁读研究生的很普遍,大器晚成在古代是稀罕事,在当代中国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成才年龄普遍后移,大器晚成将会很普遍,大家对自己的前途要充满信心,不要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自暴自弃,现在又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展示才华的机会多了,大家要珍惜。在后备干部班上,他引用美军在二战从菲律宾群岛向日本本土发起进

    攻时采用的蛙跳战术,鼓励激励实现跳跃式发展,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有效的行为模式,归纳整理出十个要素,组织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人生经历进行讨论,使学员很受启发,他特别强调的是,一个人只要具备一项两项优秀的品质把它发展到极致就足可以造就人生的辉煌。

    学校年年评选先进年年都有他。他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争不抢不吱声。同他很谈得来的常思对他说道,你不想当官给你官,不想当先

    进却年年都有你,别人那么争还不给,说明你处事高明啊。遇到这样的事情,吴为就让,强烈推举下边比自己年轻的同事,结果报上去学校研究为了让他上,又特意增加先进的名额。

    好处当然不能总给一个人,总给一个人会引起非议的。新的一年又赶上评选先进,这次要推选出席总行的优秀教师。洪主任在教研室内部就讲,我来学校不长时间,就听说先进总给一个人,这怎么能行,

    工作是大家干的,也不能总去鼓励一个人啊。

    吴为听了话语不善,明知是针对他而来的,一笑了之。

    洪青是从行里调来的,人看上去慈眉善目,高大粗壮,整天在办公室内嘻嘻哈哈唠些家常,当着吴为、瑞智、王为等几个小兄弟面,唠起她家那位说她躺在大街上都没人操。吴为回家对宋柔学说,宋柔笑的直岔气,真是有啥说啥连这样的话都敢跟你们唠,真没拿你们当外人,但一个女人当着一些男人面公开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太虎了。

    洪青的风格就是这样,不但当面说,在学校召开的评选先进动员会上也公开提出,先进不能总给一个人。主持会议的朴校长说,这次要各个部门投票和全员投票,谁的票多谁当选,按照得票顺序决定先进。吴为听了后想,这个洪主任,怎么能在这个场面还说自己手下的人,有别人说的还有自己说的,哪有这么工作的。投票结果出来,洪青去开会回来对吴为说,投票结果是,你无论是全校部门投的票数还是全员投的票数都是第一。学校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给予先进披红

    带花上台领奖的荣耀,吴为虽然不是总行的优秀教师,却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教师。郝汉对吴为说,总行的那个优秀教师本来是你的,因为当先进的那个王主任帮助崔校长平了一件丑事,崔校长为了报答他才出现了这么个结果,把你换成省级优秀教师。通过这件事,吴为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理解和信任,这样的感情在他的内心中刻下了永久的烙印。

    又过了一年,吴为依然是挑头的教研室副主任,与崔校长的关系因为郝汉因素出现缝隙一直没有扶正,洪青被提拔为系副主任兼另一个教研室主任。赶上这年评选先进,方光组织系里教师推荐,有人先提了方光,却没有人跟进附和成了冷场。方光一看这个状态,面子上很不好看,便提出大家投票,然后带着两个教研室的主任副主任拿着投好的票到了他的办公室查票,结果吴为和他的票并列第一,成了一位教研室副主任与系主任对决的局面。方光一看票数顿时现出很难堪的样子,但他还是很冷静地想了想,提议道,报吴为。吴为也不好说别的,说道,报方主任吧。方光很坚决地说,报吴为,就这么定了。

