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清缚鬼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书都是由一个人亲手写的,写完之后拿针线绑起来,通俗地说,这其实就是古人的十几本笔记或者是日记。

  我好奇地翻了一下,第一页清晰地写道:

  “余河东杨天,子子信,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六年之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建元天命,此时,阉党日益蚕食朝政,国家甚为*。”

  由于我是学中文的,所以对这些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梦惠则感到相当扫兴。

  “夏夕、梦惠出来吃饭了!”这时候外面传来母亲的呼唤声。

  “好,马上就来!”我一边回答,一边把笔记放进了匣子。

  这次回趟家真不容易,母亲为我们真是操碎了心,忙里忙外的就怕我们吃住不好。特别是梦惠,她本来就是南方人,一来北方各方面都不太习惯。

  “下午你妹妹回来,明天去太原走下吧。”母亲说道。

  “好的。”我连声答道,其实我内心一直在想着那些笔记下面的故事。

  “回到广东再翻译它们吧,那边爱好文学的朋友很多,翻译起来一定很方便。”有了这个念头,我就暂时把笔记的事情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游太原,逛晋祠,再次领略了一遍三晋大地的悠久的历史文化。

  不知不觉要离家了,母亲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特产和食物,两个大大的旅行箱早早地被这些东西塞满了,但我执意要带上那十几本笔记。

  “哎呀,出这么远的门,带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母亲非常不解。

  “夏夕,算了,下次回来再看吧。”梦惠也这样劝我

  “不行,什么都可以不带,就得带上这个。”我非常坚决地说。

  僵持之下,母亲和未婚妻只得帮我想办法了,母亲找来一个大大的帆布书包,装下了这些笔记。

  虽然可怜自己的身体要多背点东西,不过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火车上无聊的两天里,我本来想看看这些笔记的,可惜里面的一些词语、句子太深奥了,也就作罢。“等到了惠州,买几本康熙字典、汉语词典什么的再慢慢解读吧。”我这样想。

  梦惠一路上倒是显得非常开心,拿着相机到处拍摄。

  “唉……赶紧到站吧。”

  我离开了离别十年的家乡,回到了这个离别半个月的城市。

  繁忙而无聊的城市生活又开始了……

  不过,这次我带了它——《明清缚鬼录》

  我的人生可能会发生改变……

  抵达惠州后,我便着手准备翻译和解读工作了,和同事娅妮、仲哥、小曼等去新华书店把《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说文解字》等一些工具书全部买了下来,就连《别录》《七略》等这样的罕见工具书也各买了一本。

  “哇,夏夕这次回来是怎么了,这么爱好书籍啊?”娅妮姐笑着说。

  “怎么全买工具书啊?”仲哥不解地问。

  “不是啦,买来翻译点东西。”我回答道。

  “翻译什么啊?《史记》?《春秋》?还是《道德经》?”

  “不是啦,是《明清缚鬼录》。”

  “什么?没听说过……”众人皆沉默。

  同事小曼则笑着说:“哦,我看过。挺好看,挺好看的,讲那些牛鬼蛇神的故事嘛。”

  我直接无语……

  至此,我的翻译工作正式开始了……

  由于毕业三年没怎么碰白话文,所以我一开始翻译和解读还是非常艰苦的,有时候我一个晚上才能翻译二、三章节,这就不得不感谢我的古文老师余让尧先生和我身边的几位文学爱好者了。

  虽然他们平时工作都很忙,但是遇到特别枯涩难懂的句子,他们还是会尽力帮我进行解读。于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涌现在我们眼前……

  杨天,这本笔记的作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把笔记留在我们夏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开启
余河东杨天,子子信,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六年之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建元天命,此时,阉党日益蚕食朝政,国家甚为*。

  “我叫杨天,字子信,出生在1610年,六年后的正月,建州(明朝洪武时在女真聚居地设立的辽东指挥使司)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自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简称“英明汗”),定国号为后金,建元天命。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叛乱政权,出现在大明的东北地区,2年后,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发动叛乱向明朝开战,再加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逐渐蚕食朝野大权,整个大明王朝陷入了一种空前的*中。”

  我的父亲杨奉举是当时的一位名捕,与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周起元等相交甚密,看着逐渐败落的明王朝,我的父亲经常唉声叹气、借酒消愁,这时候他一定会拍拍我的肩膀说:“世道可以乱,但是人心不能乱,我们一定要做好属于自己的事。”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由于刚刚当上皇帝,朱由校还是有心治理一下国家的,他把非常信赖的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正直之士留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把方从哲这样奸臣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大明内治遂见成效。

  然而,朱由校本身却是一个贪杯好色的登徒浪子,他即位后不到10天,就封美貌妖艳的客巴巴为奉圣夫人。客巴巴此后与皇帝出入,形影不离。随后,作为客巴巴心腹的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到了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魏忠贤兼掌东厂,被封为“九千岁”,权力更大,加上有客氏做内援,权势日益显赫。

  这个时候,朝中两大派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官僚争斗日趋激烈。东林党派的大臣掌政,把与本派政见不同的朝臣们尽行驱逐。而东林党又痛斥宦官贵戚等,执政大臣们多上章弹劾客氏和魏忠贤二人,成为阉党这股邪恶势力的政敌。

  这时,身在塞外的努尔哈赤顺应时代潮流,在内政、外务两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他进驻辽东后,随即开始确立和巩固后金国的统治,一方面实施辽东汉民原有的封建制、陆续缩小满族奴隶制并促进其向封建制过渡的方针,及时地推行了“各守旧业”和“计丁授田”等过渡性质的新政策;另一方面更是秣兵厉马,等待着入主中原的到来。然而,辽东兵民和满族阿哈反对野蛮的奴隶制和八旗贵族的奴役的斗争时有发生,“不定居,常逃走,从事奸细”,“叛逃甚多、乱”成为当时后金奏折最为频繁的字眼,这些斗争使得后金国中城乡不宁,境内混乱,严重地威胁到后金的统治。为了控制这种局面,努尔哈赤敕令大贝勒代善挑选建州八旗奇能异士组建大金巡察缉捕机构——大金都察院。

  大金都察院建立后,为努尔哈赤立下了汗马功劳,天启三年,(1623)六月,都察院报曰:复州汉民人数增加,接受明国“派来之奸细和札付”,将要叛逃,努尔哈赤马上两万军队,前往复州进行了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1624年正月,努尔哈赤根据都察院密报连下九次汗谕,遣派大批八旗官兵,在金国的大部分辖区,查量汉民粮谷,追剿乱民叛党;1625,努尔哈赤又接密报,“闻听明遣兵一万,由海上至旅顺,修葺城堡,屯驻兵士。”他命三贝勒莽古尔泰领兵六千往攻,克城,击败明兵,毁城而还。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的父亲杨奉举接到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任务,而我的故事也将由此展开……

第四章 回归(1)
天启五年(1625年),我的父亲受左副都御史的杨涟之托前去山东办事,他回来的时候背着一个包裹。以前他办完事脸上都是阴沉沉的,这次他的脸色却异常地好,一进门就使劲地抱起我,嘴里一个劲地念叨着:“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那天他叫母亲炒了六道小菜,温了两壶酒,说是要等一个人来。可是到了晚上,他要等的那个人还没来。

  “唉,那个人可能不会来了吧?”母亲焦急地说:“菜都凉了。”

  “嗯,那好,我们先吃吧!我晚点还有事情。”父亲哼着小调,拿着杯子喝起酒来。

  “阿天,爹不在的时候有没有淘气啊?”父亲还时不时地逗着我。

  “爹爹,我都十六岁了,是大人了,怎么会淘气啊?”

  我这一句话,引得父母哈哈大笑。

  “好啊,你是大人了,那爹爹教你的剑法学得怎么样啦?”