    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学校把两个人都评上了先进。

    郝汉得知这些情况便扬言,有些人想整吴为,可整不倒他,撼山易撼老吴难。郝汉看自己在这个单位没有什么出路了想走人,走人怕房子被单位收回去,便找吴为说,让他跟自己去找崔校长。吴为也很为难的样子,不想陪他去,再说人家也不会听。郝汉说,他对你一直都好,听你的。吴为也只好跟去了,进了崔校长的办公室,郝汉说明了来意,崔校长一听他要走,巴不得一走了之,又听到单位别收房子的要求,崔校长一口答应。郝汉高兴的转身就走,吴为也跟在后边走,崔校长喊了一声,小吴,你等一会儿。吴为只好留步,崔校长对他说,你看错人了。吴为知有所指也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去。后来,郝汉没走,崔校长看吴为还是同郝汉总在一起,教研室主任空缺就是不给吴为扶正。郝汉便四处扬言,吴为跟着他吃了锅烙。吴为对这类事情本来就看得比较淡些,也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术之道。崔校长对吴为也的确很恼火,心生不满,本来开始和马天在家里闲唠时,说等他退休前要安排吴为当个副处级干部自然也泡汤了,背后也议论些吴为的不是。听管理系那边有人告诉吴为,有次崔校长去参加他们系里活动,系主任唐英和崔校长谈论教师的研究方向,还指责吴为说他研究的有点杂,

    不专。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四十三章 纾解纠结的本领
    这天吴为骑着自行车去市社联,约好与志博一起研究企业办社会问题,他仔细读过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对里面分析的父爱主义印象特深,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一路上遇到拥挤处,他下了车推着车边浏览沿途景色边思考。一路上看着时尚的改革标语口号,激活了吴为的思维。计划经济,也有出差的时候,短缺经济学那本书里把计划经济叫试错经济,错了再改改完了再错,允许不断试错,可这错了要付出代价,仓库里就有了劣背残次大量积压的产品,计划总出错说明计划不灵,下面又不能改,计划就是指令,就是命令。波兰市场上一度没有女人衣服上的纽扣,于是查原因,查来查去原来是做计划的官员在做计划时忘了女人衣服上的纽扣,只下达安排企业生产女人服装却没有安排谁去生产配套的纽扣,造成了市场上钮扣的短缺。计划经济开始渐渐出现缺口,叫指导性计划,计划变得不那么严肃了,企业可以面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最为严重的是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犯了短缺症,朝鲜的电影里都说好看的脸蛋也不长大米花,缺的是大米,苏联缺的是土豆牛肉,中国奇缺的是粮食,不得不给短缺的商品戴上笼头,凭证凭票供应,有钱也不让你买,就这样还经常是有价无市,短缺的东西太多了。短缺使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把贪污和浪费当做极大的犯罪,一斤大米有多少粒,全国人民每人节省一粒米六亿人就是六亿粒啊,够一个人吃多少年啊。

    吴劳模家养成代代相传的习惯是,父子孙三代人同桌吃饭,掉到地下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豆油也太缺乏,种大豆的人吃不上豆油,偶尔有点豆油。吴劳模自己做菜时要用筷子伸到油瓶里蘸着向锅里点滴,等孩子们炒菜时就站在旁边生着气地看,没有豆油就吃自家杀猪熬的荤油,从青黄不接到整个夏日,就吃那种放在坛子里都哈喇变味的荤油,就是这个也紧张得供不上嘴。肚子里一节省就咕咕叫,填不饱都写在脸上身上,人变得瘦骨嶙峋的。什么都短缺,这就不能再责怪哪个忘事的官员了,缺的不光是女人衣服上的纽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缺,从这里看出东西不是计划出来的,要是能计划出来早就不短缺了,早就计划出来了,要是计划就计划出东西来,那东西就太好计划了。东西要靠生产,可厂家都被计划套着罩着捆住了手脚不能直接生产,就是能生产也不愿意费那个脑筋去生产,就这样让那些需要的人干等着干耗着,那边厂家也是干闲着,东西是普遍的短缺,时间精力却惊人的富裕过剩,可过剩的时间精力却转化不成财富。实行计划的初衷是消除比例失调,结果却出现了一边过剩另一边短缺这样最大的比例失调,这个失调要调节不过来,只有一条路,放弃计划经济。短缺听起来好听些,其实,什么都短缺不就是贫穷么。这时的学者也分出派别,有主张实行市场经济的,也有坚持继续计划的,实际生活却出现了有计划也有市场的状态,价格也有了双轨制,双轨制就有价差,出现了倒爷**。要消除**就要消除它的土壤双轨制,于是要加速过渡到单轨,放开物价造成物价上涨,于是又紧缩。

    吴为条分缕析地想着这些问题就到了社联,见到那些经常见到的好讨论问题的学者们,又听到时新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好的坏的干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