  “好啦,好啦,别一有时间就打打杀杀地说这些。”母亲推了一下父亲。

  “剑法学得好不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做人,好好做自己……”父亲一时兴起说个没完。

  “还说?”母亲眼睛瞟了一下父亲。

  “好、好、好,不说那些了,这次我从山东可带回来不少好东西……”说道这里,父亲忽然停顿下来,开始低头默默地吃起饭来。

  晚上当父亲洗完澡准备休息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那个人来了?”母亲问道。

  “我去看看。”父亲披上衣服去开门。

  我从门缝里看到敲门的是一个身穿兵服的人,那人急促地和父亲说:“杨大人出事了,叫你赶紧过去。”

  “好的,墨七,你等我,我拿上东西。……”

  后面的话我就听不清了,随后就是父亲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啪”的一声关门声。

  “唉,又来了。”母亲叹息地摇了摇头。

  “怎么了,妈妈?”我问道。

  “没什么……阿天,睡觉了。”

  第二天差不多中午的时候,我在院子里把玩着父亲送我的木剑,比划着父亲教我的那些所谓的武功。

  这时,父亲忽然回来了,那个包袱却不见了:“阿卿(父亲对我母亲的爱称)快点收拾行礼,我要去辽东。”

  “辽东那么乱,去辽东干什么?”母亲不解地问。

  “呵呵,没什么,我要去抓鬼了!”父亲淡淡地笑了下:“注意杨涟大人和周起元大哥的消息,发生什么事你们就……。”父亲声音越来越低,低到只听到母亲熙熙簌簌地收拾东西的声音。

  “你都记好了?”父亲忽然大声问。

  “记好了。你要早点回来。”母亲说。

  “好,那我赶紧走了。”随后我又听到了父亲急促的脚步声和清脆的关门声。

  当时年幼的我只能把父亲离去的那一天记录下来,那是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七日

  父亲走后的那几天里,母亲气色非常不好,我隐约中感到这次可能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父亲离开后二十多天,母亲忽然收到了一份父亲写来的书信,书信内容是什么,我没看到,母亲死活不给我看。

  父亲离开后的第二个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杨涟大人被捕了。整个京城都震撼了,像杨涟这样的清廉之士怎么会犯上欺君之罪?

  当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忽地一下就变了,变得那么可怕:“真的出事了,真的出事了……”母亲默念着。

  随后,她赶紧叫我拿来笔墨,写下了三封信,我站在母亲身旁大概看到了前面两份信的内容,而母亲写第三封信的时候,则把我关在了门外。

  据我的回忆,母亲的第一封是写给父亲的,内容大概就是杨涟大人被捕,事情危机,周起元大哥暂时没有消息,希望父亲随机应变,早日到太原府与我们相会。

  第二封信则是写给我伯父杨奉天的,大概是说可能近日启程,回往山西老家,希望伯父早作安排。

  写完信之后,母亲把我留下来看家,自己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在那个叫墨七的人的安排下,我们踏上了西归故里的漫漫长路。

  也许是第一次出远门吧,我显得那样好奇,而母亲则是充满了焦虑,墨七把我们送到京城外,就把我们托付给了一个叫阿胜的车夫和一个叫阿娟的婢女。

  回山西的路是非常艰辛的,气势雄伟、极为壮观的长城沿着太行山头不断延伸,太原是明朝在北方边境及长城一段防守力量的聚集点,也是当时的九边重镇之一。

  我的父亲有兄弟三人,父亲杨奉举居中,大哥杨奉先是太原府总兵官刘翊手下的三大副总兵之一,弟弟杨奉义则是一个江湖中的传奇人物。

  一路上,我看到的都是萧条和混乱的景象,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官兵个个如狼似虎,鱼肉乡里。路边偶然还可以看到死去已久而无人掩埋的尸体,被野兽啃噬着的残骨。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回归(2)
这日,临近河北真定的时候,我们在一片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